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二百章 关东会盟

汉末沉浮记 第二百章 关东会盟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新年过后,朝庭改元初平元年。

新年刚过不久,便有豫州的名士数十人前来平舆城,为首之人是颍川韩氏族长韩韶韩仲黄。其他人有陈氏的陈谌陈季芳;钟氏的钟瑜、钟演;荀氏的荀祈、荀悦、荀衍、荀棐;及瘐乘。汝南许氏的许虔、许玚、许劭,南顿人的应玚。陈郡阳夏人何夔何叔龙,以及陈化、李术、鲁人唐光、张熹、谢奂。

韩易听闻有如此之多的名士前来平舆城求见自已,顿觉受宠若惊,急忙从军营之中赶回,回府沐浴后正装前往驿馆之中恭迎诸人。

面对韩易的恭敬见礼,六十有五的韩韶柱着拐杖,只用杖顿顿地,以示回礼。韩易丝毫不以为怪,不说韩韶的年岁在此,就是他的名望,在大汉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颍川郡的钟皓、荀淑、韩韶、陈寔皆是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的大名士,人称为颍川四长。这四家人物几乎人人都有大名,即使是权倾朝野的董卓,也对他们礼敬不已。就如去年征召的荀爽、韩融、陈纪等,现在都是三公一级的高官。

韩易恭敬的拜道:“未知仲黄老先生远来平舆有何要事,韩易不才,竟累您在初春雪化之际出行,全是我之大罪过也。”

韩韶点点头驻杖笑问道:“月前,尝闻弘农王顺利的逃出了雒阳城,在平舆城中出现过,不知弘农王何在?老朽欲前往拜见。”

韩易一怔,看来弘农王刘辨逃至汝南的消息,还是不免的流传了出去。只是刘辨不愿再为汉帝,与刘协相争。自已也不好强迫,任其向着东南而去了,此时好似在九江的阴陵附近。

韩易既然没有强留刘辨,自然也不会将其的行踪透露,于是故作惊讶的问道:“什么?弘农王逃出了雒阳城,还在平舆城出现过?此事我怎不知?这两月韩易一直整军备武,准备为国讨贼之事,不意汝南竟有此等大事发生。乐彭、艾科,汝二人常在平舆城中,可知弘农王的消息?”

乐彭不擅说谎,只是垂头不语。只见艾科张口说道:“仲黄老先生所言,科也曾听闻过。只是这两月来,科也曾派人四下寻找过,只是……汝南郡内决计没有弘农王的踪迹。弘农王即使顺利的逃出了雒阳城,此时也决计不在汝南郡中。”

乐彭此时才接口应道:“对,弘农王此时决计不在汝南郡中。”

众名士闻言,顿时面面相觑。陈谌陈季芳笑道:“吾闻韩辅国兵势甚强,此间又是汝南的腹心之地,我等欲拜见弘农王,只是向其问安罢了,别无他意。韩辅国又何需如此的警惕?”

陈谌乃是颍川四长之一陈寔的次子,陈寔自党锢之祸后,便实居乡里,平心率物,德冠当时,为远近之宗师。与其子纪、谌名重于世,父子三人时号“三君“。陈寔虽丧,但长子陈纪已被征召入京任侍中,而陈谌陈季芳本人,此时也是天下的名士。

陈谌有问,韩易不好不答,于是说道:“弘农王确实不在汝南,更不在平舆。”韩易想了想后,为加强肯定,于是又说道:“弘农王若在汝南,韩易又岂有藏匿之心,还不早早的传扬开来,在平舆城重扶弘农王为帝。我自掌兵事,设立百官,效仿董贼,与之针锋相对也。韩易既然没有行此事,当知弘农王确实不在汝南矣。”

众名士听后,顿时大失所望,其实他们未尝不想重立弘农王为帝,以之与董卓对抗。凭借刘辨的嫡传天子身份,所建之朝庭必能号令天下义士。击败董卓的伪朝庭,从而安定天下,只是在反掌之间罢了。只是不料,弘农王竟然不在汝南郡中。那他到哪里去了?

众名士大失所望之后,便纷纷告辞离去了。任凭韩易如何礼敬,大都不应召。只有应玚、瘐乘、陈化、李术、唐光、张熹、谢奂等数人留了下来。

乐彭见了,不由埋怨韩易道:“主公为何把弘农王放走?使得主公本有掌控天下的机会,却白白的丧失了。”

韩易摇摇头,自已所要的是天下平安,寒士百姓也有出头之日,对于谁人为帝并无要求。弘农王与汉帝刘协兄弟情深,他自已不愿为帝,自已又如何能够强迫?真强迫了,那自已又与董卓何异?

一国分成二主,此乃天下大乱的景象。而且自已也是武人的身份,若是成了董卓,只怕关东群雄又将矛头全部对准了自已。汝南郡中又无险处可守,一旦被人针对了,就是想退都无处可退。所以韩易不愿行此拥立之事,任由弘农王离去,只是偿还太后何贞的情份。

颍川诸人本欲返回,忽闻董卓以胡轸为大都护,领兵五万,都将无数,出伊阙、大谷关,破轮氏、阳城二县,于阳关下寨。

颍川太守李旻虽未响应义举,却也属反董之人。于是急率兵前往阳关防守,又使人前往鲁阳、酸枣两处求援。此二处已有不少的反董大军聚集,必能给予颍川郡极大的臂助。

颍川诸人听闻兵事,无奈之下只得滞留在汝南郡中,又恐颍川的家人受兵灾之累,于是全部迁至汝南郡中暂避。

身处于酸枣的渤海太守袁绍,正在大会先至的诸侯。听闻汝阳的家人传说弘农王在汝南之事。当即派使令韩易将弘农王送往酸枣,接受众人的拥立。

韩易去信告知袁绍,弘农王不在汝南,无人可送。讨董事大,不宜重复的另立新君,免得汉帝的权威大减。袁绍大怒,当即划去韩易入盟的资格。更有意先起同盟大军,杀奔汝南而来,所幸被曹操所劝住。

曹操也写信私问韩易弘农王的下落,韩易表示一概不知。曹操无奈,只得请韩易暂缓来酸枣会盟,等日后再说。

韩易于是派使前往颍川问李旻,是否需要援兵一事。不想李旻乃是袁氏故吏,与袁绍、袁术立场一致,对韩易的援兵之语无动于衷。

韩易大怒,感觉本是好好的讨董义举,已成了袁董二氏在雒阳城明争暗斗的延续。顿时无心加入其中,为袁氏一族于火中取粟了,只在郡中按兵不动,加紧练兵之事。

广陵郡功曹臧洪说服太守张超,联合其兄陈留太守张邈一同举兵。兖州刺史刘岱亦加入,在酸枣举兵,推举袁绍为盟主,领车骑将军,讨伐董卓。

反董势力的酸枣联军与河内联军势力极大,董卓颇感威胁。加之西河之事败,董卓愈加的惊恐,慌忙令胡轸暂时退兵。又恐韩易令汪洋率南匈奴兵南下河东,或从上郡截断董卓部西凉羌兵的后路,于是起意迁都一事。

二月,董卓提出迁都长安的计划,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因为反对而被免职。董卓又借此杀害周毖、伍琼以泄愤。

董卓担心据守长安的京兆尹盖勋与左将军皇甫嵩响应关东的反董联军,故将二人征入雒阳城。皇甫嵩到任后,董卓因为旧怨,便指使他人陷害其入狱,欲致其于死地。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与董卓关系不错,于是亲自求见董卓,替父求情,董卓这才答应释放皇甫嵩。

二月十七日,东汉朝廷迁往长安,董卓则在雒阳城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宅,趁机搜刮财物,又指使部将挖掘帝王、公卿大臣的陵墓获取珍宝,致使雒阳方圆二百里荒芜凋敝无复人烟。三月五日,汉帝刘协入长安未央宫。董卓则留守雒阳毕圭苑中,以对抗关东联军。

然而关东联军坐视不管,每日里只是置酒高会。先有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诸侯不理,遂独自引军西进。并传信韩易,请从大谷、伊阙进攻。韩易立即大起马步军三万,进入颍川郡中。

然而颍川太守李旻却怀疑韩易欲夺取颍川郡,惊慌之下忙率兵万余,至颍阴与许县的韩易军对峙,并求鲁阳的袁术出兵,前来救援。

韩易进军不得,欲杀李旻,却又怕彻底的与袁氏翻脸,投鼠忌器之下,只得再次无奈的罢兵。

然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因为士兵数量悬殊,曹操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董军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幸免于难。

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围困董卓,关东诸侯依然不肯从。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上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曹操气愤不止,只得前往汝南郡与韩易商议。韩易也被袁氏的所为弄得火大不止,决定夏收之后,将尽出汝南兵讨伐董卓。不管谁人拦路,一并杀之。曹操大喜,引部前往扬州丹阳郡,欲召万余丹阳精卒,与韩易同讨董卓。

夏收之时,韩易再次测量汝南郡田亩,清点户籍,终于得出大至的数字来。汝南一郡共有田亩八百一十四万亩,可收税粮一百六十三万石。人丁一百八十余万口,户籍三十六万余,税金总共收得一十一亿钱。加上去年的钱粮,足可供应十万大军一年的花用。

然而此时,长沙太守孙坚也领兵二万北上南阳了。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