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一十七章 循前明例

大清巨鳄 第五百一十七章 循前明例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4:51:20 来源:蚂蚁文学

水野忠邦大为意外的看向易知足,他实在没有料想到,对方居然会设身处地的为幕府着想,确实,一旦幕府与清国缔结条约,向清国称臣纳贡,开国赔款,允准驻兵,必然会是群情汹汹,各地强藩必然会乘机掀起一股倒幕风潮,天皇也必然会被一众强势大名搬出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这个方面来讲,让天皇去清国京师为质,确实是设身处地的为将军着想。

见水野忠邦半晌没吭声,易知足接着道:“若是将军碍与声名,不便动手,咱们可以代劳。”

听的这话,水野忠邦还真是有些动心了,若是清国人动手,将天皇掳掠而去,倒真是最好的结果!不过这事太大,他可不敢做任何表态,略微沉吟,他才道:“钦差大人为何会如此设身处地为将军着想?”

“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藩属国。”易知足爽快的道:“守中治边,守在四夷的治边策略,阁下可听闻过?如今西洋各国兴起,万里海疆,原为屏障,今为通道,我大清帝国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藩属国为东海屏障,之前一直是用琉球守东南,但琉球太过弱小,不足以为藩屏。”

水野忠邦听的将信将疑,难道清国此番东征,就是出于这个目的?略微沉吟,他才道:“钦差大人既是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海上屏藩,为何要索取巨额的黄金?我国近些年天灾频频,连年歉收,遍地饥荒,地方动荡不安,财政入不敷出,将军大人不得不推行改革,奉行节俭,实是无法支付数以百万两的黄金。”

倭国的这些情况,易知足听的任安禀报过,也听琉球人提及过,天保改革,就是眼前这位水野忠邦主持的,不过,以失败而告终。不过,他可不会因为倭国困难就放弃索要战争赔偿,就算自相矛盾,也不能放弃。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最近几年大清帝国也同样是天灾不断。”易知足斟酌着道:“数额可以少一些,考虑到你们的实际情况,可以分期支付。”

分期支付并未让水野忠邦满意,他一脸苦涩的道:“我国的金矿基本已经采掘干净,这些年,已是无金可采,而荷兰人又频频兑换黄金,以至于黄金大量流失,如今市面上已很难看到黄金流通。”

易知足才懒的相信他这些个鬼话,烂船也还有三斤钉,曾经赫赫有名的黄金之国,如今说没有黄金?“三百万两黄金,这是最低的限度,不能再少了,没有黄金?这话即便本钦差相信,我大清皇帝陛下也不会相信,首期支付一百万两,剩余的逐年支付,十年付清。”

水野忠邦一阵无语,半晌才道:“能否用白银支付?”

缓缓的将雪茄点燃,易知足才开口道:“我大清不缺白银。”说着,他伸出三根手指比划了一下,道:“包括今天在内,给你们三天时间,若是三天之内,看不到你们的诚意,我就攻城!”

听对方的语气有逐客的意思,水野忠邦连忙道:“钦差大人,还有开放港口和驻军的事宜......。”

水野忠邦极有耐心,一条条详谈,谈了将近一个时辰才离开,待的对方离开,陪坐着一直没吭声的燕扬天才疑惑的道:“昨日军门开口索要五百万两黄金,属下还以为是漫天要价,这小小倭国,真能拿出三百万两黄金来?”

“倭国以前可是号称黄金之国。”易知足身子往后靠了靠,语气轻松的道:“虽说这些年来黄金流失不少,但三五百万两,还是拿的出来的。”

冯仁轩却道:“这水野忠邦所说,倭国天灾频频,连年歉收,遍地饥荒,地方动荡不安,是不是真的?”

“确实如此。”易知足颌首道:“倭国史称天保饥馑,也因此推行过天保改革,但是去年就失败了。”

冯仁轩迟疑着道:“如此说来,军门急于东征,是因为这个原因?”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倭国长期闭关,情报不好收集,不过,从倭国的米价不难推测倭国出现大的饥荒,从幕府发行的‘天保金银’和‘天保通宝’——以一当百的大钱,又名天保百文钱和天保当百钱,可以推测出,幕府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燕扬天道:“幕府既然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又哪能拿得出来如此多的黄金?”

“黄金是储备,是用于发行钱币的信用储备。”易知足道:“德川幕府统治二百多年,三五百万两黄金,凑凑还是能够凑得出来的。”

略微沉吟,冯仁轩才斟酌着道:“咱们逼迫的太狠,万一幕府与咱们开战呢?”

“德川家庆比咱们更清楚,一旦开战,就意味着德川幕府统治的终结。”易知足缓声道:“他们不敢开战,因为他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话说回来,他们若是一根筋,不计后果的开战,咱们又何惧之有?

打掉江户,整个倭国就会陷入内乱,这个局面对于咱们来说,更是求之不得,正利于咱们各个击破,以南洋海军的战力,在亚洲沿海,根本就没有一合之敌。”

江户城,将军府,黑书房。

“循前明例,册封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德川家庆失声道。

“清国钦差确实是如此说的。”水野忠邦微微欠身道:“他说,清国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海上藩屏,天皇入清国京师为质,册封将军为国王,有利于国内稳定,还说,为将军声誉着想,他们愿意出手掳掠天皇,在我国的驻军,亦可协助将军平叛。”

听的这话,德川家庆不由的怦然心动,说不动心是假的,原本以为幕府这次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想对方居然愿意大力扶持幕府!

身为幕府将军,对于前明册封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之事,他自然是清楚的,明朝之时,永乐皇帝派郑和出使日本,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足利义满拜领冠服,纳表称臣,终明一朝,总计有三位幕府将军——足利义满、足利义持、足利义教,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

略有些不足的是,那是室町幕府,而不是德川幕府,他若接受中国皇帝的册封,怕是要承受不小的压力,不过,很快他就释然,与幕府的存亡相比,这根本就不算什么,略微沉吟,他才问道:“黄金呢,谈下来没有?”

“三百万两。”水野忠邦道:“首付一百万两,剩下的分十年支付,这是对方的底线。”

首付一百万两!德川家庆沉默片刻才道:“驻军是什么情况?”

“对方提出在江户湾择一适合的港湾驻军,以便于能够及时支援。”水野忠邦缓声道:“待的局势彻底平稳,则会移驻伊豆或是安房,主要是为了应对西洋各国的骚扰,对方承诺,除非是将军大人有明确需求,不会大规模驻军,而且驻军在未经将军允许的情况下不干涉我国内政,亦不需要我国负担任何费用,当然,出兵协助平乱所产生的费用不包括在内。”

真要如此,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况且,不能接受又能怎的?沉吟半晌,德川家庆才道:“以天皇为质,断无可能,京都并不靠海,纵是对方出兵掳掠,咱们也难辞其咎,必成众矢之的。陛下身份尊贵,纳表请降......还是咱们出面。”

“主公.....。”水野忠邦沉声道:“陛下若不离开,天下难安。”

德川家庆看了他一眼,道:“清国不是要驻军吗?先看看情况再说。”

次日,水野忠邦再次抵达南洋海军大营,这次不是空手而来,而是携带了大量的猪牛羊鸡鸭鹅鱼蔬菜水果,对于送上门来的,易知足自然不会客气,照单全收,下面官兵也正需要这些改善一下伙食。

看着长长的运输船队,奕增嬉笑着道:“倭国人不会是打算下毒吧?”

“谨慎过头了吧你?”肃顺没好气的道:“没见都是活物?蔬果之类,总会着人先尝试,倭国人敢下毒,就不怕被屠城?”

奕增嘀咕着道:“无事献殷勤,准没好事!”

“无非是指望军门在谈判时做出点让步。”肃顺说着下巴朝一边扬了扬,“没见那什么首席老中又来了?”

中军大帐里,听完水野忠邦说完幕府将军的回复,易知足半晌没吭声,他是清楚知道,倭国开国之后,倭国天皇重掌实权,然后迁都江户,推行明治维新,之所以提出要将天皇迁往京师为质,就是打算彻底的消除这个隐患。

倭国天皇虽说是傀儡,但是能够安安稳稳做几百年傀儡,也足见倭国天皇在倭国的地位并不是傀儡那么简单,个中原因,他不是很清楚,但想来应该是与倭国的政治体制——封建采邑制度有着莫大的关系。

略微沉吟,他才道:“阁下应该很清楚我们大清帝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藩属国,若是因此而发生内乱,我们会采取武力介入,以维护局面的稳定。”

水野忠邦微微欠身道:“真要发生大的内乱,将军大人一定会向上国求援。”

“好!”易知足颌首道:“既然如此,我们尊重将军阁下的选择。”

见对方在这个问题上不坚持,水野忠邦不由的长松了口气,当即躬身道:“明日,在下会携带将军的诚意前来拜访。”

待的水野忠邦退下,易知足看了冯仁轩一眼,道:“你去巡视一下,海陆两路都不能有丝毫松懈,倭国人素来奸猾,须的以防万一。”

“属下遵命。”冯仁轩连忙起身道。

待的冯仁轩快步离开,燕扬天才试探着道:“咱们在倭国留多少驻军?”

这个问题比较棘手,易知反反复复已考虑了几天,多了不行,如今南洋海军本身就没多少兵力,而且,留下来的兵力必须是元奇义学一系的,也就是他的嫡系一旅的,如今一旅本身兵力有限而且分散,在倭国留驻太多,自然是不行。

但留驻的兵力少了也不行,起不到威慑作用,留驻倭国的兵力既要震慑倭国又要震慑西洋各国,经过几日的了解,他才知道,近些年来,打倭国主意的还真不少,近十余年来,英吉利、美利坚、沙俄都曾频频造访,只不过每次都是零星的一两艘战舰而已,为此,倭国幕府还专门颁布《异国船驱逐令》。

不过,如今随着大清打开了大门,英吉利、美利坚、沙俄甚至是法兰西都会对倭国重视起来,他不留下足够的兵力,怕是根本无法封锁倭国。

“陆战队留一个团,海军留七艘战舰。”易知足沉声道:“明年开始再逐步招募新兵送来训练,这里驻军规模争取达到一个旅,海军方面争取形成一支十几艘战舰的小舰队。”

“留一个团?”燕扬天有些意外,如今一旅根本就抽不出一个团的兵力。

“这事不急。”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拿了幕府一百万两黄金,怎么着也该办点实事,倭国西南几大强藩对幕府的威胁最大,回程顺带打一打,好不容易来一趟,也该立立威,否则倭国必然大乱。”

燕扬天听的一笑,“军门要打的可是萨摩藩?”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琉球是大清藩属国,俗话说,打狗还的看主人,萨摩藩敢出兵琉球,强占琉球北部几个岛屿,咱们自然要拿萨摩藩立威!灭了它!既是给琉球撑腰出气,也为幕府除去一强敌。”

“只怕幕府未必会领情。”燕扬天道:“听琉球人说,鹿儿岛港是个天然良港。”

“幕府是否领情,无关紧要。”易知足说着一笑,“你想强占鹿儿岛港?”

燕扬天不解的道:“既然灭了萨摩藩,为什么不占?”

“灭萨摩藩是为立威,但要强占了萨摩藩地盘,倭国怕是要举国震动。”易知足缓声道:“这不利于咱们在倭国的长远计划,即便是嘴边的肥肉,该忍的时候也是要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