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480章 益王野心

迷茫大明 第480章 益王野心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04:36 来源:蚂蚁文学

临阵倒戈,归附益王,在座一众勋臣和文武大员可说都有好处,独独监军太监麦福不可能有好处,他原本就是执掌御马监的大太监,象他这种大太监,除非是有天大的功劳,否则根本不可能被益王重用,不过,当前的形势他很清楚,一句话不对,立马就有性命之忧。

翁万达话一落音,麦福便轻咳了一声,道:“俺答汗是否与益王和谈,尚未可知,历来行军打仗,诈字为先,焉知俺答汗不是在使诈?”说着,他逐一看向山西的几个文武大员,道:“在座诸位,有家眷不在山西的,也有家眷在山西的,临阵倒戈的消息一旦传到太原......。”

听的这话,毛伯温心里不由一沉,一众领兵将领的家眷多在山西,一旦临阵倒戈的消息传回太原,必然是满门抄斩,麦福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在座一众文武分为两派,端的是十分阴险,而且转眼间就将他们几人置于险地,大军哗变,他们都会成为刀下之鬼。

眼见帐中一众武将默不吭声,略微沉吟,毛伯温便缓声说道:“麦公公这话虑的极是,不过,眼下大战,各个关隘皆是重兵把守,严阵以待,消息根本传不出去,如今一则是粮草不继,二则是身陷重围,三则俺答汗极可能会将咱们这十几万大军做为筹码向益王换取好处,诸位可有其他良策?”

总兵官张达却是开口道:“若是俺答汗与益王和谈,为何今日还会下令攻城?八万大军四面猛攻,鞑靼兵丁的伤亡至少在六千左右,这是有目共睹之事,此事如何解释?”

“诸位难道不觉的今日攻城十分蹊跷?”翁万达沉声道:“益军火器之利,俺答汗岂能不知?野战尚且不敌。况乎功坚城?别说八万大军攻城,即便是四十万大军不计伤亡,轮番不停的攻城,亦不可能在短短三五日内拿下宣府城。

明知不可为,俺答汗为何还要攻城?又为何如此公允?为何在损伤了一万多人后便停止攻城?这难道只是一场试攻?你们何时见过伤亡如此之大的试攻?

你们不防扪心自问,这些年你们边军上报的所谓大捷。斩杀了多少鞑靼兵?别以为你们杀良冒功,再给人头化妆的把戏没人知道,那只是朝廷需要一场场所谓的‘大捷’来粉饰太平,没人跟你们计较!

俺答汗也算是草原上难得一见的枭雄,他为何在明知不可能攻破宣府城的情况下,还要不惜巨大的伤亡下令强攻?答案只有一个,这根本就是一场苦肉计!不是给咱们看的,也不是给益军看的,而是给鞑靼人自己看的一场苦肉计!俺答汗要通过这场伤亡巨大的攻城战让鞑靼人看清楚益军的火器之利。以此来说服一众部将归附益王!”

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只听的满帐文武目瞪口呆,半晌,麦福才喃喃着道:“这未免太过耸人听闻了......。”

“以六千人的代价免除鞑靼一族的灭族危机,换做是我,我也会如此做。”翁万达淡淡的说道,微微一顿,他便接着道:“还提醒诸位一下。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天黑之前。咱们必须做出决定,否则就是任人鱼肉的下场。”

张达也是杀伐果断的主,微一沉吟,他便道:“归附可以,必须的跟益王说明咱们的处境,设法解救领兵将领的家眷。否则即便归附,也是军心不稳。”

见张达表态,毛伯温不由的暗松了一口气,当即便道:“翟銮归附,其子亦是益王派人从太原营救。益王仁厚,不会对诸位家眷置之不理。”略微一顿,他便道:“事不宜迟,翁大人,张将军坐镇大营,外人一概不得入营,其他人随我一起去宣府城。”

西大营,俺答汗的中军大帐。

鞑靼一众亲贵和各部落首领也是济济一堂,俺答汗高坐于帅案后,朗声说着“......今日一战,伤亡之大,不仅你们想不到,我也想不到,没想不到益军火器竟然这么厉害,火炮射程远就算了,火枪射程也能远达百五十步外,这对咱们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昨日我没明说,益王给咱们列出了三条路,归附、迁移、灭族!而且明言,不会大军征讨,只是向西北之地的地主商人大量贩卖火枪,然后朝廷高价收购咱们鞑靼的奴隶,你们议议,咱们该选哪条路?”

一听这话,帐中众人登时就议论开了,西北辽阔,鞑靼骑兵机动灵活,就算不敌,也可以通过不断的迂回拖死数万大军,对于大军征缴,他们从来就不怕,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几十万大军也奈何不了他们,但益王若是大规模的武装西北的地主和商人,对他们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射程高达一百五十步的火枪对于擅长骑射的鞑靼人来说,完全就是一个噩梦,除了神射手,一般的骑兵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但神射手能有多少?整个鞑靼也超不过三百人,训练一个神射手需要十多年,训练一个火枪手却只需要半年,这根本就不对等。

拥有远射程火枪的武装队伍,就算只是百来人的规模,对各部落来说,都是巨大的威胁,没有数百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放牧不可能数百人聚集在一起,一旦分开,就会被偷袭,可以肯定的是,一到放牧期,就会有无数的小股武装部队进入草原抓奴,这是他们无法忍受的!

长期下去,除了迁移,就只有灭族的下场,不要说什么调集重兵来围剿,难道能够年年在放牧期聚集重兵打仗?而且就算出动大军,也未必能够有什么战果,草原辽阔,小股队伍同样机动灵活。

灭族自然是不可能的,没人会眼睁睁的看着灭族,迁移也是不可能的。鞑靼近二百万人口能迁移去哪里?西北什么地方比河套更好?更何况数千里的迁移,必然是元气大伤,整个鞑靼都会就此衰落!

嗡嗡的议论了半晌,昆都力哈站起身来,大声道:“可汗!”

昆都力哈是俺答汗的弟弟,在鞑靼威望亦不小。统领的部族人口也是相当多的,听的他开口,众人连忙闭口,静静的听着。

起身向俺答汗躬身行礼之后,昆都力哈便朗声道:“可汗,汉人有句话叫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强弱形势逆转,咱们鞑靼骑兵无力抵抗益军的火枪,不想迁移。就只能臣服,而且就算迁移,又能够迁移去哪里?

益王野心勃勃,在海上就东征西讨,他必然会不断的北征,不想灭族,就只有归附一途,臣弟恳祈可汗为鞑靼一族的存亡委曲求全。归附益王!”

话一落音,损失惨重的兀蜡哈忙起身附和。益军的火枪威力奇大,各部落首领也听闻过,不过,听说是一回事,真正亲身见识又是一回事,特别是遭遇了惨重的损失之后。这一战,他们不仅见识了火枪的威力,也见识了开花弹的巨大杀伤力,而且益军的这些远射程的火枪数量也超乎他们的预料。

昆都力哈、兀蜡哈开了头,一众人也不再矜持。纷纷起身附和。

俺答汗冷冷的扫了众人一眼,六千人的伤亡换来这个局面,代价是大了点,但相比起一族的安危,这个代价却是千值万值,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明日一早,大军后退三十里,我与益王正式洽谈归附事宜。”

一众人才刚刚退出大帐,李天章便脚步匆忙的走了进来,紧趋几步到跟前,低声道:“禀可汗,明军一众文武带着一千人前往宣府城北门。”

“哼。”俺答冷哼了一声,道:“明军将领倒也不都是酒囊饭袋。”略一沉吟,他便道:“无须理会他们,传令,今晚各营加强戒备。”

宣府城,广灵门,瓮城。

刘思武站在城楼上,俯视着瓮城中的盔甲鲜明的千余明军,等待着明军一众文武大员上城楼,心里暗自好笑,上午两军还在恶战,一转眼,明军居然要来投降,不,是归附!他并不担心是诈降,俺答汗派人前往深井堡谈和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明军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归附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过,他仍然还是相当的谨慎,两军交战,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可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他可不敢有丝毫大意。

毛伯温一行人上的城楼,被缴了佩剑,仔细搜身后才允许进入城楼,来到刘思武面前,被人告知刘思武的身份后,毛伯温微微拱手道:“在下大明兵部尚书毛伯温,见过刘将军。”说着一转身,道:“这位是遂安伯陈鏸、靖远伯王瑾、监军太监麦福、山西巡抚陈讲......”

刘思武一一点头,算是回礼,随即便道:“诸位临阵倒戈,率军归附益王,不失为一代俊杰,实是大明朝野上下之一大幸事,在下谨代宣府城合城军民竭诚欢迎。”

听的这话,毛伯温微微拱手道:“刘将军,下官等率部投诚,恐俺答汗恼羞成怒,若是鞑靼袭营,还望刘将军施以援手。”

不会是诈降,骗护卫队出城野战吧?真要发生半夜袭营的事情,那是万万不能救援的,派人去俺答汗大营传个话倒是可以,心里虽是如此想,刘思武却含笑道:“诸位放心,既然归附益王,若有不测,宣府城数万大军断没有袖手旁观之理。”

“有刘将军这话,下官等也就放心了。”毛伯温说着一躬身道:“为表诚意,咱们一行人愿意留在城中为质,城外大营,尚有兵部侍郎翁万达,总兵张达等坐镇。”

听的这话,刘思武稍稍放下心来,但却仍然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将一众人安置在了城中的练兵场,以防生变。

次日一早,鞑靼大军便拔营后撤,黄昏十分,胡万里、李健率着两万大军进了宣府城,第三日午时,胡万里、俺答汗各率三千兵马在城西五里处会面。

二人见面寒暄见礼,一听俺答汗说的一口流利的西北官话,胡万里不由大喜,当即便挥手将准备的翻译屏退。只留下了唐金宝等五名侍卫,见这情形,俺答汗指了指李天章等人,解释道:“这几人都是我的心腹......”

见个胡万里微微摇头,他不再多说,当即挥手将几人屏退。而后道:“这几名护卫都不懂汉语,殿下尽管放心。”

“好。”胡万里开门见山的道:“俺答能够决定举族归附大明,实是西北之福,更是鞑靼百姓之福,当然,也是我大明之福,本王最不喜欢内战,不喜欢因为内战而消耗大量的人口和物力财力。”

见俺答听的较为吃力,胡万里也不啰嗦。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在桌子上摊开,指点着大明的疆域,放缓了语速,缓声道:“这是大明的疆域,这一片是欧亚大陆,你们祖先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曾经征服了整个欧亚大陆,这里是欧洲......这里是非洲.....这里是澳洲.....这里是美洲。

不论澳洲还是美洲,都极为辽阔。而且水草丰美,气候宜人。是这世界最好的牧场,大明不仅要重现蒙古帝国的辉煌,还要将非洲、美洲都纳入大明的疆域,不久的将来,大明将是横跨五大洲的超级日不落帝国!”

“日不落帝国?”俺答抬起头疑惑的问道。

“对!日不落帝国!”胡万里点头道:“一天十二个时辰,太阳都将照耀在大明的国土之上!这点你不懂。以后慢慢告诉你,你只需要知道,大明的疆域将远远数倍于蒙古帝国!”

这是要鞑靼骑兵为大明扩展疆域?俺答警惕的看着他道:“殿下,咱们鞑靼可没那么多兵力。”

“我当然知道。”胡万里颌首道:“鞑靼人口不多,但大明不缺人。要实现横跨五大洲的梦想,大明的所有兵丁都必须是骑兵,而且需要大量的战马,仅是西北满足不了,我准备迁移一部分牧民前去澳洲。”

听的这话,俺答不由的暗松了口气,略微迟疑,他才问道:“要迁移多少人?”

“澳洲的疆域不亚于如今的大明。”胡万里缓缓说道:“就算迁移一百万人口,也不算多,但这事不能急,一口气不能吃成个胖子,先迁移二万人过去,然后逐年迁移,不仅是鞑靼人,汉人也会大量的迁移,另外,你的向外逐步扩张,将周边所有部落都纳入大明的管辖。

至于兵力,你放心,我会在丰州滩建立新兵大营,一年后,这些新兵就能协助你四面征伐,贸易这一块,你不用担心,你们可以用马匹牛羊皮毛等换取各种商品,朝廷不会盘剥你们,一切贸易,以私贸的价格为参考,赋税自然要交,这事你明年来京朝觐时再慢慢商议,你放心,不会重。

再有,鞑靼的粮食,朝廷会尽力保证供给,灾年,朝廷另有赈济,不会让草原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同时朝廷还会逐年派遣大量的郎中进入草原牧区,以提高鞑靼人口的繁衍,天花的预防,如今已有小成......。”

听到这里,俺答不由的大为欣喜,能保证粮食供给,派遣郎中,不盘剥他们,鞑靼的人口很快就能够发展起来,而且,益王的态度很明确,大明要向外极力扩张,说不定到时候还能捞个金帐汗国的国王。

想到这里,他连忙起身,走到胡万里跟前,跪下道:“臣,孛儿只斤.俺答叩见天可汗。”

天可汗是西北游牧民族对中原的统治者的尊称,首位天可汗就是唐太宗,俺答汗以天可汗称胡万里,就是表示拥戴胡万里为西北各族共同的君主,这是正式的称臣归附。

“平身。”胡万里微微抬手,道:“青蝇之舞,不过盈尺。附之骥尾,可至千里。这世界大的很,这张世界地图我留给你,新闻你不要令我失望,明年,听闻我登基的消息,就来京朝觐罢。”

“臣,尊旨。”俺答说着抬起头道:“恳祈陛下允准臣派兵围攻太原。”

听的这话,胡万里不由微微一笑,俺答这是要以围剿嘉靖的方式来向他表忠心,不过,让鞑靼去围剿嘉靖,容易招惹非议,鞑靼虽然臣服,但百年来一直是大明的死敌,大明的官员士绅商贾百姓要接受鞑靼归附这个事实,还需要一点时间,他可不想因此而遭人诟病。

略微沉吟,他才含笑道:“围攻太原就不必了,你率部回草原,约束好部众,不准再发生战事,将以前掳掠的汉人奴隶全部解除奴隶身份,有要回家的,不准阻拦,我会派官员随你回丰州滩,为他们发放路费。

另外,我命人起草一份鞑靼归附大明的公告,我与你共同用印之后,在西北各处张贴,明年我登基之时,你带人前来京师受封。”

“臣,遵旨。”俺答连忙躬身道,略微迟疑,他才道:“陛下,鞑靼对外征战抓获的战俘能否作为奴隶?”

将战俘作为奴隶,这是鞑靼刺激手下兵丁对外征战的手段,这事不能禁止,略微沉吟,胡万里才道:“小琉球也大量的使用奴隶,但都是外族人,大明现有的各族子民不能成为奴隶,不论是西北还是东北,所有的蒙古人都将是大明的子民。”

“臣明白。”俺答忙躬身道,虽说微微有些失望,但胡万里的这个态度也足以说明他对蒙古族的重视,而且随着对外的大幅扩张,难道还担心没有奴隶?(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