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问镜 > 追逐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斩龙封神 碧血开道(五)

“杨祖”一步跨出,与之同时,地上溅落的碧血都摄回他手中,随即轻弹,滴滴碧血,就此蒸腾,化为一道虚淡的虹光,投向茫茫云雾之中。

此时“杨祖”又侧身引臂,笑道:“圣人,请。”

碧血化虹,余慈万万不能再以辇车代步,他上前几步,向杨祖,也是向他足下的虹桥郑重施礼,这才步上虹桥,踏虹而行。

两位神将都随侍在侧,“杨祖”则大袖飘飘走在前面。

余慈想了想,尝试着问道:“敢问如何称呼?”

试探的结果让他失望,回应他的只是“杨祖”朗朗的笑声。

虹桥所经之处,云雾深层隐约可见层层铺开的建筑群落,然而此处再怎么壮观,也比不过“梦中”所化道境,况且细看去,大都也是破败。

当年的魔劫也严重破坏了太霄神庭中枢,唯一可值得庆幸的,大概是这里再没有魔头留存――那些魔头都已被杨祖在封神台上斩杀殆尽,留下的末法主级别的强者,刚刚也在斩龙台上与杨祖的生机一道破灭,只留下一个参罗利那。

对那位,余慈绝不会忘。

虹光定有缩地成寸的神通,几个念头转过之后,就已经到了尽头。

这里光线陡? 暗,却有星辰列布,余慈一时以为自己是来到了外域星空。

但很快他就发现,星辰依稀可见三垣四象法度,却又糅合四季变化,其形如球,有些像天垣本命金符,但其形状,更像是一个孕育生命的胚胎。在其外围,还缀着长长的散星河流,以“胚胎”为中心缓缓旋转,在虚空中罗列出虚实不等的线条。

脚下虹桥无声消散,“杨祖”和余慈都悬在半空。

余慈继续观察,发现无数星辰流转的痕迹,大半周行不悖,偶尔交错,其实构成了一处似祭坛又似宫殿的整体结构,其范围之广大,已经超出了视野的极限,只有用感应才能勉强测出边际。

太霄神庭核心区绝没有这么广阔,想也知道,这必然有虚空神通作用。

“杨祖”介绍道:“此处是中天紫微之位。”

然后看似随意地伸手指点:“那是玉皇之位、勾陈之位、后土之位。”

不管是哪个位置,余慈其实都看不到,但随着“杨祖”的指点,自然就在感应中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于是明白,四御之方位并无定数,依天时而动,以道法为规,聚合无常。

恐怕上清宗的前辈也早有被人攻到核心之地的准备,布下这等局面,只要来人不通上清法度,连位置都摸不到,只会在这星空大殿之中迷失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死于四御合击之下。

当年实是紫微帝御遭受魔染,干扰了法度运转,被从内部攻破,方有此劫。

余慈正嗟呀之时,又听“杨祖”道:

“圣人奉道尊符诏而来,有一事不可不知。”

“请讲!”

“杨祖”引着余慈绕过星空大殿中央的“胚胎”,到了另一侧:

“当年魔劫起时,上清宗在域外共有四位地仙陆续赶回,然而众魔头在此间围住神庭虚空标识,设下杀局,其中有两位都在魔头围攻下殒落。第三位清净散人,则是破坏了虚空标识,使其他同门幸免于难。

“此时域外上清地仙大约还有两三人,然而标识已毁,等他们寻到路径赶来,不知还有几千、几万年,有等于无。”

余慈本来也没有指望再得到什么后援,对这个消息自然没什么感觉,倒是对那位清净散人的决断,颇是佩服,不过又有些疑惑:

“那……您?我是说杨祖?”

“杨祖乃是强行打破虚空而来,毕竟是开派祖师之一,道统存续自有感应。”

“杨祖”说起“自己”的事完全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根本就是说一位不相干的存在。

余慈为之黯然。

“杨祖”神色不动,只引导余慈目光去看:“这位便是清净散人。当年,他舍掉自己的清净法身,困锁参罗利那分身二百年有奇,终于等到杨祖回返。”

余慈定睛去看,星光掩映下,有一具残缺骸骨,只余半边,尽是灰黑颜色,无论如何都看不出“清净”二字。

但余慈愈发敬重,端端正正行礼。

耳畔听得“杨祖”道:“太霄神庭能存续至今,清净散人当居首功。他本是最早提出神庭构想的上清修士之一,熟悉结构,虽不敌参罗利那,却是抵住魔染,将此前身殒的两位道友所遗道体,分别投入勾陈、后土之位,以上清体系法度磋磨,维持住了神庭元气运转,也维持住了神庭自我净化的功效。

“千载以来,虽然封召神明死伤殆尽,魔劫也终未得竟全功。”

余慈明白,此时“杨祖”所述,恐怕已经不是他“本人”的记忆,而是包括他在内,清净散人等上清英灵在此间留下的印痕,非如此,不能这般脉络清晰,有如目见。

只听“杨祖”又道:“圣人当知,此时勾阵、后土帝御之位已有地仙遗蜕镇压,千年以下,浑然一体,不可分割。有益之处在于,其自发运转,常规状态下无须费力……尤其是后土帝御在位,才有如今这般浓郁灵气。

“不利之处在于,若圣人日后想要聚合全力,层次境界的要求将再度拔高,不可承其重,焉可用其能?”

余慈不由叹了口气。

其实只要余慈是一位地仙大能,以万古云霄统驭,这些都不是问题。

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位长生真人,想要带动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而且是加了份量的,无论如何都不够看。

此事不解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注定不可能发挥全力。

且不说与罗刹鬼王等大能相斗这种“遥远”的事,就是近前,也有一个难关在等着他。

目前余慈在“三方虚空”的控制上固然是以“整体”为主,但最终目标肯定还是要将太霄神庭重新打入整体之中,不说立刻替代真界法则体系,至少也要找到一处位置。

可如今,太霄神庭核心区域只能自行运转,其实也是一种自我封闭。

现在三方虚空结构的“妥协”工作,其实都是由余慈的心内虚空代替,也是有万古云霄加持,“高层”法则上还说得过去。

但体系的碰撞、融合,终究不可能永远都是高来高去,早晚都有轮到更实际层面的时候。

“顽固”地依循旧例的太霄神庭中枢之地,显然是达不成这个目标的

况且,此时中枢之地对外围四方八天都控制不起来,同样也是个麻烦。

四方八天的外围结构,是当年上清宗与洗玉盟乃至于天下各宗各派共议,形成的各方都勉可接受的方案,较之八景三十六天仿于佛门的垂直结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其“开放”。

无论是人、灵、鬼、妖之修士;玄、儒、巫、杂之诸门,都有一份利益在里面,严谨性虽是逊色,包容性却是极强。

但也因此,在缺少了核心之地的统驭后,被幽灿轻易剥离、摊开。

四方八天不是核心,却是一个缓冲的区域。没有四方八天,太霄神庭核心区域将直接暴露在体系冲击的正锋之前,由于余慈无法全盘控制调度,最后结果必将是硬碰硬,什么体系融合、整体把握更无从谈起。

所以,四方八天也是必须要重新控制起来的,它会大幅减少余慈面临的体系融合、整体控制的压力,不至于让他去和两位地仙大能去掰手腕。

控制中枢,控制四方八天――两个“控制”形成了一个螺旋上升,彼此影响、增益的关联环节。

任何一面的进步,都会给另一面带来好处;反之,任何一面的滞碍,都会给另一面的进度带来沉重的压力。

整体来讲,这是好事,余慈不至于用“死力”去强行推动,可以来回借力,形成一整个有章可循的过程。

可这种往来牵系的环节却需要用极长的时间去适应、梳理。

关键的问题是:时间在哪儿?

“杨祖”似乎也能体会到他的为难,这正是余慈心中意念的真实反映,不过,此时的他,是绝不会有什么建议的,仅仅是拱手行礼:

“请圣人决断。”

“圣人,请立下决断!”

缈不可测的云外清虚之天深处,允星站在一处八角亭前,沉声说话。

由于罗刹鬼王在太霄神庭超出常理的布局,他之前利用上清三十六天的总体设计,霎那间崩塌重要一角,但允星不是轻易就受打击的人,他不顽固,但也有自己的坚持。

“圣人,弟子明白,是某些人用东华真君,给我们做了警告。真界经不起八位以上的地仙大能全力开战……是的,那边的意思或许是说,这样的真界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但这种变革的方式,此界生灵如何承受?”

亭中,萧森的视线从书卷上移开,目注爱徒,微微笑道:“所以,我们就要阻止那边,以强破强,把局面弄得更糟?”

允星垂首道:“弟子在时机的把握上,与圣人有些差异。”I129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