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九十五章 汝南琐事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九十五章 汝南琐事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丁居匍匐在韩易的面前,谄媚的笑道:“去年鲷阳县因为屡次兴兵,对县中的百姓赏赐太多,所以不得已未能缴上税粮。今年的税粮早已收缴,但因临近几县遭贼之害,县中缺粮颇多,是以本县援助了不少的粮食。不过还好,各县也支付了一些粮金,总共两千万钱。那粮金在丁某来拜见府君之时,正在入库,这是帐册,还请府君一览。”

韩易观这鲷阳县令丁居还算机敏,自已一召他来,他马上就上缴了赋税。虽然少了一点,但人至清则无鱼的道理,韩易还是明白的。于是勉力了丁居几句,便将他推退了。

韩易这些年来初返汝南,对于汝南官场上的一切还不明白。思及雒阳城的教训,就如宦官与外戚再恶,也是皇权的保证。一旦二者失势,便就成为世族与武人手中的傀儡。而诸县之令长,亦是太守治理郡县的保证。如若弄得人心惶惶,只怕汝南上下也就大乱了。加上韩易手中无有得力的文士,所以不敢如在犷平县那般将污吏一扫而空。

还有便是,目前朝庭之事一切还不好说,就如曹操所说的那般,董卓理政是优是劣,是好是坏,在一段时间后便可以看出。如若董卓为政优良,任他掌控朝权那又如何。如若为政不良,甚至是为恶的话,那便是韩易举兵再起之时。

所以为了能有一个安定的粮晌之地,汝南一郡必需保证安全与稳定。对于汝南郡中的一切,当照旧为好。韩易也大可萧规曹随,垂拱而治。

丁居刚刚告退,就有召陵县令甄逸不请自来的要求见面。韩易一时发怔,不知是因何事,于是命他入见。只见甄逸大摇大摆的步入府衙,只是随手一拱,便说道:“本令不请自来,还请韩太守请谅。”

对于甄逸的不敬,韩易笑盈盈的也拱手说道:“无妨。甄县令许久不见,不知身体可好。”

“多劳韩太守记挂,本令一时还死不了。”甄逸不客气的自寻一处坐席坐下,让韩易瞧得直皱眉头。

说来甄逸与韩易还有两段私怨在,但韩易此时即任汝南太守,是甄逸的正管,却不好再寻这甄逸的麻烦。免得他人得知,反怪自已不能容物。在身居高位之时,一言一行都需谨慎,不能随意由心。

韩易只得强忍不适,笑问道:“甄县令此番前来,不知是因何事?”

甄逸大咧咧的拱手说道:“近闻朝庭封韩太守为召陵侯,本令身为韩太守的汤沐令,自是来向韩太守禀告召陵今年的赋税一事。”

“哦,还请甄县令说明。”

“韩太守是在九月才加封召陵侯之爵位的,所以只能按去年食四千八百户姬石乡侯之爵的赋税率,支应给韩太守食禄。”

“这个孤自然是知晓的。”在两汉之际,“孤”是作为带自谦之意的称谓,为王、侯者即可使用。韩易既为召陵县侯,在谈及自家的汤沐邑时,自是以召陵侯的身份与甄逸对答了。

“姬石乡附近的四千八百户,按朝庭所征收的各种正税,每户均在三千五百余钱左右。按去年整年的赋税,召陵侯当收入一千七百万钱左右,粮食合两万石有奇。”

韩易默算了一下,结果不差,富县每户所缴的赋税较多,贫县每户所缴的赋税较少。全国平均每户所缴的正税,平均在二千五百钱左右。而召陵属于万户以上的大县,相对来说富足一些,所以赋税的收入也会多上一些。

韩易呵呵笑道:“没想到孤去年竟然有一千七百万钱的收入,还有两万石的粮食。孤家中才十余个家人,又多是婴孩,这要吃到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啊。”

甄逸表情严肃的说道:“虽然召陵侯帐面上是有如此之多的财富,但去年葛陂贼曾至召陵县境横行数日,召陵县民死伤颇重。加上本令一向怜悯百姓,所以取了属于召陵候不少的资财用来赈济县民。所以,召陵侯实际的收入会少。”

韩易说道:“贼人可恶之及,我已派军四处征讨了,想必不久后,必有佳报传回。我之收入既来之于召陵县民,县民有难,孤又岂会坐视。甄县令取之救民,此举大善。收入少些就少些,反正我家也用不了多少。”

甄逸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待会看你这家伙是什么面目。于是拱手说道:“甄逸替召陵县民多谢召陵侯之大义了,召陵侯去年的收入是钱三百万,粮三千石。”

韩易点头应道:“好,这些钱粮也不用给我送来了。就暂时存在县库之中,等年节之时,你再以我之名义,四处寻孤问寡,赈济县中的贫苦吧。算是孤为县中的百姓做一做善事吧。”

甄逸闻言不禁万分愕然,目瞪口呆起来。常人若闻自已的一千七百万钱财富与两万石食粮,几乎被甄逸花用一空,不怒发冲天,火冒三丈才怪,将甄逸绑起来问罪则罢。哪会如韩易这般轻描淡写的挥手即罢,还将剩余的钱粮继续交给甄逸赈济贫苦之民。

甄逸浑浑噩噩的,不知怎么的离开了府衙,坐上了马车,打道回县。途中,甄逸突然想通了,原来一直以来,韩易韩明远都是如此的大仁大义之人,自已时常的针对于他,更与他人构陷谋害,却是因自已小肚鸡肠,一直枉做小人了。

甄逸不由深受打击,整个人顿时病倒了。家中老仆见了十分惊慌,忙在上蔡县停下,四处为甄逸寻医问药,强行救治不提。

车靖、李封、周戈、余化两支大军一路横扫,葛陂贼与桑山贼不敢与战,又遁入到南部深山之中固守。车靖、周戈命人回报,原西园军正攻尚可,山地中剿贼却十分的不便。有意停留在弋阳与期思两县练兵。

韩易思及西园军原本的战法就不错,攻势凌厉,极擅以弩敌骑之法,所以韩易不欲打乱西园军的原有训练大纲,于是另派万余汝南郡兵前往两县,由车靖、周戈等将按韩易所教之法练兵,强大汝南郡兵。

汝南郡按朝庭之制,共有兵一万五千人左右。每县有兵三百,就去了一万一千左右。平舆县是大县,又是郡治,有户两万四千余户,所以常备有千人守城。全郡只剩三千人的兵马可以四处调动。

然而自黄巾贼乱以来,汝南郡一直不稳,经过数次加增与募兵之后,已经有郡兵三万人了,有一万八千人可四处调动。韩易见郡兵的战力不强,训练不精,于是将之全部派往弋阳与期思两县,交由众将边战边练。勿求在年内成军,剿灭两处贼人,还汝南一个安定的晴空。

司马邓当自随韩易北上犷平之后,离开家乡富陂县已有数年之久。如今身为一军司马,也算是大富大贵了。思起家中的贤妻数年未见,邓当就一阵火热,加上期思县与富陂县不远,邓当于是向领兵校尉周戈告假数日,返乡探亲了。

当邓当领着百骑人马返家探亲时,让邓氏与妻族吕氏两族欣喜万分,不想当年的一个区区轻侠子,在四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食千石的一军司马了。看着威风凌凌的百骑护兵,两族人氏又喜又慕,直向邓当自荐,也要从军。

邓当思及在军中也要有亲信之人使唤,于是应承了下来,将两族十数名青壮召入军。不想年方十一的妻弟吕蒙,也嚷着要从军,顿时将邓当逗得大乐,笑道:“阿蒙莫要胡闹,想要从军,至少也要到你十八岁之后才成。”

吕蒙不听,一直吵着要去,说道:“姐夫你若不带我去,我便偷偷的跑着去。”

邓当无奈,思及岳父早逝,岳母又性和,怕管不了年纪渐大的吕蒙,想了想后,于是说道:“主公有意收罗汝南郡中的孤幼孩童,组建一支童子军,专门学习文武兵事之道,好成为我军将军的补充军官。那总教谕是准备退养的车腊车中郎将,总领军是召陵侯的门大夫高区之子高达。阿蒙可去童子军中学习文武兵事,待十八岁之后,再正式从军吧。”

吕蒙也知晓自已的年纪太幼,只得同意了邓当的意见,与家姐、母亲一道搬迁至平舆城。

韩易见诸县之贼被驱,道路已通,于是下令重新清查各县的田亩与人口数,勿必在一月之内办成。另外又布下召贤令,使人在诸县之中四处张贴,为自已召览治郡的人才。还四处拜访各地的名阀世家,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然而一月转下来后,以汝阳袁氏与平舆许氏为主的名阀世家应者了了,只是给了韩易一个表面上的客气答复,族中无英才可派。汝阳袁氏更是连家门都没让韩易进入,惹得韩易气愤不止,可一时也拿袁氏没有办法。

直到听闻远在西河郡的乐彭、艾科二人护着韩易的家小前来汝南时,韩易这才大喜过望,返回平舆。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