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做销售的那些年 > 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七十章 平城的二级等保项目(2)

李局长沉思片刻,随即笑道:“这样吧,具体的事宜你和信息科邱科长对接,我有时间,也会过问一下。”

闻言,余长心中稍喜,从李局长的眼中他看得出,就目前为止,李局长暂时没有直接干预此项目的意思,如此,他主抓邱蕴彤和张工,做两人的工作,很大程度可以提高胜算。

离开李局长办公室后,余长连忙联系了公司的工程部,让对方以设计的方案为起点,绘画【网络架构图】和【气体消防图】

邱蕴彤不懂技术,方案直接呈现,对方可能不能理解透彻,但如有图纸,再加上讲解,便直观多了。

当晚余长信息约邱蕴彤吃饭,但她借口照顾孩子婉拒了。

第二天的时候,工程部将绘制好的图纸传过来给余长,让他惊喜的是,除了余长要求的两份图纸外,工程部的同事根据建设局中心机房特点和规划用3Dmax建模做了一份效果图,并渲染成型,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

拿到资料后,余长先自己看了一遍,熟悉之后又连忙将其发给了邱蕴彤,随即又以文字的形式解释了一遍。

邱蕴彤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后回复信息道:“嗯,听你一说,我全然明白了,我看可行,传了一份给张工没?”

余长回复道:“暂时还没,如有需要我现在就传一份给他。”

邱蕴彤道:“好,你传一份给他,下午我也会征求他的意见,如果方案设计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就以此呈现给领导。”

第二天早上,应该是周三,余长接到张工电话,让余长将设计方案、图纸、施工组织结构图以及3D效果图彩印出来并装订送到局里。

余长不敢怠慢,连忙找了一家打印店打印了五份,送到局里交给了张工。

张工道:“我这里留三份就行,一份给邱科长,一份给分管的冯副局长,一份我自己留着。”

余长道:“局长那里不需要送么?”

张工道:“这事属于冯副分管,我们局长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不干预。当然,按照组织结构,这事要上局党委会,并由分管的冯副提出。”

余长道:“那我是否应该再去找一下冯副局长?”

张工看了一眼外面,小声道:“冯副也不直接管这事,我见有好几家公司去找他,都被他三言两语打发了。”

余长暗喜,上次自己去找他不也是这样的结果么?

如张工所说,说明冯副没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将此事的权限下放给了信息科,这对余长而言是好事。

一把手不管,分管的冯副也不管,这样看来,余长只需要牢牢抓住邱蕴彤和张工便基本成功了。

随即张工又道:“有时间,你可以去找一下人事司的杨奎,他负责采购招标的相关程序。”

建设局没有财计科之类的部门,因此政府采购的相关事宜由人事科分管,当然每个地方不同,也会出现工作职能划分不同的情况。

余长明白,并未直接搭话,道:“这么说,局里面选用我方案的可能性很大?”

张工未置可否,轻轻点了点头,道:“前提条件是没有人向局长打招呼。”

余长明白了“打招呼”的意思,就像鹅城武装押运公司的项目一样,余长前期使了很大力,跟进分管的副总经理,但最后因为竞争对手向总经理打招呼,使得余长前期做的所有工作都付诸东流,为别人做了嫁衣。

张工所言,确实不能排除这种情况,但以余长目前在平城的社会关系,想要通过其他人向局长打招呼并让局长买账,显然做不到,他还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只能在心中祈祷没有人向局长打招呼。

在政治场,我们说过,官大一级压死人,如果有竞争对手认识县委或者更高级别领导,并让领导打招呼,出于很多方面的原因,李局长可能会买这个账,因此无奈干预项目,如此便可能让项目变为另外的结局。

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官场有时候就是这样,即使不是你的分管领导,但职位比你高,向你打招呼说:“听说你们局里要采购这个项目,我刚好有个朋友是做这块的,我让他来和你对接,你看可以考虑不?”

试问,当出现这种情况,为了你的政治前途,你能不考虑,敢不考虑么?如果不考虑,可能无形中便将对方得罪,而当某一天涉及你的升迁时,对方刚好使坏,那么说不定你的政治命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官场,一个成熟的官员,时刻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谨慎小心,生怕哪里做得不到位,就毁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余长在销售的过程中慢慢知悉了这些要害,因此他最担心的便是有人打招呼,从而迫使局长不得不干预。

但销售界,尤其是大客户销售界就是如此,面对竞争对手,很多时候拼的就是客户关系,说白了就是上层的人脉关系。

而只有当双方都没有足够支撑改变战局的客户关系或者人脉时,拼的才是销售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张工毕竟在体制内几十年的时间,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明白,他说的话,余长也比较认同,叹了口气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听天由命了。”

张工狠狠吸了口烟,道:“所以,这个项目要抓紧时间,以防夜长梦多。”

余长道:“我该如何做?”

张工道:“我这里会马上找邱科长说此事,尽快推动,你也要使力。”

余长点了点头,接着又道:“张工和人事科的杨奎熟不?能否约一下饭局?”

张工看了余长一眼,道:“我尽量试试。”

离开张工的办公室,余长又去了邱蕴彤办公室做了简单的拜访,随后离开了建设局,他没有第一时间去找杨奎。

现在这个项目最后是否会选用自己的参数都还不知道,贸然去找不一定是好事。

当然,他也想看看张工是不是真的不遗余力地帮助自己?约杨奎吃饭就是一个试探。

让余长意外的是,杨奎竟然真的答应了张工的邀请,当晚的饭局,张工还约了局里其他部门的同事,加上余长一共七人。

在酒桌上,张工仅喝了一个分酒器就没再喝了,但为了活跃气氛,找了各种话题和其他人说话。

余长忙着服务,又不停地敬酒,酒过三巡,大家都放松下来,玩在了一起。

两天后,周五,此项目正式上了局党委会,会上,冯副尊重了邱蕴彤提交的方案,并客观阐述,并没有任何阻力,方案便通过了。

得知这消息后,余长立马找了杨奎,因为有先前酒局开道,接下来工作的对接并没有太多问题,在余长的推荐下,选择了一家可控的招标公司。

该项目采用竞争性磋商的方式,挂网此项目,最后道玄去了三家公司,以79.6万元顺利中标。

相比于元城国土局和鹅城武装押运公司,这个项目可以说余长的运气比较好,仅仅是搞定了【使用层】和【操作层】,并未到【决策层和管理层】就搞定了此项目。

按照客户关系的分析,这种是运气好,如果分管副局长和局长干预此事,那么即使只是一个80万的项目,余长也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更多的客户关系。

顺利中标后,邱蕴彤终于答应了余长吃饭的邀请,当晚的饭局,信息科基本三分之二的人都参与了,包括张工。

在酒桌上,当然讲一些高大尚,让人开心的话题,至于感谢之言,一切在酒中,大家都明白,都知晓,没有必要非得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

项目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便完成了交付,顺利收回款项,余长第一时间找到了张工,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后面,他又找了邱蕴彤,送了她一只迪奥的999口红。

吃水不忘挖井人,受人恩惠,要懂得表示,而感谢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当然,在项目的实施工程中,余长隔三岔五便会找冯副局长和李局长汇报工作的进度,每次的时间都控制在5分钟以内。

如此一来,余长和两人的关系渐渐升温,同时余长的专业性以及为人处世,也让之前不苟言笑的风副局长重新认识了余长,并慢慢接纳了他。

销售,尤其是大客户销售,我们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要尽可能和每一个客户都搞好关系,而做客户关系,销售讲究【功夫在诗外】。

什么意思呢?

说的是一个人写诗的能力,不在于临场作诗的一瞬间,而是在平时的日积月累。

当发现一个单位的项目将要启动时,才去做客户关系,会让你有种临时抱佛脚的感觉,而往往如此,项目成功的希望不大。

但将做客户关系放在平时未出项目时,就是【功夫在诗外】的具体体现,把握好拜访的节奏、频率......往往会事半功倍。

余长利用该项目的实施交付环节,巧妙去做客户关系,有了噱头,有了目的性,一切水到渠成。

【待会儿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