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244章 嘉靖反应

迷茫大明 第244章 嘉靖反应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04:36 来源:蚂蚁文学

南京守备太监不仅仅只是护卫南京之责,还有着监视南京军情和百官之责,守备太监晏宏在折子中除了详细的禀报了南京城内以及各卫所的情形之外,还禀报了南京官员种种动静,胡万里与魏国公徐鹏举往来的情形他自然不敢有丝毫隐瞒,也做了详细的禀报。

看完折子,嘉靖不由微蹙了下眉头,胡万里这几日竟然与徐鹏举有往来?是因为支持武勋重返朝堂一事?那这建武学的建言是否是他出的主意?这种可能很大,建武学与建农学院可谓是同出一辙,徐鹏举要能有这想法也不会等到现在才奏上来。

略微沉吟,他又取过胡万里和徐鹏举的的两份折子对比着看了一遍,良久无语,文官独大的局面一时间是很难打破的,建武学,逐步将勋臣纳入朝堂这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少说也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

对权力或者是说对文官的监督,胡万里在折子里说的很清楚,官场上同年同乡同官同差等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依靠文官对自身的监督是绝对收不到监督之效的,唯有以宦官监督文武,方能卓见成效。

这个观点他赞成,但如何监督宦官这个监督者?再说,他好不容易才将各边镇各省的镇守中官裁撤完,岂能转眼间又复设,这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这两点胡万里应该都清楚,既是有建武学如此稳妥有效的法子,武勋重返朝堂不过是早晚的事,完全无须在此时与文官争一时之高低,他为何在这节骨眼上上这道奏疏?他一介文官,上疏支持勋臣,宦官,就不担心身败名裂?

他此举是为了转移视线,避免一众官员对张璁的攻讦?还是促使他表态支持武勋?仰或是二者兼而有之?这道奏疏是否公开明发?嘉靖一时间有些拿捏不定。

满朝文武都忙于党同伐异,忙于争权夺利,要不就是观望,唯有这个胡万里私人举债赈济救助惨遭乱兵之祸的百姓,而且还为百姓重建房舍,赔偿损失,以挽回朝廷的声誉,又不计个人声名大力支持武勋,宦官,提出三权分立,以期改变现有文官独大的局面。

似这等忠公体国,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前程的臣子实在是太少了,嘉靖着实有些不忍将其推到风口浪尖,这道奏疏一旦明发,胡万里必然成为众矢之的,纵然有他回护,以后的仕途必然亦是艰难无比,张璁便是前车之鉴,胡万里年轻,才干出众,又顾全大局,日后必然要大用的,可不能让他再步张璁的后尘。

想到这里,他又觉的不妥,胡万里这份奏疏既然是通过南京守备太监晏宏转呈的,那徐鹏举和晏宏看没看过这份奏疏?应该是看过的,胡万里的这份奏疏对勋臣和宦官而言,无异于是雪中送炭,这胡万里日后真若大用,会否成为权臣?

正自权衡,一名小太监躬身进来,飞快的瞥了嘉靖一眼,见他仍在出神,也不敢吭声,蹑手蹑脚的便想退出去,不料嘉靖早就瞧见了,当即便道:“何事?鬼鬼祟祟的成何体统?”

那小太监一缩脖子,忙就地跪了下来,道:“奴婢该死,德嫔娘娘遣人来说,皇上批阅奏折劳累了大半日,眼下已过午时,若是皇上有暇,恳祈皇上移驾御花园赏雪,德嫔娘娘备下了皇上爱进的火锅,奴婢见皇上沉心国事,不敢搅扰。”

德嫔方氏乃是嘉靖最近最为宠幸的一名妃子,她素知嘉靖爱雪,今日大雪,刻意遣人来相邀,嘉靖此时哪有心思去赏雪,当即便不耐的挥了挥手,道:”朕忙。”

那小太监刚出去,马上又折了回来,躬身道:“禀皇上,阁臣李时,尚书汪鋐在外求见。”

这几日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嘉靖还真是不想见二人,不用想他也知道,二人此番前来是自陈请辞来的,微微沉吟,他才道:“让他们进来。”

二人躬身进来,见礼之后,李时便沉声道:“禀皇上,微臣才德浅薄,忝居高位,恳祈皇上恩准予以致仕回籍,这是微臣的请辞的折子。”说着便双手呈上折子。

嘉靖淡淡的看了他一眼,知道他这是因为翰林院编修扬名的弹劾而自陈请辞的折子,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他虽是次辅,却是掌着内阁,这些日子天象异常,又遭人弹劾,自陈请辞是规矩,短短几日,他这已是第三次上折子请辞了。

见嘉靖不吭声,汪鋐却沉声道:“启奏皇上,扬名乃杨廷和同乡,此番上疏,实是受杨廷和党羽指使,意在败坏致仕元辅张璁之声名,用心极为险恶,恳祈皇上明鉴。”

听的这话,嘉靖不由微微一怔,这才反应过来,这扬名是嘉靖八年的探花,是张璁的门生,此举确实有损张璁的声名,微微沉吟,他才问道:“扬名是四川人?”

“回皇上,扬名乃四川遂宁人。”汪鋐忙躬身道。

因为扬名直言他迷信道术,在宫中斋醮,嘉靖本就不想姑息此事,如今一听竟然还牵扯到党争,那就不能再迟疑了,张璁他是打算起复的,坏了名声,还如何起复?短短瞬间,他便有了决断,当即沉声道:“来人。”

门外小太监忙躬身入内,嘉靖沉声道:“传旨,着高忠速速缉拿翰林院编修扬名,严刑考问,追查幕后主使。”

“奴婢尊旨。”

李时听的一愣,怎的让东厂出面抓人,扬名不过一文弱书生,如何经得住东厂的严刑考问?他当即便道:“皇上,扬名狂悖无礼,诽谤君父,诬枉大臣,应着三法司公开审理,以正视听。”

一听这话,嘉靖便知李时这是有意回护,轻瞥了他一眼,才道:“事关党争,公开审理,有碍朝廷声誉,此事无须再议。”说着,他拿起胡万里的折子,道:“这份折子,你们倒是好好议议。”说着将折子递了过去。r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