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问镜 > 第三十四章 白虎辇车 碧霄玉册(上)

问镜 第三十四章 白虎辇车 碧霄玉册(上)

作者:减肥专家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5:42: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余慈心若金石,不为所动。

太渊惊魂炮连续七击,每一击都消耗了巨量的魔头负面之力,此时的万魔池,是自整合元始魔主巨量信息,化为无边血海之后,最为动荡之际,也是最为虚弱之时。

可不管它再怎么动荡和虚弱,属于那位终极存在的结构骨架始终没有改变,倒是越发地清晰起来。就像是一个几乎要脱形的瘦子,其筋骨脉络,自然会看得特别清楚。

血海中的亿万魔头而言,xing质各不相同,余慈服下的剧毒七情魔丹,专灭神魂,变异情绪,其毁灭xing的毒素,对一部分魔头固然是致命的,对另一部分魔头,却是大补之物。

如此生生灭灭,都在万魔池的“结构骨架”之中,其过程演变,对余慈而言,既可以借机深入把握其中脉络;也能进一步渗透自家根本法则,强化对这一方天地的控制力。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与元始魔主的抗衡。

自从万魔池形成以后,余慈一直在等待着类似的机会,为此也做了相当周密的推演,好不容易碰到,他又怎能放过?

如此做法,危险自然也是有的。

余慈确实是利用心内虚空的独特xing,把七情魔丹的毒xing,完全压在了万魔池中,将其对神魂的伤害降到了最低。

可“燃烧”中的万魔池,破坏力绝不容小觑,尤其是那些受了七情魔丹的“滋补”,连续突破极限的血海魔头,要扯着余慈一块儿入魔的“宏誓大愿”,可一点儿都没有消减。

丹毒洒落后的十息时间内,至少就有上千魔头,冲开了血海的控制,扑击而上,要冲破阻碍,杀入更上层的虚空。

如果让它们得逞,渗透进人间界、星辰天,甚至是核心的承启天,余慈必将被魔意染化,成为彻底受戾气凶意cao控的天魔傀儡,元始魔主最忠诚的爪牙。

还好,余慈拿来镇压万魔池的不是他物,正是对魔头yin物有着本能克制之力的照神铜鉴。

经历过这么些事件冲突,余慈对魔门内部,包括元始魔主、无量虚空神主,还有各大魔门分支的复杂关系,也有了一定的概念。

细节不好猜测,可他能够肯定,作为元始魔主在真界的“分身”,其实也就是“神使”一流的存在,无量虚空神主绝不是理想中的忠诚听话。

作为其标志xing祭器的照神铜鉴,其对天魔一脉的压制程度,甚至超出了玄门、佛门的大部分降魔手段。

此时,照神铜鉴化为一轮明月,镇压无边血海,但凡是有魔头冲上来,便是一道清光落下,任魔头如何凶焰滔天,都在顷刻间收摄一空,随即被宝镜内部愈发强大的漩涡撕碎吞噬。

余慈也能感觉到,每吞噬掉一个魔头,照神铜鉴本身气息就壮大一分,并本能地发掘出一些相对规整的运转秩序,似乎是想恢复到全盛时期的完整和玄妙。

只是,宝镜后半部分在东华虚空时,已经湮灭在无限塌缩的虚空深处,结构上的缺陷,单凭气息的增长,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

一时半会儿的,余慈也没有任何弥补的想法。

七情魔丹的毒xing没那么容易挥发干净,万魔池的动荡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结束,花费的时间比养伤更长许多。

若再算上为了提升控制力,进一步勘验、调整的消耗,算下来十年、八年都不算长。

余慈不会将jing力都耗费在这里,对他而言,目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抓住真实之域“种子”栽下的良机,不断探究其中奥妙。

那毕竟是“真实之域”的境界水准,是地仙、神主级别的心得体会,说是“高屋建瓴”绝不为过,如果能有更好的进益,对万魔池的研究,也会水涨船高。

余慈将大部分心神抽离,沉潜下去。

从与罗刹鬼王交战之初,到聚合动静、生死法则,借用诛神刺剑意,搭建起“紫微帝御”的“高台”,余慈一直都有收获,却因为战斗的影响,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等他真正定下心,进入“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的妙境,灵明自生,思路渐明,清浊动静,自分上下层次,便有脉络牵系,由外而内,将那玄妙在心头逐一显化出来。

冥冥之中,余慈可感:天地趋我而来,离我而去,趋我非我,离我是我。

当天地法则处于常态,聚合分化,依天地法则意志而动,自然流转,不因余慈的存在而有特殊“照顾”时,可谓“非我”。

天地法则因为余慈的原因扭曲、甚至于“塌陷”时,天地大网趋我而来,可谓“从我”,而这仍不是“我”。

而当天地法则在余慈领域之中排列运化,继而“通过”他的转换,重现于宇宙自然之中,也就将自然而然地烙上专属于他的“印记”,方可谓“我”。

趋为“曲”,为形之变、量之变;离为“化”,为神之变、质之变。

当余慈搭建起“高台”,形成那颗栽植于真实之域的“种子”,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天地虚空中凝结了一处核心节点。

天地法则从“节点”中穿过,再辐she开来。

细究机理,绕不过去的就是紫微帝御的“高台”,那是生死法则、动静法则,还有昊典的纯化剑意共同搭建成的。

动静之间有“度”,合“度”则为生,逾“度”则为死。

生死之间,还有更jing微的运化,尤其是涉及神魂的部分,已超出动静法则的局限。

二者相加,实是奇妙而又切实的结合。

相比之下,剑意不羁,无视一切法则,恰是与严密周整的法则体系相对。

有法和无法,规矩和混乱,相映相见。

既看到了光,也看到了影;既感应到了“可感之物”,也认知到了反面的“虚无之理”,形成了一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也无法用层次来限定的奇妙平衡。

似存若逝,似有如无,变动不居,穷极万境,虽是一瞬,即成永恒。

这就是“种子”的实质,在真实之域烙下,同样埋入心底。吞吐天地法则,不断烙下“我”的印记。

相比之下,紫微帝御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是“种子”的真核有感于蓬勃星力,与他上清心法交互感应,推出来的一个外壳而已。

这份感悟来得如此清晰,一时间却又难以真正解析明透,稍稍思索,就是时间飞逝,不知多少i夜。

当余慈感觉到心力损耗之时,便自然醒转。

他睁开眼睛,径直披衣出门,时间的刻度自然呈现于心,没有丝毫遗漏。

自他迈入静室,再迈出来,正好三十六次i月轮转,不多一分,不少一毫。其中颇有几分玄妙之理。

神意自然铺开,周围形势了解于心。

外面不远处,玄黄正在专心看书。附近舱室中,是白衣和雪枝,其中白衣气息绵长,应该正在修炼。

以前余慈也注意过,白衣修炼法门出自旁门,却经过高手点拨修改,水准其实颇高。

但经过与他几次双修,周身气机运转开始向玄门过渡,目前正是根基重塑阶段,比较漫长,实力甚至可能有所折损。

可白衣一点儿都不迟疑,决断力可算是了得。

余慈不去打扰她们,径直出舱,万丈阳光照下,暖融融的颇是舒服。

远处,有侍奉的婢仆,没有靠的太近,大约是怕惊扰他修行,此时尽都跪下行礼,还有人传讯,余慈也不理会,信步走到空旷处,也是移山云舟上层某个高点,居高临下,大半船体都在眼中。

巨帆如片片白云,其上符纹闪亮,牵引气流,与船体自身的强大动力一起,将速度维持在每息七里的水平,这是长生真人的水准,也就是移山云舟的正常巡航速度。

如此庞然巨物,以这等高速飞行,本身就是最可怕的武器,以至于虚空连震,元气扭曲,向侧后方喷she,如此威势,就是大劫法宗师也不敢正面挡下。

动静之妙,便在其中体现出来。

正闲思之际,在船体的另一侧,一行人匆匆赶来,明明大部分都是步虚级别,却不直达,而是规矩行步,按阶而上,花了足有半刻钟,才到这里。

不用多说什么,一众人等敬畏雌伏的情绪,惚恍不宁的心思,便尽为余慈所察知。

当头两人,位置稍靠后的,仍是沈婉。今i她身着常服,只在脑后挽一个发髻,用碧玉簪子绾住,素面不施粉黛,清淡自然,显然也是闻讯后匆匆赶来。

另一人则是面生,看上去像是文士一流,地位则要高过沈婉。

不过待到了余慈身前,却是沈婉抢前一步口称真人,盈盈拜下。身后那些修士,无不拜伏于地,屏息宁神,如见神明。

相识已久,沈婉还是首度如此。

唯一没有跪地的,就是当头那位文士,但也是深深作揖,态度恭谨严肃。

余慈本来要扶起,心中又是微动,只道:“都是旧识,无需如此。”

沈婉却是柔声道:“今i拜礼,是感谢余真人救了三宝船上一干人等的xing命。”

“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余慈终是一笑,让她们起身,沈婉也落落大方,站起后往前进了一步,为余慈介绍:“真人,这位是敝阁三湖总掌柜白秀峰先生,专程从洗玉湖赶来,已在船上等了半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