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七十七章 有恩必报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七十七章 有恩必报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7:57:18 来源:蚂蚁文学

说严绍是鬲城之战最大的赢家绝不为过,不仅是因为在声望跟影响上彻底压倒了那个成天巫祝不离身的焦和,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在其中。天籁『小说』23txt

比如说,乌桓人的战马…

严绍并不是真的打算对乌桓人斩尽杀绝,在局势有利的情况下,他甚至考虑过要不要降伏一部分的乌桓骑兵,让其归为己用。

毕竟历史上就连曹操本人也曾经收纳了许多乌桓人,使得曹操的实力大增。

但是乌桓人的身份过于敏感,何况青州不比幽州。幽州局势混乱,多有胡人南下侵掳,条件比较宽裕,青州却不一样。要是严绍自己收纳了许多乌桓骑兵,怕是就要被人怀疑要造反了。

不过真正让他下了杀心的,却是那些被乌桓人抢走的百姓的遭遇。

游牧民族的残忍,在历史上早已写下了一笔又一笔,五胡乱华,清兵屠城,类似的事情举不胜举…

还有那著名的两脚羊…

(两脚羊并不是指羊,是在血腥的场面中,被当作食物吃的人,在古代的多处有记载。尤其是在战乱的古代,民不聊生,难以为计,人们只得将人烹之,食之。宋庄绰《鸡肋编》卷中:“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这时大汉王朝的威严还未彻底动摇,乌桓人还不至于敢做出这样的事来。即便如此,那些被掳获的百姓也是被百般凌辱。

看着那些百姓的遭遇,不说严绍,太史慈跟管亥等人也是怒气勃,自然不可能会绕过那些乌桓人。

最后更是用那几千乌桓人的人头,在青冀边界弄了一座大大的京观,用来警示乌桓人。

乌桓人虽然被斩尽杀绝,可是他们带来的财物却都归严绍所有。自然,严绍也没有忘记分出一部分来,给其他几个郡的将领——————毕竟自古以来,许多祸事都是源自于分赃不均,就算严绍内心并不怎么瞧得起那些人,至少也不会再言语上欺辱对方。

不过在战马的问题上,严绍多少就有些寸步不让了…

这次乌桓南下八千人,其中五千是骑兵,也就意味着其中至少有五千匹战马。

虽说先前布置陷阱时,有许多马被弄得断腿,后来歼灭乌桓人的时候,也不小心的弄死了许多,但最后完好无损的马依旧有两千匹之多,无论是对什么人来讲,这都绝对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了。

就算最后不得不分给其他郡一些,最后严绍截留的马匹也有一千三百多匹,足够严绍再成立一支精锐骑军。

应该说,如此分赃还是所有人都满意的,一是这次出力最多的是严绍,这点谁也不能否认。再者,剩下分赃的那些,也足够让领军的将领跟他们背后的人满意了——————或许对一个军队来讲,百十匹战马算不得什么,但如果是对并没什么野心的官吏…

几万石的粮食,已经足够让任何一个人满意了…

说到底,不是每个人都像严绍一样,在为未来的那场乱世做着准备的…

“一千三百多匹战马,足够把子义的敢先军扩充到一千人了,如此则我手中便真的有一支可用的骑军了…”

五百骑的话,对于一郡太守或许还够用,可是对一方诸侯而言就太少了写。就算是落魄如吕布,手下也有个近千人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更是足有数千之多。

除此之外还有袁绍的大戟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都是人多势众。对于一直军队来讲,精锐固然重要,可是人数也同样重要。

除了这些外,其实严绍也在考虑其他的问题。

“究竟要不要把子义从敢先军调离出去呢…”到不是他不信任太史慈,而是麾下五个部将里,只有太史慈有大将之才。

如今北海兵力还不过万,到是没什么,可是等到数量稍微多一些时,难免就会觉得捉襟见肘。

这其实也是严绍当初考虑的有些欠妥,只想着由太史慈来统领敢先军,必定能把敢先军练成不逊于虎豹骑的天下强军。却没想到将来麾下军马多了,该由谁来统帅,总不能让管亥周仓他们来统帅大军吧?

那样的话,剿灭黄巾还好,碰上稍微有些智谋的,只怕要被来个‘火烧新野’了。

真要让他们领军,只怕严绍连饭都吃不好。

孙观虽然有将才,但也只是跟管亥他们比,实质上还是差了些,难当大任。

这次鬲城之战,本来太史慈才是真正应该出彩的那个,可就是因为没敢先军什么出场的机会,结果只落得个打扫战场的结果——————当时乌桓人全都被陷马洞围着,严绍哪敢让敢先军上,嫌自己的战马太多了?

只是让太史慈离开,那么能率领敢先军的也就只有孙观一人,而且还需要顾虑下太史慈的想法。“麻烦啊…”

就在严绍有些头疼的时候,帐外突然有人来报。“主公,有冀州使者前来求见…”

“哦?冀州的使者?”有些奇怪冀州怎么会派人来,不过先前贾琮派人来的事,严绍还是比较承情的,稍微想了一下,开口道。“快请进来吧。”

“是!”帐外的亲兵一抱拳。

不多时,就见亲兵带着一个文弱官吏走了进来。

才刚刚走进帐篷,那官吏已经下拜道。“郑经拜见使君!”

“先生快起…”严绍虚扶一下。“不知先生自冀州来,有何要事?”

“不敢隐瞒…”那郑经连忙到。“此番来青州,一是为了庆贺使君大破乌桓,二是求援而来!”

“求援?”

“不错!”郑经无奈一笑。“如今冀州乱起,我冀州虽为大州,可惜连遭战乱,先是黄巾,后是乌桓,我家主公虽然有心杀贼,只恨力不从心,如今听闻青州乌桓全灭,一为青州百姓感到欣慰,二则希望使君能看在冀州苍生可以出兵救应,以免冀州生灵涂炭…”

“这…”严绍惊讶的道。“冀州乃是大州,而我则只是青州一刺史,这样不太好吧,再者没有朝廷的诏令,我也不好调动兵马北上…”

“使君放心,这点我家主公早就已经想到,如今已经派人到洛阳,绝无问题。”郑经早就料到严绍会这么说,因此笑着回答道。

严绍还是有些犹豫,毕竟青州也是刚刚遭遇战乱,如今才刚剿除了乌桓叛军,这就北上出兵,未免…

“使君…”见严绍犹豫,那郑经一咬牙,直接跪在地上。“使君难道就忍心看着冀州百姓陷于水火之中吗!”

严绍大惊失色,连忙将郑经搀扶起来。“快快起来,我答应先生就是了…”

“就当是报答此前的恩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