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一百八十二章 黄县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一百八十二章 黄县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7:57:18 来源:蚂蚁文学

城墙上的骚乱结束的很突然,就如他开始的时候一样…

身边的甲士们将从帐篷里出来的士卒推开,给严绍留下了一个空隙出来,让严绍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城墙上生的一切。天籁小『说ww』w.』23txt

月明星稀,还算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地面,不过这些都没有城墙上面的火光带给人们的帮助更多。

古代的夜袭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很容易成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夜盲症,这种麻烦的疾病就算是在现代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患有,只要是到了夜晚,就很难察觉到周围的情况。

汉代固然是中国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但是作为一个时代较为靠前的朝代,在经济跟其他的一些方面则要相对落后上那么一些。何况如今还是汉末,众所周知,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到了末期的时候通常都是民不聊生的那种——————宋朝勉强算是个例外,因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没有能够达成大统一的朝代,经济上确实是史无前例的达,可是在军备上相对弱小。

到不是说宋朝就没有打过胜仗,实际上宋朝对外战争胜利的次数还是比较多的,只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骑兵,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缺憾使得始终无法统一,尤其是在北宋末期更是成了烂摊子。到是南宋还好一些。

而除了宋朝这个例外,剩下的朝代通常都是因为末期的各种天灾**导致的民不聊生,使得整个朝代最终命丧于各种各样的动乱之中,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汉朝就是因为黄巾起义导致的诸侯混战而终结,还有明朝也是如此,若不是连年的天灾**导致的农民起义,清军基本上是没办法入关的。

再就是清朝的灭亡,基本上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晚年的民不聊生,使得各地的志士仁人开始寻求变通,最开始是企图通过政治变革的方式,比如说内阁等等来进行变革。

这个也就是所谓的改革来着,嗯,或者说是政治改革,企图把当时的满清政府从封建皇朝变成一个类似于英国一样的内阁制王朝。

同样当时也有不少的人把希望寄托在了满清政府的身上,希望着这些人能将权力分给那些仍旧效忠着他们的人。可惜的是,他们似乎想的太美好了些,把当时的满清政权统治者想的聪明了些,却没想到他们的愚蠢已经出了底线。就如现如今的中国足球一样,正在中国的足球联赛正办的火热,甚至称得上是复苏的情况下,瞬间插了进来。(这里其实是个伪球迷,没办法,毕竟国足太烂了。只是最近中办的火热,所以也开始重新看球,本来嘛,这几年其实国内联赛办的是越来越好了,虽说世界杯基本上没希望,但是进步还是有的,然后,悲伤来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改革政策被弄了下来,比如说强制要求u23的球员至少上一个,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人什么的,还有就是外援名额之类的,一些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事情,顺带一提,那个培养新人的东西其实国外也有过,人家早就想出了解决办法,你不是让我必须上一个新人吗?可以,我把新人派上去,一分钟足够了吧?)

不管怎么说,在那些对满清还抱有期待的情况下,当时的掌权者给了他们狠狠一巴掌。到不是说内阁里的成员全都是皇族,只是关键的位置基本上都是皇族的,只有少数位置才是汉人的。这也使得原本还抱有期待的人们,彻底对满清失望了,于是革命的旗帜被高高举起,剩下的事情自然也就不用多说。

再加上清末本来就民不聊生,各地对满清早就彻底失望,当革命军在全国大部分的省份肆虐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阻拦。

顺带一提,满清的灭亡几乎是历史必然的。中国跟其他的地方不一样,当上层建筑腐朽不堪的时候,下面的人不可能会一直屈膝服从,甚至如印度那样就算弄出了废钞这等闹剧,也还是没有任何的反抗生。

不过如果继续按照历史进程来弄的话,满清政权的寿命治沙可以在维系个五年十年的。尤其是在考虑到1914年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外界对工业制品跟农业制品的需求,当时中国很有可能会得到一个非常不错的时机。一个对协约国进行出口的最佳机会,这个时候无论是任何的商品都会有极大的价值。

就好象历史上的美国一样,在战前本来是欠了英国数亿英镑,可是等到一战结束后,英国反而倒欠了美国不少英镑——————要知道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前,英国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一亿多英镑而已。

还有日本,甲午战争当中确实是捞取了不少好处,甚至一跃成为了列强之一,还有庚子事变之类的。可是到了日俄战争的时候,日本却是被英国给狠狠的刷了一下,成了英国人的炮灰,在跟日本拼了个两败俱伤的同时还欠了英国不少钱。

但是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跟美国一样,英国也倒欠了日本不少。可以说第一次大战对于欧洲是毁灭性的,但是对于欧洲之外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时机。

假如满清能熬到这个时候,或许被续的命怕就不止是五年十年了…

而跟历史上记载的也不同,真正终止了满清政权寿命,使得他错过这个时机的并不是什么武昌起义,至少并不单纯的是武昌起义这一历史性的时间(其实整个武昌起义的过程中也是非常曲折的,比如说本来历史上武昌起义是要等一段时间才生的,但是在起义军人配制火药的过程中,有人违规操作——————简单些讲,就是在有人制造炸弹的时候,旁边有人一边抽烟一边看,然后咣的一声,造炸药的人进医院了,剩下的人也不得不撤退,躲避警察的追查,并在这个情况下不得不提前起义),而是源自于一次炒股失败…

2o世纪初,由于交通事业的飞展,造成橡胶资源紧缺,价格暴涨。19o8年伦敦市场橡胶每磅售价2先令,19o9年底涨至每磅1o先令,191o年春达到最高点12先令,国际资本大量转向了橡胶资源的开。南洋群岛是各国投资的重点地区,到191o年初,为开南洋橡胶资源而成立的公司达到122家。在伦敦金融市场,橡胶股票最快的销售度是1oo万英镑的股票在半小时之内销售一空,国际橡胶投资已接近疯狂。

中国最大的资本市场上海也被深深地卷入了这场国际资本橡胶投机活动。据《泰晤士报》估计,在开南洋的122家橡胶公司中,至少有4o家公司开设在上海,大多由上海的洋行经办并代售股票,并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开户,4o家公司的资本总额达25oo万两。

当时,很多上海人连橡胶是什么东西都还没弄明白,仅凭道听途说,就疯狂抢购橡胶公司的股票,惟恐落于人后失去暴富机遇。在从众心理的驱动下,到191o年4月,仅仅几个月时间,4o家公司的25oo万两股票已经销售一空。经过炒买炒卖,股票价格轮番上涨。一家叫做“地傍橡树公司”的股票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的开盘价格,191o年2月19日每股仅25两,4月6日就上涨至5o两,一个半月上涨了一倍。

然而泡沫始终是要破灭的,只是这次的泡沫在破灭的时候造成的影响有点大。

191o年7月21日,上海的正元兆康谦余三家大钱庄同时倒闭,亏欠其他钱庄和银行款项7oo万两,上海市面猛烈震荡,此为形成恐慌的第一道冲击波。同年1o月8日,中国最大的银号上海源丰润倒闭,累及各地17家分号,恐慌波及全国,形成恐慌的第二次冲击。1911年3月21日,著名的票号上海义善源倒闭,牵连外埠分号23家,形成第三波冲击,恐慌达到极点。受金融恐慌的冲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19o3年之后连续6年的上升势头被打断,大萧条延续了数年之久,破产的商号和企业不计其数。

源丰润的倒闭,带倒了9家银号和钱庄,造成3o家钱庄歇业,金融恐慌爆了。继源丰润之后,义善源不能独存也告倒闭。源丰润义善源分号遍布全国,往来庄号不可胜数,它们的倒闭,致使北至营口北京,南至广州,西至重庆,全国各大商业工业城市陷入一片恐慌之中,随之而来的全国经济萧条也就在所难免了。

当然,事情还不止这么简单,当时的满清政府根本没钱填补空缺,不得已之下只要把川汉铁路归为国有,打算把这个铁路卖了来挽救一切。但是正是这个才是真正最要命的东西,那铁路是四川人卖血弄出来的,你一句话不说就要收归国有,而且补偿又少的可怜,四川人怎么可能会同意。

于是理所当然的,四川生了各种各样的起义。为了解决这一情况,满清政府调动了当时驻扎在武汉的新军,一种通过西式办法组建的军队,战斗力还是很强大的。大量新军被调离武汉,使得武汉空虚,而当时在武昌的起义者就抓住了机会,趁势起起义。

只能说,很多的历史事件真的是在一系列的偶然情况下生的…

就比如说刘秀那个位面之子,要不是一系列的偶然,想要重新建立东汉也未必会那么容易。

满清的倒台也是,应该说满清会灭亡几乎是必然的。毕竟那么一个**无能的政府,他不倒台谁倒台?

可是在19o3年之后,整个中国的工商业其实正处于一种兴旺达的情况,这点从当时满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度就能看的出来。再加上1914年就要爆的世界大战,说不定就被续命成功,少说也有个五年十年吧?

偏偏这个时候生了橡胶股票风潮,使得满清政府不得不将四川铁路收归国有。而四川人的起义,也使得满清政府不得不从武汉调派兵力去镇压,造成了武汉的空虚。再加上那一点烟灰引来的爆炸,导致武昌起义的提前,一些都处于一种非常偶然的状态之中。

嗯,还有袁世凯,实际上袁世凯南下的时候根本没打算攻下武汉,只是为了造势逼满清下台,他的功劳也不小…

————————————分割线——————————

咳,莫名其妙的说了这么多,不管怎么说,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都有点民不聊生的意思。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朝如此,然后的汉朝也是如此,唐朝也是如此,宋代不好说,有这方面也有自身的问题,明是如此,清也是如此…

营养不良不说,夜盲症跟这关系有,但是不大,最关键的还是维生素。

但要是连饭都吃不饱,那么维生素的摄入基本上也就是个笑话。

你要说古代人全都是夜盲症,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可你要说古代大部分都患有夜盲症,这还是有可能的。

尤其是在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就算是在个月明星星也多的黑夜里,看不清楚周围的人也还是一把接一把的。要不是这样,历史上的那么多夜袭也不可能会有如此大的效果。就比如说甘宁的百骑劫营就是如此,挑选上百个精锐去袭营,居然能如此轻易的便从中突围出来,甚至引得曹军大乱。

单单只是凭着百人的数量,就算甘宁再厉害也未必,可要是再配合上夜盲症呢?

曹军士兵根本无法看得清楚周围的人,至少其中的大部分是如此,再加上夜晚间袭营导致的扎营,曹军士卒们彼此互相砍杀,最后的结果会是如此似乎不难想象…

眼下也是如此,如果单凭月光的话,其他的士卒恐怕是很难看的清楚城墙上面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严绍的情况到是好一些,老天爷保佑,他现在的这个身体并没有夜盲症的情况生,这或许也跟他对饮食有一定了解有关。

但是再加上城墙上头的火光,生的一切就很容易被纳入眼中了。

“主公,想必是城中生了内乱!”

这种事情甚至根本不需要多做猜测,太史慈已经在旁边开口道。

“不错,应该就是如此…”孙观也在旁边推测起来。“这蔡起在东莱本就没有多少人听从,今日的战况又如此激烈,至少是聪明些的应该都看得出来蔡起根本没什么机会…”

若是这样的话,会有人打算推翻了蔡起,自己将城池献出来似乎也就不是什么很奇怪的事情了。

只是看着城墙上面的一切,他却有些犹豫。虽说这种可能性未必就不是没有,但是计策的可能性总觉得会更大一些?若是贸然行动,说不得就会出什么大问题。真要是那样兵马上的损失暂且不提,士气绝对会跌落不少,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然而就在严绍正犹豫着该如何的时候,旁边的管亥却开口道。

“主公,不若由我领本部兵马趁机攻城吧。”

却是管亥有些不甘心起来,战将总要在战场上获得功劳。本来已经订好了明日由他领兵攻城,只要能拿下黄县,对严绍来讲绝对是大功一件。作为最早跟随严绍的部将,严绍也绝不可能亏待了他。

谁想他正期待的时候,却生了这样的事情。就算是他的脑袋不太会转弯却也看的出来,如今黄县肯定是生了大的变故,说不准就是城中的什么人起兵叛乱。

考虑到蔡起的能力,没准这个时候已经被起兵的人给俘虏了,这岂不等于是一场泼天的功劳眼睁睁的就溜走了。这叫管亥如何能甘心?不止是管亥,旁边的周仓也是如此,见严绍正犹豫着,也连忙上前抱拳道。“主公,末将愿同往!”

营帐内的众人纷纷看了过来,让严绍有些后悔为什么没把董昭给带来。

虽然此人肯定没有诸葛亮或是荀彧等人的名气大,好歹也是个谋士不是?而且能在三国史上留下名字,至少能力还是有的,正适合这个情况下给自己出谋划策。

本来若是按照严绍的脾气,如今生这样的事情他肯定会派自己帐下的部将去看看,至少是尝试着攻打一下,有问题还是没问题等问题出来再说。

就算是真的有什么问题,了不起就连问题一块砍了不就好了?

偏偏主动请战的是管亥,这可是最开始跟随严绍的人。

虽说严绍从来都没有在口头上承诺过什么,但是对这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部将,他早就在心底许诺了许多。

这要是换成什么决定性的战役,二话不说,严绍绝对不会舍不得什么,将军难免阵上亡。严绍又怎么可能会因为这样的原因,就不舍得让自己的部将上战场?那样的话不说别的,只怕就连自己的部下也会跟着觉得屈辱。

可是现在却不一样,黄县对严绍而言固然重要,但还没重要到需要让自己最信任,跟随自己最久的部下去试探一番的地步…

“暂且等等,等明日再说,反正这黄县就摆在我等的眼前,总不可能突然就长出了两条腿来跑掉了。”仔细的想了想,严绍还是否决了管亥的提议,决定观望一番。“了不得等明日再行攻城,小小的一个黄县而已,难道还能挡得住我等?”

却是真的没把黄县的守军当回事,他也算是征战许久,虽说不是那等杀伐果断的人,但是也算是见过许多世面。区区一个黄县罢了,真的算不得什么,这蔡起更不是什么大人物,还不需要他去如此的谨慎对待。

“是…”见严绍不同意自己去,管亥抱拳,有些无奈的退了下去,却也没有办法,只是心底有些焦急。

这要是城内真的出了什么变故,功劳可就没了。

旁边的周仓也清楚他的办法,他其实也是这样想的,可是情况如此却也没有办法,只能拍了拍管亥的肩膀作为安抚…

“传令,全军戒备,等到来日的时候,我们要弄清楚生了什么!”

嗯嗯,后面的马上补上,不好意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