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五十六章 谦让报恩

汉末沉浮记 第五十六章 谦让报恩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邱易的诈言,引得众人的大惊,朱勉亦是愕然不已,但总算是没有再度的犯浑,默然的认同了邱易的谎言。鲍校尉惊异的叫道:“原来是召陵许氏的贤婿,误会误会,先前只是戏言尔。却不知朱将军还与袁氏的哪位公子有些瓜葛,莫要冲撞到自家人不可。”

邱易暗思道:汝阳袁氏的庶子袁绍虽然名望更高,德行更佳,但听闻此时还在雒阳城蛰伏。比起已是河南尹的袁氏嫡子袁术来,在朝中的影响力还是有所不如。若说袁绍之名,怕是震不住这鲍校尉。

邱易于是应道:“我这勉弟甚得河南尹袁府君的喜爱,数次来信欲召勉弟前往雒阳任职。只是勉弟乃是独子,家中尚有老父在堂,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鲍校尉拍腿叫道:“啊呀,啊呀,那真的是一家人不识一家人了。鲍某在京时,时常与袁公路相交,走马斗犬,互为知已,没想到竟与公路的爱将冲突了。今日是我失言在先,还请朱小将军莫怪才是。”

邱易问道:“鲍校尉莫非就是袁府君信中常提及的鲍鸿鲍校尉不成?”

鲍鸿惊道:“公路在予与你等的书信中,也提到鲍某了?那真是荣幸之至啊。”

时人若想为高官,除了自身的家世外,还需有世人广为所知的名望。有名望者,方可称之为一方名士,如八俊、八及、八顾、八厨之类的名号。只要成为名士,就极易得到他人的举荐作官。而名望的由来,便是在大众场所的宴会中,由其他有名望、有地位者的吹捧与抬举,或是在私人的书信中提及哪里有什么贤人贤迹之类。

邱易有意提及鲍鸿之名是袁术在书信中提到的,并非其他,只是想表达朱勉与袁术的关系十分亲密之故。邱易对朱勉笑道:“既然是鲍鸿鲍校尉,那咱们真算是一家人了。勉弟,快快将剑收起,与鲍校尉陪罪一二。”

朱勉闻言后,也借机下坡,收剑拱手道:“鲍校尉,小子年轻气甚,今日之事对不住了。”

鲍鸿故做大度的摇手笑道:“无妨,无妨,咱们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吧。”

说着又喝令南军众人收回刀剑,与邱易等人一起坐着说话。并命人取来军中所藏的酒食,就于场中摆起了小庆功宴来。在邱易违心的连连吹捧之下,鲍鸿心情大悦,不竟多喝了几樽。大醉之下,就已经与邱易开始称兄道弟起来。

最后,鲍鸿更拉着邱易的手诉苦道:“贤弟啊,你是不知道,这雒阳居,大不易啊。说来,老哥我也出身于豪长之家,之所以在未及四旬之时,便做到校尉之职。除了能统兵作战之外,就是以金钱之道开路,买通了不少的朝中官员为老哥说话,方能得到此职。”

“可是当到校尉之职后,便已是老哥我最高的成就了,若想再度升职,就非得挤进雒阳城中世家世阀子弟的那个圈子中不可。可世家子除了少数几人外,大都是一掷千金的豪主。囊中羞涩的,就别想跟他们混迹于一处。像老哥我这点身家,如何能与他们相比。是以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来弄钱,为的就是能在世家子们的面前露一露脸面。”

“所以啊,先前老哥问你们要缴获到的钱财,不是不懂军中的规矩,而是最近囊中实在羞涩。老哥不得已远离雒阳城出征黄巾贼,为的就是在讨平黄巾之时,昧下一些财物来,好在日后花用。”

邱易不竟暗叹,原来在朝庭为官也非一件易事啊。先有龚彰藏郾县之缴获,后有鲍鸿意欲强压友军豪夺缴获之事发生。看来天下官吏士风大坏,使得百姓纷纷离乱,非是因为官吏皆恶,而是因为皇帝首先爱财,买官卖爵,而后朝庭大臣相互攀比之故。中下层官吏都有不得不贪的理由啊。若是朝庭能够秉公的升用人才,寒门子弟又如何会思此恶法来。

邱易问道:“颖川豪富不下汝南,波才贼部攻陷了颖川郡大部郡县,想必有无数的财货缴获,你们难道没有分发么?”

鲍鸿摇摇头,耻笑道:“皇甫嵩、朱儁二人自命不凡,号称清廉自律,缴获大都留给了颖川郡各级官吏,用以返还受损的各个家族,或用以恢复当地生产之用,只留下少许的一些财物来犒赏全军。说来好笑,老哥堂堂一军校尉,大战三月之久就获赏两百金的财物,这也太埋汰人了。”

“贤弟你瞧好吧,他们二人如此的做法,不但不得全军将士之心,就是颖川的百姓也不定会感激他们。因为钱财将全被颖川的各级官吏给私分了,用以恢复生产的将少之又少。就算是受损的各个家族,也会因为这些财物争吵不休,明争暗斗不止。这一切最终的怨气,还是由他们二人来承受了。就算他们二人战后因功受封官职,也必然不会长久。”

邱易三人听后感慨良久,不禁都对将来的为官生涯踌躇不安。大汉朝庭如此污浊的官场现状,实在难以让人有兴趣步入进去。

一场酒宴过后,众人之间的怨愤,于表面上算是掀了过去。只是鲍鸿日后若知晓了邱易假言骗了他,只怕又是一场大麻烦。不过此时身在鲍鸿军中,一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酒毕,邱易三人与鲍鸿等人拱手拜别,在河上一番计较之后,为了不让鲍鸿日后有为难朱、邱两家之机,过河后立即将缴获的百车财货,给鲍鸿送去了三十车,以慰其心。

邱易三人引军回召陵途中,邱瑞忽然出言道:“我三人年纪青青,就平灭了黄巾蛾贼二十万之众,在不久之后必然名震州郡。即使我等不为官吏,想必也会得到世人的敬重不可。朱、邱两家的门楣,无需为官,也会自然提升。此时的官场太过污浊,我却是不想于此时步入了,还是等日后的官场清平了一些后再说。大兄、勉弟,我意已决,将平灭二十万黄巾的功绩全部让给龚县君,以报龚县君的信重之恩。不知你二人想法如何?”

朱勉点头赞道:“正是如此,龚县君与我朱、邱两家有大恩德。他此时伤重将亡,唯一所放不下的就是蜀中的幼子孤孙。我等正好以此大功为龚氏挣得一列候之位,以安其心,以报其大恩。姐夫,你意如何?”

邱易应道:“你们决定了便好,我本就想将我的功劳让与你们,你们为报龚县君大恩,又将功劳让与他,这也无不可。只是龚县君伤重,我等又是白身,又有谁来为他跑爵表功呢?”

邱瑞迟疑了一下,说道:“许师对龚县君十分赞许,不若……”

邱易阻止道:“不好,不好,许君未曾出仕,于朝中又没有人脉关系。况且他为人方正,最是做不来这种跑官求爵之事。若是你们没有其他人选,那就让我去求求赵郡守赵谦吧?”

邱瑞惊道:“赵谦赵郡守?大兄能得见赵郡守么?似乎龚县君与赵郡守有闲隙吧?只怕他有所不愿。”

邱易笑道:“有闲隙又如何,想必也不是什么大闲隙。若不然龚县君数次不听太守之令,赵郡守还不法办了他。再说龚县君伤重不能理事,又是我私下去求赵郡守,等朝庭将封赏诏书布下,龚县君恐怕早就伤重而逝了。这些事无需让龚县君知晓,让他子孙后人受益便可。”

邱瑞赞道:“大兄说的极是,那一切就拜托大兄了。”

赵谦字彦信,其祖父为赵戒,字志伯,蜀郡人。历仕汉安、顺、冲、质、恒五帝,五朝元老。于汉顺帝、冲帝、质帝、恒帝之世历位三公。其叔为赵典,也历位太尉之职。

说来赵谦也算是二世三公的世家子出生了,若无意外,他将来必然也会成为朝庭的三公之一。赵谦虽然在平灭郡中的黄巾蛾贼一事上不怎么样,但其为官公正廉洁、嫉恶如仇,在世人的眼中,也算是一位难得的好官了。

只是在邱易眼中,既不能使郡中的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无忧;在水、旱、疫灾时也不能救困安民,反让太平道骗去了许多民心;最后更让群贼无首的黄巾蛾贼攻下了汝南大部县城,赵谦可谓无能之极,只是一介庸官罢了。若无显赫的家世,当一县之长,都算是勉强。

邱易在数日前领大军回援召陵之时,曾去了平舆城一趟,拜见过太守赵谦。将鲷阳城的数十万石粮食,与鲷阳、项城,新阳、宜禄等县的守备事宜转让给赵谦。就连固始、新蔡两县的贼人降书也上交赵谦,等赵谦派人前去受降。因此与赵谦还算有过一丝关连。

邱易领着数十骑奔至汝南郡治平舆城,望见平舆城还是一幅风声鹤唳的模样就是一阵好笑。也不知是自已等人的能力太高,还是汝南郡中实在无豪杰,徒让自已这等竖子也成就了大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