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六十三章 借兵平乱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六十三章 借兵平乱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易大惊,南匈奴人也反叛了,这怎么可能?如此一来,大汉的整个北境就都是战火了。并州又无大军在侧,各郡之兵加上州兵也不过才三万之数,而且多不经练,只能保守城池。可用于平叛的,就只有张懿手中的五千州兵可用。区区五千的州兵,张杨等便是再勇又如何能够平定叛乱?

韩易心下虽急,面上却不露半分,问道:“哦,匈奴人真的反叛了?西河太守邢纪死了,就连南匈奴的单于羌渠也死了?”

使者笑道:“正是,匈奴一叛,汉地的救援道路便断绝了,你们若想等到汉军的大举来援,只怕是不成了。怎么样,你们这是准备继续坚守下去?还是出城投降?亦或是答应我家单于的条件?不过此番还想用汉地的美人平熄我家单于的怒火,需得献来五十名才行。”

韩易遥望着城外的鲜卑大营,这几日有数部鲜卑人离去,总数在万骑左右,此时只剩三万骑了。和连在得知此消息后,认定韩易外无援军,不是投降就是告饶,防备必定松懈,今夜就是破敌之际。

只是,破敌事小,并州之乱事大。若是和连于今夜败后,心生不忿之下,引领河西鲜卑所有的突骑与匈奴人会合,一同入侵汉地,这可不是件好事。虽能破敌,却不可破之。

韩易思虑再三,唯有缓兵之计了。这才出言应道:“请使者回禀和连大单于,此时并州大乱,易又被困于九原城中,无法立即献出五十名美人。可否容我先回并州,等匈奴乱事平定之后,再细细的为和连大单于挑选美人,一并送来?”

使者傲然的说道:“我家大单于早有言在先,量你一时也献不出五十名美人。似那等的美人,只有大汉的雒阳城才能找到。你区区一介军司马,就算是威名再大,也不可能求得。我家大单于特别开恩,那等美人只需献上一名即可,其他的,全部可用并州刺史所献之美人为准。”

韩易一怔,还有这般的好事?使者又道:“此事需在匈奴乱后的一年中全部办到,若是韩司马心存欺诈之念。韩司马于去年在东部鲜卑所引起的大乱子,我家大单于可是一直记在心中的,未曾忘却。到时不见美女送来,可不要怪我家大单于重起我族与大汉之间的战事。到时,汉地的千万户百姓家破人亡时,韩司马可切莫后悔。”

韩易眉头大皱,和连的这个威胁份量颇重,看来送女不是不可接受之事。反正他也不挑美女的身份地位,就算是娼者奴婢也可凑数。只是……唉,还是先退回汉地后再说吧,若是大汉与自己有实力时,又何惧和连的威胁。

韩易正欲答应下来,然而心中一动,一个念头突然升了起来。细细一思,还真有这个可能。那和连平日处事不公,在鲜卑人中的威望大失,东、中、西三部鲜卑人,大多不来朝拜于他。若非河西鲜卑本部的实力颇强,只怕连名义上的单于之位,也无人肯认了。

然而自已于去年在东部鲜卑地的威名颇盛,和连却能在今年的九原城下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自已向其求饶服输,献女示弱。如此一来,正可显得和连比之韩易有更强的威势。鲜卑人在不明情况之下,必会转头认为和连颇为英明神勇,连带着和连这单于的威势也大大的增强起来。

既能使韩易献上五十名美人求饶示弱,又能使自己大失的威势立涨,离散的人心重新回拢,还不损本部的一兵一卒,这和连哪里是传说中的那个愚昧不堪之人啊。就算是真的愚昧,但在此事上,他却是愚者千失,必有一得啊。

韩易又思虑了片刻,认为和连绝不是为了诱出自己,方对使者笑颜道:“使者大人,韩某有一事相求和连大单于,不知可否?”

使者傲然的问道:“何事?若是此事不大,我可替大单于答应于你。”

韩易谄媚地笑道:“韩某在九原城中,望见和连大单于麾下的虎贲突骑十分骁勇,思及此番回返汉地时要与匈奴叛贼大战,手下无兵可不成啊。有意向和连大单于借麾下虎贲突骑五千,用于平叛之事。韩某愿意出资五千金为雇金,再献上五十名美人为谢礼,凑足一百之数如何?使者大人若能帮韩某办成此事,韩某来日愿献上三百金给使者大人,以表今日使者之大恩大德。”

使者眉眼直跳,强自按捺不住的问道:“此事当真?只是,这借兵一事,似乎是重来都没有的事啊。”

韩易笑道:“谁说没有,在我国西周时,申侯便向北方的犬戎国借兵攻击昏庸的周幽王。在前汉时,又有羌族首领与先零首领订立盟约,向匈奴借兵,共同对抗我国。所以借兵一事,是为常事,使者大人不必多虑。还请使者大人回去之后,多多为我美言几句,勿求办成此事。使者大人若还有他求,韩某一并应承。”

使者眉开眼笑的问道:“我若这般这般……你也答应?”

韩易笑应道:“正是,正是,还望使者大人能多多帮我说项一二。”

使者欢喜连天的离去,众将都有所不解,问道:“主公这是想慢敌之心,以便夜袭吗?”

韩易解释道:“非也,汉地并州有危,我无心与和连在九原争斗,而是真的借兵。”

汪洋疑惑不解的问道:“司马不是常说鲜卑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向其借兵,不怕将来有后患么?”

韩易笑道:“借兵之后,让他一味的在其冲锋陷阵,死伤再重,我也不用心痛。如若胆敢不听的,全部坑之。五千突骑而已,到了汉地又能翻起什么大浪来。”

众将不禁全都倒抽一口冷气来……

十二月,当韩易领着六千骑卒冒着大雪,一路匆匆的绕道云中郡回归雁门阴馆县时,南匈奴似乎因为天寒,已经渐渐的平息了下来。南匈奴之乱只限于定在定襄,雁门西部,上郡与西河几郡之内,就连阴馆的邻县马邑,也没有被匈奴人多加侵攻。

韩易得知后,不由大松了口气。南匈奴毕竟归附汉庭日久,即便生乱,也不敢大肆屠与戳掳掠百姓。听闻三郡之汉民有大半逃入了吕梁山中躲避,也不知三郡的官吏是如何处置的,有没有过冬之物?阴馆县物资本就不足,韩易也有些无能无力。

在向张懿回报任务经过时,听闻高顺、吕布二人早已领人迁徒回到了汉地,原本是想留在西河的,却又临时被改安置在上党郡中,是以九原城百姓算是逃过了此劫。

至于高顺、吕布二人,高顺因有其父九原县令的余荫,被朝庭早一步征召而去,进入到南军任职,好像被拨升为军司马一职,比韩易这州军司马还高出半级。吕布就没这么幸运了,只因是九原城的游侠出身,虽有大功,也只能留在张懿的帐下为亲军军候一职。

南匈奴乱事渐熄,但韩易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谁知道南匈奴在开春之后,会不会再起乱事?是以在禀告张懿之后,再度召集全县义勇,共聚兵万人,乘寒冬之际大加练兵。

时间一转,就到了中平五年二月,忽有张懿的急报传来,说吕梁山中的三郡逃民,因寒冬无衣无食,又被暗藏在白波谷中的黄巾余党郭太等人所诱,于是自称白波军,全部暴乱了起来。

白波军一路入侵河东、太原、上党三郡,破城十余,聚众不下十数万,日前又朝晋阳城进发。张懿派出张杨等五千大军分路征讨,皆失利而还。于是特令在阴馆、马邑一线防备南匈奴的韩易率大军来救。

韩易闻讯后,不禁万分的悲观失望,南匈奴之事未消,白波贼乱又起,一上来便就又是十余万之众,这个天下倒底是怎么了?至韩易从军以来,这十余万众的叛乱也不知所遇凡几,几乎是每年都有数起。此处未消,那处又起,就是自称天子者,也有数人之多。难道这大汉的天下,真的快要倒塌了吗?

韩易虽然无奈,却也只能收拾心情,聚拢麾下所有的兵丁义勇与鲜卑雇军,留下车腊、车靖、田棕、楚护四将,领义勇二千人守阴馆,自领其余诸将率八千大军直奔晋阳而去。临行时,韩易担心快要临盆的公孙璎会被有可能再叛的南匈奴人所惊扰,于是将其带至晋阳城暂避,由如儿与阿诺娃随行照料。

当张懿看见韩易率领八千大军前来救援时,连连赞许。相比韩易以一县之地就出兵八千,其他郡县却四处求援不断,韩易之举可算是万分的难得。于是立即打开武库,任由韩易挑选兵械,武装义勇。并将并州的两处乱事,全部相托。

韩易虽临危受命,却面无忧色,决定先剿近在眉睫的白波贼,南匈奴则容后再议。又将公孙璎三女托给张懿照顾,领着八千大军,并张杨、李封、薛兰三将南征白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