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之最强民兵 > 第二百一十七章 解放区的施政策略

ps:今天是中秋节,蚊子再此祝各位大大们中秋节快乐唯一有点不爽的是,蚊子中秋三天假竟然都要上班,苦b的人生啊!

其次感谢书友‘helloleefong’大大的打赏,也感谢书友‘潜航者’大大的二张月票支持!不管如何,这个小长假希望诸位书友们玩的开心!玩的happy!

自从民兵纵队准备收复察哈尔以及周边二个省份时,邓成功就考虑过如何将这个后世被命名为内蒙的地区。在考虑到如今这三个省份,靠近蒙古的一边几乎都是游牧民族占据了大多数。这对于将来保持当地的稳定还是会非常不利,因此邓成功就决定实施在华北根据地中,都没有实施的军功换军田的政策。

如今华北民兵纵队加上三十五军,一线主力部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近八十万。如果根据民兵纵队的战场缴获规定,所需要的资金只怕足以拖垮民兵纵队的重建资金。为了改善当地的汉蒙比例失衡,邓成功就决定实施军田以及军功拧二个新的奖励政策。

军田实施的对象,包括一线主力作战部队的排级以下民兵跟二线的立功受奖民兵部队,军功拧则是包含了排级以上的民兵军官。他们在以后的收复作战中,将不会收到相应的奖金补助,相反是给予他们一定数量的田地以充做战争红利。

这兄给士兵的田地,他们可以自由处置这些田地到底是租还是自用。了解这年头百姓对于田地的渴望,邓成功在收复察哈尔跟热河后,就通电华北各根据地的百姓,如果愿意搬迁到这二个新根据地的百姓,根据他们的家庭人口分发田地,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田地。

而这些新移民过来的百姓,第一年不用交纳任何租粮,第二年交纳一成即可。从第三年开始则交纳二成并且一直以这个规定实施下去。其余每年田地中所收取的八成收益,百姓则可以自行处理。对于这个诱惑,现在人口密度相对集中的华北根据地百姓,经过当地民兵的宣传之后,很快成群结队的在基层民兵的护送下,进入察哈尔跟热河二地人烟相对稀少的地区。

有了这些百姓的加入,这二个地区原本荒废的田地也迅速的被开垦出来。而为了减少人口密集导致的沙漠风化速度加大。邓成功还命令当地的主力部队以及预备部队,在训练之余必须加大植树造林的密集。他在把这块后世动不动闹起满天风沙的地方,建设成为塞外绿洲。

对此,以邓成功在军中的威望,那些民兵跟军官虽然不明白打仗跟种树有什么关系,但每周的休息日。这些民兵还是很服从的将从附近培育出来的新树苗一片片栽种下去。不管怎么说,习惯了绿树成荫的原华北民兵,对于现在新驻地中一眼望过去都是草原的地方,觉得能有一些树木的点缀应该会更漂亮。

民兵纵队的这种大肆移居汉民的做法,还是让很多当地的满蒙王公,产生了忧虑。只是对于这些平日就靠剥削牧民的王公,邓成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德王以及参加了伪蒙政府的王公官员,在召集了这些省内王公亲自观看的情况下,将他们一个个枪决。

同时宣布取消现在还存在于满蒙地区的包衣奴才制度,要求这些满蒙王公,必须尽快解救对那些奴隶的压榨。同时根本他们平时的所做所为,做出相应的处罚。对此,面对荷枪实弹以及随时准备进攻的民兵部队,这些满蒙王公虽然痛恨邓成功的霸道。还是不得不当着那些喜极而泣的牧民,将那一张张注定了他们未来子子孙孙都只能成为奴隶跟包衣奴才的卖身契。

同时,对合作的满蒙王公,邓成功又拿出一部队的资金,将属于他们的草场根据相应的价格买下来。又鼓励这些配合的满蒙王公,可以用他们的拧跟资金,投资到他们民兵纵队。即将在当地开设的工厂,坐在家里收取每月的红利。也比天天守着破草场要舒服一些吧!

而且为了提倡这些满蒙王公支持民兵纵队的一系列新政,邓成功在招兵以及任命新政府的政府人员时,也会额外给予这些王公的家属一些照顾。让这些失去了牧场的王公。也能重新当上工厂主,甚至于新政府的官员。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渗透,让原本还准备抱团对抗的满蒙王公,开始陆续出现了主动向民兵纵队表达善意的王公。尤其是在他们拧附近,陆续开办起来的毛皮深加工工厂,那些先前以呕取股份的王公,拿到了第一个月的红利后。

察哈尔地区的满蒙王公们,终于知道什么来钱快而且还轻松。稍有几个死性不改的,民兵纵队也采取了围堵的方式,将替他们劳作的牧民全部解放出来,重新安排到根据的军功拧工作,拿到的福利待遇远比他们替那些王公放牧高的多。

甚至于,那些以前的底层的牧民不敢想象的孩子上学,随着这些军功拧的建设,以及后续搬迁过来的移民。在这些王公拧周边也陆续开办了扫盲班和专为适龄孩子开办的民族学校。只要跟这些军功拧签定了五年以上劳务合同的牧民,不管你是那个民族的,都可以免费让你的孩子进这歇设满蒙汉语的民族学校。

只要这些牧民的孩子成绩好,他们未来也可以到华北根据地的大学就读。这对于察哈尔绝大多数的牧民而言,是根本不可能想象的好事。加上邓成功从根据地陆续抽调出来的医务人员,也在这些牧民集中区开办医疗所,替当地的牧民解决治病难的问题。

这种种平等相待的新政,让很多刚开始还仇视那些新移民的满蒙牧民,终于明白邓成功所谓的满蒙汉其实都是一家人的话,不是说说就算了的。以前一直觉得汉人当政会欺压他们的满蒙牧民,也终于意识到,眼前这支由汉族人主导的部队,对于他们真的视如一家人。

看着三个省份的移民跟原住民,开始慢慢的融合起来。那些当初只为了混口饭吃加入民兵纵队的满蒙民兵,也终于意识到,他们这次跟的人真的跟对了。在部队训练的积极性,无疑也提高了许多。

而那泄准备搞些小动作的王公,看到原本忠诚于他们的牧民开始对他们离心离德时,终于明白这种无形的新政威力有多大。他们就算再想反抗,私军已经早被撤消。连个人手都招揽不到,还搞个屁的反抗啊!除了支持民兵纵队的新政,留给他们选择的路真的少的可怜。

政务有冯毅祥跟胡光宗以及付作义这些一方军政首长负责,加上从华北抽调的一批拥有丰富农村经验的基层民兵军官配合,这三个省份的新政实施的也异常顺利。做为司令员的邓成功,只要把持大的方向不出错。其他的事情交由下面的人去落实就可以。

他在三省的局势相对稳定的时候,立即下达了将人数已经扩编到二万多人的纵队兵工厂,抽调一半的人员跟设备,进入选定包头跟呼和浩特地区再建造一个分基地。根据地中的钢铁厂以及铸造厂,也全部搬迁至此。

这二个地方,将是民兵纵队实施重工业发展的战备基地。相比在华北根据地要小心翼翼的发展,此时外围已经布置妥当了防空部队的二个城市。尽管不能保证最大情况的安全。但小鬼子的飞机想要把炸弹丢到这里来,只怕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为此,实施重工业基地的打造计划时机完全成熟。

为此整个民兵纵队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收复作战后,又进行了整编扩军以及移民安置新政实施的琐事之中。三个老将负责三省的军政大事,许明远这个政治主任做镇局势相对稳定的华北战区。至于邓成功,则一门心思的筹备这个重工业基地。

因为三省的收复作战,除了热河以东的一星市因为小鬼子的主动撤退破坏了不少外,绥远跟察哈尔小鬼子保留下来的工厂还是相对比较完整。这意味着。只要邓成功把工厂搬迁至此,他们也能很快的恢复生产能力,为民兵纵队生产制造成更多的武器装备。

在兵工厂的人员跟设备还在进行安装调试时,邓成功来到了组建于呼和浩特城外的民兵医药研究所。因为这家汇集了根据地,所有医学精英的研究所,终于研究出了在二战时发挥了重大作用的青霉素。这让邓成功开始兴奋的幻想着,等到青霉素能够正式进行临床使用后。相信单单这个财路就足以支持民兵纵队越来越大的开支。

为了组建这个医药研究所,民兵纵队陆续投入了上百万大洋的投入,邓成功也将自己对这个药所知的一些知识,全盘的告知了这些医学精英。直到最近。搬迁至此终于有了自己研究所跟工厂的医药研究所,才给自己致电,说青霉素已经提及成功,并且进行过小白鼠的实验,药效果然如同邓成功所形容的那般神奇。

为此,一直只花钱却产生不了效益的医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自然第一时间给这个无私支持他们一切需求的司令员,让他一起过来分享这个医药史上重要的发明。

当邓成功的车队抵达医药研究所的时候,负责担任研究所所长自美国海归的医学博士孔凡岭,也第一次觉得自信心十足的站在门口等候邓成功的视察。经过十多次小白鼠的实体注射实验,孔凡岭可以想象这个药物的发明,足以让他这个带头人留名青史。

而这一切,都是当初他毅然决定辞去在美国优厚的工作,回国加入到当时还条件简漏的民兵纵队医药研究所。而这一干就是一年多,对于他提出的采购要求,邓成功都是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设备跟人员,都会第一时间给他购买甚至于聘请过来。

加上在这青霉素的研究上,邓成功提供的提取方法,还是给予了孔凡岭很多的领悟,也让他少走了许多弯路。直到搬迁到这里后,青霉素才总算提取成功,并且实验出来的效果惊人的显著。这让从事医药研究几十年的孔凡岭,第一次觉得当初的选择真的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