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零三章 猛虎之心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零三章 猛虎之心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刚刚吃完马肉,西凉军的攻势又来,韩易见军心可用,于是大叫道:“兄弟们,今次之战我军算是暂败了,但自古以来为军者,先败后胜比比皆是。我军虽少,但不是少的可怜;西凉军虽多,可也不是强得可怕。古人有云:其道远险狭,犹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韩易不才,愿亲身为大军开路,有敢死向前者,皆随我来。”

军士们听了感动之极,大声叫道:“愿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纷纷上前拥至韩易身侧,韩易大喜,视兵如子,兵视将如父,上下一心,焉会战败。当即披三层重甲,左盾右刀,准备领兵开路。

闻讯而来的众将大惊,叫道:“大军久困不得出,皆我等之过也。怎能让主公亲身蹈险?我等愿亲自上阵突围。”

韩易笑道:“自从鲜卑地归来之后,已有两三年时间未有亲自突阵了。虽然日日有苦练过武技,也不知我的武技是否有所长进?在乱军之中是否得用?诸将勿阻,可随我一齐上前。”

众将苦劝无用,只得纷纷披重甲一齐上前。果真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有韩易等大将的亲身领兵突围,士卒们之勇力可撼山岳,气势斗牛直冲天际。

大将们身先士卒,人人皆是数十人敌,百人敌之勇将,直如利刃插入了敌军阵列之中,坚刀过处,毫无抗手。士卒们见了,人人悍不畏死,犹如飞蛾投火,前赴后继。韩易见之气血上涌,大呼酣斗。盾毁用刀,刀折用拳,拳到之处,盾碎甲裂,纵横无敌。

到最后,徐荣部的西凉军士卒几乎一触即溃,步步后退。虽斩杀不少怯弱者,但军中无有勇将与韩易等将相争,强弓硬弩也不好使用。只半个白日时间,徐荣一军竟然连退了十里之地,眼见谷口在望,徐荣干脆彻底的退出了山谷,就在谷前摆出了强弓硬弩雁形阵来。

韩易一军这才稍稍停歇,再食马肉,养精续锐,准备备战。

韩易指着谷口笑道:“兵法有云:围师必阙。困兵方能为了求生,不敢与敌,只是争先恐后的向前逃命。围师只需大肆的放箭收割,衔尾追杀便可。我军虽是困兵,然却敢于与敌军作战,绝不因生路在前,就只想向前逃命。有胆小者,可列于前。有胆大者,可随韩易列于后。步步为营,缓缓而退,方才我韩易的兵法。”

众军士听了,哪敢列于阵前,皆不承认自已胆小。最后韩易挑出持重盾者在前,强弓硬弩手在后,先与徐荣军在谷口对射,再派出刀盾手冲锋杀敌,最后全军涌出,突击徐荣军。

一时之间,谷口弓弩如飞蟥一般,漫山遍野。只是韩易一军的大黄弩威力强劲,更胜徐荣一军的强弩,徐荣一军所处地势再好,也不易抵挡。加上轮氏方向有讯息传来,有韩易一军的后队人马正向此地赶来,总数不下万人。

徐荣一军已疲,韧性不足,只怕不能在围歼韩易军时,还能抗住韩易军的两面夹击。徐荣只得长叹一声,放开了大路,任由韩易领军与之错身而过。胡轸与徐荣立在一起,目送韩易军的远去,叹道:“困噩之军,还能破围而出,韩明远不愧是天下名将也。看来关东诸侯能与董相国相抗者,除韩明远外,别无他人了。”

韩易领兵退至轮氏,刚好有成齐与田棕领兵接住,车靖不久之后也退回了轮氏。因为车靖部无人阻截,所以几乎无损,韩易于是又派其前去接应攻打轩辕关的三将。

在第三日上,余化、高雅、刘何三部退回轮氏时,因有西凉军校尉王方一军的阻截,伤亡过半,十分惨重。韩易重新检点兵马,大谷关方向主力军阵亡四千余,伤者三千余。轩辕关偏军阵亡三千余,伤者两千余。主战兵一战折损了一万四千余人,可谓元气大伤。只能黯然的退兵阳关了。

韩易领兵在阳关休整时,董卓闻知太谷、轩辕之战后,西凉军也折损了近万人马,于是派出吕布等将共万余兵马前来支援。徐荣令校尉王方引军先回荥阳、汜水关,自已依然留在大谷关观望战情。

韩易正等候曹操、孙坚两部来援时,却闻曹操在丹阳郡招兵万人北上时,却在淮北引起兵变,丹阳兵一哄而散。曹操无奈,只得来信通报韩易,说要前往泰山郡中继续募兵。然而北上的长沙太守孙坚已经到达了南阳郡,韩易大喜,命人前往联络孙坚。

不想韩易却得知,孙坚先是斩杀荆州刺史王睿,吞并了其部。在途经宛城时,又将南阳太守张咨斩杀,更表奏屯兵鲁阳的后将军袁术以将军兼领南阳太守。袁术也顺势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并接替刚刚病没的孔伷为新的豫州刺史。韩易听闻后,不竟义愤填膺,伤感不已,再退兵阳翟。

孙坚与袁术在鲁阳会盟后,命大军先自前往梁县驻屯,自领数十骑来阳翟面见韩易。孙坚依旧与数年前那般爽朗大气,并为韩易介绍后得的数名部属,有桓阶、公仇称、朱治、徐真、李异等。还有孙坚的亲弟孙静、从弟孙孺、从子孙河等。以及故人中的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吴景等人。

韩易设宴与众将迎接孙坚与其部属,场面虽然热闹非凡,但韩易看着孙坚却少了多年前的欢快了。酒过三旬,韩易借着酒醉,随意的问道:“听闻荆州刺史王睿,本是要来参加讨董义举的,为何兄长将其斩杀,又吞并了其部?”

孙坚一怔,有些大囧,解说道:“因武陵太守曹寅与王睿有仇,私造王睿联合董卓袭击我军之证据,为兄一时大意,中了曹寅匹夫之计也。”

韩易又问道:“那兄长为何在宛城时,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更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之职?”

孙坚愤愤然的说道:“我军专为国家讨贼而从长沙远来,兵粮困乏。不想张咨见我军远来,反而对我警惕有加,也不支应粮草,更于暗中指使各县不得售粮于我。如此蠢贼,不杀如何?袁公路乃是四世三公之族,天下名士也,有他坐领南阳太守,我军必无断粮之忧,所以方才表奏于他。”

韩易长叹一声,说道:“兄长只是长沙太守,却一连斩杀了荆州刺史,南阳太守,更表奏袁术为南阳太守。我不知兄长是以何为凭借行此事的?在孝灵皇帝未亡之时,天下太守谁人敢如此行事?难道仅仅只是因董卓乱政,天下人便不把朝庭与皇帝放在眼中,就可以私下里另行组建朝庭,任意的斩杀与委派官员么?”

孙坚听后,一时愕然无语。正交怀相饮的众将见了,一时也默默相觑,不知发生何事。左近的吴景见姐夫被韩易逼问住,忍不住的出言反驳道:“我家主公是斩杀了荆州刺史与南阳太守,可韩辅国不也斩杀了颍川太守么?”

此言一出,场面不由一冷。孙坚勃然大怒,一掌打翻了吴景,厉声将之驱出大厅。

孙坚陪笑道:“兄弟莫怪,兄长为人一向粗鲁胆大。向日在西凉讨贼时,我便建议主帅张伯慎公斩杀无礼不敬的董卓。只是张伯慎公一时心软,又心念西凉乱事,才没有斩杀董卓。不料却引发了董卓乱政之事。我一思及此事,不免杀气大了一些。今日听兄弟一言,日后将再不行此类事了。”

韩易点点头,说道:“兄长若缺粮草,有我在此,汝南之粮响可足够兄长之军食用了,兄长大可不必再为此事而烦心。天下之人常说,乱天下者董贼也。可是在我看来,真正乱天下者,乃袁氏也。”

“不说大将军何进之死,也不说雒阳城中的权力之争;只说自兴义兵以来,除了曹操、王匡与我之外,袁氏与其相结交的刺史、太守,无一人出兵真正讨董。全部坐观,却是为何?目地就是想让天下真正的大乱起来,袁氏方可从中取利,或者……争夺天下也未可知也。”

“嘶。”在场的众将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气,倒是孙坚、程普等了了数人,似乎若有所思的沉静了下去。

韩易又道:“现今天下大乱,皇帝失去政权。我等深受国家重恩,但还未能清雪国耻。我与兄长各据有州郡,理应一起齐心合力,尽心为报王室之恩,匡扶国家,让天下重归安定才对。却不要追随袁氏暗中造反谋反,不然,简直是在互取耻辱呀!”

孙坚肃容应道:“兄弟之言大善,为兄日后定不再与袁氏结交。当与兄弟一起,匡扶汉室也。”

酒罢,孙坚与韩易告辞后离去。回途中,吴景愤愤不平的叫道:“只许他韩明远滥杀太守,却不许姐夫斩杀。我看他是顾忌姐夫成为豫州刺史之后,会强压他这汝南太守一头吧。”

孙坚不悦的说道:“明远贤弟又岂是你说的这般小人。当初若不是我夺了明远贤弟的机遇,又岂有今日之高位。明远贤弟虽失却机遇,却又自已寻求机遇,更在二十六、七时,就比我的军职更高上一级了。可见明远贤弟乃是有真才实能之人,远非我这等武夫可比。”

吴景犹自不服的叫道:“区区一介下贱的嫯婿子而已,只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罢了。若是姐夫……”

孙坚厉声喝道:“你若再敢胡说,再针对明远贤弟的话,便与我滚回吴中去。”

吴景气息一窒,只得住口不言,只是心中愤恨之意愈浓,已成仇恨之心。

孙坚转问程普、桓阶道:“明远所言,天下之乱当在袁氏,而袁氏已经有意争夺天下了。你们不知如何认为?”

程普言道:“照四方所传来的讯息来看,袁氏一族的确有些古怪。不过,应当是袁绍、袁术二人有古怪。”

孙坚问道:“袁氏一族四世三公,举天之下皆是其族的门生故吏。袁绍远了酸枣,情况如何我不知之。只看袁术单骑出逃雒阳,不过两月时间就能聚集起四、五万大军,良将数十。对我部苛待的张咨更不敢缺少袁术军的半分粮草,便可想而知袁氏之威望了。袁氏若争天下,只怕会是水到渠成啊。而反观汉室,四方叛乱不断,可说难扶之极,坚是欲扶无力啊。这二袁之中,我部但如何决择才好啊?”

程普劝道:“目前情势不明,还是暂缓决断才是。可先与韩辅国结交,暗中也不可与袁术断了联系。再与董贼战上数场,提升一下主公的名望再说。日后是依靠一方,还是自主创业,都将有一定的本金了。”

孙坚点了点头,深服程普的老成之谋。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