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1191章 多么融洽

大唐马王爷 第1191章 多么融洽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代抚侯连忙上前扶住夫人刘青萍,“夫人,这是怎么回事?”

刘青萍指指地下瘫卧的罗尔娑婆,吱唔道,“他、他不认得马王府二王妃,举止失礼惹到她了。”

高审行怒道,“柳玉如不是惹到她了么?怎么又惹到了谢金莲?真是岂有此理,她们如此暴动,就不怕惊了高某夫人的胎气!”

尊者道,“善哉!善哉!罗尔娑婆,你今晚须得立刻离寺了。”

高审行怒道,“尊者,原来堂堂的赦建大慈恩寺也是怕硬的横的,还说什么惩恶扬善。神僧你不许走,高某定会求大法师、为你讨个公道。”

玄藏法师合什道,“善哉!善哉!马王府女菩萨既然有话,我们大慈恩寺也是不敢留他的,施主切莫强留了。”

高审行真没想到,玄藏法师居然也这么说。

他不再说什么,佛门净地,原来也看人下菜碟,明明一群狂妄女魔,也被说成是女菩萨。而樊莺居然敢拿剑指着他了。

他拉起了夫人,对她道,“我们走,高某不去金殿面君也行,但若动了胎气,指定要带你去永宁坊讨个说法。”

他夫人央告道,“老爷,不要多事了,我们……我们回兴禄坊吧。”

路上,谢金莲寻思着后怕,问众人,“眼下正是多事的时候,要是有人拿大慈恩寺这件事诽谤我们,可如何是好?”

李婉清道,“此时再也没有人和她争了,她急什么!”

柳玉如知道她说的是刘青萍,叹了口气道,“算了,高审行对夫人这样大紧,看来很在乎这个孩子,我们何苦多事,闹大了再把刘青萍害了。”

细想想,永宁坊要面临的事更多,哪还有功夫管别人的闲事。大唐真是哪点都好,只是这点不堪,也许这便是最真实的红尘。

四月三十,癸卯日,马王抵京。

在长安至秦州的半路上,他们曾遇到过一个西去的戒日国的僧人,叫罗尔娑婆,持着万年县开具的过所,他说是要回戒日国去的。

他一瘸一拐,拄着根棍子,走一步都极为艰难。

亲兵叫住他,问他因何这样。

罗尔娑婆说,“是马王府的王妃们叫手下人打的。”

丽容一听,立刻就要拽长刀,喝道,“你大胆,一路上你都是这么对人讲的吗?你把我姐姐们说的也太坏了。”

胡僧一听,吓得一下子跪倒于地,立刻就改口说是走路自己跌的。

马王瞪着他问,“你说实话,到底因为什么事?”

丽容说,“站在你面前的便是马王,敢说一句假话,上万的戒日国叛俘可都成了野鬼,也不在乎多添你一个!”

胡僧一听马王二字,居然咧着大嘴哭了,鼻涕眼泪,“马王饶命,不关王妃们什么事,是小僧给代抚侯夫人诊治无孕之症,将她诊的……有孕了。”

丽容一下子就愣了。

马王冷哼一声,说道,“你还能活着走到这里,真是罕见,难道还要巴望本王放你回国去胡说!”

他吩咐两名护卫,“送这孙子去秦州,由秦州押去莫离驿,在栖居县男手下做个力役,修缮公主佛堂,以后便在那里洒扫、植木、迎客、理佛、上香、打更、添灯、补油,终生不得离开,敢有一样做的不好就扒了他皮。”

就这么,罗尔娑婆在大慈恩寺风光了些日子,挨了顿揍,被秦州刺史府押去莫离驿做了苦力,终生未能再离开莫离驿一步。

再有去大慈恩寺的香客们,忽然不见了戒日国的“神僧”,而寺中上自玄藏法师、下至每一位小沙弥,谁都不说他去了哪里。

有人曾私底下猜测,说罗尔娑婆是得道高僧,不但经念的好,还会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一准儿是被皇帝请到翠微宫炼丹去了。

但了解皇帝的人根本就不信,这不可能!皇帝从年轻时就不信这个,那时他对南朝梁武帝迷信佛道之术,曾经有过感慨:

“梁氏父子志尚浮华,惟好释氏,致国破家亡,足为鉴戒。”

为给妻子长孙皇后祈福、皇帝曾经赦建国内寺院三百九十二所,但贞观十年,三十六岁的长孙皇后仍以韶华而逝,皇帝因此感悟说:

“大约活着的人,都是借了天地之德,寿命长短自有定数。生有七尺之形,寿命不过百岁,随你有回天转地之力、尽妙穷神之智,也不能免呀。”

……

金光门外,李治携太子妃、文武百官迎候马王殿下凯旋归来。王公重臣、城内百姓也到了不少,永宁坊的所有王妃们都到了。

相比而言,被迎候的人显得就少多了,只有马王殿下、左千牛大将军薛礼、马王府七王妃丽容,和他们的几十名卫士。

今天的场合,太子就是再不想露面也得来,皇帝陛下已经躲去翠微宫五天了,他是绝对不会露面的。

而这将是把兄弟两个、同时置于众目之下进行比对的场合。

马王携大胜而归,万人瞩目,李治自问,自己对大唐又有什么功绩呢?

连仪容方面,一向以翩翩风度而自诩的太子,在马王爷面前居然也没什么优越感,要是两个人不得不站在一起,李治的“风度”就有点孱弱的味道了。

谁能阻止那些围观的人、心里面猛然生出个什么判断来?

最后,李治要太子妃也出席,至少在仪仗方面也能壮上不少的声色。太子妃寻思一下,又提议带上陈王李忠,这样总有些亲情的味道。

官道上几十匹快马飞驰而至,趟起一片飞尘,马王府的人立刻欢呼起来。

近了,越来越近了,每个人的面目越来越清晰。

大将薛礼面目刚毅,威风凛凛,征袍在疾驰中飞扬起来,露出袍底下鲜明的甲胄,长戟尖在阳光下闪着熠熠寒光。

薛礼飞马取新合城、箭透七甲、礼退三千吐蕃兵的事,长安已经都知道了。远远地看着这个人,仿佛面前有万千敌军也挡他不住。

李治暗自感慨,“我的身边哪有这样的左膀右臂!左一个庶子、右一个庶子,中间一个庶子,个个不堪一击,总算有个褚遂良还让我给鼓捣走了!”

再看马王殿下,赤驹如火,飞驰而至,而他在马背上稳如泰山,紫袍金带腰悬着乌刀,剑眉下一双虎目正往这边看过来。

太子暗道,怎么开场?先说什么?合不合适仍对王兄自称寡人?按理说他应当先到我这里来回禀龟兹战果,他会不会施礼、会不会还像以前那样称呼我殿下?好像他这么做的话也有些别扭……

司仪官按程式、指挥仪仗燃放数不清个数的礼炮,硝烟弥漫、震耳欲聋。

接下来,两个人总要面对面了,太子扭头去看赵国公长孙无忌。

今天长孙大人没有节目,今天不像上次,上次在长安东门外迎接高丽凯旋的唐师,那一次皇帝和太子都未到场,今天太子到了,没他什么事。

而马王一行已经到了,他一拽缰绳,炭火人立而起兴奋地长嘶一声,号炮声恰好就停了。

在马王身后,七王妃丽容也紧随着驰至,拽住马缰,嗓音清脆地喊了一声“驭——”,她那匹马原地转了个圈子,一下子也停住。

远处有人喊好,“漂亮!”

马王府那边,有人声音不高地叹道,“姐姐,老七也长本事了!”

话音未落,人们看到从太子妃的车帐下突然跑出个孩子来,凡是认识的,都知道他是七岁的陈王李忠。

李忠朝着马王跑去,开始有些迟疑,还扭回头看看车上,太子妃刚才悄悄对他说了,

“你去,看到那个骑红马的人没有,他是你三伯父,你称呼他要恭敬,最好与他说说你与李雄、李壮他们骑大马的事!”

远近的人一下子都是个愣神,这么个马蹄子乱飞的场面,忽然跑出个孩子来!万一碰到了怎么办?

李治也一愣,他往妻子那边看过去,目光里充满了感激。

马王也一愣,死死勒住缰绳,因为孩子就在他马前。

丽容已经跳下马来,两手扳住李忠的肩膀,俯身问道,“告诉我,你是谁,为什么跑到这里来?”

李忠怯生生地回道,“我,我就住在东宫,我是李忠,主娘说让我来见三伯父,还让我和三伯父说说,我和李雄李壮骑大马的事,我是大马!”

马王听了,连忙跳下来,抱起李忠道,“好孩子,你就让他们骑?”

李忠道,“因为我是哥哥!”

马王又是一愣,孩子最后这句话不是别人教的,因为他在说出口时,是满脸的自豪,“但你想不想骑大马呢?”

“我很想!”

孩子看出来这位三伯父很喜欢自己,大着胆子回道。

马王听了,双手一托,将李忠放到炭火背上,让孩子扶了马鞍,再问他,“你可是有些轻了,还不如李雄重呢……但你感觉如何呢?”

炭火一向不许生人骑上来的,两只前蹄不安份地刨着。

李忠两手紧紧地攀住马鞍子,脸上紧张的没有一点表情,“不,不,不好啊,怎么不如我们那次的好玩!”

他要哭出来了。

远处的人们可都在看着,自李忠跑过去、再被马王抱起来放到马背上,也不知这一大一小的两个人、言来语去的都说了些什么。

但接下来的一幕,就让所有的人、恨不得把下巴摘下来揣兜儿里了。

远远的,只见马王从炭火背上抱下李忠,摘了乌刀递给愣怔的丽容,几下子便将身上的王袍脱了、甩到马鞍上。

然后一下子趴到地下,扭头又对孩子说了句什么。

柳玉如在远处低低地惊呼,“不好啊!峻怎么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场合!”

太子、太子妃、众多的高官王公、长安县万年县热情的百姓,众目睽睽的,马王、帝国首屈一指的宰相尚书令,这是要陪孩子玩骑大马!

马王对李忠说的是,“小子,你能上来吗?”

“我能!”李忠兴奋起来,扳着马王的肩膀爬上去。

李治也忘了身份,在远处扯着脖子、冲着妻子的方向喊道,“还不快去叫这个东西滚下来!那是王兄!”

而此时,“大马”已经跑出去六七步了,李忠在“马”上咯咯地笑起来。

太子妃的人、马王府的人、赵国公一下子都跑过来,李治也不端着了,连忙下马抢步奔过来。

在今日这样庄肃、隆重的场合上,眼前突发一幕,连一向自律甚严的李治,居然也不认为这是失仪!

皇族的两辈人,忘却了悬殊的身份、年龄,忘记了辈份,忘却了什么大捷,就这么旁若无人地玩起了游戏。

也让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们都看看,东宫、永宁坊,到底有多么的融洽!

李忠终究不是李雄、李壮,“大马”只是在底下稍稍尥了下蹶子,孩子就从马王的头上扑出去了。

丽容回过神来,发出一声惊呼,但要上前救却来不及了。

但马王手疾眼快,也来了个狼扑,一伸双臂将李忠在落地前托住,然后抱住他、站起身来。

马王膝盖上、身上沾着黄土,对又是脸色苍白的李忠说道,“孩子,你可是有些虚了,回去让你爹陪你多练练吧。”

人人都往前抢,但最终得让太子先至,李治到了跟前,抬起手作势欲打李忠,“你个浑帐东西,难道没对你说这是你的伯父大人!”

马王抬手挡住,笑着对太子说道,“兄弟你莫动粗!不是有句话说,白发垂髫,一乐千金。你我正是做马的年纪,挺也须挺得起来、伏也须伏得下去。你可别让我白爬一趟!”

李治闻言,放下手来,顺势接过儿子。

此时柳玉如等人也跑上来,纷纷伸手去马王身上掸那些土,柳玉如埋怨道,“你也不小心些,把小孩子摔了可怎么办!”

樊莺上前,从炭火鞍上拉下袍子,给师兄披上。

太子妃、赵国公等官员也到了近前,赵国公笑道,“不错,想不到是这样一种见所未见的凯旋!老夫终于也长了见识!”

太子妃也很高兴,她把陈王放出去完全是灵机一动,想不到就化解了大人之间怎么做、怎么别扭的一个场面。而且别开生面。

她从太子怀里接过李忠,无比爱怜地对孩子道,“马王爷亲自教你骑马,将来你可要像王爷那样,做个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