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363章 有喜

迷茫大明 第363章 有喜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04:36 来源:蚂蚁文学

孙光辉要见他?胡万里心里顿时一沉,如今不过是正月二十八,朝廷开衙署事是正月二十左右,若是嘉靖同意招安,朝廷不可能这时候就有消息,不消说,一定是张璁来信了,看来,东兴港招安之事又生波折了!他还真就不明白了,嘉靖究竟是怎么想的!

见胡万里不吭声,杨小毛谨慎的扫了周围一眼,见周边没人,他才低语道:“少爷,还有一个南京来的消息,有喜。”

有喜!什么有喜?朝廷同意招安?这事伍子顺如何会知道?想到这里,他猛然反应过来,不是招安,有喜是怀孕,徐清曼怀孕了!胡万里登时又惊又喜,他的子嗣不多,不能说不多,应该是稀薄,这几年,就春儿生了个儿子,腊梅生了个女儿,葛佘芳、秋蝶、小娥三女都没有动静,没想到徐清曼居然有喜了!

不过,他马上就意识到事情有些棘手,如何迎娶徐清曼?总不能让徐清曼私奔或是不明不白的将她弄到东兴港来吧?眼下招安之事未定,他去南京一趟倒是问题不大,公开迎娶,这动静可就太大了,再则,徐清曼是勋臣之女,与南京守备魏国公徐鹏举是近亲,且不说嘉靖会如何想,问题是徐鹏举会如何想?徐家会如何想?

抬头望了一眼日头,胡万里便沉声道:“通知王富贵,准备三艘战船,一个时辰后去月港,叫薛良辅也随行,给南京回信,无须担心,一切有我。”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漳州城以及月港都热闹非凡,祈福、祭祀之后。大小衙署官员以及士绅商贾皆召梨园、坊社村乐队奏乐娱神,城内城外,皆是一片欢腾,不过,入学的小孩却是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一日,他们要行开笔礼。正式开课。

月港,洪家别院,正厅,看完张璁的来信,胡万里登时露出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情,嘉靖居然要东兴港征安南。这摆明了是借刀杀人——借安南来消耗东兴港的实力!

见他这副神情,孙光辉、蔡克廉不由颇觉奇怪,两人对东兴港招安之事都是十二分的关心,从张璁来信这一举动,他们也预料到事情可能又生波折,见他不吭声,孙光辉忍不住道:“长青兄。事情又有波折?”

“算不上多大的波折。”胡万里说着将信转给薛良辅,这才道:“朝廷同意招安,不过,要东兴港出兵征安南。”

“朝廷不出兵?就东兴港这点兵力征安南?”蔡克廉讶然问道。

“朝廷不出钱,兵倒是给了五千。”胡万里苦笑着道:“可以从福建卫所挑选五千精兵。”

“这不是......。”蔡克廉生生将“胡闹”两个字咽了下去,征安南可不是小事,这必然是嘉靖的主意。

胡万里看了他一眼,道:“道卿难不成熟悉安南的情形?”

微微摇了摇头。蔡克廉才道:“安南的情形,在下并不清楚,不过,英国公张辅三征安南的事迹多少听闻一点,初征安南,朝廷是大军八十万出征,听闻安南是调集兵马二百万对抗。而且还有象兵。”

八十万,二百万?这数字是不是太夸张了,小小一个安南,能凑齐二百万大军?再说。大明会发兵八十万征安南?这得多大的开支?狐疑的看了他一眼,胡万里才笑道:“道卿这是道听途说还是说书摊上听来的?”

“不是。”蔡克廉正色道:“这是永乐五年,太宗皇帝在平安南置交趾三司郡县诏书中所言,命征夷将军成国公朱能等率偏师带甲八十万以讨之......。”

“这有可能是为了壮声威之言。”薛良辅接过话头,忧心忡忡的说道:“不过,纵使没有八十万,二三十万大军还是有的,安南大军,至少亦有四五十万之众,安南不安,屡平屡反,绝不是东兴港现有的兵力能够征讨的。”

听的这话,孙光辉、蔡克廉不由面面相觑,好好一个招安,居然一下就结成了死结,东兴港撑破天也就几千人,加上五千精兵,最多一万人,如何征安南?嘉靖要置东兴港于死地,这做的也太明显了。

不料,胡万里却是沉声道:“收集安南、占城两国的资料,谢文昌在月港收集两国的沿海港口资料,另马上派人去南京搜集历次远征安南的资料。”

谢文昌忙躬身道:“是,属下遵命。”

几人听的都是一呆,孙光辉沉声道:“长青兄何必鸡蛋碰石头?即便招安不行,还可以在小琉球立国。”

蔡克廉亦附和着道:“长青兄三思,朝廷费时数十年,出兵数十万,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建而复撤,不过二十年,足见安南非是善地,即便要征,亦要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嘉靖如此迫不及待,就是不想给东兴港喘息壮大的机会,不可能让他拖延,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含笑道:“二位年兄不必担心,安南不可能成为东兴港的绊脚石,书生万里觅封侯,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岂能轻易错过?”

书生万里觅封侯?孙光辉不由又惊又喜又妒,连忙问道:“远征安南,皇上许以封侯来激赏长青兄?”

“不错。”胡万里含笑道:“书生封侯,实乃人生一大快事。”说着,他便看向蔡克廉,突然转了话头道:“我承诺在北方筹建农学院,道卿跟俊川兄说一下,北方农学院一事就交由俊川兄负责,地址不必选择在京师,在天津卫就好,银钱事宜,着他到南京‘万顺合’总号支领,另外,马铃薯在漳州产量不高,生长情况不理想,农学院不要轻易放弃,有可能是气候不适宜的缘故,着重在北方大力尝试,这是既可做菜蔬又可为粮食的作物,价值比番薯更大,要多下点精力。”

听的这话,蔡克廉忙拱手一揖,道:“年弟必定一一遵循长青兄嘱咐。”说着。他便看了孙光辉一眼,胡万里突然转变话头,明显是不欲再提征安南的事情。

孙光辉会意,当下便起身一揖,道:“长青兄舟车劳顿,暂且歇息,稍晚再设宴为您接风洗尘。”

胡万里起身笑道:“月港可是在下的地盘。该是年弟略尽地主之谊才是。”

送走二人,胡万里折回正厅,方一落座,薛良辅便沉声道:“少爷决意征安南?”

“还有退路吗?”胡万里看了他一眼,道:“恩师信中虽未明说,但可以料定。征安南必然是皇上提出的,若不同意征安南,皇上必然见疑,况且,咱们也没有理由拒绝。

占城是大明的藩属国,被安南攻打,大明出兵。天经地义,安南也是大明藩属国,国内生变,大明出兵平叛,也是份内之事,这是大义名分,皇上遣东兴港出兵安南,理由很充足。咱们可是同意听调不听宣的。”

薛良辅沉声道:“东兴港虽是听调,却是注明了不上岸登陆的,征安南岂能不上岸?”

“所以皇上就给另派了五千精锐。”胡万里苦笑着道。

“征安南,对朝廷而言,乃是天大的事情,皇上岂会如此轻率?”薛良辅沉声道:“若是东兴港战败,皇上就不虑有损朝廷的声誉?”

“大明如今在一众藩属国中也没什么好名声。”胡万里不屑的道:“自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大明就一年不如一年,占城被安南攻占大部国土,连都城都丢了,这已经六七十年了。可曾见大明发兵?宁波争贡之役,更是将大明的脸面都丢尽了,如今的大明,还担心什么声誉?”

微微一顿,他才沉声道:“皇上这是要往死里逼迫咱们,想把咱们陷在安南这片泥潭里。”

薛良辅不解的看向他,道:“少爷既是明知,何以还要同意征安南?”

“征安南对护卫队来说不是是难事。”胡万里呷了口茶,这才侃侃说道:“以咱们的火器威力,攻城守城都不是难事,精兵是打出来的,光靠练,是练不出精兵的,百战精兵,不战如何能成精兵?咱们正好借这个机会将安南变成东兴港的练兵之地。”

“少爷这是缓兵之计,慢慢打?”薛良辅试探着道。

胡万里微微颌首,道:“咱们就这点兵力,不慢慢打,还能怎的?安南是一个形状狭长而且临海的国家,这种地形,对咱们有利,从原来占城国的地盘选择一个沿海港口入手,打下一城,就巩固一城,慢慢推进。”

“咱们哪来如此多的兵力巩固?”薛良辅沉声问道。

“兵力?”胡万里微微一笑,道:“这无须担心,皇上只是想消耗咱们的兵力,攻下一城,咱们就报捷,不信朝廷会不派兵丁驻扎。”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若是朝廷不派兵,那咱们就无须客气,直接将打下的地盘收入囊中,原来占城国的百姓不可能死心塌地的效忠安南,谁对百姓好,谁征的赋税低,百姓就拥护谁,这是毋庸置疑的。

头几年咱们不征赋税,不征徭役,还怕争取不到民心?以两块银元一个月的饷银,还怕征不到足够的兵丁?”

薛良辅微微点了点头,道:“这法子在占城国境内应该极为见效,不过,在安南国,怕是难以见效,大明在安南的声誉应该不怎么好,否则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也不可能只存在二十年,就被逼迫撤销。”

“如今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胡万里不以为意的道:“拖的两三年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要灭安南,仅靠咱们也不行,得海陆并进,若是预料的不错,皇上应该是起意南侵,南洋诸国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远胜北方几省......。”

说着,他露出一丝苦笑,道:“在跟王廷相洽谈时,我就建言朝廷南侵,以躲避漫长的小冰河时期,皇上令东兴港征安南,咱们也算是咎由自取,不过,安南我是迟早要取的,能以朝廷的名义攻打自然更好。”

“小冰河时期?”薛良辅诧异的看向他。

失言了,胡万里一笑,道:“就是气候严寒的时间段,估计有百余年时间。过了这段时期,气候就会转暖。”说着,他赶紧转移话题,道:“咱们同意征安南,招安之事,应该很快就能定下来,月港的海商。无须再等,如今才进入二月,下南洋还来的及,让他们启程,也叮嘱他们注意打探收集安南的情报。”

“是,属下这就去通知他们。”谢文昌忙起身告退。

待的谢文昌离开。胡万里起身缓缓的,闲适的踱了几步,这才开口道:“今年已经过了季风期,征安南已无可能,要远征,必须等到年底或是明年开年,先回复朝廷。将东兴港的名分定下来再说。”

说着,他微微一顿,道:“此间事了,佐卿先回东兴港,我要去南京一趟。”

又去南京?薛良辅微微一愣,才道:“少爷,最多一个月,朝廷就会下诏为少爷正名。何以这节骨眼上去南京?”

一个月是不长,可他等的起,徐清曼未必等的起,她怀孕应该快两个月了,再拖一个月,就是三个月,再加上繁琐的礼仪。至少还要耗上一两个月,总不能让徐清曼大着肚子上花轿不是,想到那些繁琐的礼仪,他不由大为头疼。这些事情他可不熟悉,瞟了薛良辅一眼,他才笑道:“等不及,我的去南京迎亲。”

迎亲?薛良辅不由一呆,随即便迟疑着道:“徐家小姐?”

“是。”胡万里点头道。

如此着急去南京迎亲,难不成有问题?这事薛良辅也没胆子问,微微皱了皱眉头,他才道:“少爷,婚姻大事,来不得半点轻忽?旨意一下来,少爷就是小琉球镇守总兵官,朝廷二品大员,徐家小姐也是勋贵之家,明媒正娶,三书六礼一样不能少,这一路流程下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不急在这一时。”

这年头未婚先孕可不是什么光彩事,那是要遭尽歧视和白眼的,不仅自个丢尽脸面,连带着整个家族都会被人轻视,抬不起头来,胡万里自然不敢明说,略微沉吟,他才有些讪讪的道:“这是我承诺她的。”

“少爷现在去南京,风险不小。”薛良辅沉声道:“一旦被锦衣卫察觉,未必能够出得了南京城,三书六礼这些礼仪,也无须少爷露面,属下前去南京如何?”

胡万里白了他一眼,道:“我不去,能行?”

薛良辅转念一想,还真不行,胡万里在南京可没有家,也无长辈亲族,他不露面,徐家未必敢稀里糊涂的应承下来,当即他便沉吟着道:“少爷要去,也行,但不能进南京城,只能在栖霞山,或是镇江。”

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道:“开春正是踏青之时,就去栖霞山。”

栖霞山虽有金陵第一明秀山之称,但开春前来栖霞山的游人并不多,京城达官贵人,大家闺秀多是前往牛首山踏青,赏早春桃花。

春雨蒙蒙,栖霞山路口一处较为幽静的院子——栖枫园的前院西厢房里,伍子顺百无聊赖的捧着一本书闲读,听闻有人路过,他才会跑出厢房去张望,春季来栖霞山的游人本来就少,遇上下雨,半天也见不到一个人影,闲着无事,他只得看书消磨时间,他看的也不是什么杂书,而是奉胡万里之命,搜集的一些关于安南国、占城国的资料。

不过,有关征安南战役的资料,他却根本没法子弄到,能够搜集的都是一些海外游记之类的,没什么价值,虽然没什么价值,他还是读的仔细,少爷既然要搜集安南、占城的资料,定然是要远征安南,他的多了解一些,该考虑在安南安插人手收集情报,这些游记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了解到安南上自朝廷,下至村野,自官至民,冠、婚、丧、祭、数理、医术,无一不用汉字,语言则多是粤语,这比起倭国,就容易多了。

“踢踏踢踏”,一骑快马的马蹄声由远而近,清晰的传入伍子顺的耳中,细雨靡靡,还骑马赶路,自然是有急事,心中一动,他便出了厢房,来到大门口,一骑飞至,就在他身前急停了下来,来人掀开斗笠,露出一张年轻俊气的脸庞,正是他手下章六。

“少爷已经到了。”章六跳下马道:“三辆马车,二刻钟就到,少爷吩咐熬些姜汤。”

“怎么才三辆马车?”伍子顺一愣。

章六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怕太引人注目,分批来的。”

不多时,三辆马车就驶进了栖枫园,伍子顺、章六连忙撑着伞迎了上去,胡万里跳下马车,仰头看了看雨势,便道:“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下来,用马车去将人接来吧。”

伍子顺躬身见礼之后,才谨慎的道:“少爷,怕是有人盯着她,还是等天色好了再接罢。”

胡万里微微一笑,道:“给她传信,她应该有法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