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迷茫大明 > 第152章 军火商

迷茫大明 第152章 军火商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9:04:36 来源:蚂蚁文学

邸报?胡万里瞥了他一眼,难道新来的邸报又有什么不利的消息?当即他便一笑,道:“岂敢如此劳烦先生,学生回衙心切,一路走的急,正好去先生处讨杯茶喝。”

薛良辅酒量不大,但半斤八两还是不在话下,之所以中途逃席,是因为喝急了,自知不妙,心里实则还是很清明,听的胡万里这一说,他忙侧身礼让,道:“堂翁请。”

两人进的院子,一个十七八岁的丫鬟便迎了出来,将两人请入书房,上了茶,才掩门退出,薛良辅自案头抽出才送来的邸报递了过去,道:“堂翁以为,张阁老复任首辅,会否有所改变?”

张阁老复出?胡万里赶紧的拿起邸报,第一条谕旨便是,遣行人周文烛赍敕召致仕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张孚敬复任办事。

诏曰:朕闻君臣相与,自昔为难,卿以赤诚辅朕,朕亦腹心是托,不意一时被惑,自陷于过,朕不敢私,特令卿致仕以避人言,自卿去后,不独朕思念之,圣母嗟问者亦数次矣,夫人谁无过,臣子于君父义法具在,兹以万机事重,辅赞乏人,朕费类必得卿终始以佐之而后可。

今遣行人周文烛敕往召之,卿即兼程星夜而进复任事庶,慰我圣母至怀,不负朕思托之,如忌而疑之,恐非事君之道,郡宜早来以匡朕,慎勿自负。

细细看完这道谕旨,胡万里不由暗松了一口气,张璁果然是复任首辅了!从这道谕旨看,张璁的圣眷丝毫不受影响,倚重之情,跃然纸上。

张璁回阁复任首辅,对他而言,不啻于是天大的喜讯,至少福建这帮龌龊官员会有所顾忌,不敢恣意妄为,轻松下来,他才想到薛良辅的问话,张璁再次复出,会否有所改变?这是指张璁结党?还是指他媚嫉忌恶?这两点,张璁怕是都没可能改,根子不在张璁身上,而是在嘉靖身上!

微微沉吟,他才道:“先生对此是何看法?”

薛良辅喝了些酒,也不似平日那般谨慎,脱口便道:“断无可能改变,反而会变本加厉!张阁老离任虽然不过四月,但京师人事变动不小,圣上在有意无意之间,已经为张阁老竖立了一大对手,不是一人,而是一群,一派,一党!

堂翁,即便是破镜重圆亦会留下痕迹,何况京师如今是这种情形,何去何从,堂翁可要三思。”

党争?张璁与谁?嘉靖火速提拔起来的,现任礼部尚书的夏言?明朝的党争难道始于嘉靖朝的张璁和夏言?胡万里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明朝的党争是相当出名的,东林党更是如雷贯耳,党争的残酷他也是很清楚的,而且张璁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多半是个失败者!

薛良辅的这个担忧并非是杞人忧天,确实该未雨绸缪,预做布置,一旦张璁与夏言展开党争,他这个张璁的得意门生,颇受嘉靖赏识的五品知县,必然是夏言打击的首要对象!如果张璁是个失败者,他又岂能幸免?

见胡万里默然无语,薛良辅呷了口茶,缓缓说道:“皇上自御极登基以来,屡屡超擢,京师文武大员阿谀奉承以求幸进者,比比皆是,京师清谈礼仪之风方兴未艾,崇尚斋醮之风又起,若是再起党争.,朝局不堪想象。”

微微顿了顿,他才接着道:“堂翁出京以来,首倡驿站之弊,继之又言科举之弊,建言推行汉语拼音,一统方言,筹建农学院以促进粮食增产,革除钱法之弊,推行银币,一统钱币,桩桩件件皆是实务。

既长于实务,又为圣上所赏识,一旦卷入党争,堂翁必然首当其冲,晚生窃以为,堂翁应该乘着张阁老复出之机,急流勇退!”

急流勇退?才二十七岁就让我致仕退隐?胡万里甚是惊讶的看了他一眼,不是酒喝高了吧?

少一沉吟,胡万里站起身道:“先生金玉良言,然事关重大,学生须得仔细权衡。”说着,微微一揖,便出了房间。

宅门后,秋蝶、葛佘芳、张小娥带着一众丫鬟皆在门后恭候着,胡万里回衙的消息她们一早便被报知,齐齐赶来恭迎,一见胡万里缓步踱了进来,便纷纷上前见礼,登时便一片莺声燕语,胡万里满腹心思立时被冲的一干二净。

县尊回衙,张璁复任首辅的消息很快就在县衙里传了开来,县衙一众官吏无不大为欣喜,次日一早,县丞张明贤也不敢擅自安排衙务,但左等右等却不闻云板响,他只得敢到宅门外求见。

不一时,门房小厮李风烈便快步出来道:“老爷吩咐,着县丞大人照常处理衙务。”

张明贤微微一愣,道:“张阁老复任首辅的消息一传开,今日必定有不少官员缙绅前来县衙拜访。”

“老爷吩咐了,病体未愈,一概不见。”李风烈忙含笑道。

张明贤眉头不由一皱,不在衙中也就罢了,明明在衙也不见客,这却是为何?漳州官场谁不知道胡知县以病乞休是怎么会事,如此大刺刺的拒见,会不会招来闲言赘语?略一沉吟,他才试探着道:“堂翁是否身体不适?”

李风烈微微笑道:“老爷确实身体不适,令小的将送来的名刺都整理好,过几日一一拜会。”

三堂签押房,胡万里慢慢的翻看着这三个月来的邸报,薛良辅说的不错,以礼部尚书夏言为首的一众官员如今已经开始公然的支持参与嘉靖的斋醮,钦安殿祈嗣醮,不仅尚书夏言担任醮坛监礼使,侍郎湛若水、顾鼎成亦担任醮坛导引官,还有不少文武大臣进香。

看来,夏言他们是另辟蹊径,由礼仪而转向斋醮了,京师除了礼仪新贵,又要出现一批斋醮新贵了!这都是些什么破事?

不消说,张璁一回京与夏言之间必然会有一番明争暗斗,他这个张璁的得意门生,只要身在官场,哪怕是躺的再远,估计也有中枪的可能,真如薛良辅建议的急流勇退,退隐?

问题是一旦退隐,还有没有复出的可能?他可不是张璁,与嘉靖也没什么交情,若是张璁被斗跨了,夏言会给他机会复出?即便有机会复出,单枪匹马又如何斗得过夏言?

如此看来,急流勇退是个馊主意!便是为了自己,也得帮张璁撑下去,至少在张璁垮台之前得在嘉靖面前混个脸熟,留下个深刻的印象,最好是能混个二、三品的大员,否则根本没有自保的能力。

想到这里,胡万里脑子里猛的冒出一个念头,急流勇退,全力发展东兴港如何?不,应该是全力发展小琉球,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很快就熄灭了。

开发小琉球,以他现在的实力和财力,没个数十年,怕是难见成效,而且一旦规模稍大,很可能就会引来朝廷大军的征缴,嘉靖是不可能坐视小琉球出现一股足以威胁到东南沿海各省的强大势力,若是小琉球战争不断,估计也没人愿意来了。

因此,要想开发小琉球,就必须有强大的海军,必须有能够承载数十门重炮的战舰,且不说风帆战舰,最起码也得有能装载二三十门火炮的辅助舰才能火炮充分发挥火器的优势,才能安心开发小琉球。

尚在规划中的东兴港造船厂何年何月才能造出能够装载数十门火炮的战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能否有足够的财力支撑造船厂也是个问题,造船厂、移民、研制火器同时展开,这压力实是太大了。

虽然能够用铁模快速铸炮,但海商的需求量毕竟有限,估计全力铸造半年就会达到饱和状态,总不能将火炮卖给造反的那些义军吧,那无异于是在犯罪!

不对!什么时候眼光变的如此狭窄了?火炮火枪怎能只想到在大明卖?南洋各国,莫卧尔帝国(印度)、中东都可以卖!

想到这里,他顿时豁然开朗,这些国家如是拥有大量的火炮火枪,欧洲各国也不会如此轻易的奴役他们,还有中东,现在应该是阿拉伯和奥斯曼两大帝国的天下吧?如果有不逊色于欧洲的火器,他们将会极大的牵制欧洲!

如此一来,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将为之一变!

不过,要想成为世界军火供应商,必须打通与莫卧尔帝国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帝国的航线,首先必须夺取马六甲海峡!现在应该是被控制在葡萄牙人手里,问题是海商谁敢去招惹葡萄牙人?吴家有这个胆量,有这个野心吗?

是自个去打通这条航线?还是另外找盟友?找一个富有侵略性,野心勃勃的盟友?胡万里不由又有些纠结起来,盟友找得不好,可是一烦,容易遭到反噬,亲自出马,却又太费时日。

略一沉吟,他便微微笑了起来,有些操之过急了,不论是亲自出马还是另找盟友,如今都未时尚早,眼下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加强东兴港的防卫力量,加强船员水手的训练,这至少还要两三年时间。(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