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六章 虚实夜战

汉末沉浮记 第六章 虚实夜战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怀领军直逼襄国县城五十步方止,城头立时惊慌成一片,不断的呼喝叫骂着,还有女人孩子的呼天抢地声。有胆大的青壮拿起弓箭乱射,箭矢要么高了,要么低了,能射到平乱军的,全被坚盾所挡。数百平乱军就这么看着城头上的杂乱与不堪。

李怀冷哼一声,说道:“襄国令与尉果真无能之及,只是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就夺去了城池,而且连命都送了去。”

旁边一个年近三旬的壮汉笑道:“叔父,太平贼道鼓惑人心还有一套,这行军作战么,他们还差得远了。今日天色尚早,我们这是要马上攻城么?”

李怀沉冷的说道:“固儿,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为将者不但要有锋锐之气,更要有谨慎小心之念。无论何时,必先以保证自身安全为首要之事。传令,安营扎寨,明日破城。”

李怀领军就在东门城外一里处下营,全然不顾及城中的上千太平道教徒。

罗方站在城头望着急速赶来平乱的朝庭大军,浑身颤抖惊恐的问道:“怎么会,怎么会,朝庭的平乱大军怎么会来得如此之速?”

罗方的三子都在其后站着,唯有小儿罗培在旁应道:“爹,是襄国县本地的人马,不是朝庭的平乱大军。您看,那人不是城东李氏的族长李怀嘛。”

罗方听罢愈加的惊恐,说道:“是他?怎么是他?他不是庶人吗?凭什么能召集起数百大军来攻我?”

罗培叹道:“李氏在襄国已然立族数百年,爹你又不是不知,哪任的襄国令与尉在就任之前,不是先去拜会李氏的。若是李氏不喜其人,又有谁能够当得长久的。李氏在襄国县声望如此之高,李怀又曾任过朝庭的校尉,在危急之时,召兵平乱又有何不可。此战过后,说不定他又能官复原职了。”

罗方面如死灰,转头问向小儿道:“成小方与付头领走了多久了。”

罗培瞧了瞧大兄,说道:“大兄送别他们离去时,已过一个多时辰了。”

罗方忙叫道:“他们是步行而去的,定然不会太远,大儿,你速速骑马从北门出,去追他们,请他们马上回来。”

一名三旬的老实汉子应声而走,罗培在后忙叫道:“大兄,要对他们说,我襄国罗氏一门,唯他二人之命是从。”

罗方一愣,长叹一声后,挥手让大儿速去,方才说道:“襄国县起事的主力,那三百护教神军,全是头领陶升的部众,陶升不在时,为父或可指使一二,可是让他们两个年青人来指使,就怕这三百护教神军不听啊。”

罗培说道:“管不得了,他们若想活命,就必须听付头领的,不然就等着城破人亡吧。”

罗方摇了摇头,说道:“只怕陶升回来后,又是一番责难。”

罗培劝道:“爹,车到桥头自然直,到时再说吧,况且付头领未必是恋权之人。”

深夜,李怀于营中安坐,借着烛光观看竹简,正自入迷间,忽闻营外有喧杂之声。急出营帐四望,只见东、南、北三方漫山遍野的火光四起,更有无尽的呐喊声,细细听闻,却是太平道暗中广为流传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十六字。

再细数火把,不下五千之数,一支火把按三五人计,便是两、三万之军了。李怀不禁心内一惊,莫非是巨鹿郡与常山郡的太平道贼人来援了?不,他们没这么快才是,那这些人马又是从何而来?

李固匆匆奔来叫道:“叔父,怎么办?是坚守营寨不动,还是速退。”

李怀思道:自已强自凭借李氏之名召集襄国县之兵卒来复夺县城,并未通传邯郸的赵王与国相。此时内无余粮,外又无援军,却不可力敌众贼。只是……

李怀又望了望四方的火把数,心道:深夜之间,不知贼人多少,也许只有千人之数在虚张声势,若是轻易吓退,却是于已军的士气不利。可是今日因太过轻视城中的贼人之故,下寨时离城太近,对于防守也不利,还是暂且退避得好。

李怀终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当断则断,立即沉声喝道:“传令下去,深夜之间敌我不明,为以防万一,乘敌未近时退后十里下寨,天明后再行攻城。还有,退走时营中的火把不许熄灭,退走时不许另打火把。”

李固恭声应命,转身前去安排了,一刻时后,全军六百余人收拾停当,悄悄的从营后撤离。

李怀骑马行于军中,思道:看来这群贼人并非乌合之众,中间亦有擅长征战之人,襄国之乱想要平复,怕是有些难了。

行不数里,突然杀声四起,前后的兵卒惨叫连连,李怀急令原地布阵应敌。可是在黑暗之中,队列已然拉开成了数百步之长的一字长蛇。而且兵不知将所在,将不知兵之形,更不知贼人倒底有多少,如何能够轻易成阵。

平乱之军组成人员本就颇杂,士气不一,暗夜中猛然遇袭,从开始就是一阵惊慌失措。片刻后更是一片大乱,李怀只得下令中军点起火把,敲起战鼓聚拢兵卒成阵。

刚刚点起火把,敲响阵鼓,野地中立时射出十余只利箭,正中鼓手,旗手与李怀。李怀大叫一声,抚着肩头翻身落马。战鼓声方响起数声便停止了,平乱军正自不解,却见到中军处火光大亮,而那里也已是慌乱成一片。更听见四方响起贼人欣喜的大呼声,“李怀已死,降者不杀,李怀已死,降者不杀。”

有胆小的见机不妙,早早已经弃械,准备就地投降。此时前阵却传来一声厉喝:“李固立此,众军随我突围。”说罢,前阵惨叫声愈演愈烈,但军阵却是坚定的在向前移动着,不一会前阵的贼人一哄而散,行进更速。

只是后队的平乱军却是被咬住不能退走,黑暗中不知有多少的长杆长矛乱捅乱刺,伤者遍地。当李固领军走远时,城中的太平道教众已然闻讯打起了火把直追而来。平乱军见势不妙,立时有人大叫投降。有人领头,降者愈多,最终后阵有近两百人全部投降。

罗方的两个儿子领着六七百太平道教众匆匆赶来,见到三百余手持木棍长杆的太平道教徒俘获了近两百平乱军,无不大喜。罗培与二兄商议了一下,罗培领众先行追击平乱军,二兄先将平乱军押回稳定人心。

李固在前闷头冲锋开路,后面有人叫道:“固公子,家主唤你。”

李固立即勒马来到中军,只见李怀左肩左腿中了两箭,面色苍白,显是流了不少的血,正被四人抬着前行。

李固扑下马来,急切的问道:“叔父是否无恙?”

李怀忍痛说道:“固儿,从方才所见,伏击我军的贼人人数并不多,最多不过五六百人,而且兵甲不齐,决不是我军的对手。你却是不该急匆匆的跑了,应该返身力战才是,必能杀败贼人。”

李固说道:“叔父教训的是,只是我当心叔父的伤势,所以才不敢与敌纠缠罢了。”

李怀说道:“我的伤势不重,死不了。不过此次征讨也算是失败了,还是先保存李氏为上,静候朝庭大军来后再说。传令,点起火把,大大方方的退却。看看贼人敢不敢追来。”

李固应命,立即传令点起火把,众军抱团,缓缓退走。罗培领人追至,面对抱团的四百平乱军,并不敢冲突,只是相隔数百步距离,尾随而行。李固知晓黑暗中还有不少埋伏的贼人,有心先返身将罗培的人马杀散,却因李怀之令,先保存李氏为上,所以并不敢乱为。

两军相峙而走,走了一个时辰,也不过才走出五、六里的路程,距离李氏的坞堡庄院尚有五、六里的路程。此时,突然听到李氏庄院那面杀声四起,显是有不少的人正在围攻李氏庄院。

李怀与李固大惊失色,出兵征讨平乱时,已将族中的私兵大部带出,家中只留下区区十数人护卫。原本计算着只需两日的时间,就能平乱,是以对于李氏庄院的防护并未用心,不想贼人竟然抄袭其后了。

李固叫道:“叔父,贼人不敢攻我,还是领兵速退吧。”

李怀摇摇头道:“不行,庄院族兵虽少,但青壮族人却不少,贼人急切之间,不可能攻下庄院。贼人想以攻我必救之处来迫我,就是想让我惊慌之下不辨凶险,急速驰援,所以前方必然还有埋伏等着我军。按原定速度退却,一个时辰后贼人必退。”

李固心中再急,也只能是依令照常缓退了。只是刚退不过两里路程,李氏庄园方向呼喊声大震,只听远远的传来“破了,破了。”的声音。李固脑海中轰的炸响一声惊雷,整个人呆若木鸡,愣愣的转头望向同样惊愕的李怀。

最后心头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李氏庄院怎的这么快就被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