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巨鳄 >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古城游说

大清巨鳄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古城游说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4:51:20 来源:蚂蚁文学

西北,古城。

想挣白银子,走趟古城子。

迪化不居要地,唯古城绾毂其口,处四塞之地。距离迪化不过二百公里的古城号称新疆商贸门户,是北疆商贸总汇之地。

明清以来,内地入西北的主要有两条,一自陕甘趋哈密,一自归绥走蒙古草地,皆会集于古城。

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古城数百年的繁华,以古城为中心向北、西、南辐射的四条商业交通线覆盖了整个新疆地区。

随着西北铁路的开通,古城西线的商道受到不小的冲击,不过,向北、向南的商道,尤其是与哈密的商路却是因为铁路而变的更加昌盛起来。

驼铃声声中,一支规模庞大的驼队缓缓的出现在西边的官道上,因为西北内乱,铁路中断,古城西线的商路又恢复了几分往昔的繁盛景象,不时有大大小小的驼队西行东来,不过如此大规模一眼望不到头的驼队还是极其少见。

不消说,这支大驼队正是从巩宁脱困的慈安皇太后和光绪小皇帝,随行扈从的自然是禁卫军。

被软禁巩宁数月的慈安不愿在巩宁城多呆上哪怕是半天,一恢复自由就迫不及待的想赶紧启程东行,却架不住朱山海过份热情的挽留,终究还是多停留了两天,然后被巩宁阖城官员以最高规格礼送出城。

对于慈安来说,这种最高规格的礼送更象是一种变相的羞辱和示威,而且还耽搁了两天的宝贵时间,因此一路东行,她都闷闷不乐,眼见的古城在望,她心情才有所好转。

天近黄昏时,驼队在古城外扎下了营盘,尽管对于这座西北商业重镇早有耳闻,但慈安压根没有进城的兴致,也没心思接见赶来接驾的官员,只是让奕劻去应付,毕竟驼队需要进行补给。

天色方黑,一路劳累的慈安正准备上床歇息,却闻报奕劻在外求见,她没多想便吩咐道:“让他进来。”心里却是纳闷,出了什么紧急事情?

奕劻进的帐篷,见礼之后直接道:“禀皇太后,哈密遣人前来觐见......。”

哈密?易知足派来的?慈安精神一振,却语气平淡的道:“来人什么身份?”

“兰州军区参谋长,孙耀武。”

“宣。”慈安轻声道,孙耀武她自然不认识,不过她清楚军区参谋长的身份不低,根据新军编制,参谋长职衔低于司令员,与副司令同级,但实权却高于副司令,仅次于司令员,据她所知,一些个军区司令员都是由参谋长晋升而来,不出所料,这位孙参谋长应该是易知足的嫡系心腹。

孙耀武五十出头,一身长袍马褂,戴着一副眼睛,温和儒雅,举止从容,不象军人也不象商贾,颇有几分致仕官绅的味道,跟随奕劻进帐后,他瞥了一眼珠帘后的慈安,摘下帽子躬身一鞠,不紧不慢的道:“卑职兰州军区参谋长孙耀武躬请皇太后安。”

对于他这个不伦不类的请安礼,慈安丝毫没在意,大清立宪之后崇尚西方礼仪,跪拜礼仪在地方尤其是南方各省官场上被明令禁止,她也不问对方来意,只是和煦的道:“孙将军无须拘礼,赐坐。”

“谢皇太后。”孙耀武倒是甚为直接,抬起身就掏出一份电报,“镇南王得知皇太后东行返京,特意着卑职赶来送信。”

跟前随侍太监连忙上前接过电报转呈,电报是易知足发来的,先是恭贺慈安娘俩顺利从巩固脱困,随后告知,可以从古城南下哈密乘坐火车返京,末尾点了一句,肃顺即将接任内阁总理。

看过电报,慈安沉吟不语,哈密如今在元奇新军的掌控之中,取道哈密等于是自投罗网,毕竟现在是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先后两次在盛京和巩宁被软禁,她可不想再经历一次。

不过,她转而又想到,这未尝不是一次化解南北危局的机会,或许易知足邀请她改道哈密,就是希望能够化解眼下南北对峙的危局。

如果说易知足是抱着扣留她娘俩,以此为筹码胁迫朝廷谈判,以避免南北开战,倒也不是不能配合,这十余年来她不计得失的怀柔退让,为的就是避免与元奇决裂爆发大战,为的就是绵延大清国祚,眼下有力挽狂澜的机会,她是真不在意再冒一次险。

另外,末尾一句——肃顺即将接任内阁总理,更是让她看到了希望,很显然,易知足也在极力避免南北开战,当然,这句话也是在提醒她,京师有可能出现大变。

缓缓将电报折好,她才开口道:“古城如今仍在西北军的掌控之中罢?本宫若是改道南行,会否生变?”

改道南行?前往哈密?奕劻吓了一跳,这可不是才出虎口又进狼窝?

听的这话,孙耀武一直悬着的一颗心缓缓放了下来,一旦慈安不同意前往哈密,他就会交代在这里,放松下来,他不由的生出几分敬佩之心,当即语气笃定的道:“皇太后请放心。”

顿了顿,他接着道:“皇太后只需在古城停歇两日,即可启程南行,卑职已调遣四个团兵力前来接应,确保万无一失。”

“好。”慈安干脆的道:“本宫就在古城歇息两日。”

“皇太后圣明。”孙耀武诚心诚意奉承了一句,随即躬身一礼,“卑职告退。”

一俟孙耀武出帐,奕劻压低声音急道:“臣祈请皇太后慎思,东行归化,路途平坦,只需踏入草原,一路皆有驻军接应,纵遇大雪亦无须担忧,无须犯险......。”

慈安沉声道:“东行未必就是坦途.......。”想了想,她还是多说了一句,“京师或许有变,本宫归心似箭。

京师或许有变?奕劻不由的一呆,他实在不敢想象,京师若是生变会是什么情形,他喉结动了动终究没有吭声。

商贸繁荣的古城同时也是四战之地,西北军原本在此驻扎的只有两个团的兵力,随着局势恶化,先后抽调了两个师进驻以加强古城防御。

两日后,天刚刚黑下来,煤气灯将古城映照的灯火辉煌,新编38师师长赵立新快步走进23师师部,急匆匆的走进灯火通明的作战室,一眼瞥见23师师长阿古达木神情肃然的站在沙盘前,连忙快步迎了上去,两人是多年故交,如今又在古城搭伙,自是不拘礼,“这么急,该不会是哈密有动作了罢?”

阿古达木挥了挥手屏退作战室内的几个参谋,这才开口道:“刚刚接报,古城对外的有线电报全部被截断了。”

听的这话,赵立新心里一沉,“突袭......?”

“多半是冲着皇太后来的。”阿古达木边说边递了支烟过去,“从古城到归化,虽说道路平坦,却也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抵达,眼下这季节,最多半个月就会下大雪,皇太后一行没有理由在这里白白滞留两日。”

这话的意思是说皇太后与哈密方面有勾结?会不会疑心太重了?赵立新迟疑着道:“那么大规模的驼队,耗费两天时间进行补给不算长。”

“这不是寻常的驼队。”阿古达木沉声道。

赵立新登时不吭声了,这确实不是寻常的驼队,无须交易其他货物,需要补给能够补给的只有粮食,古城粮食充足,他们事先也做了准备,正常补给,别说两天,半天就足够了。

如果说皇太后一行有意前往哈密,又有元奇新军接应,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出兵阻止的话,极有可能会破坏目前的局势,提前拉开西北大战的序幕,另外,若是慈安和光绪有什么三长两短,他们也担不起责任。

若是不阻拦,他们同样是吃不了兜着走,事后必然会被追究责任!

沉吟了一阵,他才低声嘀咕,“如今南北势如水火,慈安皇太后又才脱困,按理说,这根本就不可能......。”

“没有什么不可能。”阿古达木闷闷的道:“慈安皇太后素来顾全大局,历来反对与元奇开战,元奇只要流露出和谈的意愿就足以让其动心,甚至是孤注一掷。”

如果元奇与朝廷和谈休战,对于西北来说,意味着什么?赵立新有些不敢往下想,犹豫了下,他才道:“快骑向巩宁禀报如何?”

“对方既然能截断有线电报,岂能不拦截通讯兵?”阿古达木道:“就算通讯兵能顺利突围,这一来一回,至少要到明天一早才能有回信。”

时间来不及,赵立新深深的吸了口烟,对方既然截断了有线电报,也就意味着今晚就会有行动,等到明天早上,怕是已经远行数十里了,事关慈安光绪的生死,元奇必然是重兵接应,他们敢追吗?新编38师现在连武器都没配齐。

吐出一道长长的烟雾,他沉声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先下手为强!”

阿古达木苦笑着道:“若是出兵包围对方营地,反倒是给了对方前往哈密的借口,对方是拼死突围,咱们敢拼死拦截?”

赵立新一阵无语,晚上黑灯瞎火的,枪炮子弹可不长眼,万一有什么意外,如何交代?

见他不吭声,阿古达木轻声道:“我已派了两个骑兵连分头赶往巩宁.......。”

话未说完,煤气灯突然熄了,阿古达木心里一沉,连忙快步走出作战室,见的全城一片黑暗,不由的倒吸了口冷气,当即高声下令,“传令,全城戒严!”

话才落音,一个参谋小跑着上前轻声禀报道:“门外有人求见,说是师长故人。”说着递上一张名帖。

打燃打火机看了一眼,见的名帖孙耀武三个字,阿古达木赶紧熄灭了打火机,沉吟了一阵,他才吩咐道:“带他去书房。”说着转身进了作战室,参谋见机快,连忙端了一盏美孚灯进来。

“将门关上,守在门外。”阿古达木吩咐了一句,这才将名帖递给一脸狐疑的赵立新,见的名帖上的名字,后者也沉默着半晌没吭声。

对于孙耀武,他二人都熟悉,十多年前他们仨都还是营长时曾经密切配合在安西转战千里剿匪,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过命的交情,实际上,两人对于黄埔出身的孙耀武一帆风顺的升迁很是羡慕,闲谈时没少提及。

默默的抽了一阵烟,阿古达木摁灭烟头道:“走,看看他说什么。”

书房里,美孚灯散发出昏暗柔和的光芒,一身商贾打扮的孙耀武静静的喝着茶耐心的等待着,听的门外脚步声响起,他便站起身摘下帽子,待的二人进屋,他微笑着迎上前伸出手笑道:“一晃六年,二位都升任师长了.......。”

赵立新打断他话头,“你一个军参谋长说这话是在寒碜咱们呢?还是显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还是不会聊天。”孙耀武笑道。

“他啊——,是心里不服气。”阿古达木朗声笑着与之热情握手。

赵立新却是不假以辞色,单刀直入的问道:“孙参谋长此番远道而来,是来叙旧?还是做说客?”

“说客。”孙耀武干脆的道。

“坐,坐下聊。”阿古达木连忙伸手让座。

一落座,赵立新就道:“是希望我们放慈安皇太后前往哈密?”

“是希望二位不要阻拦。”

“孙参谋长可有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

“当然.......。”孙耀武斟酌着道:“二位不会认为西北两省以一隅之地能够抗衡整个大清罢?”

“大清已经正式承认西北立国。”

“元奇没承认。”

阿古达木一人递了一支烟,慢条斯理的道:“都是十多年的交情,犯不着话赶话,没的伤了和气。”

点燃香烟,徐徐吐出一团烟雾,孙耀武放缓了语气道:“大家都心知肚明,没必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元奇绝对不会同意西北两省独立,就算英俄等国极力支持西北独立,元奇也会倾国一战。”

说到这里,他看了二人一眼,换了付语重心长的口吻,“都是老行伍,扪心自问一下,一旦开战,西北有没有胜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