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零六章 兵止大谷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零六章 兵止大谷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大谷关有三面关墙,面向颍川郡的一面最狭险,面向缑氏县与轩辕关的一面及面向伊阙关的一面相对较平阔。其他两关也差不多,都是南面狭险,北面平阔。

不过平阔也只是相对的,大军还是难以展开,每次只能供两、三百人攻关。月前若非董军兵心不在,韩易一军决难入关。此次想要出关,面对的是袁术军士气正盛的一万大军,每次两、三百人的消耗,不知耗到何年何月去了。

韩易问道:“大谷关守将是何人?”

“报主公,大谷关上的将旗写的朱姓,确不知守将是谁。”

韩易点点头,袁术一军的召集速度太快,麾下将领多是四方的良家子、名士、宗族武士等,加之从来没有与之对阵过。就算是知其名,也不会知其人。若是鲍鸿在此,他或者知晓一些,只可惜他被袁术扣压了。

韩易领着余化、李封、薜兰三将及数骑至大谷关前察看城防。大谷关关墙高六丈,以城楼为基,南长七十步,北长六十步。关墙之上站满了袁军的士卒,弓弩擂石样样俱全,直叫人看着头皮发麻。

李封叹道:“主公,关中有一万袁军,防备如此。我军想要破关而入,没有三、四万人的死伤,几乎不可越过啊。”

薜兰也说道:“正是,看来此战将十分的漫长啊。主公早早的做好屯田之事,做好持久战之准备,果然高明啊。二袁倒行逆施,与董贼相联,久后必然人心丧尽,变故丛生。反正我军一时出不了去,粮草一时也不缺,大可与其干耗着便是。”

余化听后眉头大皱,说道:“主公屯田只是做给众军士看的,让他们心有准备。但是我军多有降卒,他们的家眷多在四方,人心不在此处,一时还无妨事,久后必然生变。而我军的家眷又多在汝南,如若汝南告破,袁术军持家眷来挟,数万大军只怕瞬间分崩离析。攻关之事,还需尽快才是。”

二将大惊,连连说道:“原来如此,看来攻关的确要尽快才是。只是汝南虽有车老将军在,亦有王当的一万辅兵,他们能守汝南多久?还有颍川,颍川是我军的主要退路,也只有王棕的五千辅兵,他又能守多久?”

二将越说越慌,都有些手足失措起来。余化鄙夷的扫了他们一眼,不再理会二将。韩易沉声说道:“冷静,莫慌,静心,久后自有办法。也要相信他人才是。”

二将被韩易一说,立时不好意思的平息下来。当看见余化沉静老练的样子,顿时羞愧不已。都有三旬的老将了,却还不如才二十出头的小将,这十数年的军伍也是白待了。立时宁神静气,仔细的打量起城防来。

数人越走越近,都到了弓箭可及之处。余化急止道:“主公,太近了,小心贼人的冷箭。”

“嗯,大谷关城防严密,几无破绽,除了强攻一法,无他。我还需了解一下守将的胆魄。”说着,继续向前行了十数步,守卒却没有放出一箭来。

韩易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守将性情沉稳,没有把握绝不放箭,是个难缠的家伙。看来还需遣使了解一番其他两关的守将才行,再作主次之分来。三关只要破开一关,则生路大开矣。”

韩易拨转马头,正欲回营派使,不想大谷关城门大开,一将拍马舞刀的直奔韩易而来,身后有数百铁骑紧紧的跟随着。韩易一惊又是一喜,守将如此的轻率,此关易破也。

只听守将大喝道:“韩易匹夫休走,看我来擒你。”

韩易听得那将的声音颇熟,打马而回之际急转头视之,只见那将长马红马,威风凌凌,器宇轩昂,面容方正,不怒而自威。韩易不由浑身一震,竟是数年不见的妻弟朱勉,不,是前妻弟。只看他自领大谷关守将之职,当可知晓其对自已的恨意远远未消。

韩易稍缓马速,远远的叫道:“义忠贤弟,数年不见,别来无恙否?你姐姐最近身体安否?宁儿、偃儿学业是否有成?”

朱勉不答,举刀恶狠狠的斩来,韩易没有长兵,不敢与斗,余化急忙挺矛相救,叫道:“主公速走。”

韩易见朱勉麾下骑兵逼近,只得打马就走,余化与朱勉战不数合,虚刺一矛后,也乘机就走。朱勉不舍,死命的追赶,只在余化的身影之后弄刀。

余化见朱勉追之甚急,离营却尚有数里之地,连忙取弓搭箭,准备翻身背射。临射之际,又恐伤了朱勉,惹得韩易不喜,于是向朱勉的座马射去。

朱勉早就瞧见了余化的动作,哪里不防,就在余化放箭之时,大喝一声取剑狠狠的抛去。余化见了,一时着慌,弓箭坠地,急闪时,肩胛中剑,顿时负痛而走。

朱勉又厉声叫道:“韩易匹夫休走,留下命来。”

韩易望见余化受伤,心下大急,忙叫道:“义忠,我与你家虽说有怨,可也非生死大仇,为何迫之甚急也?”

朱勉厉声叫道:“你欺凌我姐,逼害我父,更气得我父早早身故,此仇不亦血恨,我岂能饶你。”

韩易忙解释道:“我与你姐之事,乃是夫妻之间的感情琐事,最后也算是好合好散,哪里有仇?岳丈他早已年过六旬,体血衰败,亡故也算常事。人言年过四旬不谓夭折,义忠何故将之怪到我头上。”

朱勉厉叫道:“你害我姐日日哭泣,哪里算是好合好散。我父临死都是死不瞑目,不是因你之故,又是如何?闲话少说,韩易匹夫,拿命来。”

韩易欲哭无泪,早就知晓朱勉自小就认死理,看着聪明,着实憨实。只要认准与自已有仇,就绝对不改,除非其长姐朱旃相劝方可。

韩易一方的坐下马耐力稍强,早一步退回了营地,朱勉只能领兵立在寨外指寨大骂不止。韩易自小听骂听多了,倒还无谓。却惹火了余化的副将,骑军司马太史慈来。

太史慈箭术超凡,满营之中独余化能够稍胜一筹,二者常有惺惺相惜之情,配合默契。今见余化受伤归营,弓矢两失,顿时大怒,拍马舞戟直冲出营,大战朱勉。

朱勉身在幼时,便有人称其为有万夫不挡之勇,又经过这数年的苦练,武技更高了一筹。望见太史慈来,浑然不惧,拍马舞马直取太史慈,二将就于阵前大杀了起来。

韩易听闻后,直出营寨观战。只见二人刀来戟往,斗得好不激烈,二人的性子又都如烈火,一碰在一起,那有轻易之事。直杀得天昏地暗,骇人所见。

二人战至五十余回,丝毫不见有胜负之分。薜兰见之急叫道:“主公,守关之将在此,我军可派骑军全部杀出,我军马优,当可快上一步截住守将,主公只要将守将劝服,此关可下也。”

韩易默不言声,不说以朱勉的性情不易降服,就是在关中袁军就未必没有其他将领守关。纵然围住了朱勉,也是破不了此关。倒是有朱勉为大谷主将时,自已还可对症下药一点。

二将又斗了数十回合,依然不见胜负,李封赞道:“主公,令妻弟朱勉勇武非常,我军除文中郎将以外,几乎无人能败。主公可有想过重与朱氏复合,以之来诱召朱勉?”

韩易还是默不作声,朱氏不良不说,韩望的嫡子身份早已定下。若与朱氏复合,那宁儿当是嫡子了,这对璎儿与望儿来说,何其无情。此事誓不能为。

李封、薜壮见韩易不答,心知韩易定有他想,于是住嘴不说了。太史慈与朱勉二人大战良久,终于力尽而分,朱勉率军暂退,太史慈也不去赶他,只是回营叹道:“主公,此人武技之高,极为少见,当可设法招降之。”

李封与薜兰二将急拉太史慈走,留下韩易一人沉思不语。

韩易回想了许多,当初朱氏若良,自已左有朱勉,右有邱瑞,前有成齐,右有陆平,可说是最好的创业人选。只可惜自已最终还是选择了弃家远赴千里,自谋前路去了。

真是世事无常啊,自已数年之后,不但重回了汝南郡中,更要重新去面对当年的家事感情。与人对阵还要顾及家事与感情,直叫自已烦闷难奈。

第二日第三日,朱勉、太史慈再次双双斗将,依旧不分胜负。韩易不奈,挥兵攻关,一连数日,双方死伤惨重,每日攻城方都有近千人的死伤,三日过后,韩易也只能无奈的暂停。再攻下去,不过十数日,攻城方就将死伤殆尽了。

一连半月的时间,攻守方只是对坐静战,只有时不时的朱勉、太史慈的斗将,才有一点的意味。就在韩易无法,为大谷关而烦恼之际,屯田之兵突然生乱,在闻讯赶至高览镇压之下,乱事终平。

却原来是降将赵岑见韩易军被困在荒芜的河南之地,于是又想变乱。意欲挑起屯田降兵与民壮的暴乱,合兵攻破巩县,东降袁绍。所幸被运粮的方积所提前察觉,与高览一起镇压了变乱。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