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六十章 马仪筹谋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六十章 马仪筹谋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韩易大喜,说道:“那部鲜卑人大人是谁,日后我有能力时,必要好好的报答他们。”

成齐点头称是,说道:“那部鲜卑大人名叫轲比克。我在离开之时,他曾希望我汉人能有商队,多多的输送些铁器给他们。因为自蛮度部与宇文部大战以来,东部鲜卑渐有大乱之势。加上主人在鲜卑山中,杀尽了八部鲜卑人,其他各部为夺取他们遗留下来的草场,不再和平共处,东部鲜卑的乱世之像更明。轲比克也颇有打制兵器的自保之心。”

韩易欢喜的说道:“东部鲜卑人大乱了?好事啊,此时我汉境幽州大乱,河北其他三州也遭贼人劫掠,趟若鲜卑人再来汉地插上一足,我大汉必定首尾难顾。大乱就好,大乱就好,也不枉我到东部鲜卑杀了一场。是了,你们不是与一支马商一同归来的?又为何与那队匈奴贼骑拼杀了起来?”

“那队匈奴贼骑不是匈奴人,而是河西鲜卑人。”

见韩易有些不解,成齐解释道:“那队马商的主人正是曾经通传过主人,东部鲜卑人意欲入侵汉地的马商马仪。马老爷的妻子于去年病没,家中只留下一独女,因无人照料,于是一同带去了东部鲜卑地贩马。在回返时,经云中郡,被一支鲜卑人看见马仪之女的美貌,有意劫去献予鲜卑单于和连。”

“因有我们十数人的保护,所以一路上并未得手。本以为回到定襄郡后,那支鲜卑人就会退去,不想却又假扮成匈奴人追了过来。马老爷与其女及仆从被困于一处山谷中坚守,我等十余人则突围出来寻求官军的帮助。不想在此地正好遇见了主人。”

韩易惊道:“既是马仪,当速速救援。”

说着,让人回去召集渡河的大军,转到北上,寻至刚刚击破鲜卑贼骑的高览,一道救人。等韩易领兵来到马仪等人的藏身之处时,鲜卑人早已经闻讯逃窜了。

马仪望见是韩易领兵前来,忙上前拜谢道:“多谢韩县君发兵前来相助。”

韩易笑道:“只是顺手之劳罢了,没什么大不了。倒是马老爷,你将我的部下从鲜卑地中领回,易却要好好的谢你才是。”

马仪笑眯眯的道:“岂敢,岂敢,马某也只是顺路罢了。自韩县君于去年在鲜卑地打得鲜卑人不敢南顾一眼,整个东部鲜卑人全乱了。在东部鲜卑地上,多亏了韩县君的威名,马某才能够行之如坦途,无人敢犯。在中部鲜卑地的路上,马某也多依靠成、韩、吕等诸位壮士之助,才能够顺利的安全回返。说来,倒是马某歉韩县君多矣。女儿,过来替为父谢谢韩县君。”

“来了。”一个娇憨的女声响起,只见一位十、六七岁左右的红衣少女,匆匆的奔来,顿似一阵香风迎面而来。少女身高七尺,双腿修长,着粉红长衫,衣袂飘飘,以黄绫束腰。生得貌若天仙,美目含笑,秋水为神,顾盼生姿。笑语盈盈的一路轻快跑来。

韩易不由暗叹一声,“果真是个美丽娇艳的俏佳人,鲜卑人为她从云中一路追至定襄,的确有几分眼光。马仪倒是生得一个好女儿。”

少女跑至韩易身旁,打量了韩易一眼,抱着父亲的胳膊笑问道:“爹爹,这位就是您一路上常说的韩县君。”

马仪一脸溺爱的笑道:“正是,正是,这就是去年威震整个鲜卑地的韩县君。”

少女歪着小脑袋疑惑道:“呀,韩县君也没有三头六臂,腰粗十围,怎么会斩杀了近十万鲜卑人,骇得鲜卑人不敢南顾汉地一眼呢?”

韩易哈哈大笑道:“三头六臂那是怪物,腰粗十围,那是南蛮地的巨兽。我只是一介常人罢了。”

马仪拉了拉女儿的小手,笑道:“女儿,此番你能逃脱大难,全靠韩县君及其部曲相助之故,还不快谢谢人家。”

少女盈盈的一笑,梨涡隐现,有如初开的百合花,在韩易眼中更添几分美丽,韩易不觉心中一动。少女拜道:“雪儿多谢韩县君的救命之恩。”

韩易慌忙拱拱手道:“无妨,无妨。”说罢又连忙转头朝向马仪,笑道:“马老爷,此番你前往鲜卑地,又购得多少良马归来啊?”

马仪苦笑道:“东部鲜卑各部大乱,好的良马都不予出售了。马某无奈,只得转道中部鲜卑,从不熟识的鲜卑部落手中,求购了百余匹良马,算来此行,还有些亏损……”

韩易笑道:“不想马老爷此番的亏损,倒是韩某给你带来的。这样吧,韩某从鲜卑地抢来三万余匹良马,正无处使用。阴馆县地狭,草场稀少,四处牧养也颇有不便之处。马老爷就为我带走其中的两百匹,给我减轻一点负担吧。”

马仪又惊又喜的说道:“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

韩易说道:“这有何使不得的。只是韩某此番尚有军令在身,不便陪同马老爷返回阴馆县中。烦请马老爷拿我的手令,前往阴馆县中,寻乐彭索要吧。”

马仪听后,顿时连连拜谢。韩易又写下一封手令送予马仪,双方再三的拜别,这才一东一西的分离而去。

不说韩易向九原而行,只说马仪一路向东,来到阴馆县中,寻了旧识乐彭,取了韩易所送的两百匹良马,正准备离去。却有闻讯而来的公孙璎,请马仪父女在阴馆县中多留数日,以尽地主之谊。

公孙璎在宴请了马仪父女后,又问了一些韩易的近况,对马仪之女马雪儿颇为喜爱,不两日,就互以姐妹相称。又留了马仪父女数日,这才放走了马仪一行。

马仪一行出了阴馆县,一路向南,经太原、上党二郡,来到了河内郡,接着又马不停蹄的直奔武猛都尉驻军大营而去。一见武猛都尉丁原,马仪就大喜的拜道:“恭喜大兄,贺喜大兄啊。”

年约五十,神情郁郁的武猛都尉丁原,望见是马仪前来,立时拉出了几许微笑,说道:“原来是马贤弟啊,你从鲜卑地归来了?雪儿那丫头呢?在何处?愚兄又有何喜,值得贤弟恭喜的?”

马仪笑道:“他事休理,大兄不是一直因自已的官位多年不得提升而苦恼么?此时机会来了。”

丁原浑身一震,急欲出言问之,却又强行压住了急切。武猛都尉,银印。朝服,武冠。其以此官为千人司马虎贲以上、及司马史者,皆假青绶。此官名义上是高级官吏,可实际上只是一个准高级的千石守关都尉而已。

丁原出身贫寒卑微,年少时被任用为官吏。后为南县吏,当有贼寇来犯时,都会身先士卒,冲出追寇。因为不识经书,家境又卑微,是以为官多年,升职极慢,仅以忠诚、勇武而让他人知名。

在黄巾之乱时,丁原被任命为雒阳八关守将之一,镇守孟津港的南北两处渡口,丁原本部大营则驻于河内郡内。可是黄巾之乱结束后,多位平乱之将,皆因立功高升而他往,然只有丁原一人原地不动,依旧还是孟津港守将。

身为雒阳八关之一的守将,故然是朝庭深信的忠勇之将,但是职务枯糙无味,终生也难有立功升职之机。丁原如今年愈五十,再无升职之机,就要在孟津港终老了。身为心有大志之人,又如何能够甘心?

丁原淡然的笑问道:“哦?机会何来?”

马仪忙说道:“小弟二十余日前,在雁门关阴馆县曾听闻一事,南匈奴东进幽、冀二州的六千大军在阴馆县过境劫掠时,被阴馆县民击溃,此事大兄知否?”

丁原点点头,孟津港就在雒阳一侧,南北来往客商颇繁,雒阳城中有任何消息,孟津港守将皆比他处知晓得早。马仪又说道:“不知朝庭对于此事,是如何判定的?”

丁原沉思了一会,说道:“雁门太守控告阴馆县令纵容县民偷袭南匈奴军,意图坐视幽、冀贼势大盛。而并州刺史则说南匈奴残暴,借粮不成就行劫掠之事,被迫不得已的阴馆县民所破。车骑将军也与并州刺史之论略同。不等双方判个明白,南匈奴左贤王上书控告雁门太守无事生非,故意挑起南匈奴与阴馆县的矛盾,意欲从中取利。并州刺史与车将将军也随之改口,朝庭闻之,顿时大怒,认定此事当是雁门太守之过,特命人将之锁拿回京问罪。怎么,此事不对?”

马仪笑道:“仪在阴馆县得知,此事确实是南匈奴残暴,借粮不成就行劫掠之事,被迫不得已的阴馆县民所破。”

丁原皱眉说道:“如此说来,此事过在南匈奴?可此时朝庭正需南匈奴用命之时,就算得知,只怕也不会拿南匈奴如何吧。”

马仪笑道:“正是,此事双方皆有罪责,然双方正欲熄事宁人之时,却被雁门太守一意说破,因此双方皆告雁门太守不法。雁门太守平白的当了恶人,被罢官问罪。”

丁原迟疑的问道:“此事有什么机会么?”

马仪说道:“那南匈奴所害怕,急欲熄事宁人之事,正是大兄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