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岁月1913 > 第三卷 大炮开兮轰他娘第三百二十四章 占领区

欧洲大战,或者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在欧洲造成6100万人伤亡,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导致欧洲各国政治、军事、经济等实力严重衰退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自德国临时政府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后,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谈判过程,和方子达预计的差不多,从谈判一开始英、法两国就迫不及待地把所有责任推向德国,同时命令部队抢占并控制德国重要工业区鲁尔区的几大重要城市,将德国储存在这些地方的钢铁、煤炭等物资用铁路运往国内。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在德国停战签字时就指出,必须要求德国赔偿法国在战争中所受到的所有损失,削弱其军力使德国再也威胁不到法国,并提议当众处死已逃亡荷兰的德皇威廉,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建立莱茵非军事区,由战胜国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同时他还希望签订封锁德国海岸线的秘密条约,以便法国能控制德国的进出口贸易……。

这一系列苛刻到极点的要求令德国大哗,加上法国人肆无忌惮地在占领区抢运物资造成大批德国居民无家可归。德国铁路工人为此在法军占领区内组织罢工以抗议法国占领者,克里孟梭闻讯后立即电令部队对其进行残酷镇压,罢工行动很快被镇压下去,法国占领军还处死了其中200多人,以达到杀鸡骇猴的目的。

说句实话,作为战胜国的法国这副吃相实在难看,可在铁杆盟友的英国默许下,法国政府根本不顾国际舆论,摆出一副要彻底整死德国的架势。

法国人对战后的态度令人担忧,所以从正式谈判一开始就很不顺利。英国虽然在战争中也损失巨大。可对英国来讲,英国政府虽然希望削弱德国,可也不愿意法国在夺取德国所有利益的同时成为一个欧洲超级强国。所以,在谈判过程中,英国人的态度是极其暧昧的,英国一方面默许法国用各种手段对付已放下武器投降的德国。可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也婉转提醒法国人不要适得其反,对德国逼迫过甚会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心理,这对争取长期的和平局面不利。同时德国还是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过分削弱德国的经济同样会使英国经济受损。再加上美国在战后的崛起已不可阻挡,同作为欧洲国家的英、法、德三国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或许就是美国,过分打压德国在政治上并没太多好处。

早在战争结束前,方子达就着手开始准备战后事宜。当德国投降的消息传来后,由外交总长曹汝霖和司法总长章宗祥负责的谈判团在第一时间就启程前往欧洲。同时,在京城的方子达密切关注谈判的进程。当得知法国人开出的离谱要求后,方子达考虑后就通过密电联络曹汝霖,让他在谈判过程中不要太过重于协约国组成的谈判和谈,可以私下和德国进行接触,抢在和谈之前先和德国签订系列条约。

至于英、法那边,方子达也早有安排。杨度作为方子达的特使随同曹汝霖等一同远赴欧洲,但他的任务比曹汝霖更为重要。同时,在法队抢占德国工业区几大城市时。方子达同样电令欧洲远征军以“控制治安”名义向德国开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奥伯豪森及周边地区。

和法国人相比。中国人就显得“可爱”多了,除在城市要紧地区,如铁路、公路、矿山、工厂等地设置警戒线,派出宪兵维持秩序外,其余城市的民政方面中队一概没有插手,就连普通治安也交由当地警察处理。

不仅如此。远征军总司令冯国璋召见奥伯豪森市市长,要求奥伯豪森像以往一般正常运行,无论是工厂、商店该工作的工作,该开业的继续开业,并向奥伯豪森市民保证。中国远征军不会破坏和拆卸任何奥伯豪森财务,保证所有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开始,德国人哪里会相信中国人的话,在德国人看来中国作为一个弱国根本就是列强的欺凌对象,虽然通过这次战争中国侥幸戴上了“战胜者”的光环,但终究无法和英、法等国相比,就连矮小的日本人也比不了。中国人的承诺根本不能作数,万一法国人跑来霸占奥伯豪森,大言不惭的中国人恐怕就会拱手相让。

在德国人眼里,被英国或者美国人占领远比法国人和中国人来得可靠。法国人贪婪,中国人懦弱,都不是可靠的国家。虽然在冯国璋面前市长先生带着微笑感谢中队的帮助,可他心里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能做到他们承诺的一切。可没过几天,形势的发展就令他对这些“黄皮肤猴子”起了很大改变。

连续占领鲁尔区几大城市的法国人很快就抵达了奥伯豪森附近,隔着鲁尔河离奥伯豪森仅仅只有十几公里。作为占领军师长的法国少将趾高气扬,当得知奥伯豪森已经被中队占据后,他连正常的会晤都没兴趣,打发了个小小上尉参谋给远征军司令冯国璋下达了一道“命令”,在命令中法国佬狂妄地要求中队在规定时间内撤出奥伯豪森,把城市交由法队接管。这道命令送到冯国璋手中时,冯国璋瞧后阵阵冷笑,虽然他脸色平静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但从他紧握的拳头可以知道他心中的愤怒。

从军衔上来论,冯国璋是中华民国上将,远征军总司令,对方只不过是个小小的少将师长。从权利来看,冯国璋手握数十万远征军指挥权,而对方仅仅只有几千人的军队。两者之间地位根本不能同日而言,别说这么个芝麻师长,就算法军元帅约瑟夫.霞飞在自己面前也没如此飞扬跋扈。

一口回绝了对方的“命令”,把满嘴喷粪的上尉直接赶出奥伯豪森,冯国璋立即下令集合军队在鲁尔河一带设置防线,摆出一副要火拼的架势。

当然,作为北洋三杰的冯国璋也不是没脑子的莽夫,在严令部队做好反击准备的同时冯国璋要求各部队不得开第一枪,但如果法国人首先进攻中国人的阵地那就坚决反击。

在下达防守命令的同时,冯国璋向协约国总司令部发去了一份“同盟国残余势力伪装协约国占领军试图向中队地区发起攻击”的电报,抢先把一盆子污水先扣到了法国人脑袋上。接着,周旋在协约国各国高层为和谈做准备的汪季新也没闲着,上窜下跳为中国人拉拢盟友,这件事一闹就闹大了,在各方面关注下法国人猪肉没吃到反而吃了一嘴毛,最后只能以调防名义把那个倒霉的师长给弄了回去,而且还得向中国远征军解释这次“误会”。

众目睽睽之下,中国人做到了他们所承诺的一切,使得当地德国人对中国远征军的感观从而发生巨大转变。过了不多久,中国政府抵达欧洲的大量物资使得奥伯豪森很快在占领区恢复过来,和物资缺乏,流离失所的法队所占领的地区相比,物资充足,对德国人友好的中国占领区几乎成了天堂。一时间从鲁尔区其他城市往奥伯豪森跑的德国人比比皆是,而中国人也来者不拒,在奥伯豪森市政府安排下对这些德国人一一妥善安置,赢得了德国上下极大好感。

随着第二批物资到达不久,杨度也来到了奥伯豪森。在抵达欧洲后,他就和曹汝霖等人分道扬镳,带着部分人员离开了法国。到了奥伯豪森,冯国璋热情欢迎杨度的到来,晚宴后两人独自会谈了许久,在国内政治失意的冯国璋清醒的知道自己的仕途已到了顶点,和段祺瑞相比他的才能主要在军事方面而不在政治。欧洲大战的胜利,使得冯国璋明白只有投靠方子达才能保持他现有的地位,何况杨度此来还给他带来了个好消息,那就是在战后等局势稳定下来,冯国璋就将卸任远征军总司令归国述职,而方子达替他安排了两个职务,一是副总参谋长,另一个职务是在即将成立的军区中担任军区司令。

这两个职务对冯国璋来说诱惑力是不小的,总参谋长王士珍年纪已大,精力也大不如往前,虽然是副总参谋长,可实际方子达已把总参谋长的位置摆在了他的面前。而后一个职务虽然看起来不像参谋总部那边风光,但手中的权利实在不小,换而言之军区司令几乎相等于前朝的总督或提督职务,而且从方子达的军区划分,其管辖地区甚至远远超出。

杨度是带话之人,具体如何选择现在不急,反正冯国璋还有不少考虑时间。他们会谈的主要内容还是有关于方子达的计划,在方子达所传达冯国璋的命令中,占领奥伯豪森就是其一,至于接下来的处置方案就得由杨度来把握了。

杨度到达后几日,除了了解情况外,还做了一系列的准备。一周后,奥伯豪森的市长施罗德先生求见冯国璋,正和杨度商量事宜的冯国璋顿时意味深长的笑了,起身对杨度道:“皙子料事入神呀,接下来就瞧你的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