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巨鳄 >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驱逐舰

大清巨鳄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驱逐舰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4:51:20 来源:蚂蚁文学

上海,证券交易大厅。

整个交易大厅被满面兴奋之色的股民们挤得水泄不通,自打马普托湾海战大捷的消息公开报道之后,大清的股市就牛气冲天,一路上扬,随着以协理大臣肃顺为首的谈判团抵达上海之后,股市更是犹如锦上添花,烈火烹油,大盘股指一骑绝尘令无数股民为之兴奋甚至是疯狂。

欧洲五国公使在上海与大清谈判,这意味着南非战争即将结束,意味着大清将取得一场意义非凡的胜利!加上北方大范围持续五年之久的旱情又得以缓解,只要稍有眼力劲的都知道,大清即将迎来一个鼎盛的黄金时代,当一个又元奇引导和开创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候的大清股市,只要敢于投资,就会获得难以想象的丰厚回报,从股市出现强劲反弹开始,到现在不过大半个月时间,不少股票已经升值两倍,普遍都升值一倍以上,如此暴利吸引的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股市,也引发了大清股市的疯狂。

股市的火爆也带动了期货、债券、保险、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整个上海仿佛都陷入了巨大的投资金融热潮之中。

镇南王府,荷园。

夜幕降临,荷园里一片灯火通明,听雨楼露台上,易知足摆了一桌极为丰盛的宴席宴请协理大臣肃顺、度支大臣解修元、外务大臣郭嵩焘,作陪的则是燕扬天和赵烈文,一桌子都是熟人,倒也不拘谨。

酒过三巡,肃顺便停杯感慨道:“北方五年大旱,虽说咬牙挺了过来,但朝廷也因此背上巨额的债务,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偿还的清......。”

“这才三巡,就打起擂台来了。”易知足打趣了他一句,瞥了解修元一眼,这才微笑道:“股市大好,朝廷若是急于减轻债务,大可抛售手中的股票。”

北方大旱,元奇乘机大力发展工业,投建了大批省级重点厂矿企业,并且让朝廷以德兰士瓦金矿的二成股份换取这些厂矿企业的三成股份,如今这些厂矿企业的股票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劲的上涨,真要抛出去,绝对是一笔庞大的数目。

肃顺的意思是要分润欧洲五国的战争赔款,却不想对方却拿股票说事,以前对于这笔交易,他还有些抵触,认为是元奇为了推行金本位,有意剥夺朝廷手中的德兰士瓦金矿的股份,如今却是知道朝廷占了老大的便宜。

“这些厂矿企业正不断的扩大规模,每年不是分红就是扩股,可比元奇银行大方多了。”他半是玩笑半是认真的道:“真要抛出这些股票,无异于是杀鸡取卵,这如何使得?”

解修元跟随易知足的时间不短,他很清楚对方的秉性,这种场合绝对不会无的放矢,当即试探着道:“大掌柜是希望朝廷放出一部分股票?”

“这是套现的好机会。”易知足点了点头,慢条斯理的道:“元奇也准备放出一部分,至少一成。”

“股价正节节攀升,这个时候出手岂非亏得慌?”肃顺一脸的不解,不过神情却是认真起来,他听的出来,对方这不是开玩笑。

赵烈文如今负责遏制通货膨胀,听的这话,缓声开口道:“这几年为了赈灾,元奇银行大量增发纸钞,为了维护纸钞的坚挺又大量投放黄金,现如今金融市场活跃,大量黄金回流银行,这就导致了流通的纸钞过多,人员引发通货膨胀。

朝廷和元奇这个时候大量抛出手中的股票,一则是利于套现,一则是利于推动股市的繁荣,最主要的是利于吸纳流通市场富余的资金,以避免出现大幅度的通货膨胀。”

易知足缓声道:“目前股市这种情况很危险,也很不正常,容易引发严重的金融投机。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快速发展阶段,需要的不是金融投机,而是实业投资,如果金融投机之风太盛,会严重影响实业投资。

目前股市的情况,堪称疯狂,采取正当的措施难以降温,唯有大量抛出我们手中的股票才能让股市降温,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缓慢的稳步的逐步上升的金融市场,而不是大起大落,充满投机的金融市场。

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缓解通货膨胀。鉴于流通市场货币量过大,我们现在需要逐步的有计划的回收当初增量发行的纸钞,这需要时间。

目前我国的股市正处于一个良好的上升阶段,进入股市的资金不会在短时间内撤离,我们抛出的股票,必然吸纳大量的资金,这利于我们争取时间。”

肃顺算是听明白了,合着是要朝廷协助,以避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他笑吟吟的道:“遏制通货膨胀,朝廷自然是责无旁贷,不过,这损失也未免太大了些。”

赵烈文似笑非笑的刺了他一句,“肃相不会是忘了,朝廷手中的股票是怎么来的罢?”

“这如何敢忘?”肃顺笑道:“即便是德兰士瓦金矿的股份,也是元奇白白赠予的。不过,如今朝廷是债台高筑,如此贱卖股票,必然遭致非议,惠甫也该设身处地的为我们着想才是。”

慢条斯理的点了支烟,易知足才笑道:“无非就是盯上了战争赔款,股票卖一半,获得的战争赔款在刨除军费开支之后,也五五开。”

五五开!肃顺顿时大喜过望,连忙举起酒杯敬酒,“国城兄如此仗义,倒显的在下等忒小气了些。”

解修元却追问道:“战利品和战俘呢?”

一口将酒干了,易知足才打趣道:“解掌柜如今也学的胳膊往外拐了。”

解修元连忙陪了一杯酒,哈着酒气一脸苦涩的道:“实在是家难当,还往大掌柜体谅。”

“既然开口了,这面子自然得给。”易知足笑道:“同样五五开,如何?”

“谢大掌柜。”解修元连忙拱手道谢,随即站起身豪迈的道:“在下自饮三杯。”

“一杯就好,到底不比年轻的时候了。”易知足笑着摆了摆手,留意到外务大臣郭嵩焘有些拘谨,他斟了杯酒举杯道:“这次与五国谈判,辛苦筠仙兄了。”

郭嵩焘先后出任过英法两国公使,前年回国才就任外务大臣,虽然与易知足有过数面之交,却不敢象肃顺、解修元那么随意,连忙起身端杯道:“王爷这话折杀下官了,这本就是下官职责所在,乃属分内之事,何言辛苦。”

“不必拘礼。”易知足一脸温和的虚按了两下示意其落座,“这次谈判,有些刻意针对英法,不过,须的把握好分寸。俾斯麦有句话说的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引申开来,大国外交,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郭嵩焘严肃的的点了点头,“王爷此言,可为我国外交之根本。”

青岛,大公岛海域。

风和日丽,海波不兴,海面上,两艘小型战舰在海面上劈波斩浪快速航行,一艘是以航速见长的鱼雷艇,另一艘则是新研制的由易知足定名的驱逐艇,很快,驱逐艇就超过了鱼雷艇并远远将之甩在身后。

不远处的的一艘观测舰上,一众内燃机厂、造船厂的技术专家们发出一阵畅快的欢呼声,看这一幕,东海舰队参谋长郭仲牟更是两眼放光,“这航速至少达到三十二节以上!再配上新式鱼雷,绝对是海战大杀器!”

“这驱逐舰,主要是用于拦截鱼雷艇的。”东海舰队司令载钊缓声道:“不过现在看来,有了驱逐舰,鱼雷艇倒是可以退出了。”

很快,通讯官便上前禀报道:“新测试的航速,最高达到三十六节。”

“三十六节!”郭仲牟兴奋的道:“这驱逐舰采用的就是那水管锅炉?”

“动力是汽轮机。”载钊道:“是内燃机厂新研制出来的一种船舶动力机器。”

郭仲牟兴奋的道:“能不能适用大型战舰?”

“不知道。”载钊摇了摇头,“不过,听说新建的大型巡洋舰航速会达到二十四节。”

“真是期待。”郭仲牟感慨的道:“这几年咱们的战舰越造越大,航速也是越来越快,感觉上距离巨舰大炮时代已经越来越近了,就是不知道咱们能不能赶上。”

顿了顿,他语气有些萧索的道:“就算赶上了巨舰大炮时代,只怕也未必有仗可大,咱们大清现在已经取代英吉利成为新的海上霸主了。”

“那倒未必。”载钊道:“别小瞧了欧洲列强,英吉利、法兰西、意大利等国在战舰方面并不比我们弱多少,尤其是英吉利,毕竟工业实力摆在那里的,一旦研制出鱼雷和潜艇,不定有场大战。”

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易知足放下电话,神情很是平淡,驱逐舰航速高达三十六节,这是早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当他得知发明了汽轮机,就已经预料到小型战舰的航速必将迎来一次飞跃,他有底气出售鱼雷,依仗的就是汽轮机。

不过,可惜的是,汽轮机目前马力不足,还无法运用到大型战舰上,眼下的大型战舰所使用的水管锅炉,还是欧洲先发明的,这种锅炉让水在钢管中流过燃烧加热的气体而增加效益,能产生250磅的压力驱动达1.4万马力的三级膨胀发动机。

英法等国的大型快速巡防舰就是因为使用这种锅炉,速度才能达到二十多节,以他的估计,今后三四十年,可能都不会再有更大的发展,也就是说,海军战舰受限于工业技术,又迎来了一个瓶颈期。

“大掌柜。”一道略显拘谨而又甜美的声音传来,易知足转过身来,不由的眼前一亮,门口站着一个从未见过的十七八岁青春靓丽的女子,从服饰上看,应该是院子里的秘书,不过,怎的没有人引领介绍?

正自疑惑,林美莲从门旁闪了出来,笑道:“可还入的大掌柜的眼?”

易知足不由的一笑,“你挑选的,自然是好的。”

林美莲缓步进的房间,介绍道:“陈梦竹,年方二十,文德女子大学毕业,外语专业,精通德语和俄语,听说大掌柜今天要召见德意志穆默公使,特意前来尝试一下。”

易知足笑了笑,道;“花了一番心思吧?”

“瞒不过大掌柜。”林美莲大大方方的承认道:“陈梦竹是早几年从高中生里物色的几人中表现最优秀的。”

易知足抬腕看了看手表,随即看向陈梦竹,道:“还有一刻钟,穆默公使就该到了,你去迎迎。”

一直低垂着眼,满心紧张的陈梦竹顿时暗松了口气,连忙道:“属下遵命。”

待的陈梦竹转身离开,易知足才白了林美莲一眼,佯怒道:“胡闹,传出去,不定传成什么样子。”

林美莲笑吟吟的道:“大掌柜见谅,小女子下次不敢了。”

穆默昨天就登门拜访却是白跑了一趟,今天约好了时间自然十分守时,刻意提前了十分钟抵达,在陈梦竹的引领下进了房间,一见面他就热情的伸出手笑道:“我国与俄国已经达成了协议,我国皇帝陛下让我向殿下转达最诚挚的感谢。”

陈梦竹一路上已与对方进行了短暂的对话,很快就克服了紧张的心理,流利的进行翻译,易知足心里暗自意外对方的办事效率,微笑着与对方握手道:“三皇同盟对于欧洲的格局有着重要的影响,恭喜。”

穆默清楚对方的谈话风格,落座之后,径直切入正题,“我国希望能与贵国进行密切的军事交流。”

所谓军事交流,无非是派海军前来学习鱼雷和潜艇的实战技术,易知足对此早有预料,当即便道:“非常欢迎。”

穆默笑道:“不只是海军,还有陆军,贵国海陆两军都是公认的具备世界一流的战力,我国希望能与贵国多交流多学习。”

易知足谦逊的道:“贵国陆军也是公认的世界一流战力,我相信两国的军事交流对于双方都大裨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