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三十九章 腾龙卧虎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三十九章 腾龙卧虎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又追了一阵,夏侯渊将再次阻道的高达一部团团围住,正准备围杀,有邓当引大军来救。一路且战且走,终于还是被韩军逃入了黎阳港中。

曹操将战况上报袁绍,袁绍大喜,令荡阴的赵睿再领万人前去支援曹操。曹操又调来黎阳的曹仁一部,共统三万军围攻黎阳港起来。车腊之死,让韩军的士气大沮,有些抵敌不住。无奈之下,只得乘夜撤离了黎阳港,并放火烧毁,退回了南岸来。文丑、高览两军闻报后,也只能稍稍后撤。

韩易得闻车腊之死,心下大悲。车腊精于兵事,老于事故,可谓韩易及麾下诸将的兵事之师也,极得韩易的尊敬。不想竟然于河北之战中阵亡了,直叫韩易伤痛不已。

天气严热,车腊已然早早的运回南岸,葬于延津之畔。韩易于是亲到黄河边上,祭奠车腊的亡灵。而车腊之子车靖,此时正在泰山与刘备大军对阵,不能抽身,唯有遥遥祭奠。只是父丧之事,终究让一向沉冷的车靖失了心智,被刘备连胜数场。车腊只得上书韩易,请求为亡父丁忧。

据车靖所言,刘备此人用兵虽然一般,但其麾下的大将关羽、张飞二人十分的勇悍,非常人可胜的。韩易一直明了张飞之勇,如今才得知刘备麾下尚有关羽此人。

韩易得书后十分为难,麾下诸将各有任命,哪里还有大将可替代车靖之职。陈到、李通、高达太过稚嫩,新降的徐晃资历又浅,不能服众。唯一可信又有资历的只有余化,可其又只擅长奔袭突击之法,不太擅长阵地而战。

恰在此时,有长安的汪洋来使求告,说闻知杀父之仇人张飞与刘备在青州,希望能至泰山一线与其对敌。韩易久思之下,只得同意二人之请,令余化前往长安坐镇,令汪洋转调泰山,让车腊离军为父丁忧。

经此一事后,韩易才觉方面之将太缺,若想一统天下,只怕力有不及之处。于是又细细的考量麾下的年青诸将,认为魏延、郝昭、吕岱、牛金、徐盛、丁奉、潘璋等七人可有大用。

恰巧此时豫章各地的山越叛乱四起,据豫章太守邱瑞察知,其背后有袁术与刘表两家的影子。邱瑞夹于袁术与刘表之间,颇有些抽不开手脚。

韩易便令刚刚与庐江乔公之二女定下亲事的朱宁、周瑜二人,一为豫章庐陵令,一为豫章南城令,领七将共率七千兵马南下豫章,征讨山越之乱,以为培养征战经验。

徐州的吕布闻知车腊之死,也知晓车腊在韩军之中的地位,于是派部属许汜、秦宜禄前来吊唁。许汜问道:“韩征东,我家主公问询,河北战事甚重,为何您却将太史慈、李通、王忠、赵稚长等二万人置于沛鲁之地?不调至他处?”

韩易一怔,笑道:“太史慈在沛国,那是为了防备九江的袁术军。李通在鲁国,那也是为了支应泰山的车靖,所以才未能轻调他处。”

许汜笑道:“原来如此,只是此四将屯兵防备之地较近徐州,我家主公还以为此是为了防备他而设的。”

韩易大笑道:“我与奉先乃兄弟也,如今更有儿女之亲。我儿朱偃尚在徐州奉先处未归,可说不异于质子,我如何会有防备奉先之心?”

许汜拜道:“我家主公甚爱偃公子,有意将平生所学尽授于偃公子。是以强留于徐州,非是将之视为质子,还请韩征东放心。至于太史慈、李通诸将,韩征东也可调至他处。若韩征东依然有疑,我家主公可亲率大军南攻扬州袁术,再派高君理、张文远助攻青州的刘备,如何?”

韩易大喜,拜道:“如此,便多劳奉先兄了。”

常山的使者成章终于到了平舆,韩易亲迎笑道:“尔乐从常山国远来,我不甚欢喜。我素知你与我表兄以兄弟相交,我又稍长于你,你我亦可以兄弟相交。”

成章拜道:“如此,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章拜见明远兄长。”

韩易笑问道:“尔乐贤弟,未知我表兄如今之意如何?”

成章长叹道:“长存大兄的初时本意是想投效一明主,为其征伐天下。而后见张角兄弟暴虐,是以弃之。后本想隐伏于野,择时而起。却被我强求救了十万黄巾军,从而被世人所忌。这十年来,长存大兄也曾想过投效一方。可观来观去,邻近别无明主。反而是明远兄长在中原的声望最好。”

韩易大喜,问道:“表兄意欲助我平定天下否?”

成章点了点头道:“长存大兄在三年前便有此意了。只是大兄的性子……太过优柔寡断,过于仁慈了。他若领兵征战,天下几无抗手,可是处理内务却一塌糊涂。治理常山已有十二年了,百姓虽然悦服,可是对张燕等辈却始终奈之不何。反而被张燕乘机拉拢了不少人过去,此时的常山,大兄的势力反占劣势了。”

韩易眉头大皱,转瞬却又舒展开来,此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人?比如与自已有关的数人,自已便是自信与霸气不足,邱瑞就太过愚忠愚孝,朱勉又多偏激。而麾下文武,乐彭耳根过软,艾科好色无厌,鲍鸿爱财如命,文丑太重感情,高览不能与人相善,成齐喜义气用事,陆平阴冷,汪洋傲慢、车靖不通情理,周戈过于轻敌,余化自视甚高等等。

韩易问道:“不知表兄的确实想法若何?”

成章迟疑道:“长存大兄欲与张燕两分,退出常山。”

韩易大惊,叫道:“为何?表兄才是常山相,常山之主,为何反将常山让与张燕?”

成章苦笑道:“长存大兄隐伏十二年不动,众将暗怪大兄胸无大志。常山的五万大军,只有万余听令,各县官吏更只有三成听令了。大兄虽能击败张燕,但却不想让常山这片世间乐土重新变成死亡地狱。所以才有了离去之念。”

韩易连连摇头,叫道:“他若不在常山,焉知常山不会被张燕变成地狱?”

成章叹道:“张燕虽然野心勃勃,但为人却不暴虐。大兄欲要先助明远兄长一统天下,再以大势来迫张燕。或可让常山免于战火吧。”

韩易点点头道:“如此也好,表兄久困常山,便如潜龙在渊,其才不得尽展,脱开常山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是了,并州的张杨对我态度暖昧,表兄可领兵威压张杨,为我占住并州如何?”

成章惊疑的问道:“张杨已被其部将杨丑所杀,杨丑又被眭固所杀,眭固已经举并州投降了袁绍,明远兄长还不知么?”

“什么?”韩易大惊。

原来,张杨惧于皇帝之令,对韩易有意疏离,特别是在车腊阵亡之后,更上书恭贺朝庭。此举却惹恼了向与韩易相善的大将杨丑,杨丑外结西河的留守大将吕旷,内诛张杨于阴馆。

不想时有袁绍的密使董昭,使睦固诛杀杨丑为张杨报仇,历数韩易假借杨丑之手杀死张杨之罪,挑唆并州军投降袁绍一事。因为此事在之前并未告知韩易知晓,雁门距离汝南又远,是以韩易竟然毫不知情。

韩易叹道:“张杨为人忠义重情,上书恭贺邺城的朝庭,也只是在表面上与我撇开关系,暗中却绝不相背。杨丑性急,何故行此恶事,反让他人疑心我为人不义邪?”

成章劝道:“事已至此,明远兄长不要自恼了。我已早一步告知长存大兄,长存大兄只怕已经兵出常山,击破眭固了吧。”

韩易摇头叹道:“张杨无甚主见,死了虽让我宛惜,倒还无妨。只是他的死,却会让与之相善的徐州牧吕布怀疑于我,此后,徐州只怕又将成为不安定的因素了。”

本将于八月起兵攻打九江的吕布,听闻张杨之死,顿时大怒,召回领兵二万助攻青州的高顺、张辽二将,就欲转攻韩易。此时却接到韩易的一封书信,上书道:“并州之事,非我所为,我问心无愧。”

又传来沛国的太史慈、王忠已经领兵前往东郡,鲁国的李通、赵稚长也领兵进入泰山郡,徐州距离汝南基本毫无大军的踪迹。不久后,韩易又亲率五万大军出汝南,望东郡而去。

吕布疑惑难解,在严氏与女儿、朱偃的再三劝解下,终于放下了张杨之死,派员前往并州探查消息去了。只是听闻张杨曾恭贺朝庭车腊之死,心中就算是再有不满,却也不再一意的怨怪韩易了。

八月,潜伏常山十二年之久的付薪,终于一展獠牙,一战击破眭固与前来就任并州刺史的袁绍之甥高干,斩眭固于广武,高干领军退于上党。

袁绍大惊,急令曹操引兵前往支援,并遣使至常山国诱召张燕。张燕斩杀袁使,出兵巨鹿与麴义大战。不想张燕军大败,反被麴义侵入了常山国中。

张燕颇为后悔,却又不愿服输,再次集大军与麴义大战,却被麴义连战连胜,夺走了南部大半常山国去。张燕无颜救助并州的付薪,只得向幽州的公孙瓒求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