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岁月1913 >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三百四十四章 试验地

苏维埃政府和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之间的战争依旧继续,邓尼金部经大迂回千辛万苦逃出生天,在中亚附近修养生息,并且抓紧招募和训练人手。打败邓尼金后的红军气势如虹,把整个高加索地区全部吞了下去,至此,俄国欧洲的精华地区已全部落入苏维埃政权手中。

接下来,根据苏维埃中央的命令,在控制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阶级革命”,大量产业主、银行家、贵族、甚至小业主等等全部被作为阶级对象给打倒,罪名轻的被抓进监狱,罪名重的甚至以革命名义根本不经审判就镇压的人比比皆是 。这场声势浩大的“阶级革命”很快就席卷了整个苏区,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出逃的“阶级敌人”数字急剧上升,仅仅头一个月,整个苏区就有近30万人员出逃,除少部分有关系的人员通过渠道逃亡欧洲各国外,大部分人员和当初跋山涉水赶赴远东的高尔察克走上了同一条路程。这个数字到半个月后就集聚上升到了120万人之众,而在第三月时候又一下子跌到了几千人左右。这倒不是因为出逃人员过多,苏维埃政府下令中止了这场革命,而是随着革命的飞速发展,除了跑掉的人外其余人全部给关进监狱或者直接镇压掉了,留下来的只属于最可靠也最能代表革命者的“无产阶级”一类。

近半年的发展,在中国政府和美国财团的扶持下,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终于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俄罗斯帝国中央银行的重建,再加上新卢布货币的发行和中国人、美国人对帝国债券的包销,整个政府财政得到了极大好转。

至此,整个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才彻底摆脱了草台班子的局面,逐渐向一个正规政府转变。加上高尔察克的大量人员到来。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增强,几支装备了中国式武器的军队已着手建立,当然整个政府最强大的军力依旧握在内务部长兼符拉迪沃斯托克警备区司令长官亚历山大.安德烈.维克多将军手中,也就是张宗昌的手里。

作为派遣军的商震自高尔察克抵达远东后也完成了他的任务,根据方子达的要求退入蒙古就地驻扎,和张宗昌一外一内。一西一东相互呼应。在正式设计军区后,方子达直接把商震放到了蒙古军区司令的wèizhi上,虽然从资历方面商震不如陆建章、冯国鄣等人,可因为蒙古军区地处偏僻,规模比其它几大军区要小,所以这个任命很容易就得到了通过。

经过半年努力,如今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拥有正式陆军27万(不包括邓尼金的部队),海军有远东舰队一支(大舰小船没几艘,而且因为缺乏保养和舰船老化战斗力不强)。从地方势力来看。这已经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但要和整个俄罗斯相比却显得寒酸之极。

要知道,欧洲开战时,整个沙皇俄国拥有的陆军数量是全世界最庞大的,足足有上千万陆军,而如今控制欧洲地区苏维埃政权的红军已有了近百万之众,和强大的对手相比,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的国防军力量还极其弱小。

发展军力。是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的首要问题之一,虽然经过中央银行建立后的政府财政好转。如今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可以说不差钱,中国方面的武器供应也没问题,以方子达的想法恨不得拼命把武器倾销给老毛子呢,要知道这都白花花的银子呀!

关键还是人口问题,远东地区本就地广人稀,就算有高尔察克带来的几十万人加入。但整个地区人口基数并不大,老毛子再不看重兵员素质只注重数量,可没有庞大的人口支持,他们也无法组建更多的部队。

所以,当从西方传来有大量人员逃离欧洲地区的时候。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上下都欣喜若狂。有了这近200多万人口加入,远东地区的人口数量就能得到改善,而组建部队的计划也能够顺利推行了。

可就这时候,中国方面传来了提醒,根据中国情报局的“善意提醒”,在前往远东逃难的人员中很可能有苏维埃份子混淆其中,希望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加以注意。

这个消息把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的人给吓得不轻,虽然也有人提出这是不是中国人危言耸听太过敏感了,不过大多数人仔细想过后觉得这个可能性还是极大的。苏维埃政权在一时无法集中力量攻击远东的情况下,派出大量人员混淆在逃难人群中潜伏下来,然后再在适当时期里应外合突然发起所谓的“革命”,这将给本就脆弱的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以严重打击,弄不好复兴俄罗斯的希望就此烟消云散,甚至他们这些人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由此,上至女皇,下至普通政府成员都对即将到来的同胞们又惊喜又困惑,为此女皇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暂时推迟组建新部队的计划,先用一段时间安置和核实抵达人员的情况后再作决定,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先生,根据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消息证明,有关布尔什维克人员混入逃亡队伍的情报得到了对方重视,对此叶卡捷琳娜三世决定推迟组建部队计划,要求各部门联合对人员进行调查和核实。”

虽然如今方子达已是总理,但周元良依旧按照以前的习惯称呼他。见方子达面带微笑地点点头,周元良忐忑不安地问了一句:“不过先生,根据情报局的调查,并没有这样的证据,而且苏维埃政府那边因为特殊性,我们能证实的情报并不多,这样向俄罗斯帝国正统政府发出警告合适么?”

“你觉得不合适?”方子达瞧着周元良疑惑的表情反而道:“如果你是苏维埃的人,你会不会这样做?”

“我明白了……。”周元良顿时明白了方子达意思,方子达不是要去证实什么情报的真实性,而是把此事放在了一种可能性方面,而且这种可能性是极其大的,就如方子达的反问一样,如果换成周元良是苏维埃的人,他毫无疑问会这样干。

“等俄罗斯帝国那边开始核查的时候你以情报局的名义问问他们需要不需要帮助。”方子达交代了一句。

周元良露着心照不宣的笑容连连点头,这个他也已经想到了,就算查不出来或者帮不上忙,这也是情报局对外工作发展的极好机会。

“邓尼金那边怎么样了?”把远东的事谈完,方子达询问起了在中亚窝着的邓尼金。军事方面西北军区的陆建章根据中央命令已给了邓尼金极大帮助,不过在联络和情报方面的工作自情报局建立后方子达就让周元良正式接手。

“现在邓尼金部已拥有3万人的部队,由于物资和武器都很充足,士气还不错,不过新兵的训练不足,毕竟时间还短。”

邓尼金跑出来的时候身边才4000人,几个月的时间发展到拥有3万人的队伍,虽说这和他全盛时期相比还相差得远,但以他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算是不错了。由于背靠中国,又有中国政府暗地的支持,邓尼金立足脚后收拢了些逃散的残兵败将,随后又招募了不少人,这才重建部队。但一个合格的士兵不是拿上枪穿上军装就能成为的,其中还需要必要的训练,何况如今的局势,邓尼金以他的地盘而言根本无法做到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地步,所以他必须要训练出一支能抗衡一倍甚至二倍红军的正规军,这样才能和强大的对手周旋。

“老养着也不是一回事,莫斯科那边近来动静挺大,邓尼金应该动一动了。”方子达抽了口烟想了想,开口说道。

“先生,您的意思是……?”

“让邓尼金适当的出击一下,给莫斯科那边一点压力。我们丢下去的钱可不是白白帮着他拥兵自重的,虽然训练不足,可小范围的战斗还是没有问题。何况,提高战斗人员素质最好的办法不仅是训练,只有上了真正的战场才能让队伍迅速成长起来。”

“我明白了先生。”周元良点点头,方子达又吩咐道:“另外,你去趟基地找陈乐书,有些东西如果方面就让他安排在邓尼金那边试用一下看看效果,不过你要记住,这个事必须保证机密,试用品绝对不能落到红军手里。”

周元良急冲冲地去安排了,方子达起身走到窗前伸展着有些酸麻的腰腿,俄国的内战估计得打上几年,而且因为欧洲大战结束的原因,各国也没精力投入到俄国内战中去,但对于苏维埃政府的封锁已经得到了西方国家一直认可。既然这样,那边就让老毛子们成为中国人的试验区吧,无论是试验新武器还是新战术,战火纷飞的俄国不是最合适的地方么?方子达想着想着,渐渐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