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汉末沉浮记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喜事临门

汉末沉浮记 第一百三十二章 喜事临门

作者:何子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公孙瓒乃是辽西令支人,虽出身贵族,但因其母地位卑贱,早年只当了郡中小吏。后因涿郡刘太守很赏识他,又将女儿许配给他,公孙瓒这才有了施展才华之机。因其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常以少敌多,杀得鲜卑人不敢靠近辽东属国半步,威震边疆。这“白马将军”的称号,便是在任辽东属国长史时所得的。

韩易与公孙瓒寒叙了一会,接着公孙瓒又为韩易介绍麾下的各部众,其中以严纲、单经、田楷、关靖四人为首,健儿有邹丹、王门、范方、文则等,又另有亲弟公孙越,从弟公孙范,皆是骁勇善战、精于骑射之徒。众人皆随公孙瓒骑乘白马,并自号为“白马义从”,“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望着这些身着纯白软甲,背负良弓,腰挎雕翎,手持精良马塑,精锐而健硕的“白马义从”时,韩易心热不已。但思及自已手下也有二十余将时,并不逊色公孙瓒多少,只是在名号与装束上有些不及,这才心定一些。

韩易笑问道:“伯珪兄,你从涿郡远来,除了与小弟一会之外,可还有其他要事?”

公孙瓒有些沉重的说道:“这自然是有的,司空伯慎公于雍凉之地平叛不利,有感于精锐士卒过少,于是特举荐我为骑都尉,前往辽西乌桓地,征召三千乌桓突骑,择日前往雍凉相助于他。”

韩易问道:“朝庭在雍凉的平叛大军不利?不知雍凉的叛军现在形势如何?”

公孙瓒请韩易同坐席上后,说道:“年初,叛贼韩遂发动兵变,杀死边章与北宫伯玉及其亲信随从数百人,自掌叛军兵权。叛军由是一统,战力大增。那韩遂狡诈如狐,人称‘九曲黄河’,伯慎公无得力谋士相助,因此屡次受挫……”

韩易思道:原来边章与北宫伯玉死了,还是韩遂所杀,却不知雒阳的剑师王越有没有出过气力?

韩易听公孙瓒说完西凉叛事难平,自思身在渔阳,而且身卑职小,管不了那许多。倒是辽西乌桓之事,却可以跟公孙瓒说说。韩易于是将丘力居、乌延、苏仆延三部之异变道出,又说道:“伯珪兄,你此去辽西乌桓地征召三千乌桓突骑,无异于对丘力居行那釜底抽薪之举,只怕有些难行啊。伯珪兄,就是你恐怕也将有性命之忧。”

公孙瓒听后有些凝重的说道:“若果如明远所言,此行怕是难成。不过……”公孙瓒忽的展言笑道:“丘力居只是才刚刚统一辽西各部,威信未服于众。我若迟来一两年时间,此行或许有变。可此时前往,我料定那丘力居必不敢叛。等我征召了其部三千精锐突骑,丘力居纵是有大志向,也将无能为也。”

韩易点头头,表示赞同,不过为防万一,韩易还是再三的劝说。只不过公孙瓒素来胆大包天,并不畏葸不前。韩易思到一事,与公孙瓒说道:

“是了,那丘力居虽统一了辽西乌桓各部,但他有一支千余骑左右的仇敌尚游荡在外。两月前曾与我在渔阳乌桓地战过一场,后来我命人与其部暗中相交,并送上三千石粮食与许多帐蓬,更与其部约同防备丘力居。因我职位过小,不能使其归服,若是伯珪兄,想来可以。”

“伯珪兄不妨前往诱召他们,以之为护兵,一同前往辽西乌桓地。此去是为抽丘力居之薪,其部闻之必然心喜,必会大力相助。伯珪兄再在抽选人马时,多取其部的亲友,必能得到此部的绝对忠心。”

公孙瓒拍腿叫道:“明远贤弟真乃我的及时雨啊,我若得此千骑乌桓突骑之忠心,将来必对贤弟有所厚报。”

韩易请公孙瓒主从一行先前往犷平城中休息,待派人与索罗部联系过后,看看他们是否有意跟随公孙瓒再说。一路之上公孙瓒望见遍地郁郁葱葱麦苗,不禁赞道:“贤弟这犷平县虽小,但这麦苗却是不差啊。不知你这犷平县种有多少亩麦田啊?”

韩易喜道:“犷平县原有田亩三十万,去年小弟号召百姓大加开垦,如今已有田亩八十三万亩。”

“嘶……”公孙瓒不禁倒抽一口冷气,说道:“那今年的小麦收成,岂不是有八十万石之多?我记得犷平县应是不足五千户的小县吧?一户人家最多能耕种一百亩的田地,哪来的如此之多劳力?”

韩易笑道:“小弟曾以一万石食粮,从乌桓一部借得五千健牛两月,平均每户都有健牛充作劳力,所以方能开垦如此之多的田地。”

公孙瓒眉头大皱,说道:“一万石食粮两月?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哪个乌桓部族如此的贪婪?贤弟也不怕养肥了他们?”

韩易笑道:“虽说贪了一些,但此时已成小弟的部曲,无妨事。”说着,韩易又与公孙瓒谈及了自己来犷平后的施政之方,以及如何迫使数千乌桓归服之事说出。

公孙瓒闻之自是大加的称赞,对韩易捉尽犷平腐吏,又对渔阳大族张氏不理会之事大加赞誉。说道:

“腐吏当惩,而且当速惩。贤弟如此的拖拉,才让他人认为有反复之机。朝庭曾有律令,在证据确凿之下,郡守与廷尉当在三月内送交陛下批复,半年内需回复到各郡县。贤弟上报已近九月,却无批复下来,定是有奸人所阻,当可自便就是。渔阳张氏,其向来自命不凡,家主张举、张纯兄弟更是狂妄之辈,贤弟确实不必理会他们。”

韩易为官时短,不知还有此律,细细询问,方知这不算是正式律令。只是以前朝庭喜用酷吏时,给各地郡县的一个权宜之方。若是胆小者,决不会使用。唯有胆大勇于任事的酷吏,方才敢用。前提是,所交的证据必需确凿,将来没有反复之忧。

至于张氏,张举、张纯兄弟狂不狂妄,韩易不知。但知二人一为泰山太守,一为中山太守,得罪了张氏,将来必有后忧。不过韩易也非怕事之人,自身若正,不惧事来。再等上半月时间,若是郡中依旧无批复前来,韩易亦敢先斩后奏,与阻事的奸人斗上一斗。

韩易携公孙瓒刚至县衙,就见阿诺娃在衙中盛气凌人的对衙役、仆奴们大加责骂,韩易见了好一阵尴尬,对公孙瓒说道:“此小妾乃乌桓女子,不懂汉俗,霸蛮无礼的很,还请伯珪兄见谅。”

公孙瓒笑道:“无妨,无妨,怎么,贤弟还未寻到良善知礼的大族女子为主妇么?”

韩易自嘲道:“以小弟的家世,又能够娶到何等样人?能够和顺知礼便成,不敢奢求大族之女。”

公孙瓒摇摇头道:“贤弟何必以家世为累。为兄我虽然出生名族公孙氏,但家母为婢,为兄亦不过是区区婢生子。从小便吃尽了苦处,并不比你这赘婿强上多少。但后来还不是娶了郡守之女为妇,此时更是比二千石的骑都尉。以贤弟之才,将来二千石只是等闲,何必自惭?”

韩易听了连连拜谢,邀请公孙瓒在衙中住下,自命人前往塞外,寻那索罗部去了。

又过几日,韩易与部属跟公孙瓒主从日夜论武,时间过得极快,这日是韩易特定的全县军民每月五日的大操练。韩易素知公孙瓒在辽东属国与鲜卑人多有交战,于是邀公孙瓒一同操练,多多指点犷平军民将来如何应对鲜卑人的进犯。公孙瓒也不推却,欣然而至。

当公孙瓒主从望见气势森严,如林静立的五千犷平乡勇,以及千余骑气势高昂的乌桓突骑,不意大吃一惊,讶异的问道:“明远贤弟,这真是你治下的百姓乡勇?不是从哪里调来的五千兵卒所扮?特意来哄骗于我?”

韩易大笑道:“伯珪兄说笑了,我不过是犷平县长,哪有调动他处兵卒的权力。这是我花费半年时间所专门操练成的,每户出一丁的犷平县守土军。经过操练后,虽然稍知兵事,但有大部未经战事,只是看着好看,怕还上不了正场,不足之处还请伯珪兄指正。”

公孙瓒仔细一观,其中赢弱矮小年老者不少,并非一致的青壮,但还是凝重的说道:“好,好,咦?只有半年时间?明远贤弟不说其他,只需懂得这练兵之法,就可称得上当世名将了。”

公孙瓒在后,韩易独自在前,于演兵台上,以旗号为令,五千犷平军顿时全部操演起来。先是以十人为伙的疏阵进击,接着是百人为阵的密阵进击,最后是以千人为阵的大阵进击。完毕后,又操练起聚散离合之法,分进合击之奇,各阵混杂重组之变,大小相呼应之态。最终则是步骑相抗之演练。

公孙瓒见后久久不语,许久才道:“贤弟这堂堂正正之势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差错极少。但这聚散离合之速,分进合击之奇,混杂重组之变,大小呼应之态,虽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看来贤弟应该擅长统万人奇袭速攻之法,又或败中取胜之道,却不擅长凝聚十万大军缓缓推进之战啊。”

韩易一愣,自己真是这样么?不久又展言笑道:“小弟不过才领军两年时间,能统万人已经不错了,不敢奢望统十万大军。”

公孙瓒点点头,突然肃容道:“为兄曾有卫、霍之志。不知贤弟之志若何?”

韩易笑道:“封侯非吾愿,但愿天下安。”

公孙瓒捂掌笑道:“好好好,愚兄有一亲妹,年方十七,形貌甚美,品性优良,可为贤弟大妇,不知贤弟肯纳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