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五十八章 说于夫罗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五十八章 说于夫罗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南摇着小舟从河中归来,提起木桶中的几斤鱼虾直嚷道:“嘿,雁门无甚大河,只有小溪,小溪哪有什么鱼虾可打。焦大哥,看来咱们这打渔的伙是干不长久了。”

焦触说道:“有什么好报怨的,韩县君不收我村一文税金,更曾答应咱们,我村无论是种地还是从商,皆对我们大开方便之门。似这等的好处,你到哪里去找。”

张南嘿嘿笑道:“小弟哪里报怨了,只是想想成日打渔也挺无趣的。韩县君对咱们这么好,咱们就算是当他的宾客也不妨事。”

焦触笑道:“咱们现在虽不是韩县君的宾客,可咱们若说与韩县君不亲近,会有谁相信?咱们早就与韩县君拴作一处了,只是没有明确主从之分罢了。”

张南大讶,说道:“啊,还有这等说法?”

焦触笑骂道:“不只咱们,就是血恨军与犷平县民,都与韩县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在他人的眼中,咱们都是韩县君的部众。不然的话,哪个官员会千里护送区区的一些贱民来此,还每家送得两匹良马用作耕种与乘骑之用。只听从百姓们手里抢钱的,就没有听说送钱的。唯有自已的部众,才会如此的对待。”

张南笑道:“原来是这般,我说咱们来了此地许久,阴馆人还将咱们当成犷平人呢。”

焦触说道:“如何不是,咱们自已也把自已当作犷平县人,而不是阴馆县人。不过韩县君此时毕竟是阴馆令,却不可对阴馆人太疏了,不然会使韩县君难作。”

张南连连应道:“知道知道,咱们今晚就去找邻村的阴馆人喝酒去。”

张南说完,却不闻焦触应声,忙抬头望去。只见焦触呆呆的望着邻村的方向,那里升起了不少的青烟。张南笑道:“焦大哥,炊烟有什么好看的?”

焦触喃喃的说道:“不,炊烟没这么早,也没这么大。”

张南笑道:“那定是起火了。”

焦触摇了摇头,说道:“不单单是起火,还有血腥气。不好,是过境的匈奴人劫掠乡民了。快快召集义勇,杀胡虏。”

张南勃然大怒,将桶一摔叫道:“他奶奶匈奴人,老子正手养的慌,你就来了。敢在韩县君的辖下劫掠,却是活的不耐烦了。”

二人顿时的大声呼喝,“犷平军,集合。”各家各户立即备马,收拾兵械箭矢,穿戴皮甲,如同离弦之箭的向外奔出。

数里路程,瞬息即至,张南一马当先,望见一名举火烧屋,正自狂笑的匈奴人就是一叉刺去,狂笑声顿时嘎然而止。焦触也随手刺死一人,抬眼望去。只见匈奴人散于村中的四处,抢掠粮食豕羊,有反抗的就是一刀劈下,然后放火烧屋。看得焦触双目睁裂,怒吼道:“劫掠者,全部杀尽。”

“杀,杀,杀……”随后而至的各村犷平义勇大呼狂喝,杀向这时才反应过来的匈奴人。匈奴人大都下马背粮牵羊的四下掳掠,只有肆意屠杀之念,哪里有遇见强兵来剿死拼之心,纷纷被冲突而来的犷平义勇砍杀干净。有想死拼的,却又被犷平人所激励的阴馆人拖下马来乱扒打死。

当四处掳掠的匈奴人反应过来时,己然死伤惨重了。匈奴人大怒,汉地的羔羊竟懂得反抗了,必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牛角号声,大批大批的匈奴人集结起来,准备给四方围至的汉人一个颜色。然而匈奴人惊骇的发现,四面八方围来了五千余噬血的汉骑,后面更有密密麻麻无数的汉人百姓。

匈奴人头皮暗自发麻,阴馆什么时候有这么多的汉骑出现了,不,一定不是真的,这只是幻觉。不等匈奴人首先发动冲锋,却见远远的,汉骑首先射出一波波箭雨。匈奴人正欲嘲笑时,却见箭雨己然临头。匈奴人大惊,什么时候

原来幽州的乱事加剧,除了渔阳、上郡、右北平、辽东四郡全部沦陷之外,广阳、辽西、涿郡皆遭到叛军的围攻。更有数支精锐骑卒也不攻打坚城,只是一味的朝着冀州的中山、安平、河间、渤海、清河,以及青州的平原等郡国四下劫掠,以战养战,杀掠吏民,所至残破。想要迟滞汉庭各州大军的集结。

张举更于两月前自称为天子,张纯亦自号为弥天将军、安定王、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桓元帅,其势极强。朝庭无法,只得派出中郎将孟益领着万余军队前往河北主持平叛一事。因恐孟益兵少,又是以步卒为多,难以追上四下劫掠的叛军骑卒,于是又从并州西河郡的南匈奴部,抽调出六千精锐的匈奴突骑,前往幽、冀助战。

因为朝庭逼使南匈奴单于栾提羌渠甚急,栾提羌渠只得匆匆的派出匈奴单于太子左贤王栾提于夫罗,领着单于王庭直属的六千突骑直奔幽州而去。因为准备的不足,匈奴突骑的粮草不够,于是一路上于夫罗请汉地的各郡县出粮支援。

当到达阴馆县时,因为对二万余犷平县民的安置,阴馆县今年的粮食自给还不够,根本无法供给六千匈奴突骑。加上韩易这县令又远在晋阳未归,县中主事的县丞一力拒绝了于夫罗的请求。

于夫罗不知究里,还认为是阴馆县的故意刁难。在心生不岔之下,又喝醉了酒,于是下令六千匈奴突骑就于阴馆县中大肆的劫掠,自筹粮草起来。

不想阴馆县人易劫,但却有勇悍的犷平县人在侧,加上对鲜卑人仇深似海的血恨军,早就防着匈奴突骑的过境。在六千匈奴突骑刚刚劫得数村之粮时,就被蜂涌而来的数千汉人常备义勇迎头痛击。

匈奴突骑一时不防,顿时死伤惨重。在犷平、血恨二部义勇的带领下,整个阴馆县民全都暴动了起来,紧追着匈奴突骑不舍,将整个匈奴大军打得四散溃逃,六千匈奴突骑作为一个正式的编制已然不复存在了。

身为主将的于夫罗傻了眼,在受到围攻之前,逃到了雁门太守处求救。雁门太守恼恨韩易屡次三番的为难于他,于是在韩易刚刚返县时,就上书了一份奏章给朝庭,控诉韩易的不法之事。

等韩易知晓之后,使者早已经远去。韩易本身持身甚正,不怕控诉。然而阴馆县大破六千匈奴突骑,使得幽、冀、青三州缺少大量的骑卒限制叛军的劫掠,却是一件大事。若是河北三州战事因此而大溃,皆韩易之罪也。

韩易将此事派人告知张懿,请他给自已与雁门太守打官司,又派人前往雒阳,请何苗帮忙在朝中说项。最后再派人前往太守府,请于夫罗前来商议此事的后续处理事宜。不想于夫罗自持有雁门太守的撑腰,对韩易的请求毫不理睬。

正值韩易为难之时,已到阴馆县数月之久的祝公道与杨理出列说道:“韩侯爷,既然那于夫罗不识好歹,我们兄弟二人今夜就去结果了他,如何?”

韩易一怔,摇头笑道:“此事双方皆有责任,岂能以刺杀一方了事。弄不好事情反会越遭,不好,不好。”

杨理笑道:“韩候爷,既然不能杀了,我便去割了他的胡须,以示恐吓如何?”

韩易疑惑的转头问道:“祝公兄,这杨兄弟学得也是刺杀之道么?”

祝公道面色木然的应道:“不错,杨理虽跟师父学了两、三年,但他的刺杀之术更胜于我。师父派我们前来,就是为韩候爷处理不便之事,与防备此类事物的发生。”

韩易听了暗自摇头,似这般刺杀之术,自已哪里需要得了。不过王越的一片好心,韩易也不便拒绝,只当养了两个无甚大用的食客罢了。不过恐吓恐吓于夫罗,倒不失一个妙策。

当深夜杨理出去了一趟之后,于夫罗立即惊骇万分的连夜前来韩易处求见。当韩易请于夫罗入县衙中安坐宴请他时,却发现于夫罗变成了一个光脸无须的壮年大汉。脸颊两侧青青,那是原本生有胡须之处。

韩易诈作不知的拱手笑道:“左贤王,本官在此有理了,我阴馆县若有得罪之处,还请海涵。”

于夫罗心在不焉的四下转头探查,随口应道:“海涵海涵,本王海涵便是。还请韩县令莫要怪我白日间的无理。”

韩易笑道:“不怪不怪,若是把我换作是左贤王,心中想必也是如此的愤慨吧。”

于夫罗这才从惊恐中回转过来,正襟危坐,满面气愤的盯着韩易说道:“韩县令,你阴馆县民好生的霸道啊,本王是为朝庭之事,而率六千精锐突骑去援救幽、冀二州。不想在你这阴馆县中,求粮不予,借粮不予,最后自已筹粮反被数万人偷袭,使得我部六千大军全部溃散。”

“此事雁门太守早已上奏了朝庭,韩县令,你的麻烦大了,你竟然还敢派出刺客来威胁于本王,看来你是不知自已的天大之罪了?幽、冀、青三州之战事若败,皆你之罪也。”

韩易呵呵笑道:“六千精锐的匈奴突骑,在阴馆县中筹粮,却被数万名当地县民所败。这奏章若是上报到朝庭中去,你说,朝庭是信我阴馆县民人人悍勇无匹,战力凡非。还是信你南匈奴随意的派出六千老弱病残来敷衍朝庭?”

于夫罗脸颊一抽,眼角不住的跳动,吱唔的说道:“自然是你阴馆县民……那个悍勇无匹了。”

韩易与于夫罗倒了一杯酒,笑道:“此事朝庭信谁与不信谁,在不久之后必有下文。我韩易若败了,自是免不了一死,可左贤王若败,这南匈奴单于与左贤王,只怕皆要换人了。”

此时于夫罗的脸颊抽搐更剧,前代呼征单于就是因不听汉庭的命令,而被护匈奴中郎将张修所擅自收斩,才让羌渠单于上位。难道此类事又要在南匈奴再次发生不成?

羌渠原本是不配当南匈奴单于的,然而他却当了,就是因为有汉庭的大力扶持。若是无故的失去汉庭的支持,羌渠必被南匈奴各部推翻不可。纵然南匈奴的栾提氏除却自已父子兄弟之外,别无他人了。可汉庭若要扶持一人为单于,南匈奴各部有反对的机会么?

于夫罗思及其他的栾提氏贵胄皆被自已父子三人所暗害的经历,心中就是一阵胆寒。难道又要轮到自已父子兄弟了?于夫罗沉默了半晌,这才问道:“你说此事当如何的解决?”

韩易说道:“经过清点,阴馆县民死伤二百人,财物损失达千万钱。然而匈奴大军死伤千余人,其余四散而逃,一时难以成军。可说你我此次算是两败皆伤,都不占便宜。既然如此,你我两方不妨皆不问对方罪责,各自想法安置抚恤如何?”

于夫罗计较了一番,问道:“那朝庭方面……”

韩易将酒樽敬向于夫罗,笑道:“你可速速召集四散的部众,继续前往幽、冀二州去支援,再上书一道,说雁门太守无事生非,故意挑起你我两方的矛盾,意欲从中取利即可。”

于夫罗冷哼一声,说道:“韩县令果真是好算计啊,雁门太守此番却是无故遭劫了。”

韩易笑道:“汉人古语云,可一可二不可三。这也是雁门太守无故的处处与我为难,我心生不岔随意反击罢了。”

于夫罗一口饮尽酒樽,摔杯喝道:“希望你我此生不再相见,哼。”说罢转身挥袖就走。

韩易笑盈盈的自酌一杯,心下却是凄苦万分。按韩易的心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本是想乘机找南匈奴人的麻烦的。然而汉境近年叛乱不断,威势不再,恐会引起南匈奴人的动乱,并州无大军可镇,不得不自吞下阴馆县民无故被屠的苦果。

此时公孙璎小心的踱出内室,盈盈而来,轻柔的问道:“夫君,事情已处置稳妥了吗?”

韩易环抱着公孙璎,把耳贴在公孙璎只有两月身孕的小腹上,说道:“算是稳妥了。”

公孙璎叹道:“唉,与兄长失去信息已有九月了,也不知家中的情况如何了?”

韩易劝道:“放心吧,辽西郡有朝庭常驻大军两万余人在,伯珪兄在辽西必然安然无恙,公孙家也当安然无恙。”

公孙璎又叹道:“夫君此次又要至上千里之外的地方出使迁徒,却叫我好生的牵挂,难以安生啊。”

韩易心下黯然,说道:“这就是夫君身为武人的不便之处了。放心好了,我最多两月即归,你就好生的在家中安胎吧。”

公孙璎忽又笑道:“没想到夫君在巨鹿郡下曲阳县还有一段情缘未了,夫君倒是狠心,竟对那对母子不理不睬?”

韩易闻言愕然,问道:“什么母子?”

公孙璎疑惑的问道:“怎么?夫君不知么?下曲阳县的何氏,为夫君产下一名庶子,已有年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