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九十章 董卓当政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九十章 董卓当政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深夜,韩易的一万西河大军整整齐齐的排列在营前,韩易阴沉着脸,也不说话,默默的静立了片刻,才直指东北的方向,叫道:“敌在邙山,出发。【愛↑去△小↓說△網 Qu 】”

众将心内一惊,满面的疑虑,看着韩易似欲噬人的神情,就连成齐也不敢多问什么,只能默默的听令领兵前行。行至半途时,突闻东北方向的邙山大营,突然发出极大的喧杂之声,好似夜间营啸一般。众将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邙山真的有大敌出现。

西河军人人有马,十数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只见北军大营中暄哗四起,却是慌而不乱。而另一面的并州军大营之军,却分做三部,一部少的直向韩易军奔来,一部中间的向北军大营靠拢,最后一部大的却向北方撤去。

韩易心内杀意腾腾,见此情形也不禁莫名其妙。只得迎上那较少的军队,准备询问情况。

迎面而来的并州军见有兵迎来,先是好一阵惊慌,当见到火光中打着的是韩字大旗时,这才稍稍停下了脚步,有数骑向韩易军奔来。

韩易见皆是州军的李封、薛兰、刘何、高雅、穆顺等军官,却不见丁原的身影,心中愈是生疑。只见最先奔出的穆顺翻身下马,拜倒在韩易的身前,大哭道:“韩将军,吕布贼子意欲投靠董卓奸贼,于深夜之中行刺做乱。小人大意护卫不周,让主公被吕布贼子杀害了。”

说着,又把今日董卓在温明园聚集百官,提议废立皇帝之事。执金吾丁原率先反对,从而与董卓闹翻,接着就是白日的两军大战了。丁原军虽然大胜董卓,但晚间丁原就被白日间的大功臣吕布杀死。这叫所有人都预料不及。

韩易骑上马上好一阵失神,丁原死了?哼,死得好!对韩易来说,这吕布之叛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他会行此暴烈之举。【愛↑去△小↓說△網 Qu 】这对他日后的名声,极为不利。日后他对董卓忠诚还好,若是不忠……

李封上前来禀告说道:“韩将军,丁刺史身死,并州军各郡郡兵全部要返回并州,丁刺史征白波时的一万北军,与投靠吕布的郝萌,曹性、魏续、侯成、宋宪五将共二千余人向北军靠拢,我等只有四千五百人前来投奔韩将军。”

穆顺连连叩头,叫道:“韩将军,您此时有一万五千大军在手,还望你能杀了吕布,为主公报仇啊。”

韩易闭上眼睛沉默了良久,才说道:“退兵,回营。”

穆顺厉叫道:“韩将军,您是主公的义婿,岳丈被贼人所杀,您有能力却为何不报此血仇?”

成齐出马厉声喝骂道:“雒阳的十数万大军此时尽在董卓之手,我家主人与董卓有仇,焉能不防。吕布已逃入北军大寨,此时若攻打吕布,不说北军会怎样,就是董卓乘机来袭,也是一件坏事。难道你要我军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来为丁公报仇么?”

敌众我寡,穆顺听后,也只得嚎啕大哭而已。

回到营寨,韩易与众将坐于大帐之中商议军事。此时雒阳城的情况对已不利,已军此时虽有二万五千人,但内无帮手,西河援军又远,更兼有随时断粮之忧。众将的意见都是先撤回西河再说。

只是新投的万余西园军却对韩易一军撤往西河郡心有不愿,他们大都是关东人氏,西河已到南匈奴境,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个陌生艰苦的地方。真若撤往西河,只怕大部都要逃散了。

最终韩易决定先撤至孟津港再说,观雒阳的后续情形,再作打算不迟。

决议已下,大军连夜起营向北部退却。西园军距离孟津港有六十余里,恰好是一日的距离。等韩易一军行至孟津港时,并州军已过黄河近半了。

本来李封、薛兰、刘何、高雅、穆顺等四司马一军候,提议挟裹剩下的并州军以为已用。但韩易思及并州地处边境,兵马早就被抽调了一空,若是挟裹了他们,只怕鲜卑大军来犯时会无兵抵御,于是放过了他们。等并州军全部退却之后,已是第二日早晨了。

董卓听闻韩易退兵至孟津下寨,生怕韩易会逃过黄河去,急匆匆领着从各军拼凑起来的五万骑军前来攻打。万余西园军见寨外数万骑兵猛列的冲锋阵式后大恐,有意投降,却被西河军与并州军纷纷讥笑不已。

西园军大怒,差点没有引发起动乱来,幸好被韩易即时震压了下去。韩易见西园军的战意不高,恐拖累大军,也无了出战的心思,专意守寨。

西园军的编制是:上军是五千大黄弩手,中军、下军、典军、助军左校、助军右校五校各是两千强弩手,两千大戟士,一千铁骑。左校、右校则是各五千铁骑。

因为并不满编,韩易此时手中的西园军是大黄弩手四千人,强弩手三千余人,大戟士两千人,披甲铁骑两千人。除了上军四千人专意练大黄弩以外,下军与典军七千人需要样样都练,所以样样不精,只能说与县兵的战力无异,而有动乱的也多是这批人。

倒是上军的四千人虽然从来没有出战过,但专意训练一种兵械,却是十分的熟练,可以一用。韩易于是令下军、典军两校专为上军打下手,搬运箭矢。又让四千并州州兵熟悉强弩的用法,准备补充大黄弩射速过慢的缺点。

经过西河之战后,韩易对于用强弩守卫营寨十分有信心,董卓再是兵多,又奈已何?况且韩易总算是看透了雒阳城的各支军队了,在各个无能之将手中早成怯军,根本没有野战的可能。唯有西凉左将军皇甫嵩手中的十万雒阳兵,才是真正的精锐敢战之士。

董卓久经沙场,也算是悍将了,但雒阳兵入手才不过两、三日时间,又能改变得了什么?若是他的数万西凉羌骑不亲至,即使兵马再众,韩易也毫不畏惧。

董卓数次以骑兵下马攻营,都被韩易分批次射击的弩矢射退,死伤了千余人,也没能靠近韩易大营半步,反惹得雒阳军对董卓大是不满。董卓无奈,只得暂停攻寨,等候自已的西凉羌骑到来。

然而袁氏认为雒阳大局在握,忙不及的想除去雒阳的最后一支异军,强令众军攻寨。董卓故作无奈状,听从袁氏之令而行,反在暗中卖好于雒阳各军将。雒阳各军将更对袁氏心生不满了。

在两番强行攻寨之后,五万骑军死伤愈重,就连其他的步卒大军前来相助,也攻不破韩易军寨的半分,反而死伤过万。因见韩易一军始终不出,似乎威胁不大,最终只得退却而走。

又三日后,五万西凉羌骑带着西北寒咧刺骨的绝世凶气,直扑雒阳城而来。羌骑所到之处,人人噤若寒蝉,就连袁氏一族,都有些暗自不妙之感。

果然,次日董卓就暗示袁隗,自已于最近的功劳颇大,欲为三公。袁隗为了安抚住董卓,于是令人奏议朝廷罢免无为的司空刘弘,又派出使者到显阳苑拜董卓为司空。当日,已经看破袁隗虚实的董卓,便就邀请袁绍到显阳苑中商议废立之事。

初时袁氏欲要行废立皇帝之事,乃是为了试探朝中人的反应与忠诚度。此时大权在握,而刘辨又暗弱易制,袁绍如何肯同意,提出要去请示太傅袁隗再说。

然而此时的董卓大军已然基本到来,雒阳城内外十数万大军尽皆归属董卓,董卓那里还有往日的虚假忍耐之心,闻言立时大怒道:“竖子!如今天下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心中虽惧,然面上却强自反讥道:“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

董卓知道目前还需要袁氏一族,而袁绍的声望地位在袁氏之中极高,一时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得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

说陈留王刘协乃是董太后抚养长大,号为“董侯”。董卓自认为与董太皇太后同族,加之刘协比皇帝刘辨要更加的聪慧有胆略,又是孝灵皇帝生前所欲立者,于是希望刘协能当上皇帝。

袁隗此时已然知晓,袁氏欲要独霸朝堂的想法已然破灭,有董卓在京,这朝权只能是双雄并立了。为了延续袁氏一族在朝中的地位,只得同意了董卓的意见,准备行废立之举。

袁绍见袁隗同意了董卓的提议,顿时大感失望。认为叔父袁隗乃是让袁氏从独霸朝堂,到被董卓一人所制的袁氏大罪人,因此起了另起炉灶之心,当夜便弃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八月三十日,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旧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刻处死。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后来董卓还想寻找机会杀害卢植,但被蔡邕、彭伯劝阻,卢植也弃官逃亡。

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称帝。

紧接着,董卓让尚书宣读策文,并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责,将其罢免,迁入永安宫。

朝中大权在握之后,第二日一早,董卓便召集部下的六大中郎将之五,董越、胡轸、杨定、段煨、徐荣等人,以及樊稠、张济等十校尉。更当堂而坐,杀气腾腾的叫道:“韩易小儿,胆敢杀我亲弟,你们谁人敢去摘其首级,以慰我弟的在天之灵?”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