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进陈留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进陈留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官员被贼人劫回山寨,却见寨主乃是一位二十六七岁的白袍大将,只见那将一身素白,手捧一卷竹简翻阅。所处大厅之中清扫得一尘不染,器具整洁,不象山寨,倒象是一个稍小的衙府。

这场景与官员所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那官员精神一振,如此稚贼,勾通或者不难,或可以言语劝说放过自已。那官员忙大声叫道:“寨主,寨主,本官乃是颍川荀氏族人,今日从贵地路过,被邀上山,肯请寨主看上颍川荀氏的面上,放过本官可否。颍川荀氏必有厚报。”

那白袍寨主一惊,忙从识海中惊醒,又将手中的竹卷一抛,大步走上前来问道:“什么,阁下是颍川荀氏的族人,未知阁下高姓大名?啊,周仓,裴元绍,速速松绑。”

劫人的两名恶形大汉,连忙上前松绑。那官员松了口气,正了正衣冠,深深的拜道:“本官荀攸,字公达,未知寨主知否?”

那寨主又是一惊,连忙上前搀扶起官员,叫道:“啊呀呀,竟然是公达先生,义忠于汝南、雒阳时多闻公达先生之名,不想今日竟冲撞了公达先生。义忠失礼了,失礼了。”

“义忠?莫非是汝南召陵的豪杰朱勉,朱义忠?”那官员惊问道。

白袍大将羞愧的摇头道:“朱勉乃是无名之将,哪里敢称汝南豪杰,羞也,羞也。公达先生,还请入厅一谈。”

朱勉请荀攸入厅安坐,又命人上得酒食,二人边饮边谈。荀攸问道:“前时曾闻义忠于袁公路麾下为将,更于雒阳南部三关硬阻汝南韩明远的十万大军。虽然不幸战败,但世人皆以汝为当世良将。为何义忠如今既不在韩明远麾下,又不复归袁公路麾下,却在此地落草作甚?”

朱勉摇头叹息道:“义忠之事,一言难尽。袁公路难成大事,韩明远与我有怨。义忠一时无处可去,只得借此落草暂避。不知公达先生为何不在长安陪侍天子,却回颍川作甚?是奉诏出使关东么?”

荀攸叹道:“先时董卓为乱朝纲,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人商议除董。因事未成就被人发觉,于是被收入狱。何颙忧惧自杀,倒是攸言语饮食自若,又恰好碰上董卓被杀而得以免罪。本要弃官返归,又被官府征召,升迁为任城相。彼时因青州黄巾为乱兖州,所以没有赴任。后来攸见蜀汉地险城坚,百姓生活殷实,于是请求担任蜀郡太守。又因道路不靖,停驻在荆州数月不前。至今方思返乡,不想却与义忠相识。”

朱勉奇怪的问道:“益州牧刘焉入蜀不久,就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朝廷的联络。天下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刘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初平二年,刘焉更造作天子乘舆车千余重,意欲称帝。”

“犍为太守任岐及之前平乱有功的校尉贾龙,在赵司徒彦信公的游说下起兵反刘焉,彦信公又奉命率军进益州,但因贾龙等被刘焉击杀,于是撤军。此时的益州几乎是刘焉的独立王国,公达先生此去任蜀郡太守,不是羊入虎口么?”

荀攸叹道:“此事以败,攸也不怕说出。数月前刘焉曾向朝庭称病,让朝廷将其子奉车都尉刘璋从长安派往益州去。朝庭认为这是收回益州的大好时机。而我亦有心效仿刘焉据有益州之地,以观天下大势。或出兵东向,或出兵北向,虽不能兼并天下,亦能割据一方。只是刘焉称病只是诈言,刘璋一入蜀,他人又不得入了。此策落空,已成纸上谈兵也。”

朱勉听后,面色阴晴难辨,良久方道:“我青年时,曾经与人护送恩主龚彰公的灵柩入蜀,彼时也是黄巾为乱,道路受阻。后来寻觅多时,终能入蜀,所以深知入蜀之小径。伏牛山中,我亦有兵卒近千,大将两员,或可护送公达先生入蜀。未知公达先生此时尚有入蜀割据一方的雄心么?”

荀攸目瞪口呆的望着朱勉,自已本来早熄的割据之心,不想又被眼前之人挑起。思虑良久,荀攸拍案叫道:“义忠若肯助我入蜀,与刘焉一争益州之地,荀攸感激不尽。日后若能成事,吾愿与义忠同领益州之地,吾只掌政事,必叫义忠尽掌益州之兵事也。”

朱勉大喜,当场就与荀攸设案盟誓,同入蜀中谋取大事。

高览叫道:“文兄,上党、河内、颍川、陈国、梁国之战已经大战良久,你到底是北上还是东进,好歹也要给我一句实话啊。日日躲在荥阳算什么事。空让我等两万余人在此日夜焦虑不安,却是何顾?”

文丑不紧不慢的说道:“主公多曾劝说你我,为将者除了持勇之外,还要多思少燥,日后才能委以方面大任。你不见汪洋乃是后进小子,却早已独镇西河三郡之地数年之久。然而你我二人才刚刚算是一方的镇守大将。如今荥阳的位置极好,东进可取空虚的兖州之地,北上可袭攻打怀县、山阳二城的袁绍之后。只是倒底是东进还是北上,却叫我一时想不明白。”

高览听了白眼直翻,叫道:“袁绍名重天下,他才是主公的生死大敌,自然是以攻袭袁绍之侧后为首重目标了。不然的话,河内失守,我等又将与西河失去联系。并州的上党与太原两郡,也将落入袁绍之手了。”

文丑长吟道:“袁绍是吗?可是我总觉得,主公应该更加忌惮兖州的曹操才是。”

高览白眼又翻,叫道:“那就直接东进,攻取空虚的兖州之地好了。”

文丑叹道:“我亦想攻取兖州之地,但是河内兵少,还能支持多久却是未知之事。若是被袁绍占得了河内之地,并重新沿河布防,我军只怕会数年都难入河北之境了。”

高览不奈的叫道:“向东不成,向北又不成,干脆你我就此分兵,我东你北,两面并重好了。”

文丑叹道:“我部只有两万余人马,一旦分兵,在东在北皆难成定局之势,最多只能迫使袁绍、曹操退兵罢了,实在做不到击败任意一方之目地。”

高览被文丑气得哇哇大叫,“那也总比在此什么也不做要好吧。”文丑不应,高览最终还是无可奈何。

曹操听闻韩易领兵将要接近,而颍川的夏侯惇,梁国的曹仁两路兵马皆败,无奈之下只得引兵撤退。当韩易来到陈国,见到入眼之处满目苍夷,郡县残破,百姓流离,陈国一郡只怕又丧命数万人了。而颍川、陈国、汝南三地的兵卒也丧生万余之众。

韩易顿时勃然大怒,喝令汝南郡各县尽快向陈国输送粮食。又令陈国相韩馥尽快恢复好陈国各县的安定,好给予陈国百姓一个安定之新年。自集合三郡五万大军,进入陈留郡中,继续追击曹操所部,直至外黄。

陈留太守张邈见韩易领兵入境,大恐之下领兵屯于雍丘。韩易怕张邈相助曹操,领兵断已粮道,于是暂退襄邑,并遣使责问张邈借道曹军之罪。张邈一向与曹操交好,并无从解释,只是一味的善言劝和。

反倒曹操见张邈领兵助已,心下大安,于是领兵复来,却不与张邈合兵一处,只在北方与雍丘做掎角之势。韩易大怒,令车腊领兵万人防备张邈,自领大军前往襄邑之北的蓼堤,与曹操军大战。

襄邑在陈国北五十里处,有惠济河从境内通过。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曾在此建立霸业,死后葬于此地。

襄邑为此时中原之地的纺织中心,陈留一郡的财帛收入多出此县。而曹操大军所在的蓼堤,又称蓼堤岭,堤生蓼草远望如岭故而得名。蓼草又正是布匹靛青染料的重要原料。此战过后,不知襄邑可否还是中原的纺织中心。

曹操领兵与韩易在堤下相遇,七、八万人马就于堤下对峙起来。韩易出马大喝道:“曹孟德,我与汝曾共约讨伐董卓,今日董卓余党未除,你却举兵来犯我州地界,行如此无义之事,却是何道理?”

曹操亦出马大笑道:“韩明远,我本以为你是忠义之人,然而你却三番两次的与董卓议和,却对讨董的同盟势力大加侵犯,更逼凌盟主。曹某身为讨董同盟的一员,不得不对明远大加的声讨与惩戒。”

韩易耻笑一声,叫道:“曹孟德,讨董同盟可与我韩易无关,你与我共约讨伐董卓却是在雒阳之事了。在某看来,袁氏、董卓乃是一丘之貉。如今你却以此由来侵犯于我,实在令人大失所望。”

曹操大笑,正欲再言说什么,可是韩易已无心与曹操作口舌之争了,回身厉声叫道:“谁人与我擒此曹瞒。”

一将应声而出,乘黄骠五花班驹,持古月象鼻刀直奔曹操而去。韩易视之,正是帐前护兵都尉许褚是也。曹操吃了一惊,不等回转,一将手持双铁戟越众而出,截住许褚厮杀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