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1257章 孤家寡人

大唐马王爷 第1257章 孤家寡人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此人心狠手辣,二伐龟兹之后,龟兹十数城只剩了牛和羊,西域诸部闻之色变,各处屏气敛声,没有一处敢有异言。

龙兴牧场多了几只羊,亦使盖苏文惶惶不安。

新罗国边境有两国进犯,大兵压境、形势危如垒卵,只凭马王挂帅西征的消息,危险便一夜消散。

一个干掉三万人连眼都不眨的人,此刻又眼都不眨地盯着她了。

皇帝却放缓了语气,对他们说道,“创帝业者凭借的是实力和计谋,但恢复的却是人间公道。谁也不能乱法失信,即便你是西楚霸王,有拔山、举鼎之力,亦不可随性妄为——你得禁得起弱小凡人的衡量!你去看看,哪一个失了规矩的人能得长久呢?是秦二世?还是周幽王?”

“你们把朕弄得,像个奸商一般,为了几亩地不择手段,视乞丐之命如同草芥,玩弄大臣于股掌之间,今后让朕如何取信于臣子!”

武媚娘不由自主抖了一下,原来皇帝是这样看待此事的。

“武媚娘,本来你对盛世的感悟还有些殊异。不错!盛世应该是每个人的盛世!这话连朕的德妃都记忆犹新,朕这才将你由感业寺解脱出来。想不到,你身处泥泞时,艳羡和痛恨高位锦食者,一旦离开了泥泞,便立刻无视一个曾经与你、在同一座井台边打水的僧人,轻飘飘逼其为丐、再谋夺其姓命!”

“陛下……”武媚娘由跪而坐,一下子瘫倒在那里,她从来没有这么清楚地低下头审视过自己。

晋王李治哀求道,“兄长!臣弟求你,求你……缓作决断!”

武媚娘伏地不起,肩头耸动,在感业寺的日子虽说生不如死,但毕竟算是活着。如今自己的一个主意,便将陛下变成了奸商,他不会再放过自己了!她可能连感业寺都回不去了!

晋王在自己还没抖落清楚之时,便舍身、舍面为她求情,武媚娘惊惧、感动,只觉得举世满眼,只有晋王这一人。

武媚娘看向晋王,恋恋地想道,“我在花开尚艳之时离开这个尘世,离开你,总强过这么温温吞吞被岁月消蚀、最终让你慢慢无视。只是不知你多久会将我忘怀!”

金徽皇帝说,“朕不会为了一个女人,便冷了手足之情,朕可以不杀你,但你马上给朕滚回……”

晋王李治腾地站起来,冲皇帝怒目道,“一人做事一人当,皇兄,武媚娘是给臣弟出过乞丐之计,但最终做与不做全在于臣弟!内侍虽然可恶却是被我差遣,厉某亦是为我所用,所有的担当全是臣弟的,削爵、去职全凭皇兄发落只求不要令她回感业寺!”

慢慢的,徐惠就听出点东西来了。

武媚娘脱口说过,皇帝对她与晋王有宽宥之恩,那他们是什么罪过?

乞丐之事也是这两个人一起谋划出来的……而此时,一向温文的晋王先后两次为武媚娘求情,最后这次便有了逼宫的味道了!

“你敢逼朕!话都不让朕说完,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兄长!”皇帝亦怒目道,“谁敢跟朕如此!”

“臣弟做不得太子还可做个亲王,做不得亲王还可做个匹夫!李士勣当世虎将不可一世,但皇兄给过我勇气亲手打过他板子。皇兄大庭广众之下肯为个蒙童俯身做马,臣弟亦是贞观皇帝后人岂能让个女人瞧不起!皇兄要发落武媚娘,请先发落臣弟!”

徐惠就更看出点什么来了,晋王若不敢开口、不敢为武氏求情、不敢为她放弃职爵,便会被武氏瞧不起!

那么瘫坐在地的武媚娘,看起来不如自己风光,但却比自己幸运了,如果自己到了她这样的地步,有肯为自己舍出肝胆、来坚求的一个人吗?

皇帝看似余气未消,但立起的双眉之下,虎目中隐含着一丝惊讶、赞赏的余焰,不知不觉中,徐惠跪倒在龙书案边,开口道,

“陛下,臣妾亦同晋王一样,要为武媚娘求情,”

皇帝再度惊讶,转向了徐惠,“太妃,你,你怎么,”他惊讶于徐惠怎么跑到书案边来了。

“陛下,武媚娘虽然有错,但她亦是为陛下的土地大政着想,再说我们女子的眼界怎么能同陛下相比呢!看在晋王的面上,求陛下开恩,只要武媚娘知错,便放过她这一回……”

皇帝竟然无语,他又是个没想到,求情的是徐惠。

徐惠道,“一个女子,正当韶华,陛下令其回到感业寺幽居,这与让她死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慢慢煎熬罢了。臣妾以为,当初的才人身份也不是她的过错,此次的乞丐未死,那她的错也不致幽禁。”

晋王挺着脖子一动不动,此时更觉有底气,绝对是铁血皇族的气派。

武媚娘抬着泪眼看向徐惠,徐惠短短几句话,一字不落的说到了她的心里,又一阵委屈上来,这个女子哽咽出声。

太极殿中总共只有四个人,好像皇帝成了孤家寡人。

他摊摊手道,“朕说过让她回感业寺了吗?朕何时说过?”

徐惠怀疑地问道,“那方才陛下气势汹汹,让她滚回……哪里?”

皇帝道,“朕想说的是,朕不会为了一个女人,便冷了手足之情,朕可以不杀她,但她得马上给朕滚回晋王府,去做她的侍读,朕哪里有错?”

所有的人就是一愣,晋王李治喜出望外,争着说道,“皇兄,难道这是真的?这可太好了!”

武媚娘俯伏于地,叩头,“媚娘感谢陛下隆恩!!”

皇帝叹了口气,“晋王刚才的气魄,可真是给朕长脸了,那看在晋王的面上,朕便网开一面。徐惠马上给朕拟诏……让朕看看你能不能把事说圆满。”

另二人一下子将目光盯到徐惠身上去,徐惠也很高兴,就站在皇帝的龙书案边,凝神想了想,开口道:

“门下,武氏媚娘,门庭显著于勋庸,家世芳华于缨冠,往日以才行出众选入掖庭,名誉持重于淑闱,德行光耀于兰掖。朕昔日任尚书令,尝闻先皇有疾,武氏与晋王侍从驾前,不离朝夕。宫庭之内、嫔嫱之间,无人不知。可,可……”

不得不说,徐惠文采斐然,成章不慢,但前边这么一大段都是褒扬之语,还好说,后边才是最重要的,因而一下子顿住,去看皇帝。

皇帝道,“徐惠,我说过你多少次,替朕拟诏,前边就不必带出‘门下’两字,你总是不听!”

让他这么一说,徐惠后边的句子一下子断开,更是想不起来了。

皇帝道,“朕无此文采,那武媚娘你自己续一续,续好后由朕裁断。”

武媚娘根本没想到,皇帝会来上这么一下子,与她自己有关的圣诏,却由她自己来接续,这事从来没有过。

她内心激动,飞快组织词汇,颤着声音续道,

“宫庭之内、嫔嫱之间,未有人不知……先皇知悉,每每赏叹,贞观二十二年四月某日,翠微宫有雨,先皇以武氏赐晋王别宫。今闻武氏卖弄机巧,以旧怨谋划同州乞丐命案,朕心震怒,擢罢去中书舍人职,仍回晋王府侍读。”

徐惠早已提笔,先写上自己拟定的前半段,又将武媚娘接出来的后半段写好,然后呈予金徽皇帝。

续完圣诏之后,武媚娘在下边,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行还是不行。

皇帝看了看,问道,“四月之事,可是杜撰?”

武媚娘道,“陛下,因那日有雨,臣妾记得很清楚,可察翠微宫记事或询问翠微宫侍卫。”

只见皇帝提起朱笔,说了句,“朕岂会不相信!”

这句话令武媚娘突生感动,猛见皇帝用朱笔,在底稿上大开大合地接连划了两三下,最后又添加了几句。

武媚娘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里。

“念念,朕再听听顺溜不顺溜!”皇帝对徐惠道。

徐惠拿过来一看,‘门下’之词又让皇帝划去了,她读道,

“武氏媚娘,往日以才行选入掖庭,朕昔日任尚书令,尝闻先皇有疾,武氏与晋王侍从驾前,不离朝夕。先皇每每赏叹,贞观二十二年四月某日,翠微宫有雨,先皇曾以武氏赐晋王别宫。今晋王任事吏部,案椟劳形,擢罢去武氏中书舍人之职,仍回晋王府侍读,以助晋王。”

武媚娘仔细听着,被皇帝划去的,几乎是全部的褒奖之语,但武媚娘仍然心花怒放,只听皇帝道,“嗯,这才顺溜多了。”武媚娘连忙跪倒谢恩。

晋王以喜悦的语调问道,“皇兄,你不察阅一下翠微记事么?去年四月某日的原封翠微记事。”

皇帝撇着嘴道,“朕识谎之能,天下能及者寥寥,武媚娘未骗朕。”

看着晋王惊讶的神情,皇帝心想,朕又不是赶她回感业寺,武媚娘此时此刻能主动说出来的四月之事,当然会有了。

再说,朕既然肯放过你们,岂会管你有没有记事!但兄弟,朕为了你,胆子已够大了,你若再敢同朕离心离德,朕岂能容你!

他慢声拉语,对武媚娘说,“明日,你与晋王去昭陵,一同祭拜父皇和母后,便可同去晋王府,不必再到中书省来了。”

金徽皇帝已经不再计较晋王和武媚娘两人之间的事了,但皇帝能有这样大的转变,仍是武媚娘没能想到的。

她想,这也可能是徐惠的说情起到了作用,心放到肚子里后,武媚娘向徐惠投去了感激的一瞥,发现徐惠正看向自己,目光中的些矛盾。

从此,武媚娘将是晋王府名正言顺的侍读!明日,她将以全新的身份与晋王同去昭陵,祭拜金徽皇帝与晋王殿下的父母!

想想今日赵国公等人走后太极殿上揪心的每一幕,武媚娘心有余悸。

如果不是晋王挺身而出打断皇帝之语、徐惠再从中说情,谁又说得好皇帝接下来要说的,会不会是“滚回感业寺”呢?

而恰恰从这件事上,武媚娘,徐惠都看到了皇帝对兄弟的感情。

尤其是徐惠,她看得更真切,她发现,当晋王以极其强烈的逼宫味道说出那番话时,皇帝表面上是气愤,但眼中闪出的却是惊讶、和赞赏的神色。

在徐惠看来,晋王当时不管不顾、挺身而出的表现,真的有些像金徽皇帝了,这兄弟两个原来在某些方面很有些相似啊。

推人及已,徐惠暗道,“哼!你不让我替你拟诏时写‘门下’二字,今后我倒要偏偏写上,看你如何!”

皇帝吁了口气道,“今日,朕本要亲审东宫内侍和厉某,没想到小小的插曲,竟然有这样的罗索!”

他吩咐,“来人,提东宫涉事内侍和上正坊厉某,到太极殿来!”

太极殿外其实一直有皇帝禁卫听令,他们马上去提人。不一会儿,涉事东宫内侍和同州上正坊厉某押到。

皇帝只问厉某一句话,“告诉朕,五月初五日至五月十日,你可曾卖烈毒一瓶给东宫内侍?”

厉某是第一次见到金徽皇帝,虽然害怕仍坚持道,“陛下,未卖。”

皇帝不再理他,再问一直从中联系的东宫内侍,“五月初五至五月十日,你可曾从厉某手中买过一只小瓷瓶装的烈毒?”

内侍知道不能欺骗,老老实实答道,“回陛下,小人恰在期内、从厉某手中买过一瓶,是晋王殿下吩咐的。”

“这便有出入了!”皇帝道,“总有一个人骗朕,这是死罪!!”

他伸出手,冲殿内一名禁卫道,“将你的刀给朕拿来。”

侍卫上前,解下佩刀呈上来,徐惠接刀,再转呈皇帝,不知他要干什么。

皇帝接刀在手,掂了掂,拔出腰间的乌刀,去削佩刀的刀刃儿。

有如热匙切凝脂,侍卫的刀刃无声卷曲着、卷曲着,“叮呤”一声掉了。

皇帝将没刃儿刀扔还侍卫,吩咐道,“就用此刀,给朕砍掉厉某一条腿,看他说还是不说!再若不说实话,再砍第二条,朕看看他能挺得过几条。”

侍卫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手中提着没刃的刀下来,心说这可不是砍,力道砸小了可别被陛下小瞧。

他走到厉某近前,用没刃的刀比量厉某的膝盖,心说这可要砸得准些,不然不能露脸。

然后,使足全力将“刀”抡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