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470章 雄辩

迷茫大明 第470章 雄辩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04:36 来源:蚂蚁文学

自己给自己加官晋爵,胡万里亦是暗自好笑,却刻意将一张脸绷的紧紧的,苏云路念完,见没人出来谢恩,不由的暗自嘀咕了一句,好在想巴结益王这几员干将的官员不少,连忙在旁轻声提醒,薛良辅、刘思武、李健、伍子顺等四人才回过神来,连忙出列,跪下代以前的旧主谢恩。

苏云路回首看了胡万里一眼,见他颌首,便抽过第二卷诏书展开念道:“刘思武、李健、伍子顺东征西讨,战功赫赫,于国有开疆拓土之功......,着分赐东洋伯、南洋伯、西洋伯。”

刘思武、李健、伍子顺三人连忙再次跪下谢恩,三人都胀的一脸通红,心里激动不已,虽说只是一个伯爵,但三人心里都清楚,这只是开始,以后的爵位必然会随着战功的累积而逐步攀升,不说海外还有大仗要打,就是西北马上就面临着一场大战,一战功成,至少就是一个侯爵!

见的刘思武三人封爵,一众武将心里登时就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什么滋味都有,有东兴港那般犀利的火器和奢侈的实弹训练,什么兵练不出来?什么地方征服不了?看来还的跟对人!不过,如今他们也算是跟对了人,不过是迟了点而已,却也不是太迟,益王还没正式登基,靖难之役还没有结束,他们还有机会!

一众文官对此却不甚关心,朱棣靖难之后,封赏的公侯伯多了去了,益王只封三个伯爵算什么,他们更关心的是接下来益王对官员的调整,那才是重头戏!

没让众人久等,苏云路接着就展开一卷诏书公布了益王对京师官员的调整。

翟銮掌内阁。

升夏邦谟户部尚书,晋文渊阁大学士。

升南京兵部右侍郎闵楷为礼部尚书。

升南京大理寺卿王学夔为刑部侍郎。

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张治为吏部左侍郎。

升巡抚山东都御史曾铣为兵部左侍郎。

升南京太仆寺卿顾显仁为南京户部右侍郎,兼两淮盐运使。

...........。

薛良辅凝神听了半晌,直到最后。才听的苏云路提高声音道:“大小琉球以及吕宋诸岛合并一省——琉球行省,着薛良辅任琉球左布政使。”

听的最后一句,一众官员不由的又羡又嫉,薛良辅是京师炙手可热的人物,一众官员对他的情况了如指掌,虽说他是益王跟前的红人,但从白身骤然擢拔到二品大员。这也太过骇人听闻,这个先例一开,等若是打开了幸进之门,这让他们这些个苦巴巴熬资历的进士出身的官员情何以堪?

虽然心中极度不满,但一众官员却没人敢做仗马嘶鸣,今儿是什么日子。益王监国头一天,这时候谏言,那不是跟自个的前程过不去?被点到名的纷纷出列跪拜谢恩,刚刚起身,就听的后列传出一个声音,“启奏殿下,微臣左佥都御史杨爵有事启奏。”

还真有胆子大的!又是这个傻大胆杨爵!一众文武官员心里都是一惊。这家伙才被益王擢拔,何以如此不知轻重?不过,也正好借这机会看看益王对待言官究竟能忍到什么程度?自大礼仪之争后,嘉靖对言官可谓是深恶痛绝,拒谏立威,廷杖言官以及公卿,已是习以为常,每年都少不了被无情打击的言官。

胡万里抬头瞥了一眼出列跪在地上的杨爵。心里很清楚他要做什么,不过这胆子也确实太大了,居然在这种场合谏言!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略微沉吟,他才沉声道:“准奏。”

听的准奏,杨爵连忙起身上前跪下,朗声道:“朝廷自有纲常制度。薛良辅纵有大功,亦不适宜骤然擢拔为朝廷二品大员,如此大开幸进之门,如何安抚天下士子?微臣恳祈殿下慎思!”

胡万里一沉吟。便颌首道:“言之有理。”

凝神静听的一众官员不由的暗暗诧异,益王竟然如此好说话?稍稍了解他秉性的翟銮却是竖起了耳朵,他很清楚,这主子绝对不是好说话的主,定下来的事情哪有轻易能够更改的?更何况这是涉及到小琉球东兴港薛良辅的事情。

果然,胡万里略微一顿,便道:“小琉球和吕宋,自开发以来,政治经济军事律法赋税等各方面都迥异于大明其他各省,薛良辅虽无官身,但数年来一直打理着小琉球的大小事务,他既不宜破格擢拔,你们推荐几个适宜的人选给我。”

听的这话,杨爵不由一愣,这不是耍赖嘛,我只是言官,举荐官员的事情跟我可没半点关系,他当即便躬身道:“回殿下,微臣只是言官,其职在于谏言政令得失,军民休戚,百官邪恶;举才荐能,乃是阁臣之职,微臣不敢僭越。”

听的这话,翟銮不由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小琉球那是什么地方?那是益王起家的地方,东兴港护卫队的大本营,军工作坊,玻璃作坊,造船作坊、东兴港舰队,最大的海贸港口都在小琉球,不是益王的亲信,谁去小琉球都只是一个摆设!

略一沉吟,他才出列跪下道:“太祖高皇帝鼎定天下之时,一众文臣武将谁个不是起于布衣,列于朝堂!小琉球开发已有十余年,薛良辅系殿下拔擢于微末,忠心耿耿,功勋卓著,实是出任琉球行省左布政使之最佳人选,殿下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实是朝廷之福。”

“此言甚是。”站在前列的衡王朱厚燆连忙站出来力挺,道:“非常时期,岂能处处拘泥成法?自当不拘一格拔擢人才。”

见的衡王出来力挺,胡万里不由微微颌首,正准备顺水推舟,却是一眼瞥见御史李乘云、户科给事中胡汝霖两人身形一动,他眉头一皱,暗忖这些个言官还真是不知好歹,前仆后继,索性借着这个机会说开去。

眼见二人出列,快步走到尾列。他当即沉声道:“小琉球处处皆不拘泥成法,时时处处追求创新,火器如此,造船如此,管理如此,用人也是如此,正因为不拘泥成法。小琉球方能在短短十余年发展到今日这地步,孰优孰劣,你们都应该心知肚明!”

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祖宗成法要不要?要!但不能抱残守缺,不能一成不变!如今大明海外五大行省,疆域扩张了一倍。百年海禁,还禁不禁?当然不能禁!倭国金银矿产富饶,年产白银两百万两,取不取?美洲超大银矿,年产白银千万两,取不取?

当然要取!天授弗用,反受其咎。天授弗取,反受其害!诸位都是饱学之士,如此浅显的道理都明白,开海禁,对海外用兵,都有悖于祖宗成法,自然就不能够拘泥成法!

小琉球各府县的官员,大多都是生员。但小琉球这些年来,一样打理的井井有条,民丰物阜,欣欣向荣!本王有意将琉球行省作为一个特殊行省,现有的一切都不改变,管理官员也是如此!”

谁也没料到益王居然会借着杨爵反对拔擢薛良辅之事而借题发挥,不仅明确的提出要更改祖宗成法。而且还要对海外大举用兵,将琉球行省设为一个特殊的行省!更令他们震惊的是海外居然有如此大的银矿,倭国一年二百万白银的产量就已经让他们无比的震撼,美洲一年千万两白银的产量更令的他们眼睛充血!

一年一千万两白银。那是什么慨念?一个个都被这番话撩拨的热血沸腾,取!凭什么不取!没能力取就算了,有能力取而不取,那是要被天打雷劈的!大明一年的赋税才多少?将所有的米麦绢布都折成银子,一年也就一千万两有余而已,如此巨大的银矿凭什么不取,那能够养多少兵丁?

就在一众官员无比心热之时,杨爵不合时宜的开口道:“殿下,国虽大,好战必亡,海外纵使富足,也不宜大举用兵。”

胡万里对他已是无语了,不想御史李乘云、户科给事中胡汝霖两人亦是双双跪下道:“启奏殿下,微臣李乘云、胡汝霖有事启奏。”

“准!”胡万里沉声道,暗忖难怪嘉靖厌恶这些个言官,也不是没有道理,得抽时间将言官都组织学习一下这天下大势,再安排他们去小琉球看看眼界,要不然以后定然天天在耳边呱噪。

户科给事中胡汝霖上前跪奏道:“禀殿下,圣人言,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琉球行省若是别具一格,天下官员士绅百姓难以归心,不利于海外五省融入大明,微臣恳祈殿下三思。”

“微臣附议。”御史李乘云个着朗声道。

胡万里扫了阶下众勋贵和文武百官一眼,缓缓说道:“之所以要将琉球行省设为特省,是因为本王察觉琉球行省的制度律例不仅能够富国强兵,而且能极大改善百姓生活,本王并非是刻意要将琉球行省特殊化,而且是因为本王认为琉球行省如今并不完善,还需要不断改进,一旦完善之后,将逐步在大明推行!

琉球行省开发时间不长,但一年赋税近百万,百姓特别是农民的赋税比两京十三省要低的多,士绅商贾百姓也远比其他省富足,东兴港快船航速极快,天津卫至小琉球,顺风不过七八日便可抵达,本王会分批组织京师及对方官员前往琉球行省考察,以后新科进士观政一律改为两年,京师一年,小琉球一年。”

琉球行省一年赋税近百万!一众官员都是暗暗惊讶,小琉球可没多少人,这一点他们都是清楚的,而且开发时间也不长,吕宋就更不要说了,听说人口少的可怜,只有几万人,就这样子,一年的赋税能达百万?难道是海贸征税?

胡万里微微一顿,瞥了杨爵三人一眼,才淡淡的道:“读圣贤书,不要断章取义,要学其精髓!国虽大,好战必亡。圣贤为何如此说?是在何种背景之下如此说的?当时一国有多大?如今大明又有多大?以前战争的消耗有多大?如今的战争消耗又有多大?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环境不同,国情不同,岂能一言以蔽之?不沉下心来细细体会琢磨对比,一味的生搬硬套,说轻点。这是渎职,说严重点,这是误国!”

听的胡万里一连串的反诘,杨爵的额头不由微微见汗,胡万里这话确实说的极有见地,春秋战国时的情形与大明如今的情形已是完全不同,不等他自省。胡万里已是接着道:“今日之大明,人口众多,疆域辽阔,远强于盛唐强汉!

海外征伐,也非是以前动辄十数万甚至是数十万大军,尤其是海外征伐!东兴港东征西讨。四处征伐,历来只是二三万大军出动,以大明如今之国力,足以轻松支持二三万大军长年在外征伐,更重要的一点是,海外征伐是以开疆拓土,掠夺资源财富为目的。不仅不会衰竭国力,反而有益于国力的大幅快速增长。

别跟本王说什么兼爱、仁爱、非攻、正义、知兵非好战,穷兵黩武,怀柔远来,万国来朝之类的,如今世道变了!航海的迅速发展,高产抗寒抗旱作物的普及推广,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悬殊增大,社会矛盾尖锐,已经逼迫大明必须向外扩张!

就说美洲的超大银矿,年产白银在千万两以上,你们应该很好奇,本王是怎么知道的?那是因为西洋的西班牙国正在开采。而且已经开采了十多年了,随着航海的迅猛发展,海船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咱们如今又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新的战国时代!

这是一个海上强国争霸天下,争霸世界的时代!大明只是其中的一个海上强国而已!任由西洋的西班牙国开采美洲的超大银矿,对于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巨大的灾难!国虽大,好战未必会亡,但若怯战,则必定会亡!

不患贫而患不均,也同样是生搬硬套!一味的追求平衡,或许利于稳定,但不利于发展,大明如今不仅要求稳,而且要稳步发展,别总是只盯着大明这一亩三分地上,要学会将大明看成是这世界的一隅之地来考虑问题......。”

听的胡万里滔滔不绝,杨爵、李乘云、胡汝霖三人跪的膝盖生痛,浑身僵硬,谁也没料想到益王竟然如此好口才,几句圣人圣言被他翻来覆去,揉碎了掰开来,贬的一无是处,偏偏他还说的振振有词,三人一时间也无法辩驳,航海的迅速发展,弗朗机人打上门来,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至于美洲的银矿,什么西班牙国,三人根本就没有听闻过,天知道是真是假?

眼见的三个言官跪在地上哑口无言,一众藩王勋臣和文武大员不由的暗自咋舌,大明鲜见有皇帝侃侃而谈辩驳的言官哑口无言的,这主子可真是好辩才!更令他们震撼的是益王所说的战国时代来临的话,难道大明要面临着一场巨大的世界争霸的战争?

一众文官想想也就罢了,毕竟胡万里说的很清楚,这是海上争霸,以东兴港舰队的强大,不可能会波及到大陆,但一众武将却是心花怒放,大明若是真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的世界争霸战,武将扬眉吐气的日子就来临了,得赶紧找机会学习海战,大明以后的主要战场是在海上!

鲁王朱观熑、衡王朱厚燆、德王朱载墱三人则是暗暗欣喜,胡万里这一番话,无疑是表明了大明要向海外大肆扩张的雄心,那海外分封的事情则是铁板钉钉,绝对不是一句虚言,大明藩王看来真是有望恢复立国之初的辉煌!

足足一个时辰,朝会才散,随着一众官员出宫,京师的各大茶楼酒楼立即便热闹起来,升迁的官员纷纷摆酒设宴庆贺,不独是为了庆贺,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联络感情,攀攀交情,最受欢迎的当然是京官了。

由巡抚山东都御史升为兵部左侍郎的曾铣自然是大受欢迎,曾铣,字子重,江都人,嘉靖八年三甲进士,与胡万里是同年,却比胡万里更年轻,才三十四岁,初授官福建长乐知县,因平定辽阳兵变,擢为大理寺丞,迁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

虽说是同年,又同在福建为官,但胡万里与曾铣却一直没有交集,也没什么印象,在京师观政之时两人也没什么往来,在看了曾铣的履历,得知是同年之后,胡万里便大胆的擢拔了他,嘉靖八年的同年,他不能不用,否则容易引人生疑,而这个没有什么印象,又是一别十多年的同年就是最好的人选,当然,曾铣的军事才干也是胡万里擢拔他的原因。

虽然一众官员邀请曾铣赴宴的多,但曾铣却没能赴宴,才吃完早点,一名护卫队军官便找到了他,通告他东洋伯刘思武在军营设宴以待,京师谁不知道刘思武是益王跟前的红人,曾铣自然不敢怠慢,匆匆赶往西直门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