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章 太平道教

汉末沉浮记 第二章 太平道教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汉光和六年秋,公元一八三年秋。

汉中成固人付薪愤愤的离开雒阳城,自年前刚刚及冠的自已,义无返顾的出了汉中郡成固县,满心以为光凭自身的万人敌之才,必能在雒阳求得一份大大的前程,于是前来雒阳城毛遂自荐。

不想一年时间过去了,自已所能求见到的最大官职贵人,不过是个区区斗食的小吏,更不用说他会给自已安排一个什么好的官职来了。

直到近日身无分文,被凭租的屋主驱出房门,付薪才不得不告诉自已,这天下终不是广大平民百姓的天下,而是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世阀的天下。

自已若是只求得一份斗食的小吏之职,或还好说,只是若想要求得一份百石以上的官职,那是不过白日发梦,决不可能。可是区区的斗食小吏,又岂是我付薪付介之之志向。

付薪摸摸空泛水响的肚子,咬牙而茫然的朝着东方行去。付薪亦不知自已要走向何方,只是本能的想远离雒阳这伤心郁愤之地。

不知走了多久,双腿走得快要断掉,付薪也依然咬紧牙关的朝前走着,仿佛只要是朝前走着,便可找到自已的光明大道来。付薪转头望望西下的夕阳,与之下隐隐消失不见的雒阳城,大声喝骂一句,又再度朝前走去。

一阵秋风刮过,早以典卖了寒衣的付薪,感觉到了今年的第一次寒冷。付薪满面的阴沉,双手搓着发冷的地方,借着一点点的揉搓热量来驱走寒冰。只是今夜的安身之处又在何方,付薪依然是茫然无措。

在天色完全天黑之时,付薪见到了一处背风的小丘之后隐隐现出火光来,当然还有付薪最为需要的食物香味,于是脚步不由自主的朝着那处行去。直到行至近处时,才猛然间惊醒过来。

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去向主人家借火烤烤,便听到一个和善的声音唤道:“有客孤身远来,可愿前来一述。”

付薪一阵惊喜,抱拳说道:“固所愿也,只怕惊扰了主人。”

和善的声音笑道:“全是赶路的行人,哪里分什么主客。过来烤烤火吧,天气渐凉了,莫要冻坏了身子才好。”

付薪连声道谢,向前行去。火光下,只见两个黄巾抹额的男人站在火堆前,静静的等着他。这两个黄巾抹额的男人一个四十余岁,一个不到三旬,布衣打扮,却赤着双脚,身旁一边一根长麻杆。付薪有些恍然,这好像是传说中的太平道道人的打扮。

来到火堆旁,顿时感觉到阵阵的温暖,不等付薪上前向两人道谢,反倒是肚子先发出了阵阵的空鸣抗议。付薪不禁好一阵的尴尬,嘴边的问询,反而说不出口了。

两个太平道人对视一笑,一个满脸二尺美须的中年人从身后的包裹中取出一张大面饼,朝付薪手中一塞,和善的说道:“先吃了再说话。”

付薪好一阵的感动,身处危难之时方可见到人之真情,这太平道能够善名传遍天下,并非无因。在一顿狼吞虎咽之后,不觉被面饼噎住,马/元义忙递上一皮囊浊酒。

付薪连忙接过,一连猛灌了数口,才意犹未尽的说道:“多谢,在下汉中成固人氏,付薪付介之。敢问两位道人如何称呼?”

脸上长着些许山羊胡子的壮年人说道:“我叫唐周,这位是马/元义,我二人皆是太平道的教徒。”说着,又扔给付薪一张大面饼。付薪感激的谢过,又埋头大吃起来。

马/元义见付薪吃饱喝足之后,笑问道:“小兄弟可是从雒阳而来?欲往哪里去?”

付薪应道:“正是方离雒阳半日,只是……”要往哪里去,付薪也不禁茫然无语。当瞧见马/元义满面关心的目光,付薪酒意上涌,加上多日来在雒阳所受到的怨念,不禁朝着马/元义这长者痛痛快快的述说起来。

说自已自幼在草屋饱读兵书近十载,习得万人敌之术,只是因出身过低,又不懂得交游之道,所以被乡人所轻。最后好不容易借到数万钱远走汉中,来到雒阳求官,不想还是因为出身之故无人理会。满腹的兵书战策,全无用武之地了,直到钱财花光,依旧茫茫然,前程无亮。

马/元义劝道:“有才之人,就如置于布袋之中的铁锥,迟早有一日会冒出尖来的。可能小兄弟一开始所求之职太高之故。昔日淮阴候韩信,不也是从做卫士做起的么。”

付薪摇头盛气的说道:“那是西楚霸王不识人才,最后高祖皇帝若非以全军之责委之,淮阴候还不愿出仕高祖皇帝呢。不然,又哪来大汉江山四百年的天下。”

马/元义与唐周哑然而笑,唐周说道:“大丈夫在世,当处处为天下之苍生着想,这才不愧为男儿堂堂七尺之躯,又怎能只顾及自已一已之私利,或看职务之高低行事。要知每个职务,都有每个职务之用处。”

付薪摇头道:“话虽如此,总要先顾得自己,才能造福于苍生吧。当个小吏,日夜为案犊之事而操心,却不能一展我之才华,也不能造福于多少的苍生,这又岂是我愿。而且朝庭量才而用,当是最基本的,不然……”

马/元义笑了笑,说道:“我见小兄弟眉目间尚有许多之正气,可愿加入我太平道。我太平道教主大贤良师向来喜欢提携有才之青俊,在雒阳城亦有不少的达官信众。小兄弟若得大贤良师的认可,不论是在雒阳为官,还是在地方各郡为将,都是轻易之事。”

付薪一阵迟疑,问道:“在下常自苦读兵书,却是不闻太平道之教义如何?不知……”

唐周大吃一惊,想太平道信徒遍及大汉十三个州郡,教徒不下百万之众,各地百姓或多或少的知晓太平道之教义。汉中之地亦是太平道的一个重要据点,如今天下竟然还有人不知太平道之教义的。

付薪面色不变,不知就不知,何需故作知晓。

马/元义倒也无碍,和气的向付薪解说了一下太平道之教义,反倒唐周不岔马/元义解说之简明,再次说道:“我太平道教信仰中黄太一之神,教主大贤良师,乃是天降之神君,手持仙书《太平要术》,有呼风唤雨,移山倒海之能。以代天宣化,普济世人为已任。是世间千年难得一见的忧国忧民之活神仙。”

“特别是今年正月,天下疫气横行,我师亲自领数百弟子四处散施符水,大发慈悲,为天人病人治病,不到二、三月,全国疫气顿消。大汉十三州之人,家家皆奉我师大贤良师之名……”

唐周浩浩不绝的说起大贤良师之圣迹,与太平道之教义。付薪这才知晓了一些大概,对此有了一此基本的认知。不过付薪向来不敬鬼神之事,感觉那大贤良师张角只是一个会些医术之道人,假借神人之名愚弄百姓。不过其心术不坏,算是有些本事之人。

能让天下百姓对其心服口服,能让麾下教徒唐周、马/元义对其虔诚无比,一脸恭敬之情,这张角或真有不少可取之处。再想想太平道信徒遍及天下,其中或真有不少达官贵人,若是得张角之荐,或者……

付薪心头火热了,暗道:反正我现下一无所有,又无处可归,不如暂时信他太平道一信,先有个着落再说。

唐周最后自傲的说道:“不才也是大贤良师五百弟子中的一名。”

“原来如此,唐仙师,在下听闻之后,对大贤良师亦敬慕万分,不知加入我教,可有什么条件?”

“无需条件,只要尊我教以‘善道’教化天下之义,便是我教之教徒。”

付薪大喜说道:“两位仙师,我欲要入我太平道教,还请两位仙师恩准。”

唐周哈哈大笑道:“好,好,既然你愿入教,那我便……马师兄,你瞧……”

马/元义微微一笑,说道:“无妨,无妨。”

唐周说道:“我便破例收你为我之门下大弟子,让你做我教门下之第三代弟子。”

付薪大喜的搓土地为香,下拜叫道:“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说罢,连叩了九个响头,行那拜师之礼。

唐周也是大喜,忙扶起付薪,接着又向付薪讲诉了一些更加具体的教义,与教中的一些职务之分。特别让付薪知晓,教中除了张角这大贤良师之外,尚有两位良师,或称大医,乃是张角之弟,张宝与张梁二人。其下是八大弟子,号为大方,马/元义便是其中之一。又其下是三十六方之渠帅,各领教徒近万人之众。唐周虽然年轻,亦是张角之心腹弟子,地位颇高。

此次二人奉教主之命进雒阳城公干,却不能带付薪同往,于是让付薪自去冀州郡巨鹿等候。等唐周回归巨鹿后,再领付薪拜见大贤良师。

三人直至深夜方才意尽而眠,第二日一早,唐周送给付薪两枚金饼,充作路费,三人之才分手告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