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1238章 我有九嫔

大唐马王爷 第1238章 我有九嫔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一句话,无形中便将这些臣属们拉到了贴心贴肺的地方来。

于是,金徽皇帝当场决定,由中书省拟诏,择日派员,对感业寺前朝遗妃作以遴选。

凡身体、年纪、学识、技艺、均可胜任太极宫女学校授业之责的,征询本人同意,可入太极宫居住,这些人将专行教导女学之职。

而经甄选后不适此职的,仍居感业寺,但要安排内侍和不愿出放的大龄宫人前往陪伴,好让这些人安心为先皇祈福。

让这些享福享惯了的女人整天劈柴、提水,幽幽怨怨还来不及,谁有心思为先皇祈福?在场的人听了齐声说妙。

皇帝再对濮王李泰道,“那么由感业寺为女学选师一事,朕就有劳王兄亲跑一趟,礼部正该管着此事。”

李泰连忙起身应道,“陛下放心,微臣明日即着手。”

只有柳皇后和另外几个妃子心里有些盘算,但只算怀疑,不好当众明说。

高审行就不知,这样一个小范围的非官方聚会,皇帝为何单单提出带上自己和刘青萍。

众人齐声赞同皇帝陛下对感业寺女尼们的处置方法时,别的人还能大声附合,高审行只能低声、而含混地有个表示。

他真的不大好显露,因为离开中枢已经太久了。

即便这个国子监祭酒的职位,也是个从三品,但在高审行看来,真不如个正四品上阶的黔州刺史做得痛快,都因为手底下没人可差派。

他在席间数次偷窥崔颖,只见她同郭孝恪不时低语,因为有孕在身、而在脸上显现的怀春之态,居然是自己从未见过的。

这可真是命!便宜郭孝恪了!

金徽皇帝忽然举杯对代抚侯说道,“兴禄坊高府自阁老以下,三代为国效力,人人谨慎,就算有个别时候行事略有粗糙,但瑕不掩瑜,为社稷分忧之心有目共睹。”

代抚侯明明知道,金徽皇帝所说的“有个别时候”便是暗指的自己,但毕竟是正面夸奖的多,他连忙起身,回道,

“陛下,高府能有今天的局面,还在于先皇与陛下器重,至于家父常常教训我们兄弟要为国分忧,审行不才,起起落落、对对错错,亦不敢忘怀。”

金徽皇帝忽然语调有些哽咽,目光闪烁,眼角湿润,对他道,“大人,朕时至今日,依然不能忘记阁老大人音容,阁老拳拳之意,时暖朕怀!”

高审行落泪,“父亲大人平生最恨假公济私之行径,审行有愧家严!”

柳玉如、谢金莲、樊莺、思晴、崔嫣、丽容、崔颖、高畅等人亦现悲容,她们也都想起阁老来。皇帝在西州起事之初,各方各面都没少了高俭的照应。

赵国公亦点头道,“陛下所言不差,高阁老行事严谨而少私,任何时候,总是我们为臣子者的楷模。”

皇帝道,“朕有意再给代抚侯一副重担子来挑!品阶虽不见升,仍是个从三品,但却比在国子监这样的清贵衙门更费心神,只是不知侯公夫人意下如何?”

刘青萍怔怔的,没有意识到皇帝是朝自己说话。

高审行连忙低声暗示她,“陛下问你呢,还不回话!”

刘青萍这才恍然过来,却忘了皇帝问的是什么了。

崔颖在对面笑着代为提示,“青萍,陛下问你,要给你家老爷个重差事,但品阶仍是从三品……”

刘青萍连忙起身回道,“啊啊陛下,臣妾当然支持他为国出力!”

赵国公连忙问道,“不知陛下是打算给高大人何职?”

皇帝道,“延州刺史。”

高审行听罢暗暗吃了一惊,真是刚想什么就来什么。自己刚刚想到国子监祭酒都不如个中州刺史,皇帝转手就抛出个上州刺史的差事给他。

延州延安郡,上州,有一万八千九百多户,十万多人口,所辖的十县最差也是个中县,刺史刚刚致仕。

延州地处长安正北,地理位置很紧要。而这个上州刺史之职,正是个从三品,与国子监祭酒同阶,但权力却大多了。

高审行惊讶、兴奋,有如做梦,他连忙谢恩,“审行一定知耻而后勇,尽心尽力达成陛下之望。”

皇帝道,“朕一上位,才发现手中土地真是不多!而高大人在黔州开荒之举,想必在座的诸位都记忆犹新。延州土质肥沃,山岭众多又近河水,朕就是让你去再那里,操办开荒大业。”

新任延州刺史连忙称是,这真是像做梦一样了。

不过,皇帝说,以往黔州开荒成效不大,那是由于地处南方,雨水不可预计,开出的良田禁不住大水一冲。

而延州一带浇灌土地多凭河水,雨水亦少,想来风险要小很多,只要开荒引水双管齐下,再开出三十万人赖以生计的土地来,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他提醒高审行道,“当初黔州植树之举,对于蓄水、保墒、抗涝可是起了大作用。高大人到了延州,在开荒之余,植树亦是万万不能放松啊!”

高审行闻言,又不由自主地去看崔颖,但崔颖却没功夫看他,此时崔夫人正旁若无人地与郭孝恪私语,亲昵之态又是他从未见过的。

高审行心中百味杂陈。

当年在黔州,身为刺史夫人的崔颖,不遗余力地带着人上山植树,而他都做了什么!不但看不惯她、怀疑她同李引,所为所行还让她伤心透顶。

此次再去延州,开荒、引水、植树,都是黔州锤炼过的、手拿把掐的现成法子,经验当然足得很。

而那个步如摇莲,动人心魄的女子,却再也不能跟着自己同往了!

“陛下如此看得起微臣,微臣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堂堂的延州刺史、代抚侯高审行,就这么当着满堂的男女众人,禁不住涕泪横流,泣不成声!

别人都以为,高大人是在感念皇帝陛下不计前嫌,痛定思痛。而高审行知道,自己的失态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这只不过是个遮掩罢了!

他恨自己当年,所为荒唐,痛失佳人,即便自己有再多的痛悔,也不能使这个人回心转意了。

身边众人连忙起身离座,对代抚侯加以抚慰和劝解,但高审行越想越窝囊,一时间竟然不能止住悲声。

崔颖与郭孝恪不再私语,两人看着高审行。

皇后柳玉如摆摆手,示意宫人取了手巾上来,给高审行递上去,高审行这才止住。

柳玉如暗道,“单单由高审行身上看起来,峻这些日子还真是想了许多大事。只看对高审行的任用,一般的人想都想不到。高审行指证峻非高府中人一项,便能让人恨上三辈了,还有他恶意抛弃先皇立峻为太子的诏书呢!”

她想,“那么对于感业寺那些遗妃们的安置,看起来也像是个好主意,又可用她们的见识,教导那些女学生,又不致令她们孤苦无依。”

“但武媚娘的事,峻为什么宁肯去求母亲和高畅,也不来求我呢?显然是不想我们知道,背着我!先有个徐惠尚可容忍,他可别得寸进尺。借着今天的机会,一定要试一试他才放心。”

于是,皇后插个机会,郑重起身奏道,“陛下,前次御史萧大人所提之事,臣妾已经有个眉目,陛下想不想听?”

皇帝道,“呃……萧大人曾提过何事,朕怎么一点都记不起来了!今日朕的酒有些多,皇后若有什么事,不妨等宴罢了、单独与朕讲。”

皇后施礼道,“萧大人搬出三皇五帝、周公孔子来与陛下说过的礼法大事,陛下怎么能忘记呢。”

皇帝还在那里装不知,但崔嫣帮腔道,“陛下,臣妾提个醒,就是为陛下选纳九嫔、世妇的事。”

金徽皇帝才不相信!崔嫣搭话了,他就更不相信。柳玉如很可能因为刚刚听说的感业寺一事,才故意试探的。

他清清嗓子,说道,“朕当什么大事,朕九妃都有了,其他的不打紧!”

柳玉如这么冒然的提出来,让自己怎么应对?谁知道她选的什么人?

皇后道,“自周始衰,礼坏于战国,废绝于秦。因而太宗皇帝登位之初,便令房玄龄、魏征修改旧礼,定吉礼六十一篇。御史萧大人既然已经提出过,陛下如再推辞,人们该说是我这个皇后从中作梗了!”

皇帝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呃……不知皇后选的都是什么名目?”

柳玉如道,“臣妾已为陛下选出九嫔,成与不成全凭陛下裁断。”

皇帝眨眨眼,“这么快……皇后不要急,再者这也不是贪多的事!容后再议,容后再议!”

长孙无忌暗道,“柳皇后选的九嫔,不知都是哪家官宦之女,怎么我一点点风闻都没有!”

柳玉如则想,“不知他说这句话有几成真,九妃自然都是自家人占上了,剩下便是九嫔不知多少人盯着,他说不贪多,难道心里还有自己的打算?”

长孙无忌问道,“不知皇后娘娘是什么主张,老臣倒是很想先闻为快。”

皇帝制止道,“国公,不要怂恿皇后在这里说,万一有个成与不成,岂不有失严肃,让当事者何堪!”

赵国公便禁声,事至此,皇后也不能强行说出一些人来,但这么坐下去,显然就像被皇帝当众回绝了一般,柳玉如觉得不大得劲儿,就有些怨自己还是意气用事了。

皇帝起身道,“今日朕的大事已了,不胜酒力,列位,我们到这里吧,朕要与皇后回宫,敲定一下她刚刚提到的大事。”

众人尽欢而散,各归本府。

而皇帝匆匆罢宴,显然考虑到了皇后可能的尴尬。

在长生殿,皇帝问她道,“你可以告诉我了,九嫔都是谁?”

柳玉如刚要开口,皇帝又道,“官宦人家的女子,朕是不想要的,这种人谁家都有人做着官,入宫后再借了与朕联姻之便争多量少,令人费心之极。”

皇后刚说不是,皇帝又道,“不是官宦人家的女子也不成,有道是门不当户不对,她们小家碧玉的,缺少见识。家中如有个兄长、兄弟,再打着她们的旗号横行乡里,到时害得朕不得不处置他们,反倒不美。”

皇后看着他一乐,说,“真是巧得很,选出来的人都没有兄弟,也没有姐妹,也没有堂兄弟、堂姐妹,”

皇帝再道,“那有没有表兄弟、表姐……”

皇后坚决地道,“放心吧,都没有!”

皇帝道,“没有是没有,但她们双亲各有多大年纪?皇后可探访过?你别忘了,她们现在没有兄弟,以后不见得没有,你看贤妃都这么大人了,崔夫人不是又要生了?”

柳玉如故意说,“臣妾恰恰都探访过了,她们的父母可都是六旬以外,陛下自管放心。”

“呃……都六旬以外了,”皇帝转转眼珠,又道,“不好!六旬以外才有这么一个女儿,想是一定娇惯得很,选上来时,若是个个与你们争风吃醋,朕尚嫌头疼呢!”

柳玉如佯怒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分明是怕我提的人选占了陛下最想安置的!陛下不妨直言。”

皇帝无奈,又不好辩解,于是道,“好好好,那你倒是说说看,你给朕选的九嫔都是什么货色?总之朕没见过的,你别强行拉来充数!”

柳玉如道,“真是巧了,陛下可都见过!各方各面都合陛下的条件!”

“是谁?”

皇后拢着手上去,在皇帝耳边轻语。

皇帝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不,这几个人不成,你纯是拿朕开玩笑,朕宁缺勿滥,以后再敢胡言论语,朕要治你不敬之罪!”

“那陛下想要什么人呢?这几人可都合陛下的条件,不是出自官宦之家,家中亦无兄弟姐妹,难道陛下已有人选?”柳玉如笑眯眯地问。

皇帝哼了一声,眯起眼睛说道,“你当朕不知?刚提的这几人朕早打探过了,那个老大明明家中还有个妹妹,老三叔叔此时便做着小官,老五的兄弟马上便要吃奶了,那个老七明明家中就有一位姐姐,她去年在东市赌狗,把裤子都当掉了!她妹妹还拿了永宁坊的体已回娘家贴补!”

柳皇后听得傻了眼。

皇帝道,“这样的人,你居然信誓旦旦跟我说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你要私下里试探朕也就罢了,还敢到大庭广众去说!朕这便判你个欺君之罪,好好收拾你一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