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81章 上任排场

迷茫大明 第81章 上任排场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04:36 来源:蚂蚁文学

所谓《须知册》乃是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自下达敕谕,颁布的《授职到任须知》,明确规定交接事项三十一件,林林总总,无所不包,皆须由县衙书吏分头准备完成,在新官赴任来路递呈。

《须知册》包含的不仅仅只是交接的事项,还包括县衙所有吏员书手的名单、职务、充吏年限、籍贯等等,新任官员一册在手,对县衙的人事便可了如指掌。

十二月初九日,辰时一刻,胡万里便带着一众家眷仆从准时踏入龙溪县境界,这是师爷薛良辅定好的黄道吉日、吉辰、吉时,龙溪县的书吏、衙役、铺兵、吹手、伞夫、皂隶、执事各役人等天刚亮就已经在交界路口恭候,一见胡万里的轿子到了,立时就跪了一地,齐声道:“小的们恭迎大人。”

待的大轿停稳,兵房吏杨清正便立即爬起身恭敬的呈上《须知册》,胡万里早的薛良辅指点,当下便直接翻看各房司吏、典吏在《须知册》各项事宜后的签名画押,有这份画押,到任后即按照《须知册》一一查对原存帐册和档案、实物、人员。

见画押齐全,胡万里才沉稳的道:“起去。”

听的这话,一众书吏、衙役忙齐声磕头谢恩,随后便起身张罗着为胡万里换乘官轿,秋蝶、葛佘芳则在青布幔遮挡下换乘小轿,二人是妾的身份,只能乘小轿,坐进官轿,胡万里不由颇为感概,知县上任,这排场可真够大的了,闻报家眷换轿完毕,他才吩咐道:“起轿。”

当下,鸣锣夫、鼓夫便敲响七声锣、一声鼓,鸣锣开道,吹鼓手们马上卖力的开始吹吹打打,皂隶们则排好全副仪仗,浩浩荡荡向龙溪县城前进。

队伍行到江东驿,又有一批书吏衙役带着一众夫役前来迎接,锣鼓喧天,热闹异常,如是者三,此亦所谓的头接、二接、三接,热闹归热闹,但不到七十里路,足足走了九个小时,总算是赶在酉时一刻,抵达漳州府城东门。

龙溪县丞张明贤、主薄赵德友、典史王治中、教谕李青德率领各杂官、各房典吏、全县生员以及有头有脸的缙绅皆聚集在城门口迎接,这番热闹景象可比之前热闹多了,不仅鼓乐喧天,而且鞭炮声连绵不绝,震耳欲聋。

官轿并未因此而停下,而是直接入了城,望着远去的官轿,县丞张明贤微微有些鄂然,随后又暗暗欣喜,这位新任知县既无幕宾又无参随?难道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他不由瞥了身旁的主薄赵德友一眼,轻声道:“怎的就几个小厮跟随?”

赵德友收回目光,摇了摇头道:“琢磨不透。”

“叫上王老典,咱们去喝几盅。”张明贤轻声道。

“有想法?”赵德友轻笑道:“新县尊可不象是好相与的。”

“传闻未必属实。”张明贤不以为意的一笑,道:“这事透着蹊跷,左右闲着无事,唠叨唠叨何妨?”说着,他便道:“我先走一步,在‘林三鱼馆’等你们。”说着便转身离开。

微微沉吟,赵德友才叫上典史王治中随后跟了去,县衙里,县丞是二尹,正八品,主薄是三尹,正九品,典史排第四,称四堂,未入流,他们虽说是县衙的二三四把手,实则根本没有什么实权,而且在知县面前毫无地位,轻则被呵斥,恶劣的还要被辱骂,遇上脾气不好的还有可能被饱以拳脚。

无奈知县不仅大权独揽,而且对他们这些佐贰官、首领官握有参评大权,可以左右他们的前途命运,他们也只得捏着鼻子忍受,当然,他们也不是完全的逆来顺受,任人揉捏的主,真要遇上不谙人情世故,不熟地方政务,又心高气傲的新科进士主官,他们有的是手段架空知县,新县尊没带幕宾,没带家人,就带了两个家眷和几个小厮来上任,他们要没有想法才叫怪了。

却说胡万里官轿进了城之后却未去县衙,而是径往城隍庙而去,城隍神乃是保佑守护城池安全,主管当地水旱疾疫以及阴司冥籍的神灵,新官上任必须先祭祀城隍神,这已经成了规矩。

胡万里在城隍庙下了轿,按着规矩烧香敬神之后,便进了城隍庙的宰牲房——斋戒宿庙,以示虔诚,明日一早才是正式祭祀,当然家眷是不准入内的,秋蝶、佘芳先的轿子则先进入内衙。

草草吃了一顿斋饭,胡万里便吩咐随从杨进喜将《须知册》拿来,进了宰牲房细心研究龙溪县衙的人事,佐贰官、首领官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与承发房、架阁库的司吏、典吏他都必须熟悉,至少姓名、籍贯、充吏年限这些基本情况他必须熟记。

‘林三鱼馆’后院雅间,县丞张明贤、主薄赵德友、典史王治中三人交杯换盏,三巡之后,张明贤才含笑道:“新县尊人还未到,漳州城便传遍了他的大名和事迹,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新县尊竟然没携带幕宾和参随,你们如何看?”

“如今聘请幕宾和参随已然成风,县尊不可能不知道规矩。”赵德友斯条慢理的道:“这事确实蹊跷,他该不会是想在漳州聘请幕宾和参随吧?”

“这不合情理。”张明贤张口便道:“龙溪县附廓府城,知府顾大人向县尊推荐幕宾,这个可能是有,却绝不会举荐参随,而且历来就没有在当地雇参随的,县尊未带参随怎么说?”

官员雇参随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衙门内的佐贰官、首领官伙同当地的书吏、衙役架空他,岂有从本地聘请参随的道理?不说其他的,一个语言不通,被人当面陷害也是懵然无知,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听的张明贤这话,赵德友点了点头,却是没吭声,典史王治中呷了口酒,才道:“不是没带,还是有一个,想来是门房吧,再说了,上任的县尊手下不是还有一拨参随嘛。”

“亏你想的出。”张明贤讥讽道:“哪有雇前任参随的道理?这是大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