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二百一十二章 青州军!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二百一十二章 青州军!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7:57:18 来源:蚂蚁文学

即便是已经战胜了青州黄巾,营寨内的巡视仍旧十分严密。23txt往来巡逻的军士极多,不过跟之前相比气氛明显要宽松上许多——————战胜了敌人之后,还想继续保持原有的警惕未免太难了点,真正还能让将士们如此的也就只有森严的军纪了。

不过在从公程昱跟程武父子身边经过时,巡逻的将士们多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们,却没什么人上前打扰。

严绍对程昱的任命还没有公布出来,这些巡视的将士根本不清楚程昱是谁又或是什么身份。但程昱既然能在营内来去自如,想必也是严绍的客人,起码身份上要比他们高出许多来,他们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伴随着阵阵的脚步声跟甲片碰撞的声音,从旁经过的将士们渐渐远去,消失在视野内,只把程昱跟程昱留在了大营的边缘位置上,继续看着百余丈外的‘大型工程’。

看着爱子毫不在意的样子,程昱长长地叹了口气。

经常说虎父无犬子,可实际上却是虎父犬子的几率从来都没有小过。不然三国时期那么多的名臣猛将,为何他们的后代却大多平平无奇?

当然,考虑到三国时期的三个君主里面,至少有俩的后代算是相当不错的,这个几率也是相当了不得了——————刘备的儿子固然是废掉了,好歹曹操跟孙坚的儿子还是可以的,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都算是一时的英才,只是侧重面有点不同。至于孙坚,无论是大儿子还是小儿子孙权,也都绝非庸才。前者弱冠之龄打下了偌大的江东,威震天下,而后者也是坐稳江东,将孙氏的江山稳固了下来。

程昱固然是难得的智谋之士,可惜他的儿子却有些不太成气。只是程昱却也没什么办法,就算他的智谋再怎么高绝,对这种事也是无能为力。

好在他如今不过才五十出头,还有很长的时日能为自己的儿孙们谋求一些福利。

只是看向远处的‘填埋场’,程昱还是忍不住微微眯了下眼睛。

“看来主公与我先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呢…”

原来他之所以如此着急的赶过来,就是为了赶在严绍击溃徐和之前对严绍献策,让他将这诸多的青州黄巾留下——————至少是留下其中的大部分,借助青州黄巾来充实自己的力量。

青州经历了许多的天灾**之后,已是人丁稀薄,若是能多得到一些人口,对补足自己的实力将会有极大的好处。

徐和也算是黄巾之中比较善战的一个,青州黄巾的实力或许有点水分,但是十多万的数量却是货真价实的。即便是严绍再怎么厉害,想要击溃徐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至少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按照程昱自己的预计,至少能在事情结束之前赶到。

谁想到严绍却暗中勾结了裴元绍,先是焚烧了徐和营内的粮草,而后又亲手斩杀了徐和。

严绍帐下诸多猛将,最后功劳最大的却是这个黄巾里面的叛徒,不得不说这绝对是一种天大的讽刺。

凭着裴元绍的背叛,严绍轻而易举的便击溃了青州黄巾,俘获了其中的绝大部分,一时之间手里实力大涨。

不过想了想,程昱就不觉奇怪了。

严绍本身就不同一般,何况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董昭在。

这董昭早年就已经被举为孝廉,即便是在当今天下也算是略有威名的人物。为人又足智多谋,能给严绍提议正确的建议到时不足为奇。

——————————分割线——————————

不说程昱还在那里盘算着,在示意几个心腹留下之后,裴元绍也来到了严绍的营帐前面。

严绍的帐篷外面并没有什么人,只有十来个身穿黑甲的亲卫站在周围,警惕的目光注视着周围的环境,在看到裴元绍时目光更是瞬间凌厉起来。

几乎是转眼间,裴元绍就感受到了一股庞大的压力,几乎就跟面对着严绍帐下那几员猛将时不相上下。

早在很久以前,裴元绍就已经听说过严绍帐下有一支亲卫,人数不多,却战力惊人,仅凭几十人便可以击溃数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的军队。

在亲眼看到之前,裴元绍还对此有些不屑。不说是什么宿将,好歹他也久经战阵,见识过的所谓精锐绝对不少。

或许的确有不少的精锐能坐待以一当十的程度,就比如说严绍帐下的敢先军一样。若是挥的好,击溃十倍于己的敌军不是什么难事,可是以数十人的数量便击溃近千人?这?

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然而在亲眼看到严绍身边的这些甲士后,裴元绍才现所言不虚。

“这里每个人的实力只怕都比我帐下的那些头目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便是放在官军里面怕也是中低级军官的程度,就算是我顶多也就只能拦得住两三个而已,再多一人也是必死的局面。再加上他们都身着重铠,若是当作重骑来使用,如青州黄巾这种程度的乌合之众即便是有千人又有何惧?”

不错,重骑兵的最大威力除了冲击力之外,再就是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严绍麾下这些甲士都身着重铠,就连胯下的战马也披甲上阵。除了手里的兵刃稍微差了那么一点,已经是不折不扣的重骑兵。

或许在南方使用要差了那么点,但若是在平原地带想击垮数百步军绝非难事。要是是青州黄巾这种程度的乌合之众,就算是千人也不过是几次冲击罢了。

甚至就算是在平地上,凭着身上的重铠跟个人无疑,也不会惧怕寻常的敌人。

随着战乱的来临,实际上官军的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为了应对那些有敌意的诸侯或是统一天下过程中的绊脚石,各镇诸侯都不得不持续的进行扩军。大规模的扩军下,质量难免会有所下降。

换成是一些军备较为薄弱的诸侯那里,只怕手里兵马甚至还不如黄巾敢战。最起码在肚子饿了之后,他们还是敢跟人拼命的。

屏住呼吸的从那些甲士们中间穿过,裴元绍第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帐篷里等候着的严绍跟他身边的周仓。

严绍在到不奇怪,这是他的帐篷,可是周仓…

看到周仓也在,裴元绍不由得吃惊起来。

欣赏着裴元绍脸上的表情,严绍微微一笑。“裴将军何必如此惊讶,你与元福的关系我早就知道了…”

若说先前只是惊讶,听到严绍的话之后,这种惊讶就变成了震惊。甚至忍不住看向了周仓,眼睛里充斥着猜疑。

周仓苦笑不已,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到是严绍走到前面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并不是元福向我出卖了你们的关系,拜托,你们该不会以为在北海地界上,有什么事情能瞒得过我的眼睛吧,尤其是在有人暗中跟我的妾室有所联系的情况下…”

说到这里的时候,严绍的嘴角微微上扬。

讲道理,刚开始知道张宁跟外面的人有联系,而且那个人还是男人的时候严绍还是很不爽的。那时的严绍虽说只是把张宁当成妹妹看待,可是男人吗,总会有种莫名其妙的占有欲,就算是自己得不到的,也不愿意让其他人得到。

简单些讲,就是宁可白菜烂在手里,也不能让猪给拱了——————哪怕那头猪有可能比自己还帅那么一点。

而且做哥哥的,知道了妹妹有男朋友了,总会莫名其妙的觉得有点不爽的。

再者说,居然有人敢跟自己内院的人这么多联系,若是不找出来,将来自己岂不是要担心自己脑袋上帽子的颜色了?

就象之前说的,严绍好歹也是北海郡的郡守,北海地界生的事情有什么能瞒得住他的?

更重要的是…

周仓的出现…

或许周仓自己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不过严绍却不会这么认为,对这个一直陪在关羽身边,甚至一块名留青史的猛男严绍如何能不记得?

几乎是在听到周仓的名字的瞬间,严绍便警醒起来。

不过那时严绍以为周仓是打算潜入自己帐下图谋不轨,并没有过多的声张,只是让自己的心腹盯紧他,想要先看看他的目的是什么——————也不奇怪,黄巾里面的大头目莫名其妙的投到自己的帐下,无论是谁恐怕都会有些吃惊的。

没想到最后严绍现,周仓居然是来找张宁的,而且两人怎么看都是很熟的样子。最初的时候,严绍对此很有些吃味,但在仔细的思索一番之后便反应了过来。

张宁那时不过才十几岁而已,无论怎么想跟周仓都不可能是那种关系,要说周仓是她的老爹可能更合理一些。

之后严绍又想起了当初现张宁时她的奇怪举动,还有其他的一系列事情,只是稍微的回放一下似乎就能找出无数的疑点出来。

后来找到了一个机会,严绍便亲自向张宁逼问。

面对着严绍,张宁也不愿意对他撒谎,最后吐露了全部的事情。

比如说,周仓其实是负责保护她的人,再比如说,她其实是张角的女儿…

讲道理,在知道自己居然上了张角的女儿时,严绍也是狠吃了一惊。可是随后严绍想到的就是这件事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啥???把张宁给卖了?拜托,严绍难得穿越回来一次可不是为了卖掉自己的女人的,别说她是张角的女儿,就算是董卓的女儿又能如何?

当然,前提是董卓的女儿能如她一般漂亮。

不得不说,这件事确实能给严绍带来许多好处,而且其中最大的一部分要远远大于这件事可能会对严绍造成的负面影响。

别的不说,若是张宁真的是张角的女儿,就意味着她在那些尚残存的黄巾余孽之中的地位将无比重要。

这点从包括周仓在内的许多黄巾头目,到现在都还在暗中保护她就能看的出来。

黄巾已经没希望了,太平道已经没希望了,对于这些还活着的人来说,最大的指望就是能让张宁可以平安快乐的度过这一生。

而既然严绍已经将张宁纳入了房中,对周仓等黄巾余孽来讲,就不得不考虑一下自己的利益了。

在张宁吐露实情后没多久,严绍就已经将周仓叫到了自己的书房,跟其彻底摊牌。在得知张宁已经把自己给拱出来时,周仓也很无奈,却也没有说些什么。

本以为接下来严绍就该是将埋伏好的刀斧手们叫出来,将他剁成肉酱之类的,这也算是传统戏码了。虽说历史上摔杯为号的把戏成功几率小的简直渺茫。

不想严绍压根就没打算这么做,在周仓承认之后反而拍掌叫好!

因为这样对严绍而言,其实才是最有利的…

青州黄巾横行,想要剿灭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没办法剿灭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历史上的青徐黄巾闹的比现在更厉害,如今青州的黄巾不过才十来万的数字而已,历史上的青徐黄巾却有数十万之多。赫赫有名的青州军就是从中而来。

若不是如此强势,也不至于把刘备三兄弟给撵的鸡飞狗跳——————历史上刘备等人也曾经在青州任职,只是后来所在的城池被贼寇攻破,不得不跑去投奔公孙瓒。

这数十万青徐黄巾,最后还是惨败于曹操之手,可见很多事情并不是注定的。,

话说回来,尽管历史上对于青州军的评价很低,认为并没有什么战斗力。但其实这或许未必如此,青州军在历史上唯一获胜的战役就是对陶谦的那次。这个“胜利”大家都知道,所过残掠不堪,杀戮百姓。

青州兵在这一战中充分表现了盗贼本性,也直接地给曹操声誉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然而曹操忍了下来。原因忘了在前面提到过青州兵在劫掠**的驱使下,能够胜过关张二位万人敌所统领的丹杨精兵,其战斗力可圈可点。因而曹操容忍了他们这种暴行。

可以说,青州军正是凭着此战一战成名。

只是…

这是青州军的第一次胜仗,同时也是唯一的一次…

后来吕布偷袭兖州,曹操不得不回师防范,然而“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

可以说,这是曹操败的最惨的几场仗之一,仅仅只差了那么一点便要命丧吕布之手。吕布的飞将之名也借此得以证实,或许吕布这家伙做一个君主压根就不够格,可如果只是一个沙场上的猛将,战阵之上恐怕还没有几个人能比的上他——————当然,如是让吕布独当一面那还是算了。

至于青州军参与的最后一场仗,却是最有趣的,因为那次的对手居然是曹操本人。

宛城之战,也同样是曹操这一辈子败的最惨的一次,就因为嫖的问题,曹操接连失去了爱子曹昂爱将典韦,跟一个顺带提一下的侄子曹安民。

而在这种情况之下,青州军非但没有想着如何去保护曹操,反而趁火打劫,四处劫掠。

应该将之前曹操对青州军还是很宽容的,可是到了这个地步,却是忍无可忍,而之后的时间里青州军也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一直到曹操去世之后,青州军才再次载入史册,而这次让他们载入史册的事情却是曹操去世之后,青州军上下认为天下将要大乱,纷纷鸣鼓而去…

显然,青州军由始至终都从来没有效忠过曹操,而且不得不提的是有一件事很奇怪,当时的青州军按道理上讲,至少也要有个十几万甚至是二三十万,可是曹操帐下成名的武将里面却连一个青州军出身的也没有。

没错,别说是达到五子良将那一级别的,就算是稍微逊色一些的都没有,一个也没有,这未免太奇怪了些…

嗯嗯,不好意思,后面的马上补上…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