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一百六十章 神秘之人

三国之铁马山河 第一百六十章 神秘之人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7:57:18 来源:蚂蚁文学

东莱兵马的战斗力并不强,但也不至于弱到这种地步。ww『w.』23txt

主要还是蔡起深信了身边谋士的判断,误以为太史慈背叛了严绍,才会抢着想要在北海城这块肉上面狠狠的啃上一口,急切行军,使得自己三千兵马跋山涉水,日夜兼程,十成战斗力去了七成,只留下了三成左右,反观太史慈所部兵马却是以逸待劳,本身又是身经百战,前不久刚在虎牢关同董卓的西凉军血战了一场,绝非东莱兵马可比。

再加上周仓跟武安国二将这段日子憋了一肚子的火,正需要有个泄的地方,可说是勇不可挡。只是用了五百兵马,就轻而易举的击溃了蔡起的三千兵马…

望着溃败的东莱兵马,太史慈的心底微微一叹。

能够击溃眼前的兵马固然是件可喜的事,但是他毕竟是东莱郡出生的,而且还曾经在东莱郡担任过官吏,对面的兵马里甚至还有几个他曾经的故交,现在他反过来用计谋对付了这些人,这叫他百感交集…

“恭喜将军,击溃了蔡起所部兵马,替主公扫清了兵进东莱的屏障,等到主公从荆州回来后,得到这个消息必定十分欢喜啊!”

旁边的部将们却是不了解他的心思,一个个纷纷围了上来贺喜。

到不奇怪,无论怎么看击溃蔡起都是大功一件。这蔡起过去以来一直同严绍不和,说严绍不烦他是不可能的,只是因为那时汉室的威严还在,就是严绍自己也不得不多有顾及。后来等到乌桓人南下跟董卓作乱,严绍也就顾不上此人了。

不过这次因为董卓废立天子跟迁都的事情,汉室已经威严扫地,诸侯之间更是自相残杀,等到严绍回来第一个拿来开刀的肯定是东莱郡。

只是…

这蔡起或许不足为虑,东莱郡好歹也有三千余兵马,到是不可小觑。若是沿途坚壁清野,深沟高垒,依坚城固守,就算是严绍想要拿下来也需要一定的代价才行。

如今却是不同,蔡起损兵折将,麾下兵马损失极多…

想要解决掉蔡起,眼下无疑是最佳的时机,没有了负责把守城池的兵力,东莱郡更像是个没穿衣服的女人一样躺在严绍面前…

好吧…

或许还有那三片两片的遮羞布,但拽去这些对严绍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

——————————分割线——————————

对蔡起所部兵马的追杀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这个时代的兵卒可没有宁死不屈的习惯,至少对绝大部分的兵马来说都是如此。

周仓跟武安国二人冲杀了一阵之后,东莱兵马已经开始四散逃离,到了后来更有许多兵卒干脆就站在原地器械投降,到是一点军人气概也没有。

这年头要是没什么深仇大恨,可是很少会有人去杀降卒的。

一来败坏名声,再者现在杀了,将来又怎么会还有人愿意投降?到那时要是敌军人人死战到底,反而是个天大的麻烦——————当然,到也不是全都如此,至少在遇到坚城时,屠城之类的事情还是很常见的,所为的也不仅仅是泄愤。

在遇到坚城之前,攻城的兵马通常都会劝告一番,劝说对方举城投降。只有在对方拒不听从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攻城的状况,假如攻城的过程中伤亡很大,那么为了警告其他的城池,屠城就势在必行,一方面是为了犒赏将士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告其他城池的人,拒不投降的下场会是什么…

不过这种野战中获胜降伏的,却不必如此…

将兵马交给副手,周仓跟武安国二人骑着战马飞奔而回,身上的铠甲上染满了血迹,不过大部分都是敌人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才是自己身上的。

等到二人从马背上下来,身上更是抖落许多血液,就连二人在行走的时候,脚底下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了十好几步脚下的脚印才浅了下来。

“如何,杀的痛快吗…”

看着自己的两个老伙计,太史慈的脸上总算是有点笑容。

“痛快,只可惜让蔡起那老小子跑了,还有那个文绉绉的家伙,明明就看到他站在蔡起那厮的身边了,可惜沿途的乱兵实在是太多,还有那蔡起的贴身亲卫阻拦,俺硬是没能取下那两个家伙的人头,实在是太可惜了…”将头盔扔给旁边站着的一个小卒,周仓擦了一把脸上的血迹,大声的嚷嚷道。

旁边的武安国倒是安静许多,只是将手里的两个铁锤放在地上,而后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甲——————没办法,他手里的两个铁锤可是相当的重了,寻常的兵卒却是很难招架的了,要是跟周仓一样扔出去,只怕就要砸死两个了…

“让蔡起那老小子跑了?”太史慈眉头一皱。

那蔡起可是东莱郡的太守,算是这次最主要的目标,太史慈之所以让周仓跟武安国两个一块上,就是想拿下蔡起的人头。

就像曾经的齐国也经常跟北海郡作对一样,纯粹是因为齐国的控制者焦和跟严绍有着严重的不合。等到焦和死去,齐国乱成一团,有的想要自立,有的想要等候朝廷的旨意,可也有的却是向北海这边示好,本来算是青州最大的一个郡,转眼间就是四分五裂。

蔡起也是如此,现在东莱郡或许还能勉强上下一条心的同严绍作对,但只要弄死了蔡起,东莱郡也会跟着一块四分五裂。而且没有齐国那样的傲气,只怕愿意臣服的人会比齐国要多的多。

可是现在…

“唉,算了,却也是天意,确实,本来五百人想要抓住蔡起那厮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太史慈很是遗憾的一拍手掌,不过到是没有责怪二人。

毕竟这种事情本来就有很大的偶然性,能成功固然是极佳,可要是失败了,却也怨不得二人。

“若是当时能再多五百兵马的话,某必定能将那蔡起生擒回来…”武安国在旁边开口道,语气里也满是遗憾。

毕竟眼见着一场大功就在自己的面前这么溜走了,就算是他这种沉默寡言的人也觉得遗憾。

然而听了他的话,太史慈却摇了摇头。

“再多五百人的话,只怕那蔡起就会起疑心了,到时候伤亡会更多不说,那蔡起跑掉的可能反而更大…”

考虑到蔡起一共也就带了三千兵来,太史慈这边派五百人过去迎接一下到还符合常理。可要是带了一千人过去,只怕就有些…

那蔡起又不是傻的,再说他傻他身边的人也未必就傻,真要是周仓跟武安国各带五百人过去,怎么可能会不起疑心。

这次能胜的这么轻松,也有出奇制胜的原因在里面,可要是给了蔡起准备的机会,就算他并不是太史慈的对手,到底是三千兵马啊,也绝不是那么轻易能解决的,要是真的让太史慈组成了阵势,不管是方阵圆阵鱼鳞阵还是玄囊阵,最后都会给北海兵马带来较大的伤亡。

太史慈固然想要蔡起的脑袋,也不得不考虑一下自身的伤亡问题。

何况有了准备之后,蔡起也可以看形势决定是否要撤退,有了较为充裕的时间,跑起来也会更方便一些,那样说不定会更难抓些…

所以说到底,各方面都有各方面的难处,到不是真的派的兵多了就有用的…

——————————分割线————————————

不管如何,这始终是场大捷,再加上这次蔡起来,为了能够多弄一些战利品,到是带了许多大车过来,车上不但装有许多粮草,还附带了一些拉车的驼马——————那些粮草也就算了,马可是值钱的东西,这么算一下,太史慈他们这次可是赚大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子义…”摸了摸自己几乎被染成了血色的大胡子,周仓大笑道。“那时候在帐篷里我可是被你吓了个半死,还真以为你要背叛主公呢…”

“是啊,若不是后来你告知了我二人,我二人只怕就要跟你拼个你死我活了…”想起那一夜的事情,武安国也有些后怕起来。

他到是不怕死,武安国此人虽然沉默寡言,却是个极忠义的勇士。严绍一直都以国士之礼待他,他也愿意为严绍效死——————历史上为了报答孔融的恩惠,明知道不是吕布的对手,还是愿意上前挑战,这本身也说明了他的性格。

但是,不怕死,却不意味着他就愿意死的一点价值也没有。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都是如此,你可以说他们是不知死,但是确实有很多人真的不怕死,他们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死的没有价值,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死了,而不是如他们所想的更有意义一些…

武安国也是如此,若是为了严绍或是别的什么,他就算死也无所谓,可要是死于一场闹剧,那未免也死的太憋屈了些…

谈到那一日的事情,太史慈也是苦笑连连。“我深受主公恩惠,又怎么可能会背弃主公,只是那日我也是无法啊,那个时候又不好主动派人去联系你们,只好先把那人安抚住,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你们后来找上门来配合我上演了一场好戏,那人还未必真的信过我,说来还要谢谢你们才是…”

这里面说的,却是之前不就的那晚上…

那天听到文士的话,心底已经惊怒至极。他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有人跑过来,让自己干当初吕布曾经干过的事情。好吧,或许他干不成,毕竟严绍现在又不在这,何况当初丁原之所以会死,一方面是因为过于信任吕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麾下没有第二个能跟吕布较量的大将。

但是严绍却不同,别说原来就有的赵云了,就算是新投的甘宁或是黄忠也是绝对不逊色太史慈的猛将,太史慈要是真的想象吕布那样,可没那么容易…

要不是严绍,现在太史慈还是一个逃犯,亡命于辽东,有家也回不得,更不用提家中的老母,这对孝顺的太史慈来说怎么能够忍受?

更不用说投奔严绍之后,严绍对他极为信重,如今又贵为北海兵马统帅,代领北海全部兵马。在北海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至北海武将里面地位最高的一个,平日里严绍对他更是礼遇有加,几如兄弟一般,太史慈又怎么可能背叛他。

在那文士的话刚说出口的时候,太史慈已经忍不住想要一剑刺死此人,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反正那文士也不是来使,而只是一个蛊惑他人的小人罢了…

但就在他打算动手的时候,脑海里却生出了一个想法来…

为何不趁着这个机会解决掉东莱的问题呢?

对严绍来说,想要统一青州有两个较大的阻碍。一个是齐国的焦和,还有一个就是东莱郡的蔡起。至于其他的三个郡,济南国实力最弱,而且保持中立态度,不难对付。乐安之前受了严绍很大的恩惠,一直以来都是倾向于严绍的,还有平原国,之前乌桓人南下,要不是严绍领着青州兵马前去迎敌,只怕整个平原国都已经化为一片火海。在对比一下当时焦和的态度,就算平原国现在的官吏已经换了一半,剩下的人对严绍也是感激不尽。

尤其是那些世家的人,各郡国的争执跟他们本来就没什么关系。乱世之中更是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助阵,跟焦和或是其他人相比,严绍绝对是最佳的人选,本身也算是青州人,不支持严绍又支持谁?

现在焦和已经死了,齐国一盘散沙,也就等于两个麻烦中的一个已经解决掉了,还剩下一个蔡起,那三千兵马本不放在太史慈的眼里,可要是坚壁清野,却也是个麻烦,要是能趁着这个机会将蔡起的兵马全部诱出东莱…

太史慈确实是个东莱人,但是对东莱兵马还真不怎么看的上眼。

他可是很清楚东莱兵马究竟是烂到了一个什么地步,想要解决对方根本就不是什么费事的事情,唯一的难点就是那些坚城罢了。

可要是能把对方诱出东莱,野战之中,太史慈至少有一百种办法能给对方一个死。

——————————分割线——————————

正是在这么一个想法之前,太史慈跟那文士虚与委蛇,就是为了能让对方上钩。

却不想刚刚摆下酒宴,想要跟对方好好的聊上一聊,周仓跟武安国两个人就找上门来了。不得不说在刚看到周仓的时候,太史慈真的是被吓了一跳,很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

不过这也恰恰的加强了整个戏码的真实度,无论是太史慈的心虚,又或者是周仓那不加修饰,完全没有作假的恨之入骨,都让那文士信以为真。

再加上后面又来了一个武安国,三个人在里面狠狠的拼斗了一场,几乎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那文士也就确信无疑的带着人回了东莱郡。

至于太史慈?却是在决斗的途中,将自己的决策说给了二人听…

周仓跟武安国本来也不是很相信太史慈的为人会背叛严绍,也正是因为这样,在看到他跟那个东莱郡的说客说说笑笑,太史慈甚至还帮着那说客拦住一刀,周仓才会如此的痛恨。

听了太史慈的话,二人本能的选择了相信太史慈,也在这之后全程跟太史慈一块演习——————万幸的是,那个时候文士已经从帐篷里出去了,不然看到二人的表情,心里肯定起疑心。

毕竟两人都是那种莽汉子,脸上藏不住什么心思。

之前他们演的那么真实,是因为他们本来就相信太史慈背叛了严绍,现在既然知道太史慈只是在做戏,哪里还能继续演戏?

不管怎么说,成功的骗过了那文士,一切也就等于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自以为真的文士,彻夜乘马赶回东莱,力主领兵进北海,分一杯羹。

蔡起对这文士也是很信任,再加上文士说的很有道理,最终带着自己全部的兵马进了火坑。

“接下来,我们只要等着主公回来,也就可以了…”

看着远处城池正在缓缓打开的城门,太史慈深深的道。

与此同时,远处的城墙上面,看着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有整齐列阵的兵马,一个年轻的文士却是摇了摇手中的羽扇,面带微笑。

“果然不出先生所料啊,先生真乃神机妙算…”

城墙的一角,看着那文士的样子,一个官吏带着一脸笑容的道。

“些许小事,哪里能让大人如此称赞…”那文士笑了一下,并不怎么在意,态度却是极为谦和。“太史子义乃是严使君麾下第一猛将,甚受信重,而严使君在北海多施恩惠,北海军民感受其恩。就算有人背叛严使君也绝不会有人听从?稍稍算来,事情究竟如何,似乎也就不是很难猜想了,何况这几日来列为大人虽然紧闭城门,却是不慌不忙,说里面没有猫腻,大人您信吗?”

那官吏闻言,哈哈大笑,却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然而很多时候,这已经算是一种答案...

没有理会那官吏,看着下面的兵马,文士到是更加期待起跟严绍的见面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