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之神医嫡女 > 第79章 六六之寿

重生之神医嫡女 第79章 六六之寿

作者:姽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5:5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黄英的执念到底是什么,苏尚彤并没有去问,只回去将她的原话转告给了苏尚为,想了想,又从袖子里取出一粒绿豆大小的药丸,拿帕子包了,递到他的手里,说道:“这药丸虽然看着有些大,却是遇水即化、不留痕迹的。哥哥动作快些,想那陈大公子是发现不了的。”

九月二十二这日,天气晴好,微风和煦,竟似春日里的光景一般。康亲王见天气这样好,心中高兴,将那祝寿的筵席俱都移到了湖中的水榭之上。康亲王妃就带着一众女客坐在一墙之隔的后园中赏花、谈笑。王府的水榭建的高,若是有人站在临湖的地方,便可将后园中情形尽收眼底,园中的女客也能透过密密疏疏的树桠将他瞧个明白,倒也相映成趣。

此时正是丹桂飘香的时节,不时随风传来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想是怕破坏了这般静谧的氛围,康亲王妃并未叫人搭起戏台子,只让人在靠近墙边的一处平坦地界建了个高台,上头约莫能站三四个人。

苏尚彤随着宁氏刚进园中,就见黄英着一袭月牙蓝衣裙,外头罩着同色的薄氅,并着两个丫鬟,站在那高台之上,衣袂飘飘。她见苏尚彤望过来,回以一笑。

这时,一个眉心朱砂一点的女子,像欢喜的小喜鹊一般小跑过来,喊了一声“苏姐姐”。苏尚彤想她前几日还想到了白宁馨,今日就见着她了,也是开心,同她说起话来。谈笑间,也不忘朝领着白宁馨过来的白夫人问了好。这位前白御史的夫人钱氏,话说的不多,但看着就温婉可亲,对宁氏和苏尚彤也甚为客气。

康亲王妃给各家夫人们都备下了位置,又不想拘着各家的小姐们,只让她们随意混坐。白宁馨挑了一处花开的极好看的地方,拉着苏尚彤坐下。后又将柳家夫人拉过来坐在她左边,叶慕离来了之后,便坐在苏尚彤的右手边。本该是一团和和气气的,可偏偏这柳家夫人身边坐着那日苏尚彤救下的丫鬟小言,叶慕离右边坐着萧家小姐萧丹芸。有小言在一旁,柳家夫人明显兴致不高,同白宁馨说起话来都不见了往日的随意。而那位萧家小姐,则一个劲地拿怨毒的眼光盯着苏尚彤,复又看到高台上的黄英,恨恨地嘟囔了一句:“有点本事便了不得了……没有姑娘家的样子,真不要脸!”也不知是骂的谁。

苏尚彤也不理她,只同叶慕离她们说话。叶慕离拉拉她的袖子,悄悄附耳说了一句:“上次苏姐姐提起的事情,我已经寻着空儿跟表哥说过了。表哥说他虽不好插手政事,但余家若是真通敌卖国,视边关将士性命如儿戏,他是定不会置之不理的。”

“慕离,多谢你!”苏尚彤握住叶慕离的手,连道了几声谢。当日跟叶慕离提及此事,本是想让她帮着引荐一下镇国将军。可惜,萧老夫人寿宴的时候她未能去的了将军府,此事也就搁下了。她已另觅了法子,却不想叶慕离还一直记在心里。如今,余家通敌一事,圣上和镇国将军都已得了消息,必能多方防范。余家也不会像前世一般,东窗事发之后脱身事外、嫁祸他人。外祖被诬陷毕竟不是当下会发生的事情,她也没有任何证据,所以得了这样的结果本就是最好了。若是日后,外祖还是被人嫁祸,她还有那神龙鼎,总会有破解之法的。想到这,悬在心口多日的大石终于落了地,整个人都好似轻盈了些许,说出的话也诙谐有趣的多,惹得白宁馨和叶慕离笑的捧腹。

不消一会儿,客就来齐了。

康亲王府的花园大的很,各家夫人小姐都落座之后还是显得有些空旷。康亲王妃便命人去将府里得宠的妾室请了几个过来,坐在一旁伺候着说话。

待那边水榭之上人也来的差不多了,康亲王妃便吩咐下人拿些果子、糕点什么的上来,又让人奏了乐,看各家小姐斗草玩。

这时,水榭那边回廊上站出来一个身着绯色官服的人,瞧着官服上的白鹇,应是个五品官。只听他提高了声音说道:“吾乃大理寺卿黄守瑞,今贺王爷福寿无双。家中小女不才,愿开一文擂,与一众公子们比试,只为博王爷王妃和诸位大人一乐。”

只听那边传来一阵笑声,随后又有人问:“怎么个比法?”

黄寺卿也笑道:“不过是让王爷随意指个题,又让王妃抽个韵,挑战的公子和小女各在一炷香内做首诗,看看谁做的好些。若是小女侥幸赢了,那挑战的公子便得送个彩头给王爷,随王爷吩咐什么,都要应了。若是哪位公子胜了小女,又不嫌弃小女蒲柳之姿,便是我黄家的东床快婿!”

黄家小姐才高八斗,又生得眉清目秀、风流袅娜,京中各家都唯恐高攀了她,这才不敢上门提亲。如今有这样好的机会,那些素日里想跟黄家结亲的哪个不摩拳擦掌的想要试试?只是一想起黄家小姐的诗词造诣,又不愿做那最先丢脸之人。故而,反倒一时冷了场。

正巧,此时听外头报道:

“太子殿下到!”

“三皇子殿下到!”

“玉华公主到!”

一时众人又忙不迭的请安。太子李潇赶紧阻了康亲王之礼:“今日皇叔过寿,不必多礼。”又见了高台之上跪着的黄英,赶紧叫了起来,问道,“这黄寺卿又想了什么好主意呢?”

黄寺卿赶紧把文擂之事说了。太子听了,又问:“那输赢又该如何评判呢?”

黄寺卿笑道:“今日苏相、柳相和新科状元都在此,由他们三人作评审,想必大家是没有不服的。”这一届的新科状元已过不惑之年,自然不好参加比试,当个评审倒也免得尴尬。

太子听了也笑:“也亏你想得周到,如此甚好!”

方才还有些犹豫的世家公子,见太子来了,都纷纷上前说要挑战。最后由太子点了一人出来,站在水榭廊边,与高台之上的黄英遥遥相对。

这厢,康亲王随手点了园中的丹桂,却又言明诗中不得有“丹”、“桂”二字。

那厢,又有个小丫鬟端了个盒子,由康亲王妃从里头抽了个字。康亲王妃抽了一看,是个“佳”字,笑道:“正是个好兆头!只是这韵却难了些。”

丫鬟得了牌子,朗声报道:“韵取九佳。”又打开盒子,拿出一支香来,听得那边一声令下,就立刻点上了。

听得令声,那挑战之人立马伏案写了起来,抓耳挠腮将这韵部中的字想了个遍,好容易得了一首好的,迫不及待的誊好了,却见对面的黄英一动不动,只牢牢地盯着这边瞧,心下一喜:“莫不是这黄小姐想要故意输给我?”

一炷香烧了大半,黄英不动,黄寺卿却急地跟什么似的,在下头唤了两声“英儿”,未得答复,险些就想要跳到湖里游过去打醒自家女儿了。好在黄英在香快烧尽时,回过神来,也不琢磨,直接提笔挥就了一首七言绝句。

两边各由一个丫鬟,在写了字的红绢上系了一块小石头,让诗作垂了下去,供苏相三人品评。

苏相、柳相二人中间坐着新科状元。他二人也不交谈,只各自将自己的答复说与了状元郎,由状元郎报出来:“这一局,黄姑娘胜!”

高台之上,黄英声音清朗,不复往日的软糯,抱拳说了一句“承让”,气势如虹,倒真像个女将军一般。

那黄寺卿在下面哈哈笑着,声如擂鼓:“哈哈,好诗!好诗!这才是我黄家的女儿。”

苏尚彤本还在看二人的诗作,听了此话,脑中却忽然窜进了一道声音:“无妨。我苏向宇的女儿,便是该这么早舞文弄墨的!”

闭上眼睛,依稀能看到才四五岁大的她搂着父亲的脖子,开心得手舞足蹈:“爹爹,爹爹,我要那个。”

那时候,娘亲一脸宠溺的看着自己,笑得无奈:“彤儿乖,你还小,这些等大了再学。”

她还未来得及露出委屈的神色,便被爹爹拍拍脑袋:“无妨。我苏向宇的女儿,便是该这么早舞文弄墨的。对不对,小彤儿?”

她抬起肥肥的小脸狠狠地点了两下头:“嗯嗯!”还朝娘亲做了个鬼脸,更是开心的把头埋回到爹爹的脖子里。

“爹爹……”脱口轻唤了一声,她终是忍不住抬头望向那水榭之上。

面前之人与记忆中一样,有一双幽深似海的眸子,还是那般的相貌堂堂。可他看着却不同了。不知从何时起,他的鬓边已添了白发,眼角又增了皱纹。而且,也不记得有多久都没见他笑过了。苏尚彤忽然发现,瑶国那位人人称颂的“玉面”苏相竟变得那么沧桑。

再定睛看时,却看到了他身后站着的墨鱼——不对,是三皇子。他也正朝这边望来,四目相对,苏尚彤一惊,赶紧垂眸,转过脸去,看白宁馨她们斗草玩。

苏尚彤不敢再往水榭那边看,直道有人拍了她一下:“喂,那是你哥哥吗?”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苏向宇身后的人已换成了她的哥哥苏尚为。而她,也忆起了这个声音的主人——四公主李玉。

苏尚彤似乎懵了一般:“什么?”

玉华公主皱眉:“怎么,你不是苏家的小姐么?”

苏尚彤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知道要来康亲王府的寿宴,她便天天嘱咐苏尚为:“哥哥,你离宫中之人都远着些,尤其是四公主,千万别让她瞧见你。”那时,苏尚为也不问缘由,笑着应了。不想,今日因为这宴会的布置,还是让四公主瞧见了哥哥。

一边的白宁馨斗草赢了,笑嘻嘻地跑过来,听了这话,笑道:“苏姐姐自然是苏家小姐,这位姐姐又是哪家的小姐呢?既然过来了,便和我们一道玩吧!”

今日,玉华公主没有着宫装,只穿了一身百褶如意裙,梳个分肖髻,与各家小姐看着差不多,白宁馨才有此一问。

玉华公主看了看白宁馨,说:“我认得你,你是太子妃的妹妹。”

白宁馨听玉华公主这么说,嘟了嘟嘴,似是有些不开心,嗫嚅了一句:“人人都认我是太子妃的妹妹,我却只想被当成馨儿。”

玉华公主一听这话,笑着上前拉了白宁馨的手:“你既这么说,我就叫你馨儿。你叫我玉儿就是。”

白宁馨笑开:“好!那玉儿同我们一起玩吧。”

苏尚彤有些不解的看着眼前的一幕,记忆里那位玉华公主的脾气似乎不是这样的……

那边,已经战至第五局,第五个出来挑战的公子她确是再熟悉不过。只听那边传来声音:“鄙人萧天辰不才,敬请黄姑娘赐教。”

萧丹芸也听到了这话,丢开了手边的玩意儿,拉着叶慕离跑到一处假山上坐着,指着水榭之上朝叶慕离说道:“瞧,我哥哥出马了。方才那些不过是小打小闹。我哥哥文采非凡,那黄英是胜不过的。”看了看站在高台之上,面色平静无波的黄英,又皱眉,“可是那这等不规矩的女子,才别想进我家的门!哥哥就算赢了,也不会娶她的。”

这一局指的是“菊”,韵定的是“六麻”。

萧天辰虽是风流成性,可为了博个好名声,诗文也是读了不少的。今作得一首《菊赋》倒是得了不少赞赏。苏尚彤见他写的是: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1]

她早知萧天辰旁的不行,诗词上还是有些造化的。不然那日她也不会借了他的诗去见那含烟美人。这诗做的确是好,可这字里行间透出的自命不凡将他的性子暴露无疑。不过,在场之人或许觉得年轻人有点傲气是好事,对萧天辰这诗都是一水的赞誉。

再看黄英写的是:

《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2]

只一眼,高下立判。

果然,听那新科状元再一次说道:“黄姑娘胜!”

萧天辰本是得意洋洋的样子,听了这结果先是一愣,又回身望向评审席,见苏相、柳相二人淡然的样子,心中恨极。这诗是他往日琢磨了许久才写出来的,任谁见了都说这诗做的好。今日运气好,正巧得了这题这韵,谁想竟被这二人判了败。

黄家姑娘不过是个女子,诗词方面造诣再高,也赢不得他的。他当日听了这文擂一事,本还有些犹豫。只是想着她的祖父是太子太傅,娶了黄家女,得了黄家的助力,入朝为个几品的官,他便再也不用被人说是受萧天澈的照拂了。可黄家姑娘长得不若夏荷那般娇柔妩媚,更是比不得那含烟美人,他心里原是犹豫的。后来见太子对这比试有些兴趣,心中想着要在太子殿下面前出回风头,大不了将黄家女娶进门来凉在一旁,再把夏荷迎回来做妾,他日再收了含烟美人便也罢了,这才上了台比试,哪想竟会输了。

他又望向黄英那波澜不惊的面庞,心中更是确定,那苏相、柳相都得了黄寺卿的好处,这才回回都判黄家姑娘胜。不然,她赢了比赛,怎会一丝喜悦的表情都没有呢?

苏尚彤远远瞧见萧天辰那般做派,也知他心中所想如何,她牵起嘴角,乐的看戏,手上随意拈了根草,无意识的编起了小玩意儿。

康亲王今日心情甚好,对萧天辰也和颜悦色:“本王这次也不要什么彩头了,就罚萧二公子喝三盅酒吧。”

那黄寺卿见女儿又赢了一局,心中舒畅,笑着对萧天辰拱手:“萧二公子承让!”

谁知萧天辰横了他一眼,一甩袖子,气哼哼的走了。

苏尚彤不料萧天辰竟这般不知礼数,看那黄寺卿气哼哼的样子甚是好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玉华公主也不知何时又坐在了她身旁,见此情形,也说了一句:“这人好生无礼!看本……我日后教训教训他!”

作者有话要说:[1]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宋·苏轼《赵昌寒菊》

原谅作者写不来诗,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