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438章 满城白幡

迷茫大明 第438章 满城白幡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04:36 来源:蚂蚁文学

乾清宫空旷的大殿里一片安静,见的嘉靖起身踱步,一众太监宫女都小心翼翼,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能在嘉靖身边侍候的,哪个没点眼力劲,谁都清楚嘉靖这段时间心情不好,这主子对太监宫女素来不假以辞色,一不小心,被当做出气筒,那可就真是冤死了。

寂静的大殿里,嘉靖只能听到自己缓缓的脚步声,他微微皱着眉头思虑着,胡万里比他不过只大三岁,而且从锦衣卫收集的情报来看,身子比他要强健的多,远征染病而亡,他有些将信将疑。

东兴港新败朝廷两大水师舰队,又开始征伐倭国,这节骨眼上,胡万里染病身亡,上天对大明如此眷顾?会不会是胡万里诈死以诱惑朝廷攻打小琉球?想想又觉不可能,纵使胡万里身亡,东兴港实力未损,朝廷仍然是无力攻打小琉球!因为水师舰队根本就不是东兴港舰队的对手,胡万里没必要在打的朝廷胆战心寒之际诈死!

如果真是胡万里死了,又将是什么局面?东兴港会内乱吗?这个可能性不大,胡万里有子嗣,东兴港众仍然还有主心骨!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头痛,这些年来,东兴港已经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既无法打压,又无法遏制其发展,眼见的东兴港日见昌盛,实力迅速扩大,朝廷上下对此却是束手无策,只能是坐视,这令他焦虑不已,眼下胡万里若是真的死了,局面怕是会更为复杂,他不知道这究竟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能不能挑起东兴港内乱?唯有东兴港内乱,朝廷才有机会!想到这里。嘉靖仿佛是看到了一丝希望,脚步在不知不觉间也快了起来。

“皇上......。”黄锦躬身进来,刚刚开口,便听的嘉靖轻喝道:“出去!”他吓的连忙躬身退出,出了殿门。来到台阶下,他才擦了下额头上沁出的细汗,见的严嵩望来,他心有余悸的道:“首辅大人暂且等等吧。”

“你没说是紧急军情?”严嵩不满的道。

“一开口就被呵斥了出来。”黄锦说着轻叹了口气,才道:“等等罢。”

“西北军情,十万火急。”严嵩一路走的急。心里也急,也是额头见汗,用袖袍揩了下,他才道:“军情如火,岂能延误,这要等到什么时候?”

听的这话。黄锦也是郁闷,真要耽搁了军情,到头来,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太监,略微沉吟,他便扫了几个小太监一眼,道:“蔡七。去殿门口跪着,弄出点声响来,皇上问起再开口。”

这简直是让他去送死,蔡七虽然千般不愿,却是不敢不尊命,当即蹑手蹑脚,提心吊胆的走到殿门旁,一眼瞥见嘉靖正背对着他,当即不言声的跪了下来,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个头。额头上登时就乌青一片,嘉靖正自顺着思路想着有哪些法子挑起东兴港的内乱,听的这声响,不由的脸色一沉,立时便沉声道:“来人!”

听的这一声。蔡七情知性命悬于一线,一旦嘉靖金口一开,就再没有转圜的余地,情急之下,他连忙开口道:“奴婢在,西北十万火急军情......。”

西北十万火急军情?嘉靖转念便知是严嵩在外面,当即便道:“让他进来。”

“奴婢遵旨。”蔡七如蒙大赦,连忙躬身道。

严嵩快步进殿,紧趋几步在嘉靖跟前跪下道:“禀皇上,吉囊、俺答等部已攻破大同,俺答一路破石岭关,径取太原,吉囊由平虏卫入掠平定、寿阳诸处,总兵丁璋、游击周宇战死......。”说着便双手呈上折子。

大同失守!太原告急!嘉靖心里不由一沉,鞑靼骑兵长驱直入山西,南可下河南,东可入河北......,拆开折子快速的看了一遍,他才沉声道:“宣大总督樊继祖在做什么?坐视大同城陷,坐视鞑靼长驱直入山西?”

听的这话,严嵩低着头不敢乱开口,这樊继祖可不是他擢拔的人,而是嘉靖一手擢拔的,略微沉吟,他才道:“樊继祖上任不久......又或是另有战略.....。”

“太原乃山西会城,不容有失,命樊继祖发兵救援。”嘉靖不容置疑的道:“若是太原失陷,叫樊继祖提头来见。”略微一顿,他才接着道:“着各处关隘严防死守,断不能让鞑靼进入河南和北直隶。”

“微臣遵旨。”严嵩连忙叩首道,心里却是腹诽不已,若不是朝廷这些年将火器都调拨给了天津、海州舰队,鞑靼何至于如此嚣张?如今倒好,两支舰队被东兴港打的大败,鞑靼也日益猖獗,东南、西北两线都岌岌可危。

嘉靖对鞑靼却是并不如何重视,鞑靼骑兵不过是抢一把就走,动摇不了大明的根本,东兴港才是能够撼动大明根本的存在,略微沉吟,他直接问道:“若是胡万里身亡,会是何情形?”

听的这无头无脑的话,严嵩不由的微微有些发愣,暗忖锦衣卫经过这几年的部署,难道已经有了刺杀胡万里的把握?这个问题,他也不是从来考虑过,前几年,严世藩从小琉球回来,谈及东兴港不禁兵器,曾经隐讳的提及过刺杀胡万里之事,被他言词呵斥了一顿,事后也曾考虑过这种情况。

略微沉吟,他才道:“微臣惶恐。”

嘉靖看了他一眼,道:“不记档,但说无妨。”说着便向西暖阁踱去,跪了这半晌,严嵩也觉的膝盖发麻,见状,连忙起身跟了进去。

在炕上随意的坐了,嘉靖才道:“赐坐。”

谢恩落座之后,严嵩才斟酌着道:“东兴港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到如今这地步,能够不断改良研发出威力奇大的火器,皆是胡万里之故,若是早几年。胡万里身亡,自是大快人心,然如今却是难说。

如今东兴港护卫队已成气候,兵力数万,战舰近二百艘。火器研发和生产都远甚于朝廷,小琉球人口也有五六十万之多,律法完备,人才培育、管理制度体系已然成形,且南洋大部都已纳入东兴港管辖之内,更为堪忧的是人心!

东兴港凭借着海贸和海外的掠夺以及大量贩卖奴隶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在小琉球轻徭薄赋......应该是没有徭役,只象征性的征收一点赋税,对农业、商业、手工业都大力扶持以邀买人心,深的百姓爱戴和拥护。

护卫队军官,特别是高层军官基本都是胡万里早年购买的小厮出生,对其忠心耿耿。胡万里有两个儿子,大的已经十岁,小的四岁,就算胡万里身亡,以他在小琉球的威望和底蕴,小琉球也不会乱。”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抬头飞快的瞥了嘉靖一眼,见他听的认真,脸上神情也颇为平静,稍稍迟疑,他才鼓起勇气道:“胡万里虽然目无君父,野心勃勃,但毕竟身受国恩,还顾及师恩和同门情谊,这些年东兴港东征西讨,势力扩张迅速。实力亦快速膨胀,但胡万里始终没有迈出海外自立这一步,而且也从来不主动挑衅朝廷,只是全力对外扩张。

若是此时胡万里身亡,东兴港众失去胡万里的束缚。必然会拥立胡万里之子,海外立国,真要如此,非是朝廷之福。”

静静听完,嘉靖半晌没有吭声,严嵩这话说的颇为公允,细细想来,东兴港这些年还真是从来没有主动挑衅过朝廷,几次战事,都是朝廷挑起的,东兴港的反击也都很有分寸,而且,以东兴港如今的实力和地盘,胡万里早就足以在海外称王了,但他却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对外也一直是以大明总镇小琉球总兵官的身份示人,大义名分一点都没有混淆。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胡万里始终都给朝廷留下了和缓的余地,若是换了他儿子,主弱仆强,必然是要海外立国的,到时候跟大明公开宣战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想到这里,嘉靖不由的怀疑,胡万里会不会诈死而退居幕后,以便正大光明的跟朝廷宣战?这念头一闪,他便否决了,东兴港在倭国留下一万兵力,显然是准备大举征服倭国,这个时候,不是与朝廷宣战的好时机,胡万里不会如此做。

左想右想,他都找不出胡万里诈死的理由,心里不由的一阵黯然,胡万里怕是真的凶多吉少,默然半晌,他才将锦衣卫从堺港传来的消息告诉给了严嵩。

听的胡万里远征倭国,可能已染病身亡,严嵩不由的愣愣出神,心情复杂到了极点,半晌他才颇为费力的道:“此事毕竟只是猜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岂能事到临头再做绸缪?”嘉靖缓声道:“东兴港之威胁,远甚鞑靼,不容有半点轻忽,若是胡万里身亡,朝廷该如何应对?”

“微臣愚钝。”严嵩忙躬身道,他心知嘉靖既如此说,必然是心中已有想法,他要做的只是拾遗补缺。

果然,嘉靖接着便道:“东兴港唯有内乱,朝廷方才有机会分化拉拢,东兴港这些年打下了偌大的疆土,名义上都是咱大明的,东兴港的火器作坊、海贸船队、舰队、护卫队,咱们都的想法子全部收归朝廷,必须的让东兴港内乱。”

说到这里,他打住话头,呷了口茶,茶早已凉了,他也毫不在意,润了润嗓子,他便循着思路说道:“要挑起东兴港的内乱,唯一能做文章的,便是胡万里的子嗣,他两个儿子,长子是妾所生,十岁,次子是正室所生,才四岁,长子的生母虽是妾室身份,但听闻是丫鬟出身,与护卫队高层军官是一同买来的,与军方关系极好,不论是立嫡还是立长,都能轻易挑起争议......。”

听的这话,严嵩亦不由的暗暗叹服,这法子确实不错,略微沉吟,他才谨慎的道:“如此,朝廷对胡万里便要赐祭葬,赠官职。赐谥号......,还的派东兴港信赖的官员前往祭奠,方才能见机行事。”

东兴港不缺银子,朝廷能拿的出手的便是名分了,要拉拢东兴港众。就必须的厚待胡万里,嘉靖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道:“胡万里也算是有功于社稷......。”

见嘉靖态度勉强,严嵩忙躬身道:“皇上,胡万里倡建农学院、推广高产抗旱抗寒农作物、创办慈善会、开发小琉球、收复满刺加、征安南、征倭国、征南洋......为大明开疆拓土,实是功不可没。微臣窃以为,胡万里之功,足以晋封公候。”

晋封公候!嘉靖微微一怔,便反应过来,这是千金买马骨,是出于拉拢东兴港众的需要。胡万里若是不能封公封候,如何封赏他儿子?总不能封他儿子——一个十岁或是四岁的孩子为总兵官吧,唯有世袭的公侯,才能名正言顺,才能让东兴港众心热,足以招揽他们归顺朝廷,也唯有公侯的爵位。才能挑起东兴港内乱!

略微沉吟,他才缓缓开口道:“国家名器,例不轻授,待的消息确切之后再说罢。”

一艘有着长长而尖削首柱,船身狭长的风帆快船灵活快速的驶入双屿港海面,不少海商和船员水手一见这船便兴奋的呼喊起来,这艘飞剪船,不少人见过,就算没见过,也听说过。都知道这是东兴港新造的快船,速度快的惊人,比风帆战舰还能快出一倍。

都听说这艘船跟随东兴港舰队征伐倭国去了,不想却在双屿港看到这艘船,一众人自然兴奋。消息很快就传了开去,不少人都放下手中的活儿来看新奇,总管许明军听闻后也赶到了码头,他是知道这艘船确实去了倭国的,难道征倭舰队这么快就返航了?

飞剪船很快就进了港口,船一靠岸,一个军官便跳上岸,看了许明军一眼,才道:“许总管?”

“正是。”许明军拱手一揖,正待客气询问一下,对方已是敬礼道:“请许总管跟我上船。”

许明军疑惑的随他上船来到底舱,便见到双眼红肿,一脸憔悴,神情萎靡的韦一笑,他不由吓了一跳,难道东兴港打了败仗?否则这位胡万里身边的军官何以如此模样?

韦一笑瞥了他一眼,声音沙哑的道:“许总管,马上收集双屿港所有的白布......。”

真是打败仗了?许明军一颗心登时就提了起来,有些紧张的道:“不知道要多少?”

“所有船只都要挂白幡,一万多官兵要带孝......。”韦一笑哽咽着说不下去。

一万多官兵带孝,这是死了主帅?许明军登时恍如巨雷轰顶,脸上的鲜血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一样,苍白如纸,语不成声的道:“少爷......少爷......。”

“少爷......归天了。”

“少爷——”许明军登时嚎啕大哭,他能有今日,许家能有今日,完全都是胡万里的提携,想不到胡万里如此年轻,便英年早逝,他登时悲痛欲绝,放声大哭。

韦一笑擦了擦滚落的泪水,道:“双屿港现在还不能走漏消息,许总管节哀,大军明日便到,不能耽搁,除了白布,还要一口上好的棺椁,另外将双屿的守军连以上军官都叫来。”

双屿港上下发疯似的收罗白布,这消息自然瞒不住,各种各样的猜测登时就满天飞,都以为是东兴港打了败仗,不过,很快所有人都发现不对,因为许明军派船队去宁波城收购白布了,什么样的惨败要那么多白布?东兴港征倭国,就算会败,也不可能会大败,除非是遇上风暴了,不过,遇上风暴,那是船毁人亡,尸首都找不到,怎的会要如此多的白布?所有人都隐隐猜到可能出大事了。

三日后,飞剪船抵达汉武港,整个汉武城随即哭声震天,满城白幡,作坊停工,商贾休市,学堂放假,所有的茶楼、酒楼、青楼全部关门,家家门前都挂着白幡,街道、港口、军营处处都飘着白幡。

次日上午,插满白幡的庞大船队缓缓抵达汉武港海面,留守小琉球的所有战舰在港口外排成整齐的两列,船上不仅插满了白幡,连火炮炮管上都系着白布,看到船队驶近,额头系着孝带,胸前系着白花的李健沉声下令:“鸣炮!”

“轰轰轰轰”沉闷的炮声之后,船队缓缓驶进港口,码头上,披麻戴孝的徐清曼早已哭的浑身发软,不是丫鬟搀扶着,根本就站不稳,当护卫队一众高级军官抬着漆黑的棺椁从战舰上缓缓登上码头,整个汉武港立时哭声震天。

徐清曼嚎啕着扑了上去,抚棺大哭,刘思武沉声吩咐道:“放下,开棺!”

开棺?徐清曼不由的微微发愣,她虽然哭的卖力,却不过是做样子给外人看,她清楚这是胡万里的计划,抚棺大哭那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刘思武为什么要叫开棺?正在疑惑不解,棺椁已经打开,棺椁里,胡万里静静的躺着,四周包的严严实实,上面盖着护卫队军旗,脸上毫无血色,根本不似活人。

“夫君——。”徐清曼吓了一跳,连忙哭着上前,伸手一探,发觉确实是死人,她连惊带吓登时就晕了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