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匈奴袭来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六十八章 匈奴袭来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定襄既定,此时必需南匈奴人为前驱,此时一走,定襄就成空郡了,久后必成和连的河西鲜卑人的牧场。但韩易也无法子,没有汉民汉官在此安居牧守,又不愿便宜南匈奴人,只得便宜和连了。

大军又转道南下,此时分为一字横队,沿着黄河水道,排头并进的向南进发。随同行军的有降伏于扶罗的近五千骑卒,与他们的二万五千余家眷,因此行进的十分缓慢。

特别是韩易中军之前的汉民辎重队,与之后的南匈奴百姓,行进异常艰难,经常会有石头咯住车轮。韩易的中军这时就成了救火队,经常上前帮忙把车推出来

随同大军的还有南匈奴人的二十几万只牛羊,与数万匹良马、驽马,在牧民的驱赶下,夹在队伍的两侧行进,一路咩咩地乱叫,使得大军看起来如同一个迁徙地游牧部落。

只有整齐的队列,纷纭的旗帜,以及四处飞驰的斥候。才使人知道这是一支雄壮的大军。只不过,大多写着汉字的大旗,不是红底黑汉字的大汉制式大旗,而是黄底黑汉字的常山式大旗。这便是常山黄巾的固执之处了。

太阳不断的升起,夏日的白昼极长,而夜晚极短。一路上太阳无遮无拦,十分酷热,晒的人浑身是汗。眼睛不停地流泪。虽然除了警戒哨探的骑兵,大军采取地是轻行的方式,兵士都脱了皮甲,只是手持兵器。但是队伍的行进速度相对纯步行还是很快,有日可达三十余里。

大军缓缓的前进,前面是一大片丘陵起伏,如同绿色地毯一样的大草场,偶尔中间会点缀着几颗大树。丘陵中间有一条弯弯曲曲地小河缓缓地向东流去。平陆县中的蔚汾河,牛马羊见了都不由地加快了步伐,军士们也都松了口气。

“让将士们休息一个时辰再赶路。”韩易用手抹了一把汗,手搭凉棚。眯缝着眼睛看了看四周的地形,下令休息。

“是!主公。”亲卫们十分高兴,飞马去通知两翼、与先锋的各个将领。亲兵们也疲惫的从马上爬下来,派人赶马去吃草喝水,另有人到后方的南匈奴营去领牛羊。

很快就听见全军都是欢呼声大起,终于可以休息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各军都派人去找南匈奴营领取牛羊。只听两翼的牛羊乱叫,被各军将士赶回自己的队伍,当场宰杀,自有人去捡拾柴禾。

只几日间,南匈奴人的牛羊就被汉军吃了小半,再吃下去,这几部南匈奴人的牛羊就将吃尽了。南匈奴人心中有怨,却不敢发。于扶罗需要韩易为他震慑叛乱的部属,也不闻不问。倒是天天有肉吃的常山军,却是欢天喜地的直叫好,总算认同了韩易这临时的主帅。

在最初韩易命令全军开始吃牛羊肉时,所有地将士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地耳朵。汉地境内连年大乱,不要说肉,就连食粮都没得吃,为此饿死了许多的人。

就是太平年份,普通百姓除了逢年过节,也是不可能吃到肉的。就算是两年未乱的常山军,也不过才刚刚安定下来,不饿肚子罢了。绝大多数的时间,只有六十岁以上地老者才有资格在乡宴饮上分到一块肉呢。可以说当时将士们真是欣喜若狂,大呼万岁,甚至因为猛吃撑死的人就有数个。

正吃食间,韩易对于付薪的常山军,心中可说颇为好奇。因为他们与韩易的犷平军、血恨两军太像了,特别是在行进、聚集、离合之际十分的相像,就如同从一个模子中做出的两个。不同之处只是在具体做战时的各种阵列变化,那是与此世的战争相结合的多种变化,与梦境中的不同。

韩易能够很肯定的认为,付薪应该也与自已做过相同的梦境,方能运用同类式的队列练兵方式。不过很显然的,付薪的才能要远远的比自已强悍。自已还才刚刚能够指挥万余的军队作战,不出什么大乱。而付薪却在三、四年前就可以指挥十万人以上的大军,险胜大汉名将皇甫嵩了。

付薪不愧是如同淮阴候一般的善于将兵者啊,若非其的志向只是辅佐明君之志,而非志在天下的王霸之志。汉室的江山,只怕在三年前就早已经四分五裂,难以管辖了。

“呜呜呜呜”

突闻先锋于扶罗部的前哨,吹起了遇敌的牛角号声,全军顿时警惕了起来。南匈奴兵擅长骑战,若埋伏于野外数里的地方,瞬息可至,不得不防。然而不久,牛角号便成了平安无事的响声。

不多久,一队千骑左右的南匈奴人狼狈的跑了过来,先锋的于扶罗上前迎住后,不久就分出了几骑,向韩易的中军方向奔来。

于扶罗曾说过与韩易此生不再相见,可是对于畏威而不怀德的南匈奴人来说,此言就是放屁。一听说韩易将有三万大军征伐南匈奴,立即忙不及的跑来,拿着朝庭的令旨说要前来效命。

若非韩易见他在南匈奴有天然的大义名份,可以减轻此番征伐的难度,不然还真不想用他。

于扶罗匆匆的领着两个一老一青的南匈奴人介绍道:“韩太守,这位是我的亲弟栾提呼厨泉,这位是我的叔叔独孤去卑,因闻知汉军远来征伐白马铜、休屠各等部落的叛逆者,特来为朝庭出力……”

出力?哼,想是控制不住自已的部落与族人,被强人所逐吧。韩易不奈的喝问道:“南匈奴叛军有多少人?以谁为主?距此还有多远?”

三人闻言禁都愕然,好半晌呼厨泉才啃啃吃吃的说道:“叛军约有五万,其中的精锐不下两万,以休屠各的左谷蠡王泄泥为首,距此应该只有二十里路程了。”

韩易沉默了一会,从南匈奴反叛之时,曾了解过其叛军的组成。其主要是以休屠各部落为主的叛乱,休屠各在南匈奴的地位十分尊贵,不过听闻却是一支杂胡,好像还是胡化的先秦国人。

休屠各虽然杀死了羌渠,却没有继任南匈奴单于的资格。后来不得以,才拥立了白马铜的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不过须卜骨都侯单于好像并无实权,全南匈奴人的兵事大权好像在休屠各左谷蠡王泄泥的手中。

如此看来,这休屠各的泄泥应该是主张与汉军硬拼的了,不过五万大军,已基本上是南匈奴人的最强战力。剩余的人马,不是不愿反叛之人,便是主张观望,又或主张坚守之人。只要击破了泄泥一军,再运用于夫罗的声望相召,南匈奴就基本上算是平定下来了。

韩易又问道:“这五万叛军,基本是用何种兵械?大至的做战方式如何?”

呼厨泉谄媚道:“禀韩太守,叛军主使弓,主要是角端弓,用一种唤端牛的角所制成。长约四尺,在马上使用十分灵活,但射程不如汉弓,最远才达七八十步。箭矢的簇有铜制、铁制与骨制,主要还以骨制为主。”

韩易点点头,南匈奴人虽然知晓打铁,却不擅开矿,加上汉庭的控制,即使是南匈奴人的铁器,也不太多。

这时呼厨泉继续说道:“近战兵械主要是刀、剑、戈、矛、斧、流星锤与骨朵、马棒,用的最多是骨朵与马棒,还有许多人带了套马杆。”

韩易身边的众将仔细看去,只见所谓的骨朵其实与大漠牧民护身用地马棒很相似,长约四尺多,径约一寸,把上缠着乱七八糟的布条,还有一个牛皮套子可以套在手腕上。

这种东西大家在鲜卑族中见得很多,南匈奴人与鲜卑人的马倌几乎每个人都有,用来放牧时防身之用,在汉人的口中又称之为狼牙棒。唯一不同的是在木棒的顶端装了一个径约三寸的多棱形铁蒺藜,上面有七八个铁齿,大约有十斤左右。

“另外一种是刀,叛军的刀剑多以铁制成,还有少量的铜刀。刀大多安装有木柄,分直背弧刃、弧背直刃、直背直刃等几种形制,刀茎分为铃首、环首两种。头盔大多为青铜质地,素面无沿,盔顶有方钮。两侧护耳下方有系穿带子地小洞,两面开口,佩戴可不分前后。”

“铠甲很少,鱼鳞甲铁甲不会超过五百领,多是汉庭所赐,与熹平五年汉军被鲜卑人打败后,汉军逃卒与南匈奴人换马时所得。而且大多已经残破,其他的大多是皮甲。”

韩易皱眉问道:“南匈奴中的羯部落人呢,他们曾从并州的武库中夺得三万套州郡汉军的兵械装备,他们没有武装其他各部的叛军吗?”

于夫罗三人大吃一惊,叫道:“羯部落?三万套汉军的装备。”话语中有说不出的吃惊与羡慕。

呼厨泉连忙说道:“我南匈奴的规矩是,各部所掠到的东西皆归各部所有,不会送予他部的。那羯部落好像在逃至西河后,被泄泥安排在了黄河的对岸圆阳县地境了。”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