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六十一章 分兵入缅

大清巨鳄 第六百六十一章 分兵入缅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4:51:20 来源:蚂蚁文学

让元奇出银子从四川采购和转运粮草入藏?易知足还以为听错了,抬头看向念电报的曹根生,道:“再念一遍。”

曹根生苦笑着又念了一遍随即将电报递了过来,易知足扫了两眼,冷笑道:“入藏平乱,朝廷合着是想一毛不拔。”

“这事不能答应。”魏源不假思索的道:“四川是产粮大省,这两年也无灾情,粮价不高,但由川入藏,脚价银极为昂贵。”

这几年元奇大举移民西北,大量采购转运粮食入西北,对于粮食转运之艰难以及昂贵的运费,易知足可谓是一清二楚,成都到拉萨五千余里,且道路艰险远非西北可比,脚价银至少也会高达十五两以上!甚至可能会超出他的想象!

一万大军,每月正常消耗的粮食在四十五万斤,西藏苦寒,消耗可能在六十万斤,一年就需七百万斤,光是脚价银至少就需上百万两白银,他可不想做这冤大头!

“爵爷。”赵文烈开口道:“这纯属是讹诈,朝廷对于西藏极为重视,乾隆五十三年、五十六年,朝廷两次派兵入藏还击廓尔喀入侵之后,在善后事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在西藏进行军粮储备。

乾隆帝曾言,‘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无备,军行粮随,尤关紧要。四川虽紧临西藏,粮价低廉,但川藏实际距离遥远,路途多艰,军粮应未雨绸缪,与其待需用之时,临期挽运,不特缓不济急,仰且费用不赀。’

朝廷因此开始在藏储粮,并形成定制,川藏交界的打箭炉、察木多两处各储粮三千石,扎什伦布城建仓收储,常年定额储粮六千石,至拉里、巴塘、里塘等处也都设有粮台储粮。

另外,乾隆第二次征伐廓尔喀时,大军还就地采购军粮,并向、班禅购买军粮,有记载,驻藏大臣曾向一次采购四千余石稞麦,一千一百头牛和一万只羊。稞麦也不过二两银子一石。”

乾隆倒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西藏存储有如此多粮食,一万大军入藏,压根就无须为粮草发愁,咸丰这算盘倒是打的叮当响,居然讹到他头上来了,明摆着是欺负他不了解西藏的情况。

不等他开口,包世臣就慢吞吞的道:“爵爷此番西藏用兵,不只是为了击退廓尔喀,大军入藏可能长达两三年,从长远考虑,必须源源不断运粮入藏,若是考虑驻军西藏,更不能稍有含糊。”

书房里登时一片安静,易知足缓缓点了点头,道:“安吴先生说的是,没必要省这点银子,再则,大军粮草也不能假手四川地方官员,先着元奇四川分行抽调人手在雅安府专门负责军粮采购转运,然后从云南抽调一个营前往,督办粮草。”

说着,他看向曹根生,吩咐道:“给朝廷回电,入藏粮草,元奇自己派人入川督办,希望沿途官府、驿站全力配合。”

次日,咸丰就明谕天下,历数廓尔喀数次入侵西藏,发布征讨廓尔喀檄文,授郡王僧格林沁为安边靖寇大将军,节制云南、四川、青海、西藏军政,率兵入藏征讨廓尔喀。

云南,永昌府,腾越厅,勐卯安抚司。

一骑疾驰而至,直到安抚司衙署大门外骑手才纵身下马,门外亲卫迅速上前拉住缰绳,郡王僧格林沁就住在安抚司衙署,等闲是没人敢大模大样的纵马直接到大门外的,唯有紧急军情才会如此。

大堂里,僧格林沁正看着地图上的布防图琢磨着有无遗漏之处,汇合了石达开部的二十余万太平军进入云南之后兵分两路入缅,一处是勐卯,一处是车里,他和尹有才各自率兵驻守一方,以防太平军杀回马枪。

易知足守信,支助了太平军一批数量惊人的军火,不仅有米尼枪还有不少轻型火炮,这让太平军的实力迅速得以提升,给驻守车里和勐卯的两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就算是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他依然有些提心吊胆,生怕太平军入缅之后打的不顺手突然调转枪口。

不过,好在目前传来的都是好消息,太平军一路入缅,势如破竹,打的甚是顺手,至少暂时无须担心,能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布防。

“报——,永昌急电。”

接过两张电报,看了几眼,僧格林沁不自觉的摸了摸光溜溜的额头,安边靖寇大将军,居然让他领兵入藏征讨廓尔喀!

看到下一封易知足从上海发来的电报,他才暗松了口气,八旗新军三千,西北新军七千,总计一万兵力,也就是说,入藏征讨廓尔喀,完全是元奇的主张,有元奇在背后极力支持,这仗可就好打多了,他隐隐有些兴奋,这完全是给他送功劳!

普洱府,车里,橄榄坝。

土司衙署的尹有才迎来了两位气度不凡的客人——南王冯云山,翼王石达开,尹有才这还是头一次见到石达开,不免多打量了几眼,见他身材高大,浓眉悬鼻,沉稳英武,不由暗赞了一声,这位在太平军中以悍勇著称的翼王果然是姿容器度不凡。

礼让二人进的书房,屛退了一众亲卫,尹有才便径直道:“承诺的一万枝米尼枪、五十万发弹药,一百门山地榴弹炮,已经交付一半,剩下的会在明年之内,陆续交付。”

“明年?”冯云山没有一皱,“不是今年之内交付完毕?”

“出了点意外。”尹有才一脸抱歉的道:“西藏告急,廓尔喀出兵两万入侵西藏,西北新军要入藏征讨所以,只能拖延到明年交付了。”

石达开沉声道:“若是明年什么地方又爆发战事呢?”

尹有才看了他一眼,道:“翼王这是不相信元奇?”

“那倒不是。”石达开面无表情的道:“米尼枪和榴弹炮都严重依赖弹药,没有持续充足的弹药供给,我们可能无法与英国人抗衡。”

尹有才起身拉开墙上的帷幕露出一副大型地图,然后取过一根木杆道:“这是乾隆皇舆全图,二位过来看看。”说着,他在地图上指点着道:“这是廓尔喀,周边是英属印度,一旦西北新军从西藏攻占廓尔喀,英国人会是何反应?”

石达开之前压根就不知道廓尔喀在什么地方,一看地图,登时就明白过来,一旦元奇新军占据廓尔喀,必然会极大的牵制英国人在印度的兵力,这对于太平军入缅来说,是件大好事。

略微沉吟,他才道:“易大掌柜打算在廓尔喀驻军?”

“不是驻军那么简单。”尹有才沉声道:“校长说了,为了配合太平军入缅,入藏部队会横扫廓尔喀、哲猛雄两个小邦,而且不排除西进收复拉达克,以最大限度的牵制英军。”

石达开有些眼热的望着墙上的地图,犹豫了下,还是开口道:“这副地图能否给我们?”

“当然可以。”尹有才干脆的道,说着,他在地图上指点着,“这是阿萨姆,英国人在这里开辟了规模不小的茶园,我们需要贵军帮个小忙,派一支偏师前往阿萨姆。”

石达开一脸疑惑的道:“哲猛雄距离阿萨姆不是更近?”

“我们需要一个借口,出兵阿萨姆的借口。”尹有才笑道:“贵军抵达阿萨姆就折向哲猛雄,元奇新军没抵达,就占据哲猛雄。”

“没问题。”石达开满口答应,后续还想指靠元奇继续提供军火,哪怕明知是个坑也得跳。

“清迈是个好地方。”尹有才微笑着将木杆指向清迈,道:“这里的山谷宽阔、土地肥沃,粮产丰富,占据清迈足以威胁缅甸和暹罗,难得的是,清迈如今处于割据状态,是太平军最为理想的落脚点。

清迈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之外,与昆明还有商路相连,回民马帮长期往返昆明和清迈之间,一旦贵军占据清迈,我们会将有线电报架设过去,方便联系。”

石达开微微颌首道“清迈确实是一个极好的落脚点,请代本王谢过易大掌柜。”

“还有一点要特别叮嘱一下。”尹有才道:“缅甸和暹罗气候炎热,林木茂密,蚊虫甚多,易发疫病疟疾,给你们的西药有两种—是金鸡纳霜对疟疾有特殊疗效,一是阿司匹林,能解热镇痛。”

说着,起身到挂着的军用挎包里取出一个小布袋递过去,“这是才送来的金鸡纳霜树的种子,试着在清迈种种,播种前用温水浸种,若能成功,以后也是一个财源。”

出了土司衙署,回到太平军大营,一路上石达开都是一副忧心忡忡的神情,进了中军大帐,冯云山忍不住道:“翼王在担心什么?入缅的战事?”

“战事没什么担忧的。”石达开微微摇了摇头,道:“英国人都能打的缅军满地找牙,更何况咱们?即便是对上英军,也没什么好担忧的,毕竟在缅甸的英军兵力不多。我担心的是元奇!”

顿了顿,他沉声道:“从元奇派兵入广西围攻桂林,吸引我们分兵二十万入广西,我们实际上就一直被元奇牵着鼻子走,就算咱们能够灭了缅甸、暹罗又如何?最终还是会被元奇剿灭。”

冯云山取出一个碧玉烟嘴,塞了一支纸烟,点燃后吸了两口,才道:“甭想多了,元奇如今既要在西北出兵,又在西藏用兵,压根就没有余力顾得上咱们,先打了缅甸和暹罗再说,说不定,咱们还有机会与英国人联手对抗元奇。”

听的这话,石达开仿佛是吃了黄连一般一脸的苦涩,“缅甸和暹罗都是佛教国,而且语言、习俗、服饰什么的都不相同,拜上帝教在两国根本行不通,没有兵力补充,就凭借咱们现有的这点兵力,想要彻底灭掉两国,难如登天!

元奇压根就没安好心,待的咱们兵力被消耗一空之时,元奇必然大举出兵来捡现成的便宜。”

冯云山看了他一眼,道:“翼王的意思,盘踞清迈?”

“清迈是个好地方!”石达开颌首道:“集中兵力盘踞清迈,应该是咱们最好的选择!不过,眼下天王和东王,一个在缅甸,一个在安南。”

“元奇是想让咱们搅乱这东南亚的局势。”冯云山说着长叹了一声,“人地两生,就是想派人去联络天王也不成,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先取了清迈。”

上海,镇海公府,荷花园。

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易知足打着伞陪着严可欣在雨中散步,这段时间忙忙碌碌,一天到晚几乎没有休闲的空隙,不过,每天黄昏,易知足都会坚持散步,府中的女人也是轮流过来陪伴。

易知足在散步的时候有想问题的习惯,他不开口,严可欣也不多话,就只默默的陪着他走,她很喜欢这种气氛,哪怕是一句话不说,她也觉的满足。

绕着荷花池塘走了几圈,易知足看了看表,转而向园门走去,见这情形,严可欣才开口道:“老爷,夫人说明天要去长乐孤儿院看望孩子,问您有没有时间。”

长乐孤儿院是易知足出钱开办的,规模不小,有六百多个孤儿,大多都是各地灾荒中双亲亡故或者是走失的年幼的孤儿,略微沉吟了下,易知足才道:“中午去罢,我也想去看看那些孩子。”

严可欣犹豫了下,才道:“老爷,有句话妾身不知道该不该说。”

笑了笑,易知足才道:“有什么不能说的,说错了,也不会责怪你,说吧。”

“孤儿院的各方面待遇都太好了。”严可欣轻声道:“昨日关院长来说,这段时间,总是有人悄悄将女婴放在孤儿院门口,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最多的一个早上竟然收了八个,都是女婴,这么下去。”

“多大个事。”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收,有多少收多少,能把孩子送来的,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又不是养不起,就当做善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