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1273章 圣驾回京

大唐马王爷 第1273章 圣驾回京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惠建议“二追”之法——求源追本,上堵下追。意即从根本上、从上下两边对私铸恶钱者围追堵截,使其无立锥之地,那么恶钱自然可止。

详细来说,一是清察一次国中铜矿、冶炉,全部登记在册,将国中开矿冶铜之所尽数掌握,允许官私合营铜冶炉,但须持工部核发的凭证。

二是以州、县首官为清缴恶钱的担责者,恶钱不清除,只要有私铸案发,那么一个月发案,县令罚俸;两个月发案,刺史罚俸;三个月发案,县令罢职刺史降职。

三是,仅限于在最初三个月内,鼓励持恶钱的人,到当地州县告发私铸恶钱者,且同一件私铸恶钱的案子,只奖励前三位告发者。

第一名奖钱五百缗,第二名三百缗,第三名一百缗。三个月过后,仅限在第四个月内,任何人可持恶钱到工部告发私铸,但只奖第一人大钱两千缗!

四是,私铸恶钱者一经查实,冶炉充公、家产罚没,三族内斩刑、九族内流刑。四月之后,市面上再有使恶钱者,使一文笞三鞭,让他这一文之利不足以疗养鞭伤。

当着赵国公、江夏王的面,金徽皇帝掰着指着,如数家珍一般地对他们说道,“这才是根治恶钱的法子!四个月,朕清除一座私铸恶钱的铜炉,大不了只花九百吊大钱!”

徐惠在她的法子中,充份考虑了官员维护职位、普通民户争利的心思。

虽然第四个月时奖励颇为丰厚,高达两千缗,但僧多粥少人人唯恐落后,这个条款几乎可以算是画了一张葱花大饼挂在了虚空里。

这将敦促小民们争先举告恶钱,两千缗的奖励根本不必等,让天上的馅饼砸中了,或许能得个三、五百吊。

再说,你想坐等行市上涨再举报,别人可不会等。即便大家串通好了都等得起,刺史和县令们等不起,举报慢了,兴许私铸恶钱者趁着黑自己便将炉子捣毁了!

即便有人不想生事、不想举报、豁出来那五百大钱的奖励不要,但总有人想要,恶钱留在手里连牲口都不嗅一下,再使恶钱要挨鞭子。

皇帝对两位重臣道,“这便上下夹攻,使铸恶钱者毫无匿形之地!徐惠真有办法,四个月!我大唐融血之患可除!”

又道,“你说说这个徐太妃,朕数言拟文时不必时时列具‘门下’之辞,可她愣是记不住!‘门下’两字非旦不见少,反而比以前用的更多了,看来她的心思都落到正事上了!”

赵国公暗道,你这么精明的人,却看不出徐惠的心思,依老夫看来,恰是你的心思都落到正事上了!

江夏王笑了,说道,“陛下爱才之意,老臣今日已看得更清楚了!”

皇帝道,“徐惠之才,正可弥补朕文墨推敲之短,文墨精道者并非只有她一人,但文墨精道、且心思视角又同时这般合朕心意者,却再没有了!”

赵国公说,“徐惠在先皇时,便屡有应制,每一次文章都很得圣意!”

话方出口,长孙大人忽然察觉到,此时提到先皇有些不妥贴,至少看在徐惠暗助自己的事上,这么说便无形中提示了徐惠的身份,与她心意是相拧的。

他看了皇帝一眼,将后边的话咽下了。

皇帝却没有在意,而是由衷地对两位老臣说道,“她年纪也不大,有些地方确实有些粗糙,但瑕不掩瑜,你们两位长者对她,须时时加以爱护、指点,务求不令她有什么错厄!”

两人连连点头,暗思皇帝此话有没有什么之外的用意。

皇帝话还未完,最后更像是下定了决心,对赵国公和江夏王说道,“焉知朕就不会许给她自古以来、天下第一位的女尚书令?!”

对于徐惠的两份文案,金徽皇帝几乎一概同意,除去那些“门下、门下”一个字也不改了!

一想到自己已经许多日子不在长安,而且洛阳裁折冲军府之事已近尾声,他对赵国公和江夏王道,

“你们可先回长安,再与徐惠商量得周详一些,北方军屯大事已了,朕意于下个月开启根绝恶钱一役!同时江南兴办百业,国公和王爷可去监督徐惠、替朕拟诏时万万不可多提‘门下’之辞!”

赵国公问,陛下何时回京?

皇帝道,“十三军府马上便要通过潼关驻往河套一带去,朕总得在潼关城头见一见将士们,给这些人送送行,另外晋王、樊大人、兵部尚书、永宁公主这些人也快到了,由右武卫大将军陪朕迎一迎他们便可。”

……

函谷折冲府都尉姓万,万将军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么个结果。

他派出去的五十人还未回来,万将军便已接到消息,函谷军府撤销了!

函谷府就在金徽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最先接到集兵之令,但在前十三名里却没有占到一席,他不敢表现出丝毫的憋屈,生怕话传到潼关去。

几天后,万将军派出去的五十人回来了,这些天好酒好肉每个人都胖了,越发显出万将军憔粹,万将军点着头对他们道,“行!行啊,老子谁都不服!老子就服你们!”

队正报告,“将军,有个小子射箭时故意往歪里射!”

将军道,“算了,老子以后也不知还能不能再管你们,不是他箭射歪了,而是心眼儿太沉,”

潼关东城头,英气逼人的金徽皇帝挺身而站,身边一个德妃一个贤妃色艳双绝,身边旗罗伞盖,禁卫森严。

东方远处,集队而来的屯田人马浩浩荡荡开过来,每一队后边都有粮车、锅、帐等物,有的军士肩头还挂着粮袋。

队伍在狭窄的山谷中虽有些拖沓,但看起来士气极其高涨。

得知皇帝陛下就在关头,他们慌忙在关前列队,有校尉们喊着口令,这些人朝着潼关之上层层列拜。

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出关,传皇帝抚慰诏:

“朕闻天之所以为大,无非因其抚育万物。世上最为杰灵者,无非因其懂得爱人。汝等离家舍业驻军屯垦,安宁我华夏,富足我兆庶。能固土强军,为长远之图。朕最惧德贤之不修,每当想起来,如临壑泉!但既要以百姓为心,只能苦了妆等!凡今日之屯守者,皆未来之伯侯。只要有开创之雄心,何愁不筑巢引凤……”

城关上,金微皇帝边听边点头,对崔嫣说道,“爱妃,你的文墨之功实在是很不错啊。”

崔嫣问,“那我比徐惠如何?”

皇帝道,“徐惠之才都在于严谨入理,可堵塞政务缺陷、使人钻无可钻。但说到这么明目张胆拍朕的马屁,非爱朕之妃,又有谁能作得出来?”

贤妃佯作欲怒,但此时城下一阵喧哗,薛万彻已将圣诏读完了,众军列拜之后,猛然有人高声问:

“陛下雄主,出巡潼关还须有二妃相陪,那我们立志仿效陛下的雄心,陛下许我们的凤凰在哪里?”

崔嫣在关上吐了吐舌头,没想到这么一句也被军士们钻了空子。

“陛下,我们前往驻军屯田,万一找不到婆娘,怎么办?陛下可否将太极女学生赏我们?”

薛万彻喝止道,“放肆,一片荒还未开,便先想美事。”

但下面军士们挤挤插插,仰着脖儿往关头看。薛万彻急得跺脚,这已经有些失礼了,谁不知道耀人眼目的德、贤二妃此时正在城头上?

皇帝在潼关城头哈哈大笑,对关下朗声道,“朕看诸军是多虑了!上郡之地自古有名,你们这样的英武人物,何愁找不到个婆娘!”

“……”

“朕与德贤二妃刚刚从延州、庆州归来,朕实话对你们讲,那里卖面馍的姑娘满大街都是,脸蛋儿比面馍都香。”

“陛下,这可是真的?”众军兴奋。

“当然是真的!有驻扎去庆州的,自可顺便去刺史府上问问,朕可从来不骗人,不过屯田中有立功者,朕让右武卫大将军将女学生给他送过去!”

军士们内心喜悦,不禁振臂、庆祝欢呼,“好!好!好!”声动山谷。

薛万彻在关下挥着手,让前头的先过关,不要阻挡了后头开拔过来的,军士们这才整队过关而去。

薛万彻站在关下不禁大发感慨,原先他和江夏王数言不可轻举妄动,心中确实是有些担心,但此时看来都是多虑了。

皇帝亲临潼关,一件利国利民的屯垦大政,便这么付诸实施。

随后,晋王李治、侍中樊伯山、兵部尚书薛礼带着两个孩子、卫队赶到潼关,众人入关时天色已晚,皇帝设宴,李治向兄长回禀了龙兴牧一行详情。

牧监鲁小余已动身去了崖州,高成相接任牧监,交接过程极为顺利。

次日,圣驾起程回京,临行前再给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交待了接下来的任务:北方屯军所驻各州负责准备垦荒工具、越冬军需由军地共同备办,不足之粮由薛万彻做好督促,可由洛阳含嘉仓补充。

含嘉仓是大唐最大粮仓,仓城东西长一百八十多丈,南北二百二十丈,粮仓三百座、仓窑四十多座,临时补缺足够了。

此外,皇帝命户部度支郎中亲自操持,加紧由江淮一带漕运粮食入洛阳,含嘉仓只要有空余地方,要立即储满。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屯田刚刚起步,皇帝只是空口来一句减赋一年,那是不成的,单单依靠当地州县供粮,在突增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谁都受了不。

反正前往河套垦荒的都是薛万彻的手下,那么供粮的最后一关,皇帝想都没想,就交给薛万彻,军士没吃的,薛万彻你就从大腿上割肉!

办妥了这件大事,金徽皇帝这才放心离开潼关。

永宁公主自去龙兴牧场之前,便有些日子未见到皇帝,一出去这么多天,总算在大明宫之外见到了,甜甜有好几次要与父皇说两句话,说一说她如何的想他,另外还想打听一下谢金莲的近况。

但皇帝一直在忙屯田大事,居然没抽出半刻功夫来理她一下。

公主早已有些不爽,但不好对皇帝发泄,高舍鸡便是最好的出气筒。

这两个孩子自从到了一起,便形影不离,遇到了在黔州时便敢拿铁锥子扎高审行的甜甜,一向调皮的高舍鸡,似乎早让公主降服住了。

回长安的路上,人们就听着车中两个孩子一言对一语,都是公主占上风,高舍鸡一句不敢顶嘴。

德妃和贤妃在马上听了,禁不住相视一笑,悄声耳语道,“我听说在龙兴牧场,舍鸡当着他的牧监老子,对甜甜也是低声下气,倒是个模范玩伴。”

万年县令许敬宗,早已组织城中百姓出来十里,夹道欢迎圣驾,官道上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一见圣驾行至,许敬宗慌忙上前,施礼道,“听说我皇与德贤二妃不辞劳苦,亲至同、庆等州巡视,旬月间军屯大计已定,小臣不胜敬仰!”

皇帝让其免礼,许县令再同德贤二妃、樊大人、兵部尚书施过礼,听闻车中尚坐着永宁公主,他不敢失礼,再移步过来,冲车中道,

“永宁公主小小年纪,便已去过了千里之外的龙兴牧场,小臣若大岁数却不曾去过,真是不胜敬仰之至!”

车中没有回音。

过了一会儿,只听高舍鸡低声提醒道,“你如何不回复一句?”

甜甜这才抢白道,“我用你提醒!”高舍鸡马上禁声。

许敬宗的脸有些发红,因为当着长安这么多的百姓呢,虽然这些人听不到彼此说着些什么,但车边的众人可都听到了。

有知情者晓得,永宁公主一定想起了她的“二舅母”曹二嫂,那时曹大假冒脐亲王,将性命丢到长安来,二嫂被许府人极度羞辱后自尽,人就埋在长安城东。

两个孩子只是对了这两句,便又无话,车中竟然连个大气也没有了。

一时间,许敬宗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堂堂的万年令手脚渐渐无处放,局促、尴尬之极。

皇帝骑于马上,知道甜甜自从到了潼关便耍着小性子,他不好责备她,但众目睽睽之下,一县之令的面子总要给,便接话道,“许县令不必多礼,朕出京多日,你的万年县可还泰平?”

许敬宗这才可以转身,红着脸回禀道,“托陛下之福,万年县县治良好,路不拾遗,城中并无大事。”

皇帝呵呵一乐,“你自可去忙你的政务了,不必管朕,记着代朕向万年百姓们道声辛苦。”

许敬宗唯唯而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