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一百九十四章 纵横青州(一)

也不怪严绍会如此的难以置信,实在是这个消息确实有那么一些让人无法想象。『天籁小说23txt

王玄居然跟徐和勾结在了一块,徐和是谁?他可是青州黄巾的大头目,基本上青州的黄巾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当然,只是相对而言,指望他们全都听一个人的命令,对于组织比较松散的青州黄巾们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至少过去东莱黄巾就基本不听徐和的,谁叫当时东莱黄巾跟其他的黄巾隔绝开了,就算他真的对徐和有什么违逆,徐和难道还能拿他怎样?

他若是起兵要来东莱,别的不说,严绍无论如何都是绝对不可能放他过来的。

“所以说,官匪勾结,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啊...”暗自嘀咕了一下,严绍到是没想到王玄会这么干,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或许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的动静吧,主公招兵买马,麾下兵马已经过万人,不出意外,接下来肯定会对其他几个郡出兵。乐安本来就没多少兵马,其手下可用的兵将少的可怜,真要是什么都不做,到时候就只能是坐以待毙,可要是他想做些什么,凭着他手里的资源也是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如此一来,寄望于外援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来的路上那小将到也说的很是不错,和至少是沥青了其中的关系。

没错,无论王玄多么无能,都不可能一点反应也没有,尤其是在严绍磨刀霍霍的时候,他要是在不做些什么动静出来,那可就真的成了坐以待毙了。

问题是他能做什么动作呢?手里的兵马就那么一丁点,就算是坚壁清野都没用。因为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最后唯一的办法就有一个,那就是请外援。

这个外援也是有讲究的,青州的势力不多,能帮忙的更少,至少其他几个郡不太可能。一来他们未必愿意得罪严绍,尤其是在严绍还没有明确表示出来,自己一定要荡平青州的时候。二来他们过去也欠了严绍许多人请,这个时候动手,至少从道义上还是很难说过去的。

至于其他州郡?兖州跟豫州那边自顾不暇,徐州那边,陶谦是个收成之辈,王玄又跟他没什么关系,凭什么请人家出兵帮忙,非要讲的话,严绍跟陶谦的关系到还算比较密切一些——————起码当初诸侯会盟的时候,两个人也算是在一块说过话的。

冀州吗?冀州当前的州牧乃是韩馥,而不是曾经跟严绍关系不错的贾琮了。不过韩馥此人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指望他帮忙也不太现实。就算此人愿意帮忙,需要多久?

弄不好严绍都快荡平乐安了,他的兵马还没有出冀州呢。

而且还有一个王玄不太了解的情况,就是袁绍跟韩馥已经快闹翻了。

事实上自从袁绍从洛阳回来之后,双方的关系就急剧恶化。

作为联军的盟主,袁绍理论上要比韩馥更高一级,至少是名望上如此。可实际上他却屈居韩馥之下,是韩馥的下级,只是区区的一个太守罢了——————无论他给自己挂了多少头衔,都无法改变他的地盘只有一个郡的现实,而韩馥就算是联军里袁绍的下属,至少也有一州之地,而且冀州还是当今天下最大的州之一。

这里需要说一下,跟后世不一样,古代比较繁华的地区其实是中原,黄河流域,也就是比较偏北方的地区。至少是到了唐代的时候还是如此,南方稍微繁荣一些还是五胡乱华的时候,因为北方的汉人快被赶尽杀绝了,剩下的也都迁往南方,这让南方得益变得更加繁荣。

但是到了唐朝的时候,中原地区又开始繁荣起来,一直到了宋朝。

因为被北方的游牧民族压着打,所以宋朝开始开南方,大量人口迁往南方,尤其是到了南宋之后,南方更是成了主要根据地,宋朝又是历朝历代之中,经济最为强盛的一个朝代,剩下的也就不用多说了。

于是作为河北之地的冀州,在这个时代就是最达的地区之一,嗯,当然还有汝南等地啦。

而作为冀州牧的韩馥,也是当今较为有实力的诸侯,说较为还是因为韩馥本人的能力不足,要是他的能力强些,凭着冀州的力量,绝对是当今天下最强的诸侯之一。

认真的讲,就算是包括了帐下的文武,韩馥的含金量也是不错的。武有张郃,文有田丰沮授审配,也算是相当豪华的一个阵容了。

——————————分割——————————

可惜的是,自从袁绍到了冀州之后,韩馥就一直防备着袁绍,生怕对方夺了自己的权利。这点在董卓掌权之后也是如此,就如当初檄文传遍天下的时候,接到檄文的韩馥就曾经询问部下。“我是该帮董卓还是该帮袁绍。”

这一回答,也惹得当时的部下们恼火不已。“如今起兵是为了国家,谈袁绍跟董卓干什么?”

从这里就能看的出来,当时的韩馥跟袁绍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矛盾。

当然,随后恼怒的那个部下也再次献策。“起兵的事情很危险,我们可以先坐看其他州郡是怎么做的。冀州是天下大州,又有兵马钱粮无数,即便是晚一些起兵,其他的州郡功劳也不可能再我们之上!”

嘛,没办法,谁叫人都是现实的呢...

即便是起兵这样的事情,也更倾向于一些比较稳妥的方案...

然而这还是在骑兵之前,起兵之后,袁绍成了诸侯的盟主,名望就在韩馥之上,对于自己困顿于韩馥下面十分的不满,而韩馥也是,经常派人在袁绍的门口盯梢,就是怕他干了些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甚至对自己玩什么阴谋。

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王玄到韩馥面前跪着求他出兵,只怕韩馥也是不敢的。

不过两者之间的矛盾如此的大,相信用不了多久,便会真的决裂。

而逢纪此人,献出夺取冀州的策略恐怕也是用不了多久了。

“说起来,你们是怎么知道王玄此人跟徐和勾结的?”

“主公忘了,之前曾经在王玄身边收买了不少人,这个消息就是那些人传递出来的。”见严绍似乎有些疑惑,那小将连忙解答道。

严绍哦了一声,有些释然。

严格的讲,那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收买,只是当时严绍对乐安郡上下多有恩惠,于是其中的许多人便愿意跟严绍亲近。

而严绍自己当时也想着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成为青州之主,对于这种事情也不怎么介意,反正将来自己要是真的成了青州之主,这些人对自己也只有跪舔的份。现在这么做不过是跟自己的臣子们亲近亲近罢了,根本不算是什么出格的事情。

没想到的是,就是和么一个无意之间的举措,让他有了极大的便利。

严绍或许没把那些人放在眼里,可是那些人却把自己当成了是严绍帐下的一份子。

王玄的计策再怎么隐秘,也不可能瞒过所有人,偏巧其中得知详情的几个人里,就有严绍之前笼络的人。此人已经把自己当成是严绍帐下的一份子,怎么可能不给严绍通风报信。

何况这次王玄勾结的还是徐和,青州黄巾最大的一个头目,勾结这等人物,对乐安的世家们来说可就不是一般的抵触了。一者,当前的这些世家跟各地黄巾矛盾很深,彼此之间简直是血海深仇,可以说是没有半点的信任可言。王玄这么跟黄巾勾结,实在是犯了他们的忌讳。

在一个,他们却是不放心啊...

说到底,所谓的黄巾就是一群匪类罢了,往日里避之不及,这次真的要是来了,万一为祸乡里该怎么办?至少从郡西走到郡东的这一路上,该有多少村镇会被毁于一旦?闹不好就连城池也有危险,这叫他们如何能容忍。

要不是王玄好歹也是乐安之主,只怕他们已经开始考虑造反的问题了。

如今不顾是把消息秘密通知给严绍,完全不算是什么背弃。

而董昭在获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大吃一惊。青州黄巾固然都是些乌合之众而已,可是数量上却是出奇的多,十万黄巾,能战的就有三五万之多,再加上一帮老弱病残。

真要是过来了,也是个麻烦事。

所以他才会派人去通知严绍,让他尽快回来商议对策。无论如何,这次的事情都必须要有一个妥善的处理才行,不然的话,想要统一青州恐怕就有些困难了。

走出了大门,严绍翻身上马,那小将也跟着翻身上了另一匹战马,两个人就在严绍的甲士护从之下,朝着郡守府的方向而去。

不得不说,北海这些年确实是兴旺达,可是另一方面碍于局限,北海城始终没有办法跟临淄邺或者是洛阳这样的大型城池相比。别的不说,单是先天的基础就摆在那里。

再加上严绍又没有打算在北海停留太长的时间,对北海并没有做出什么扩建的举动,所以整个城池的规模还是原来的样子,只能说是繁荣上要强山哥许多。期间也有一些官吏追问是否要对北海城进行扩建,但也被严绍给否了——————城市扩建所需的资金从来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想要重建一个城池也需要很多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一个持续不断的投入,对于现在的严绍来说这可有点不太现实。

说不定等到严绍统一青州了,北海城都还没有建完呢?而这期间的投入,要是换成粮草钱银,恐怕就无法计算了。

最要紧的还是,城池这东西的收益可不比后世的房地产。

后世的房地产火爆不同一般,基本上那已经不是翻倍多少的问题了。反观现如今的城池,建完之后好处固然有许多,可是回报的时间却很慢。

于是在并不是很长的街道上,只是稍微走了不是很长的一会,严绍一行已经返回了府邸。

“主公!”正在殿中等候的董昭看到严绍,连忙上前拜见。

其他一些接到消息前来的官吏,也一个个的纷纷走了过来。

“情况属实吗?”严绍也没有多做寒暄,只是对着董昭询问道。

“属实.o..”董昭点了先头。“给我们传信的那人算是王玄的亲信,深得此人的信任,在乐安的地位也不同一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此人就派自己的家仆赶来北海。”

“这么说来,情况属实了,没想到我还是小看了这个王玄呢,本以为不过是个寻常的庸吏罢了,居然还有这等的胆略,敢跟黄巾贼勾结...”

“确实如此...”董昭点了点头。“如今看来,对付此人的举措怕是要做一些改变了,要是继续按照原来的思虑,我们到乐安的时候,要面对的就是数万黄巾,万幸的是主公招募的兵勇基本已经到位,如今去除掉需要用来留守的兵马,我等可用之兵不下一万,而且军械齐全,绝对不是那些乌合之众可比的...”

“只是...”看向严绍,董昭犹豫了下。“是否真的要在这个时候起兵?眼下孙将军还在东莱剿灭黄巾,其他将军也都在操练新募的兵马,若是再多等一段时日...”

“那对面就该准备的差不读了...”严绍摇头道。

反正早晚都要来这么一场,既然如此,倒不如早一些动手。

何况他还真不怎么把那个徐和看在眼里,这王玄如此找死,那他就成全对方好了。

“可惜了,本来看在往日矫情的份上,我还打算留这家伙一个小命,甚至就算是让他暂代乐安郡守的位置也未尝不可,却没想到此人居然如此的利欲熏心,为了手里的这点权利连命都不要了,既然如此,就送他上路吧...”

听到严绍的这番话,董昭点点头,似乎并没有觉得奇怪。

至于下面的将领们,一个个却是兴奋异常,显然是在等这个回答已经等了好久了。

其实也不奇怪,作为将领他们的功劳都是在战场上获得的,而不像后世的和平年代,所谓的军衔什么的,基本上都是熬资历,或者是看军演之中,是否有什么出色表现什么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看派系。

一般只要派系对了,别的也就没太大问题了,不过对于普通军官们来说这个就没什么太大必要了。

现在严绍的事业正处于开拓其,这些跟随严绍的将领们也都是追随他很久的部下了。

然而真正重要的还是战场上的功劳,尤其是对于刚刚到严绍麾下的黄忠甘宁跟赵云等人,只有拥有了足够的功劳才能获得足够的功绩,大丈夫出人头地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杀了多少人吗?

其实黄忠到还好,黄忠之所以会投奔严绍主要还是为了报恩,为了报答严绍救了自己独子一命的恩情。不过甘宁就是真的想要出人头地了,作为水贼的他会追随严绍,除了当初输了之外,最要紧的就是追随严绍的话,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至于赵云也是如此,不然也不至于会从袁绍那里跳槽到严绍这边来 ——————顺带一提,自从赵云从袁绍那里跳槽过来之后,袁绍看严绍的目光就一直有些不对劲,很有些羡慕嫉妒很的样子,当然其中更多的还是嫉妒。

再加上袁绍此人的心胸气度什么的,说实在的一直都有那么一点不太够用,剩下的也就不需要多说些什么了。

“既然诸位都无意见,那么,就给王玄那厮一些颜色看看吧...”

“诺!”

伴随着严绍的军令,下面的诸将轰然应诺!

原本正在操练的兵马,一个个的被集合了起来,大营就驻扎在北海城墙的外面。

许多百姓都纷纷从城门里走出来,想要观看一眼,不过更多人却明白,这意味着战争又要开始了。期间郑玄还特意从家乡跑了出来,就是因为听闻了这个事情想要劝阻严绍,谁想严绍却给他看了所谓的证据,王玄勾结黄巾的证据。

不得不说,在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严重,所谓的黄巾就是一群贼寇,是一些自己绝对不能接受的群体,眼下也是如此。要是王玄勾结的是别人,或许郑玄还会帮忙说一两句话,可是王玄勾结的是郑玄,就算郑玄对于百姓还是比较温和的,也绝对无法接受。

而且这次王玄还是勾结了十多万黄巾,真够打算先一步进犯北海,这就更加无法容忍——————其实王玄并没有打算进犯北海,他只是想在北海跟乐安之间建立一个隔离地带,然后想办法让徐和跟严绍火拼,如此一来便可以削弱双方的力量,对乐安而言也能安全上许多。

可惜的是,常人却是无法理解他的想法,他们能看到的就只有王玄为了自家的地位,居然连黄巾都勾结,别说是其他人了,就连他的部下们都无法理解这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