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争之世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争之世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不多时,卢植又来,扬了扬手中的诏书说道:“诏令已至,令丁原不许领兵进入京城二十里范围内,只准领兵三千巡视京城,皇宫也不用他守。【愛↑去△小↓說△網 Qu 】还有,你的兵马太多,速速撤去两千人,也到二十里外驻扎,不得有误。”

韩易心中暗恨,二十里外,都快退到邙山了,这明显是不相信自已与丁原嘛。人人只许领兵三千入城,这就是叫所有人在城中都不能形成大威胁。

只可惜何苗早逝,太后又刚遭从前的亲信宦官背叛,二兄皆亡,所以也并不信任自已。不然的话,自已在朝中与宫中如何会没有半点的地位可言。

太后的诏令已下,韩易也无法子,唯有策马前去接下召令,又令文丑与楚护领兵退出城外,与四万北军一起,一道至邙山立寨。

第二日清晨,才见皇帝在诸大臣与近万士卒们的护卫下,从北门而入,又绕道皇宫正南门而入。原守卫北城的数千守卒,在城门校尉的带领下,强行重新接管了城门守卫,对韩易一军毫不客气。这让韩易发现,自已在雒阳城中的确没有什么特殊的。这让在西河郡呼风唤雨近年时间的韩易十分不满。

倒是丁原,虽然没有完全掌控全城的城防,倒是因在京师守关多年,识人不少。如今好歹又是执金吾,因此被他人所看重,每日到他人府中聚宴,其乐融融。

本来韩易是要杀吴匡与董旻为何苗报仇的,但吴匡于第二日一早就死在了大街之上,董旻又躲进了其兄董卓的城西大营之中,一时也无可奈何。韩易不乐,只能隐伏下来,冷眼旁观京中的一切事物。

又两日,韩易将儿子何赟接到了营中,改名韩斌,重新收为庶子。【愛↑去△小↓說△網 Qu 】何氏没了何苗的支撑,加上又为何苗生有幼子,府内府外都需韩易的护佑,所以对韩易没有奈何,默认了韩斌的认祖归宗。

这日,鲍鸿来到了韩易营中拜会,韩易有旧友来访,自然高兴,将鲍鸿迎进了营中饮酒闲谈。

鲍鸿拜道:“多谢明远的大力扶助,鸿这才侥幸的逃过了杀身之祸。”

韩易笑道:“我早说过鲍兄,以钱财与他人相交,可不是好事。你贪污军费来结好袁术,事发之后,袁术可有救你之时。”

鲍鸿惭愧的叹道:“本想以千金买通讨汝南葛坡贼之事,好获取一些缴获藏私。不想那黄琬尽然如此的不通情,硬说我是贪污了军费。缴获能与军费相同吗?袁公路见我贪污军费来结好于他,猜知我早已是家产败尽了,更是对我不闻不问,不念半分的旧情,我是彻底的失望了。幸好还有明远的相助啊。”

韩易问道:“不知鲍兄近来可有什么打算?”

鲍鸿笑道:“雒阳物贵,久居大不易。我又手无余钱,准备卖去房舍,到明远这里讨一份职务。”

韩易一怔,迟疑的说道:“鲍兄曾是西园八校之一,比起我也不差多少,我怎敢用鲍兄为吏?”

鲍鸿摇头笑道:“什么西园八校,若凭自已的本事,我做一介司马都算是勉强了,更别说是西园八校这支精锐了。明远你才是真正的大才啊,区区数年间,就从一介白身做到了鹰扬将军、护匈奴中郎将,更领西河太守的文武双职。这才是我辈寒士的楷模啊。”

韩易想了想后,这才说道:“这样吧,西河还缺一郡都尉之职,车骑将军已亡,朝庭不定会派人前往掣肘于我。他人去不如鲍兄去,我想法使些钱财,为鲍兄买通此职如何?”

鲍鸿眼中精光连闪,感激的说道:“多谢明远,不,是多谢鹰扬将军了。”

韩易笑辞道:“鲍兄当初不以我贫贱,与我兄弟相交,今日我岂敢在鲍兄面前称大。”

鲍鸿多次谦礼,韩易只是不许,最终鲍鸿只得作罢。又喝了数杯酒,鲍鸿突然问道:“此次雒阳变乱,大将军与车骑将军都亡,宫中的宦官亦亡。可说京中的权力空出了极多,明远对此没有半分兴趣么?”

韩易奇怪的望向鲍鸿,不解的问道:“我这官职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鹰扬将军乃是加封,不过是杂号将军,实职是护匈奴中郎将,西河太守,在外还算是高官,在雒阳城却是不值一提。这雒洛的权力之争,我能插得上手吗?”

鲍鸿哼哼一笑,说道:“那就看明远你如何做想了。”

韩易停酒不喝,望着鲍鸿细闻详情。鲍鸿饮了一杯酒后,又闭目思想了一会,这才说道:“明远可知本朝世族真正的发起之时,是在前汉宣帝之时。到了王莽时代,不到百年时间,世族就成了皇家的尾大不掉之势。明远若是读史,定然会知晓此故。”

韩易面上一囧,自已还真没有时间好生的读书,不知世族发家之因呢。鲍鸿摇摇头笑道:“要说的话,那就要牵扯到世族与皇权的数百年之争了,我可尽量的长话短说。本朝光武皇帝是因山东世族所拥立,在即位后,曾经想要丈量天下田亩,清察户籍,但却遭至天下世族的抵制,最后不了了之。”

“光武皇帝干不成的事,后人就更干不成了。之后的皇帝知世族势大,于是想出了用宦官来掌握大权,对抗世族的办法。宦官的权利来自皇帝,所行所为完全不顾忌什么。所以才能与世族斗了个不相上下。然而本朝的皇帝多早逝,于是有太后听政,这就给了外戚的机会,让外戚也有了掌握权力的机会。”

“可说宦官与外戚都是附属于皇权才能生长的,其中缺一不可。然而现如今却一并消亡了,皇帝却又年幼,那朝中大权便彻底的落入到了世族之手。实际上,就是落入到袁氏之手。这袁氏故吏遍及天下,真让他们掌控了朝权,只怕数年后就连皇帝都是他家的了。”

韩易叹道:“世事如此,我们又有什么法子呢?”

鲍鸿沉冷的说道:“有,自然是有,那便是投靠皇帝,成为宦官与外戚一般对抗世族的存在。”

“嘶……”韩易不禁倒抽一口冷气,自已虽有为寒士出头的心思,可对抗世族,自已有这能力么?

鲍鸿低声说道:“近日,我听到一个传闻,袁氏意欲行废立之举,废皇帝刘辨,立陈留王刘协……”

韩易又是一惊,问道:“传闻当真?”

鲍鸿点点头,说道:“这是袁公路府中的一个与我亲近的下人偷偷告知我的,听说袁氏已正在实施中。”

韩易惊问道:“鲍兄可知其具体之细节?”

鲍鸿点点头道:“听说是先以袁氏故吏董卓,偷偷拉拢南北二军与西园军中的校尉、司马,再由董卓以兵势相逼,看看朝中的忠诚者是谁?再设法一一的除去。再由袁氏故吏掌握朝权,最终行废立之事,威震天下。”

韩易沉重的说道:“若是袁氏,只怕会能成功吧。”

鲍鸿捂嘴笑道:“呵呵呵,只可惜袁氏忘记了一事,那就是在他们把人当做棋子时,这棋子会不会甘心的任其摆布。”

韩易惊道:“鲍兄是说董卓自已也有异心了?”

鲍鸿笑道:“在左冯翊我与董卓打过交道,董卓此人虽生性粗鲁、凶狠、残暴,但其气度深远,志向远大,可不是区区一个何进可以比拟的,又岂会甘心成为袁氏的棋子。在袁氏助其撑控雒阳军权之后,便是董卓发难之时。”

韩易将鲍鸿方才所说的消息一一归纳,良久才问道:“袁氏欲行废立之事,来增强袁氏的威名。但董卓不是犹柔寡断的何进,在手握雒阳的兵权之后,必会压制袁氏,自行废立之举,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鲍鸿拍手笑道:“正是如此。”

韩易问道:“那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

鲍鸿指着韩易笑道:“明远你还真是当局者迷啊。贵岳丈丁原丁建阳手握三万未去的并州郡兵,又以执金吾的身份执掌北军五万大军。加上明远你的一万大军,这九万大军便是对抗袁氏与董卓的最大依仗啊。”

韩易恍然说道:“原来如此,难怪岳丈大人在这几日间常于朝中大员的府邸中聚宴。想是他们也隐隐的有所察觉了。”

鲍鸿笑道:“正是,袁氏想独揽朝权,其他世族又如何肯甘心,有所举动也是再所难免的。只是在我看来,丁建阳此人有些浑浑噩噩,只怕他们的期盼会有所落空啊。”

韩易沉吟道:“我与岳丈虽贵为翁婿,但只是义翁婿,只怕他现在得意的紧,不会听我的啊。”

鲍鸿说道:“所以我说,就看明远你是怎么作想的了?”

韩易心中还是有所不明之处,鲍鸿不禁有些恨铁不成钢之念,说道:“明远自为官以来,一直是投在何车骑麾下,在何车骑逝后,又立即派兵护佑何车骑府中上下人等。在世人的眼中,明远你就是何车骑最为嫡系的部下。你若一意护卫何氏,谁人不信!”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