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玄鉴仙族 > 第1194章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 汤胁(1 1/2)(潜龙勿用加更14/113)

这头颅的眉心有着一金色竖痕,两眼圆瞪,那里金色的瞳孔圆溜溜,以一种缓慢的速度旋转着,若不是鼻息之间缓缓还有气流,倒像什么妖物所化。

此刻王子琊已经下了山,整片仙境之中只有空荡荡的光彩,这道人头颅便扭了扭脑袋,张开双唇。

他口中鲜红一片,生着密密麻麻的红色嫩甲,跳出来两道金符,落了地,化为两个指头大小的道兵,掀了帘子往外头走,一前一后,拽住【清琊华枝】,慢慢往里头拖。

可这灵宝实在太重,两个道兵使出了吃奶的劲,也不过叫这灵宝微微挪动,铆足了劲,却又失手摔了个跟头,呼号连天,让这道正一阵叹息。

“王子琊这小子…也不放得近一些…”

这道士头颅等着久了,龇牙咧嘴,残缺的脖颈一挺劲,便翻过头来,扑通一声倒向地面,太阳穴贴着光滑的玉砖,那只圆眼往外头瞧。

帷幕之外一片银色。

这银色波光粼粼,白玉掺杂,却又饰了寒铁,透出冰冷之意——似乎是一双靴子。

“嗯?”

这道正第一反应是觉得好笑,可等真正看清了,立刻呆了呆,眼中的色彩急剧收缩,心中如同雷霆震动,多年未有的惊悚之意冲上眉心,让他双齿颤抖:

“有人跟进来了!”

“怎么可能!”

“我竟一无所知!”

哪怕他年岁已高,脑海中仍如同风暴刮过,一片空白。

“怎么可能?!”

【妙繁天】是什么地方?自家道祖须相道庭所在!

祂离世绝俗,外出求道,曾设下绝世神通封锁此界,宝土之位却不长久空悬,曾被一位真君所据,号为【涫世】,可面对前任设下的大神通,这位真君身在宝土位上,连位别都动用不了,想要来拜灵宝道统的山门,却连【妙繁天】都找不到!

加之涫世乃是紫金成道,为散仙又亲释,故而不被通玄所喜,唯恐他夺了灵宝道统、仙人衣钵而资敌,直到最后祂被并火焚杀,这位涫世真君都没能见上【妙繁天】一眼!

‘本果位的真君都寻不见,当今之世能寻到此地的,还能有谁?绝不出五指之数!更没有闲情、有可能来做这种事情!’

可更惊悚的是,这人寻到了此处,位别【饮妙藏资布】没有半点响应——这『宝土』位别可不认人,除非是须相、通玄首徒一级的人物亲至!

两者相加,这道正怎么能不惊悚!

面对那一双银靴,他呆立原地,哑然失言,那双眼睛也不敢动,知道自己做什么都没有用了,脑海中无限放空,一片悔痛的寒意。

“早知如此…就不该答应【东穆天】!”

可悔恨并无作用,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一点洁白的指搭在纱布上,微微掀起,成百上千年不曾照进来的亮光越发刺眼,终于亮出一张光洁俊秀的脸。

这人生得剑眉星目,极为俊秀,哪怕此刻整张脸庞占据了纱布外的视野,在如此逼仄的视线下,这张脸还是显得过分精巧,犹如天成,让那颗道士头颅目中一片呆滞。

这人身上没有半点气焰,也没有恐怖的压力,最恐怖的是五官明确,并没有半点模糊的地方——他甚至不认识对方这一身仙将般的打扮。

这藏身此地不知多少年的老东西彻底迷茫了。

可对方没有给他迷茫的机会,那仙将微微一笑,眼眸之中太阴之气穿梭,按剑道:

“太阴仙庭麾下、太阴素明仙将,真诰,见过道友!”

‘太阴?是元府?仙庭?不对…太阴素明…这称号也太大了!’

他可不是寻常人物,明白敢在太阴后头只加两个字【素明】是多么狂妄的行为。

‘敢这么做的…不是眼界狭小不要命的下修就是太阴麾下最顶级的结璘!’

眼前之人还掀着薄纱,不可能是什么下修,那颗脑袋眼皮直跳,心中又惊又怕,生涩地开口,低声道:

“在下…在下…妙繁道庭、灵宝道统…麾下…第七代首徒,道庭缉缀使,悬土道观道正,汤胁。”

他那双瞳孔充斥着无数不解,却又被惊悚恐惧盖过一头,一句句话语在唇边掠过,最后只能掂量着道:

“不知仙将…远来…何为?”

陆江仙正思索着他那名号,真诰那张面孔上即刻有了笑意,静静地道:

“也不算远来,妙繁天我等早都晓得的,今日贸然叨扰,是有一事,欲与道友详谈…”

他的话让汤胁心中冰凉:

‘早都晓得的?他不是跟着王子琊进来的?他背后的人…对妙繁天颇有了解?’

汤胁心中冰凉,口中则道:

“不知…”

真诰笑起来:

“不如去我府中详谈?”

汤胁呆呆地看了他一眼,神色有了一丝犹豫,道:

“道友也见到了…我唯独靠着这位别苟存,大有不便…”

“【饮妙藏资布】确实厉害。”

真诰摇摇头,毫不在意,轻飘飘地道:

“可仙庭所摄八方,无有不照,大人只须闭眼,听我数三声,即刻到我府邸了。”

‘倒像是要消遣我!’

这话简直是汤胁听过最嗤之以鼻的笑话,可此人无声无息地站在此地,便已经将他所有的犹豫打灭,他心中不可思议地震动着,却又犹豫地、一点一点闭上了双眼。

仅仅是一刹那,他始终耸动着的胡须松垮下来,紧闭的眼皮也陷入了无序沉眠的颤动,掩盖在暗沉沉的纱布之后。

“原来叫汤胁…七代弟子…至少也是个中古的人物了……”

那两个金甲道兵已经将东西搬进纱布里头,化为一缕金光飘散,陆江仙低着头,隔着这一道宝土位别看着他,微微伸手。

他掌心正放着一枚白石,【汤胁】两个金字正在迅速淡去:

‘已入登名石!’

他陆江仙能看得清里头的汤胁,却也仅仅是神识厉害而已,区区神识之身,面对这位古仙留下的大神通,可没有隔着位别把这汤胁拉入鉴中的本事…也就他神识在此地,汤胁又要掀开纱布来取东西,最后靠着对『混一金丹妙法』的熟悉,他才一举将汤胁拉入幻境,再送入天地之中!

“他掀开【饮妙藏资布】的一瞬,其实就已经入我彀中了,见不见真诰,闭不闭眼,不过是个过场而已…这也怪不得他不谨慎,【饮妙藏资布】神妙庇护着整个洞天,要是有人能绕过位别的神妙,跨过古仙的神通,他早成鱼肉了…”

可无论如何,这汤胁对陆江仙来说显然是个不小的收获,他心中颇有感触,更靠着登名石的神妙延伸,一点点感受到了这汤胁的状态。

“颇有神妙…颇有神妙…这不是区区紫府真人…这还真是个有位格的人物!哪怕上了登名石,魂魄之尊贵,亦不是随意搜查的……”

既然汤胁只留下一颗头颅,一丝微薄神通法力,可陆江仙仍能感受到他尊贵的位格,那一道魂魄凝实至极,璀璨如金,自有一方不可化解的玄仙贵气。

毫不客气地说,这位道正最巅峰时的状态,绝对接近了真君,应当也是结璘仙一级的人物!

陆江仙心动出手的理由却不止于此,更多的却是眼前这片天地…

‘这是个极好的地方…’

【妙繁天】承载了堂堂古仙须相的位格、又有位别镇守,相辅相成,别说寻常金丹,道胎要找此地都要费一番功夫…就算进来了,这洞天同样没有任何异样,唯一可能暴露的,是【饮妙藏资布】之后的汤胁。

可既然汤胁入了登名石,一切由陆江仙自主,有神识督查,如若事情败露,立刻可以将此人就地抹去!

毕竟汤胁可超过了什么堇莲、迟步梓,可谓是这么多年来接触的最高级别的仙修,按着陆江仙的估计,在他没能恢复到金丹实力前,要拆解这样的魂魄,实在是困难…若是出了问题,只能绝其后患了。

陆江仙惊喜之余,心中亦多了分谨慎,先将他的真灵收了,第一时间并未入洞天,而是一步迈出,已从此地的仙境离开,踏入了一片道阁之中。

正是灵宝道统的【藏经阁】!

“先探一探底。”

他双眼之中的太阴光华骤然亮起,无数符文从藏经阁的各处飘出,以一种海量的速度涌入他脑海,凝聚成他双眸深处的海一般的金色文字。

陆江仙本来的目的是探底,故而第一时间寻找的不是功法,而是各个人物留下的痕迹,不过瞬息他就读完了这些小传,心中略有失望:

‘这汤胁…是真老实啊!真就把灵宝道统憋了这么多年,憋到人才不济,紫府潦倒也不觉得后悔…’

除去那几位道统传下来的师兄弟,灵宝道统的人才屈指可数,尤其是在近古以后,唯一一个有登位希望的竟然是一位灴火修士!

灴火乃是升腾之火,是陆江仙早早所推算的行悖五参中那道『燔旧室』,亦叫『天下熯』所在,按道理也是一道深入红尘的神通,可这位灴火修士号冲兖,硬生生靠自己顶级天资,在洞天里修到了神通圆满…

而如此人物,神通圆满而外出求金,连同心樆都为他动摇,引得危好外出,为他造势,终究倒在最后一步之上,陨落在北方解羽地。

‘虽然灵宝道统也极力为他弥补,让他试图闰并,可看着古籍中描述的气象,若非终身困在洞天里不得出,登余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可惜归可惜,若是此人成了,陆江仙还真没有捕获汤胁的可能,只能暗叹一声,转移目光,此地灵藏数量其实并不能与最多的【安淮天】相比,可自有一番独特:

‘【神业成宣法】、【变火升焰经】、【曜光求炽经】……前前后后二十七份功法…全都是【服气养性法门】!’

这些功法涵盖了戊土、宣土、宝土,乃至于水火木德,并非杂乱无章、缺斤少两的紫府金丹道法门,都是能一口气修成的大道!

‘功法自然都是没问题的,当然…修行者要有那个本事才行…’

这部分收获很难放出去给李家人修行,也太容易被通玄修士识别,最大的用途就在于给陆江仙谱写紫府金丹道大大增添了材料。

‘与之相比,更有价值的反而是剩下的一千七百种术法、法门!’

这些术法、法门不但珍贵,修改可不需要陆江仙出手,只需要在荡江修改完后检查一遍即可——要知道这么些年过来,在荡江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与陆江仙面对李家需求的紧急弥补之下,这些法门还真消耗的差不多了,余下大批的都是李家不好用、甚至不可能用到的法门。

‘有了这么一批法门,荡江也不必闲着了…’

除去此二者,还有极有价值、让陆江仙心中大动之物。

第一,乃是一道难得一见的『少阴』法门,似乎极为古老,作者叫做【邑川】,其中神妙半遮半掩,与其说是『少阴』法门,不如说是一本记录着他听道内容的随记!

而陆江仙看重的正是那其中一星半点的随记,一句句意简言赅,能看得出其师尊的高超道行,恐怕也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此物颇有用途,凭借此物,写一写少阴紫府的秘法也是不成问题的,而用途也不仅于此,留着给少翙阅读就是极好的事情,等到是时候了,道行更加精深,且有空闲了,亦可利用此物来谱写『少阴』一道的求金之法或是登仙妙诀!’

陆江仙若是寻常之时得到此物,一定是万般贵重,可到了此时,他的心神已经全然不在此处了,此物价值虽高,却仍不及另一道:

‘一本【阐除阳火居法】!’

正是六阐之一!

六阐三种,阴阳两两对应,此法一道阳阐,是讲究并灴为主、离为辅的三火之间的转化,与李氏手中的那【闰阳法】极为相似,不但相似,甚至称得上互补!

‘【闰阳法】讲究的是真、离、牡三火,这道阳阐代表着…与之不同的另一个方向…天下竟然有这样的神妙仙诀!’

‘三玄修士是坐在这样的宝山上修行的,怎么能不事事高人一头呢!’

可以陆江仙如今的道行,往往可以举一反三,看到的远远不止眼前的这些,他心中几乎一瞬就有了另一个答案:

‘纯一道有过记载,【阐化】的阴阐,主宰的是渌合为主,坎为辅的变化,按着反过来一一对应,与这道【阐除阳火居法】对应的阴阐,应当主宰着府、坎、牝的变化。’

这代表着什么?

‘府与牝!’

‘只要拿到这阴阐,一直苦苦寻思而进展甚微、迟步梓的那道【借府闰牝】的求金法,将会迎来行之有效的曙光!’

陆江仙已经编撰求金法许久了…明阳也好、牝水也罢,没有一个是简单的,尤其是迟步梓的,要量身定制,又大多不在他的道行范围内,哪怕是他,也多有一筹莫展的时候,至今难度还在逐渐攀升。

这个消息简直振奋了陆江仙的心思,只要能弄到那一道法诀,必然在质量与进度上大有进展,又有他这道太阴的帮助,迟步梓突破的可能将从危崖小道上一跃而起,再也不是犹豫不定的棋子!

“这就是三玄秘藏之法,即使与『混一金丹妙法』差了一个大级别,却仍然能左右一个修士修行上的生死与道途的存续…”

毕竟有了古仙须相这道【妙繁天】为例,他大可以确认『混一金丹妙法』至少近似于三玄秘传的一道法门,只是传递在三玄这些嫡系的真君之中而已…

‘更何况【六阐】源自于更古老的【八索】,不但经过精简,还删去了其中的一对阐法…指不定天下还有一处仙碑,就记载着这【八索】之法。’

这几乎让他一瞬就找到了主心骨,心中涌现出来更多想法:

‘灵宝道统有没有暂且不论,可藏经阁这里的基本绝对不是全部底蕴,只是给下修看的,其余之物,要么存在位别里,要么存在那汤胁的脑子里!’

至于这份【阐除阳火居法】为何在此,极有可能是为多年以前求道的那位冲兖准备的,毕竟他修灴闰并,正是用此法最合适之时!

这代表着汤胁不但是个位格极高的帮手,极有可能还是一处道法宝藏,叫他迫不及待起来。

“这家伙兴许是见过大人物的,不比荡江之流,能有这样的本事,也不是简单的人物,不宜用太高的位格与其攀谈,以防被他试探出些什么来…”

“就用真诰这层身份。”

……

鉴中天地。

白玉般的亭台中白雪如霜,在玉砖与台阶之上堆砌,银亮亮的湖泊上月桥悬立,真诰的法身显化而出,稍稍立住了,便将掌心那一点金光洒下。

这金光方才落地,有一片色彩凝聚而来,从头到脚,交织汇聚,诸多衣物凝聚而出,当即凝聚出一人来。

这人一身穿束与环境迥异,土黄色的衣袍有些亮堂堂的味道,腰间系着青白色的玉扣,袖子内衬亦是青黑紫色,再往下又亮出洁白的内领,道冠圆乎乎黑漆漆,手中挽着一道长如宝剑的玉如意,靠在肩上。

正是汤胁!

这道士只剩一个头颅时看起来颇为可怕,如今那古铜色的须发和不怒自威的眼睛配上这一身威严的装束,竟然显得分外和谐了,一股浓厚的古意扑面而来。

‘到底不同!’

真诰化身赞了一句,汤胁则有些惊惶未定地睁开双眼,环视一周,颇有骇色,又呆呆的看了自己的双手双脚,有无数复杂情绪冲上心头。

‘多少年了?多少年不能动弹了?!’

他当初被称作道心坚定、憨实可继,可再怎么坚定的人,成百上千年里留一个脑袋,被封在一个小小的窟窿中,心中也忍不住有无限悲屈,激动的走路都觉得陌生,连跨出去好几步,却又识别出自己身上的熟悉衣物。

‘是妙繁天的道服!’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激动,隐约间,汤胁仿佛回到了那道庭仙人高坐、同门师兄遍布天下的景象之中让他双眼忍不住落下泪来,哽咽了一阵,道:

“难得…难得贵道这样细心…”

陆江仙自然能体察他的心思,这本也是他根据那藏宝阁中的种种典籍编纂而出,几乎还原了古时候灵宝道统的穿束,并不多说,只伸手向前引:

“请!”

汤胁抹了抹泪,连连点头,随他向前,每一步踩到实处都有一股久违的欣喜,一边暗暗揣摩,一边观看了景色,奇道:

‘倒是怪了,这样恢宏古朴的制式,我竟然不曾见过,隐约间有股青玄之意,却不见得有那种逍遥物外的味道,反而有股兜玄制衡天下的霸道…’

他到底是有根脚的,一路跟到了亭阁之中,终于忍不住开口,客客气气地道:

“汤某实在眼拙,还不曾识得贵道…是何处的仙玄人家?”

“道友客气了!”

仅这一句,就叫陆江仙不得不全神贯注来应对,暗忖起来:

‘与其应他,不如叫他答我疑惑。’

真诰迈步上殿,笑道:

“我道居在阴阳间,宿在日月里,辖有诸界,令在五行,有三十六玄庭,七十二仙宫,隐于世时,至功德神能见,最上玄仙方登…玄舆间有仙君驾,故叫蛟乌着底飞,名讳不得多语言——曾令故宣蓬莱动,后使日月不居天。”

不错,真诰这一番话富丽堂皇,可归根到底在于后两句,正是当年蓬莱洞天之中得来的那些仙君传闻!

陆江仙可疑的前身颇多,如幻境记忆口中的府主,那位掌控日月的盈昃…可是以这两位在民间的传闻,都不能与仙君挂钩,最有神妙的盈昃也不过被称为仙人,其实都少有以神识游走天下的可能。

论起位格最高神通又最相近的,无疑是蓬莱初伏【以龟甲讽之】的那位古代仙君!

‘听闻他擅长天听之道,让蓬莱不敢置功法于架上,与神识的功效极为符合,又有日月关联,身份尊贵,叫许多洞天不敢妄自驾起日月…’

陆江仙有『混一金丹妙法』,不惧因果,早就有试探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