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方反应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方反应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弘清了清嗓子,方才说道:“自董卓乱政已来,已经足有三年时间了,然而天下之势渐明。河北有公孙瓒与袁绍之争,中原有主公、韩易及曹操之争,其余人等皆碌碌无为听令者也。然而主公因为大意,而两次败于曹操之手,曹操不知究里,必会轻视主公。然而韩易之能,曹操必深忌之。”

杨弘偷瞧了袁术一眼,袁术对于战败之事毫不在意,显然气度非凡,并非小气之主。心下十分满意,于是继续说道:“曹操的兖州之地夹杂于主公等群雄之间,四面腾挪不开。必会择一方向发狠的进攻,争取迅速闯出一条阔路来。”

“冀州的袁绍对曹操有恩,曹操在短时之内必不会与其为敌。然青州残破,取之无用。徐州有备,曹操欲攻徐州,必经豫州的沛、鲁之地,韩易是否同意,也是难说之事。所以此三地皆非曹操之目标也。而扬州的主公又遭至韩易军的攻打,他若插手,不说地缘,又如何争得过近在咫尺的韩易呢。因此只余豫州的韩易一方可以攻打了。”

“然而韩易之辖地,从并州的西河直至豫州的汝南,直如一条长蛇之状,相互救应很难即时。韩易在对付董卓与李郭之辈时尚好,但若对付曹操,却是破绽百出,首尾难顾也。曹操只需攻占颍川、河南,韩易就如击成两断的长虫,难有做为也。更何况韩易倾巢而出,正是曹操强袭其地的大好机会,曹操如若得知,又如何可能放过。”

袁术还是犹疑不决,说道:“只怕曹操顾及与韩易的交情,不会进攻韩易。”

杨弘大笑道:“主公,此时可是在争夺天下,可不是如小儿女般过家家,曹操又岂会因为交情而放过韩易。”

袁术击掌叫道:“不错,不错,你说的不错。传令,让韩胤出使兖州,勿必叫曹孟德动心不可。全军移至阴陵,用寿春城来吸引韩易小儿的注意,好让曹孟德有可乘之机。只是韩易军颇锐,何人可留守寿春吸引于他?”

谋士阎象大叫道:“主公,某可保举一人,只需主公拨给万人之军,三万石粮草,定叫韩易小儿困顿于寿春城下数月无所做为也。”

袁术喜道:“哦?何人有此之能?”

阎象说出一人,顿叫袁术眉开眼笑的欢喜起来,说道:“此人虽然对我无用,但以万人之军、三万石粮草就可助我阻止韩易军的东进,此举大妙。”

韩易一军的出动,不旦让袁术不安,就连冀州的袁绍也十分不安,袁绍召集诸将与众谋士计议,说道:“我弟屡次意欲挑战于我,却都被孟德所败。现如今韩易小儿乘我弟战败之时,发兵攻击于他,我弟势必难以久持。若被韩易小儿取得扬州之地,只怕于我不利。诸公可有何妙策阻止韩易小儿?”

冀州别驾沮授微微一笑,拱手禀道:“明公,韩易小儿其心太贪,在短短时间内就插手冀、并、青、幽、司隶诸州事,如今又进攻袁公路的扬州之地,早已遭至众人所忌也。李郭因韩遂、马腾之故,一时无法抽出手来。但明公却因公孙瓒已经兵退,却有大把的良机可使。”

袁绍喜道:“公与请试言之。”

“韩易小儿之领地,形如长蛇之状。豫州之地有韩易小儿本人坐镇,可谓铜头;西河有汪洋的数万胡骑在彼,可谓铁尾。然河南之地却人烟稀少,只有高览部万人坐守,虽有山关河流之固,却是腐腰也。明公可命曹孟德领一军攻取河南、陈、梁、沛等地,再请荆州刘景升取颍川、汝南等地,韩易小儿必会再度首尾不能相连,手足大乱。”

“明公再遣两军,一军攻上党取太原,一军攻河内取河东,如若迅速,可在汪洋一军从上郡回返西河支援前,取得此四郡之地。有吕梁山脉可做阻隔,南匈奴胡骑再强,也无发挥之余地也。只要明公击败了韩易小儿之后,再以劝解收买,汪洋部的胡骑将尽为主公所有也。”

袁绍大喜,忙令使者前往曹操、刘表处求军,并将麾下的十五万大军分成数支,令外甥高干领兵三万,并张郃、郭援等将出毛城攻打壶关,自领兵五万取河内。又恐公孙瓒复来,于是令颜良、崔巨业等将,领兵两万于河间、安平国防备,又令鞠义领兵万人直取中山,再令大儿袁谭领兵三万出清河国攻平原郡田楷、刘备,准备夺取青州一事。剩余万人则交由审配留守邺城。

荆州之地刚刚平定,尚有许多郡县还未服从,刘表接信之后明面上同意,暗地里却只是派遣了数千人在颍川、汝南边界摇旗呐喊,却未侵入豫州地界一步。而曹操接信之后,心中却颇为难决,也聚麾下文武于议政厅中商议。

曹操说道:“前时徐州的陶恭祖无故前来攻我,我本欲在今、明两月起兵攻打徐州,以做报复。并取徐州之粮响供养兖州之兵马。不想袁本初与袁公路两方都遣使前来求兵相助,叫我攻取豫州的韩明远。这叫我十分为难,不知诸君有何见解。”

夏侯敦叫道:“孟德有何难决之处,陶谦老贼无故攻我,咱们攻回去便是。豫州韩明远人品不错,曾在讨董之时与孟德共约攻打董贼,只是因故而未能成事。他最近又没有得罪我们,我们既在兖州自立,何必又再去听从袁本初之令行事。”

曹仁亦道:“元让,主公志在天下,豫州韩明远迟早都是主公之敌,早攻晚攻都是一样,何分人品与罪过之事。近年常听闻豫州韩明远极擅兵事,我亦有心与之效量一番。只是豫州之地相来丰足,兖州却是有些贫弱。若是幽州公孙瓒复来,袁绍突然退兵,袁术又力不能支,却叫我军直面韩明远的反扑,必成两虎相争之势。兖州只要被豫州拖上数年时间,只怕反成了击败公孙瓒的袁绍口中之食了。所以某认为,主公还是依照前议,攻取徐州为上策。”

夏侯敦是曹操麾下的首将,曹仁又是曹操之族弟,二人的意见基本就代表了众将之意。曹操听了诸将纷纷表达了各自的支持后,面上虽然赞许,心内却不以为意。

又见荀彧、程昱、戏忠、邱瑞等数人闭目不言,心下已有计较。于是说道:“诸君之言甚善,只是最终攻谁,吾一时还不能正式决断,还望诸君先返军中整备兵械,听吾之令准备出兵之事。”

诸将告退之后,曹操望着眼前安坐不动的四人笑道:“文若、仲德、志才、吉玉,汝四位尚有何事教吾?”

只是其他三人都把眼光望向了邱瑞,却叫邱瑞十分的不自在。邱瑞心知必是因已与韩易有兄弟之亲,所以三人有所顾虑罢了。先前众将一时没有想起,眼前这三个精细鬼却心细如发,有自已在坐,他们恐怕不会吐露什么。

邱瑞于是肃容说道:“某与义忠贤弟自出汝南时,未知天下之人物中有谁,只知在汝南唯有袁绍与袁术二人天下知名。因为同为汝南人,于是与义忠贤弟分投在二袁麾下,并约定无论谁人日后富贵,必不忘提携另一人。只是某在袁绍处所见,袁绍此人言过其实,不值得某的效忠,于是某便弃袁绍投在了明公麾下。”

“明远兄长与我在幼时虽然关系甚好,其势力现如今也算是天下间曲指可数之势。但某素知明远兄长自小便沉默寡言,不喜与他人深交。你若不去寻他,他决不会前来寻你。以他的性情必难得到天下王佐虎熊之才相助也。只从传闻中的豫州各阶官吏之名中便可以看出,所用之文士武将皆寻常人也,因此其决非是平定天下之人。”

“某要辅佐之人,必是可以平定天下之人,而不是虽雄霸一方,最终却身死军灭之人。在某的心里,明公便是注定平定天下之人。明远兄长之利害,决不放在某的心里。况且某的亡父有言,某之官位爵位一日不超明远兄长,亡父便一日不得瞑目,是以某是不会投在明远兄长麾下的,亦不会为他考虑。只会在他军败被擒之后,方会为他求情。”

戏忠眉头古怪的一跳,拍手笑道:“好个明辨事非,恩怨分明的邱吉玉,只是你若为明公作想,不叫我等生疑,还请暂避如何?”

在曹操善言安抚下,邱瑞强做无事状,起身拜别而退。不说邱瑞心情烦闷的离开议政厅,只说戏忠在邱瑞走后,就冷笑一声,说道:“乱世之中,分投两家之父子、兄弟数不胜数,但在面对敌营中的至亲时,依然与之反目相向,甚至比旁人还要严厉数分,以示无私。今见邱吉玉非忠义之人也。”

“哦,这如何说。”曹操不解的问道。

戏忠笑道:“在某看来,天下间能与明公同时有能力平定天下者,除韩明远无一人也。邱吉玉却对韩明远之能之势不屑一顾,可见他只是以假言哄骗明公,想打消明公攻击韩明远之心意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