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为吾主贺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为吾主贺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7:57:18 来源:蚂蚁文学

从攻破城池到活捉郑奇,看似很短暂,实际上却已经过了两三日的时间。』天籁『小说23txt临淄毕竟齐国的治所,也是过去齐国的都城。其中的构造错综复杂,整个城池不仅仅是外围的那一堵城墙而已,内地里也是城防森严。

不过在外围城墙被攻破的情况下,整个城池的沦陷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城中百姓更是躲在房间里,生怕被卷入战乱之中。直到郑奇被严绍生擒,城中的战事也告一段落了才从家中走了出来。

望着城墙上悬挂着的旗帜,还有那些漫步于街头的军士们,每个人都很清楚,这里变天了…

唯一让他们感到庆幸的是,进驻城中的兵卒对他们秋毫无犯,偶尔与之对上了视线,也只是和善的笑了一下,并没有什么残暴的举措,到是让他们松了口气,对那个严绍也心生几分好感来。

就在齐国刚刚陷落时,作为使节的董昭也早早就抵达了自己的目的地,位于青州南部的济南国。

济南国原本为济南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济南郡改置,治东平陵县(今山东章丘市西)。济南国辖境约当今山东省省会济南市及章丘济阳邹平等市县。汉景帝时,济南国为参加叛乱的七国之一。乱平国除仍为郡。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复为国,等到了西晋时又被改为郡。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济南国都是一个很小的国——————当然,跟齐国相比还是比较大的。青州六郡,齐国的面积最小,也是最富饶的一个,至于面积最大的则是北海跟东莱两地。

天下大乱,或许正是形容眼下的。自从酸枣会盟以后,各镇诸侯彼此之间互相攻伐,不止是青州,幽州冀州兖州扬州等地战乱不断,再加上连年的天灾,这时大汉的许多地区都已经变得跟地狱没什么两样。大批的百姓逃往荆州跟江东等地,为的就是躲避战乱,以图在乱世之中谋求一线生机。

然而对于济南这个青州小国而言,外面的一切就仿佛全都没有生过一样,国中的居民仍旧安居乐业,稚嫩的孩童奔跑在街头巷角。若不是负责巡视的兵马甚多,往来的商旅也变得越的稀少,恐怕谁也看不出来兵祸渐近…

马车的车轮在青石铺就的道路上转动着,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强烈的震动让后世的人难以习惯,对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却是习以为常。乘坐在马车上面,一身华服的董昭看着街边的景色微微一叹。

“尊使,不知为何叹息?”

坐在董昭旁边的官员正在介绍着城中景色,看到这一幕心中一惊,连忙追问道。

也不怪他们会如此的小心谨慎,谁叫现在的济南国正直面着严绍的兵锋?济南国在青州本来就是一个很平常的小国,没什么实力,过去对焦和的命令不敢有半点违抗,后来严绍同焦和决裂,济南国更是一直秉持着中立,生怕会得罪了两者中的任意一方,可谓是墙头草,两边倒。

自然,这么做其实也算不上是有多聪明,因为中立通常也就意味着两边都被得罪了。就如朋友之间,若是两个朋友生了矛盾,站在中间的那个人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去帮助,若是想着两边讨好,到后来落得的也只能是被两边同时怨恨的下场。换作是平时还没什么,两边都需要他,暂时是不会有什么风险可言,但是等到两边决出胜负,他们就需要为自己过去的立场付出代价了…

只是…

对作为济南相的周封而言又有什么办法呢?

那时的严绍固然势大,焦和好歹也占着一个青州刺史的名头,算是周封的上级。就算焦和昏聩无能,惹得青州上下怨声载道,那毕竟也是周封的上级。再者说齐国实力强大,又有东莱蔡起在旁边帮衬,再加上刺史的名头,很难说两边究竟谁胜谁负。

身为济南相,周封可说是如履薄冰,行事之时不能不慎重许多。

好在那时严绍同焦和很难说谁比谁强,焦和又有着刺史的名头,严绍也不敢轻举妄动,周封的日子还是比较不错的。凭着左右逢源的本事,也从焦和跟严绍那里弄来了许多好处。

不过要说他真正支持的,恐怕还是焦和居多一些。

焦和此人固然无能,却也没什么野心。不会危及到周封的地位,严绍则不同,对这个名声远播的年轻人,周封的心底充满了忌惮。好在那时焦和尚在,到也不必过于担心,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焦和便病逝于家中,局势也开始急转直下。

没了焦和的制衡,严绍第一个下手的便是跟他不对付的东莱蔡起。不过一月时间,严绍已经攻陷东莱郡,更将蔡起的人头摘落。而后又借口青州黄巾进犯,出兵乐安,先是击溃了徐和跟他麾下的十多万黄巾,紧接着便是率领大军围困乐安…

如此,青州六郡已有三郡归为严绍所有,作为青州治地的齐国更是被重重围困,只怕再也坚持不了多少时日。如此实力根本不是区区一个济南国能得罪的,别说董昭现在的身份是严绍的使节,就算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奴,也不是济南国上下所愿意得罪的。

“没什么…”瞄了一眼街上的热闹景象,董昭叹了口气道。“只是不忍眼前这一幕为战火摧残啊…”

“大人何出此言!”这下子陪同的官员却是彻底惊了。

他们会一直陪在董昭身边,为的不就是安抚住这位使节,等到上面的人作出了一个决断以后再说。如今董昭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些什么?又或者是这段时间安顿在驿馆时,受到了什么消息。

董昭却是一声冷笑。“自前任刺史病逝以来,青州无主久矣,我家主公不忍青州饱受离乱之苦,随起兵以图一统青州,共谋太平,期间或有匹夫企图抗拒大势,如蔡起王玄等早已身死族灭,郑奇之流更是螳臂当车。然我家主公仁德于世,不忍济南百姓也遭此大难,随派昭往济南,乃是为了劝说周济南,谁知来了多日,却一直被敷衍了事,实在是让人可悲可叹,只是不知道来日大军攻城之时,会有多少济南子弟死于战乱之中…”

这一番话,说的陪同的几个官员面色白,根本不敢接茬。

看着周围这一圈人的面色,董卓冷笑了一声。

其实他到是不怎么动怒,哪怕最近这段时间一直都是被安置在馆驿内,期间只是见了济南相一面,便被冷落到了今天也是如此。以他的城府,也不至于因为愤怒而出言讥讽。

他会这么说只不过是想施加一些压力,免得这群人浪费自己的时间。

临淄固然是座坚城,可是以他离开时的情况来看,告破也不过是这几日的功夫了。真要是再这么继续磨蹭下去,岂不是等到大军攻破了城池也还是没什么结果?

换做是寻常的官吏,对此可能还不在意,对董昭却不能——————因为这意味着他的无能…

——————————分割线——————————

董昭的怒火很快便顺着那些官吏的嘴巴传到了周封那里,得知了董昭的威胁,府邸内部一片慌乱,济南相本人更是愁眉不展。

“这该如何是好啊…”

“主公何必惊慌,济南虽是小国,然国中兵马也不下两千余,主公到任以来,广施仁政,国中上下感念,严绍如此欺压主公,国中百姓怎能不愤慨…”却是其帐下的一个将领在那愤然开口。

无论是在哪里,武将通常都是所谓的主战派,历史上曹操南下时,东吴文官几乎都成了投降派跟带路党,唯有一群武将主战,最后更是周瑜坚定了孙权的主战信念。

如今的济南国也是如此,要说这个济南相也算是个不错的人。为政的这段时间固然没什么惊人的政绩,也算是守的一方平安,就连郡内的黄巾也是青州最少的一个。

这些年下来在济南的名声可说是相当不错,不是王玄郑奇等人可比——————前者只是代理郡守,后者干脆就是自己竞争上岗的,就连位置也是自己承认的,如何能得到他人认可?

如郑奇王玄等辈尚且有几个亲信乃至死士,何况是他?

至少他麾下的一众武将里,大部分都面露愤慨之色,很有些打算同严绍玉石俱焚的意思。

到是旁边的文官们听了,一个个慌张起来,其中一个老者更是率先站出来劝道。“将军此言差矣,严绍势大,不可力敌,况且自前任刺史病逝以来,青州无主久矣,诸侯因而野心纷起,内乱丛生,黎民百姓人心惶惶,将军又何忍百姓饱经战乱之苦?”

说罢,老者又转身看向济南相。

“主公,自初平元年以来,天下大乱,诸侯之间互相攻伐,青州更是如此,严绍此人下属也曾听说,早年便以戮黄巾起家,跟随自皇甫将军帐下,立功无数,酸枣会盟时更为十八路诸侯中的一员,名震天下,为当今之英杰也,就连董卓老贼也无可奈何。主公仁德,济南上下感念已久,然济南兵少将寡,如何是严绍的对手。还请主公以济南百姓为念,暂且降之,如此青州安矣,济南安矣…”

此言一出,人人色变,尤其是安坐于上面的周封更是如此。

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个老者的话说的过于**裸了些。要说关于接下来该如何的事情,其实济南国内部已经有了自己的定论——————打肯定是打不赢的,就算是坚壁清野也未必会有什么胜算。何况这么干的话,能不能伤到严绍不说,自己肯定是要损失惨重的。

就如齐国或是乐安一样,济南国境内也有许多世家在。若是真的玩到坚壁清野的地步,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支持的。所以现在除了少数的武将以外,绝大部分人都是倾向于投降,然后获取一个比较好的待遇的。

就连济南相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久久不能下了决心,这才导致董昭来了济南好些日子,却一直都没有什么结论。却不想当着众人的面老者居然说的如此直白,让人很是吃了一惊。

看着这个在政务上曾经帮助过自己不少次的老者,济南相深深的吸了口气。

“严绍势大,济南兵少将寡本就很难抵挡,只是某一直犹豫不断,今仲老既如此直言相告,某又怎忍为一己之私而不顾济南上下安危?”说到这里,济南相深吸了一口气。“降吧…”

说出这句话以后,包括济南相自己在内,殿内的许多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只是…

望着下面的众人,济南相的眼底却有着一层失落。

即便是不怎么贪恋权位,就这么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让了出去,对他而言始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何况为政多年,他自问对的起济南上下,本以为这些人肯定会支持自己,却没想到…

只是他很清楚那个老者的身份,清楚他乃是济南世家的代表,他这次开口了,也就意味着济南世家间对此事已经有了定论。

就如其他几个郡的掌权者根本不敢得罪这些世家一样,周封也是如此。何况就像老者说的,济南兵少将寡,本来就不可能是严绍的对手。就算是强行起兵相抗也不过是如蔡起王玄等人一样自取其辱。何况现在就连齐国也在严绍的兵锋之下岌岌可危,除了一个平原之外,济南再无任何一个援助。

那刘备在酸枣会盟时确实也创下了不少的名头,尤其是他的两个结拜弟兄更是因为曾力敌吕布而名声赫赫…

可是要说刘备是严绍的对手,这个他自己头一个不相信。

既然根本不是对手,又何必要拖上济南上下一块陪葬呢?

——————————分割线——————————

似乎是生怕等的久了,惹来董昭的怒火,很快便有人将周封的话传到董昭那边。

得知济南总算决定降了,董昭心中也是一喜。

要说济南到不是什么易守难攻的,想要攻陷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考虑到国内的兵马钱粮等,充其量也就能坚持一个月左右而已,这已经是在相当高估济南国实力的情况下作出的判断。

问题的关键在于严绍的粮草是否能坚持的过一个月?这才是最要命的…

从乐安一路打到齐国,本身并没有用太多的时间。考虑到北海的富裕程度再加上以战养战的策略,粮草方面本来是应该绰绰有余的,问题在于青州黄巾的残余上。

十万黄巾,这个数目可不小,想要养活这么多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便是对严绍来说也极为吃力,好在他这一路上分批的将人安置在了沿途的郡县之中,减轻了自己许多压力,但是粮草上的问题仍旧严重——————对那些郡县而言,想要养活这么多的人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最后还是要靠严绍才能度过难关,所谓的分批安置只不过是减少了沿途粮草的损耗而已。

若是继续按照原定计划,先济南再平原,那么等到攻下济南时,严绍军中的粮草恐怕就很难存下多少了。

用不多的粮草去攻平原?虽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以董昭跟程昱的谨慎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的。现在却不一样,说降了济南,便意味着严绍可以跳过济南直接攻打平原,如此粮草的问题便不在吃紧了。

表面上看似乎没什么,实际上却能带来极大的优势。

“使君能有如此心胸,昭敬佩至极,还请受昭一拜…”或许是说降了济南国,让董昭的心情不错,他对着济南相便是一拜。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董昭还是严绍帐下的重要谋士,周封岂敢受董昭这么一礼,连忙退开两步。“岂敢岂敢,某这便将印信交与先生,还望先生与严青州能善待青州百姓…”

说罢便让身边的一个官吏将印信拿上来,那官吏托着摆着印信的盘子,似乎是有些犹豫,却还是走了上来。许多济南文武看到这一幕,面露不忍之色。

也不奇怪,好歹周封在济南国也是担任国相多年,且多施仁政,在济南国内很有些威望,下面许多文武都是他的心腹。从某种角度上讲,这里甚至是比乐安跟齐国更难啃的硬骨头——————或许济南国兵少将寡,可是却有着王玄跟郑奇所没有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决心。

听到严青州这个称呼,董昭愣了一下,但很快便反应了过来。

按理说这等称呼一般只有一州之主才能拥有,算是一种尊称,历史上刘备便时常被称作刘豫州,就是因为刘备曾经担任过豫州牧。

眼下的严绍到还不是青州刺史,但是在六郡拿下四郡,还有一个也是唾手可得的青魁昂下,提前这么称呼一下似乎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使君何须如此…”对着那个官吏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暂且等一下,董昭对着周封笑道。“自焦刺史病逝之后,青州群龙无,各郡之间彼此攻伐不断,于青州而言实非善事,我家主公此番起兵绝非是为了权势,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使君为人,我家主公向来拜赏,临行之前也曾嘱咐过愿请使君留任于济南,使君又怎忍心弃济南百姓而去呢…”

听到此话,殿内的众人先是愣住了一下,紧接着便露出欣喜之色来。

尤其是那些对周封忠心耿耿的人,更是狂喜起来,连忙对着周封开口道。“是啊,国相怎能弃济南百姓而去呢…”

“不错,严青州既然希望国相留在济南,国相又何必推辞呢…”

一群人在下面劝说起来,期间或是看向董昭,面色也是友善许多。

注意到这一幕,董昭在心底暗笑了起来。其实这个是严绍他们早就已经商议好的,青州六个郡国,济南国实际上是最弱的一个,也是最没存在感的一个。眼下严绍一次吞并了六郡中三个,对严绍来讲既是实力上的极大扩充,也牵扯了许多精力。

毕竟想要控制这些地方,便需要安插足够的人手进去。严绍帐下的兵马不少,可是可以用来治理地方的官吏却不是很多。过去周封固然是墙头草,两边倒,跟严绍到也没什么利益冲突——————当然,最要紧的还是周封此人在济南国的威望不错,几年的仁政,使得济南上下感恩,若是强行让周封下去,之怕济南上下人心不稳。

到不如卖一个好,让周封继续在济南国当他的国相,如此便可以帮助严绍暂时稳住济南国的局势。等到严绍平定平原,安顿了青州的局势,便可以让周封‘安心养老’了。

当然,这一切却是不会对周封等人说的,也没有必要去跟他们说…

有了董昭的这一番话,原本敌视他的文武官员们面色松了下来,殿内的气氛也变得融洽了起来。

其实济南国上下又何尝不清楚自己根本不是严绍的对手,只是就这么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将手里的一切都让出来,终究还是不能甘心,如今严绍如此的大度,却是引来了他们的好感。

更有不少人对严绍的这般气度感到心折,觉得此等人物果然不愧为当世豪杰。

而就在殿内众人开始饮宴时,就见殿外突然快步跑进了一个人来,却是一身的汗臭,甚至就连脸上也挂满了汗珠。

“何事?”周封微微皱了下眉头,眼下殿内的气氛不错,不觉有些不悦。

“报主公,严绍大军已经攻陷临淄,生擒郑奇,如今齐国已为严绍所有…”说罢那人面露急色看向周封等人,以为周封他们也会跟着着急起来。

不想听到这个消息,周封等人非但没有惊慌,反而看向了右位置的董昭,沉默了一会,周封举起酒杯来。“为吾主贺!”

“为吾主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