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马王爷 > 第1121章 此时此刻

大唐马王爷 第1121章 此时此刻

作者:东风暗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柳玉如听了,悄悄看高峻,神色上有些掩饰不住的焦虑。李士勣这是不嫌事大,把个难题给高峻摆出来了。

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上,不论黔州刺史能力如何、官声如何,有鹞国公全家人和兴禄坊的人在场,都注定不会有人反对。

但高峻从柳玉如一闪而逝的神情上、已然看出了她的态度。

这算什么?

一群人在鹞国公的庆祝家宴上光明正大地讨论,让鹞国公的亲属出任太子中庶子的高职。弄不好,有哪位不怕多事的人,在明日朝会上就真敢把这件事议出来。

高峻起身,环顾在座众人,正色道,“列位大人,此事极为不妥当,请一句也不要再说了!!”

黔州似乎是个不祥之地,那里自古是个流放犯人的地方无须多说了,但近期与它有交集的几个人——男的女的,结局都不大好,高峻就是这么认为的。

或者是说已知结局不大好的几个人都与它有关联。

马洇算一个、吕氏算一个,李承乾算一个,母亲青若英一到黔州便害了严重的眼疾,几乎瞎掉,而崔夫人也在那里伤透了心,甘愿避居西州。

眼下看,除了两个人似乎是例外,一个是从黔州挣扎出来的太子妃苏殷,另一个便是高审行。

今天这样大喜的日子里,再让人猛然提到了黔州,一时间,高峻即便心中没有个清晰的判断,但知道这件事绝没有好处。

褚大人想,太子中庶子是从三品,高审行是正四品上阶,也许高峻不让人们再提,是怕在朝野引发风言,这是有些道理的。

于是,褚遂良又提到,朝中有好几个位置都缺人的。

眼下有黄门侍郎、吏部侍郎、太常少卿、太仆少卿、西州都护府副都护等几个职位,都可比肩中州刺史的正四品上阶等级。

这几个职事与黔州刺史品阶相当,而且可以通过并不繁琐的人事调整来实现。

褚遂良认为,高审行在黔州抗旱成效显著,以平品阶将其入调长安做一位京官,根本说不上有多意外,而且也就算是暗升了。

樊莺正坐在柳玉如的身边,此时马上站起来,举酒对褚大人责备道,“褚叔叔,你看看你,峻都不让再提了,可你还敢乱讲话!”

尚书令府中地位仅次于柳玉如的一位极有地位的如夫人,以这种丝毫不介意的语气同堂堂的中书令讲话,两家的关系不言自明。

褚遂良非但不介意,反而很高兴,他哈哈笑着,举酒满饮了一大杯,“莺侄女既然说了,那是本官搪突了,就自罚一大杯吧!”

樊莺说,“褚叔叔你在朝堂上也不许再提此事!”褚遂良连连答应。

官员们大多在永宁坊逗留到宵禁将始,便陆续起身告辞。

但永宁坊的热闹才刚刚开始,连城另一端休祥坊说书的老者也到了,他的女儿、那位不久前骑马冲撞到尚书令的杨二妮也来了,而且在傍晚的大街上碰到了六夫人李婉清。

随后,杨二妮便被领入到尚书令府里来,到了一看,这里有打算留下来的兴禄坊高府的人,还有人给杨二妮引见说,另一个年轻人正是原浮图城的少城主,他的夫人奴必亚也在场。

这么说就她是个没什么身份的人了。

尚书令的夫人们不让她拘谨,还带她到后宅去玩,临走,府上人听说老者要说个通宵的整场,还把酒菜让杨二妮给她爹带去。

……

西州,牧场村还不知道长安永宁坊鹞国公府的盛况,高峻成为尚书令的消息,也才到西州不长的日子。

在这次因郭孝恪路过,而偶然发起的小型家庭式的聚会上,大都护郭孝恪再一次见到了夫人崔颖。

崔夫人穿得很朴素,也不戴什么首饰,但在郭大人看来,她就比贞观十八年初到西州时更有韵味。

他感谢崔颖为照顾待诏妻子、幼儿所付出的辛苦。

丽容被从长安撵回来的消息让郭大人也很意外,但也没什么好说。

高峻从长安给他写过一封信,表达了要把郭待诏调入长安的意思,高峻打算让待诏出任另一位兵部侍郎之职,征求他的意见。

身为尚书令,往兵部安插个人不会有多难。但郭待诏说他走了,就只有父亲自己在西州这边,他有些不放心。

再说他只要去了兵部就会有人想,这一定又是借助了尚书令的力量,别帮不上高峻的忙,再给他添了麻烦。

还有就是夫人柳氏刚刚生了孩子,不宜多动,因此郭待诏决定不去。

崔颖说,“那可太可惜了,高峻一向也不是任人唯亲,何苦因为这点原因便耽误了待诏的前途呢!郭大人你怎么也不劝一劝待诏,反倒大撒把!”

崔氏说,如果因为孩子的顾虑,那么待诏和柳氏大可先去长安赴任,孩子就由她先带着,有甜甜和舍鸡,崔夫人也不在意多拉扯一个。

郭大人笑着道,“只怕我乐意,黔州的高兄也不同意,贤嫂照顾了她们母子这么久,已令郭某十分过意不去了!郭某今日借花献佛,一定要敬嫂夫人三大杯!”

……

黔州刺史府,守门的护卫见到,从大街尽头飞快地有人跑过来,喊道,“快快地、去回禀刺史大人,长安有两位少夫人到了,马车刚刚进城!”

很快,一队护卫们便护着一驾车子到了府门边,从车上下来两个衣饰精美的女人。

丽蓝是第一次到黔州来,不如苏殷的熟门熟路,在这个丽容也到过的地方着实让她有些紧张,一下车便问:

“苏妹妹,我、我可没见过什么大场面,一会你别令我出了笑话才好,不然峻若怪我们自作主张跑到这里来,就让你一个人顶责!”

“姐姐,此时你知道害怕了?若非你三番两次提出来,要偷着回西州,我可想不到拉你来黔州呀。”

丽蓝说,“哼,我可不怕什么,看望黔州大人又不是涂改出放底册。”正说着,刺史府中已经出来人了,丽蓝连忙住声。

……

均州刺史府,因离着长安很近,刺史苏勖最先得知了长安的消息,尚书令高峻荣获国公之爵,着实令苏刺史吃了一惊,他也太年轻了!

侄女苏殷刚到均州来过,还带来了尚书令的九夫人,苏勖看得出,侄女这些日子心情一定错不了。

她们见到了顺阳王李泰,还到王爷的封地上去看过,然后什么也没说,匆匆去了黔州。

说她们是公办吧?有关均州的事根本没多问几句。说她们有什么私事也不像,好像就是借着这个名义去黔州。

苏勖料理完公务,起身赶往顺阳王府,向顺阳王报告这一消息。

听了苏勖的话,李泰道,“本王就不觉得有多突兀,你看看高峻出任尚书令之后,大唐发生了多少的大事?大事有之,小事也有之,件件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苏勖道,王爷所言无差!他举荐了自己的堂兄,没人说他徇私。拉倒了太子右庶子许敬宗,也没有人说他阴狠。福王杀了三百条宝贝狗,还乐不颠儿地离京了。李士勣是只虎也得卧着,长孙无忌是个一品公也得忙着。

两人患难之交,话也随便,顺阳王对苏勖说道,

“本王能有今日坐在这里钻研些学问,而不必再闻那些鸡鸭的味道,其实也多亏了尚书令啊。”

苏勖问,“王爷,不知外宫苑总监——我那侄女,和九夫人专门赶过来,可曾说过有什么要事?”

王爷道,“本王故嫂并未说什么,只是同九夫人到前后山看了看景致,但她同我聊了几句《括地志》,还说这是一部好书,胜过了许多讲述权谋之道的典籍。”

……

邓州刺史府,刺史刘敦行、州司马步平、录事参军麻大发,三个人正在一起喝酒,他们也得知了尚书令获爵之事。

刘敦行道,“本官一点都不奇怪,本官不含糊,但本官独服鹞国公!”

马步平说,“唉!只是随我们去雷州的护牧队,尚书令怎么一个人也不许带到邓州来,卑职感觉有些舍手啊!”

麻大发说,“尚书令这样做必有其道理,再说刘大人也没亏待他们,临离任可都安排了恰当的职事了,几百人都安排,也不是个容易事,非刘大人,谁能做这么好。”

刘敦行说,“本、本官已许久未见尚书令了,在雷州,本官看那些护牧队们,竟然人人身上都有点尚书令的影子,不任他们的职……亏心呀。”

……

西州,吕氏穿着牧事服,从旧村中出来后去牧场中烧水。

这个活儿对于一位女牧子来说已经算是轻的了,听说尚书令大夫人柳玉如还在拣草场干过活儿呢,樊莺、崔嫣等人都喂过马,那就都比自己的境遇差多了。

吕氏认为,刘采霞录事安排自己这个差事,应该还是自己那句“崔姐姐”起了作用。

但她一边烧着水,便开始担心崔颖会不会背后里、再对天山牧总牧监或是刘录事有后续的叮嘱,那可就不妙了。

郭孝恪喝顿酒都不忘叫上崔颖,那崔颖若是还记着与自己在黔州的旧怨,只须随便与谁递一句话,小鞋能把自己压死。

她只求崔夫人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匆匆提了水壶、到各个厩房中送水。

半道碰到一个人,满头大汗地拉了一车子马粪,正放下手、坐在车把上歇息。他脖子里搭着脏兮兮的手巾,后背离着车斗子里鼓着尖儿的马粪只有半尺来远。

这人就是曾经的太子右庶子许敬宗。

吕氏听说,与许敬宗在同一厩房搭伙计的牧子身大力不亏,但从不帮忙推车——他只管装车,许敬宗一声都不敢吱。

许敬宗正是口渴,抬头看到了一手提壶、一手夹着瓷碗的吕氏,冲她招手道,“吕夫人,你来得正好,来给哥哥一碗水。”

吕氏不服他托大,撇撇嘴,“水是送到厩房里的,在这里……让你的马粪弄污了碗怎么行?”

许敬宗道,“我们同是落难之人,何苦为难我呢!厩房牧子欺负我,你一介女流也敢!”

吕氏回击道,“女流,你娘不是女流么?”

正好远处有个牧子跑过来,“渴死了,快给我碗水喝。”吕氏慌不迭地倒了给他,喝完又跑了。

许敬宗怒道,“他怎么就成了?这里也不是厩房!”

吕氏道,“你跟他能比呀?没有了权力,你比头驴都不强。”

看着许敬宗气息都不匀了,吕氏道,“不服气你就拉起车小跑着出去,那别说在这里,到旧村去老娘单独烧水喂你喝也行。”

许敬宗哪有这个本事,他看了看车子,气得无可无不可,吕氏已经起身昂着头走了。

还头也不回地对他道,“死心吧,尚书令那么年轻,你熬不出头了!敢跟老娘较劲,我渴死……”

……

沙丫城,温汤管事曹大,从庭州城雇了辆马车坐着回来之后,一连在府上闭门躺了半个月,被丽容摸着黑狠捅那一下子,差点没把他的肚子捅漏了。

也不知她是拿什么东西捅的,伤口虽然只是个深眼儿,但总也不见好。

“你就等着,不识抬举的东西!尚书令身边什么样的女子没有,早把你忘了,还敢拿着老身份对老子!难道老子配不上你么?”

曹大在丽容这里吃的闷亏可不算小,放眼整座沙丫城,包括大哥谢广的金矿上,哪个人敢这样对曹大!

以前,曹大对于西州大都督家中的女人们,除了艳羡从来不敢动什么歪心思,偶尔想起其中的某个人,也只会对着自己媳妇撒撒气。

但这一次,丽容带给曹大的打击就是痛彻心扉的,一个开温汤的村妇,还敢瞧不起曹老爷。曹大有时想,本老爷岂是你随便扎的!你扎我这一下,就须一枚红宝石指戒来赔!

只因吃了暗亏不敢对谁说,再激烈的手段也不敢对丽容施展,曹大肚子上的火便转移到了喉咙上,喉中肿塞几乎滴水不入,饭就更吃不下。曹大饿得不行不行的,也没心思算计丽容的事了。

后来有位游医到了沙丫城,连忙请进来医治,他将曹大的头发散开,从头慢慢梳检,发现曹大的顶心生出来一缕红紫头发,说是喉毒之苗。

游医燃了艾火,从红发梢一点一点地烧到发根处,曹大只觉得顶心里头皮一疼,“啊!”地一声,喉咙里的肿处就破了,流了不少的脓血,然后就能吃饭了。

游医临行说,“大人,你万万心里开阔一点,不可再想不该大人想的事,不然你会牙痛,连嘴唇都会肿,也吃不了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