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巫师:我的职业面板没有上限 > 第二百八十七章 时间流速

写完后,他将魔力注入信纸。

那张纸立即折迭成一只精致的纸鹤,振翅飞出窗外,朝着投递箱的方向飞去。

处理完这些事务,罗恩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仔细研读获得的《蓝斯实验笔记》。

这本笔记虽然只是复制品,但制作工艺异常精良,每一页纸张都带着特殊的能量印记,就像保留了原作者的某种精神烙印。

封面上的图案——一颗在烧杯中漂浮的半透明球体。

正随着光线角度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深度,如同一个活物在静静呼吸。

笔记的第一页是一段简短的自序。

笔迹潦草却力道十足,仿佛能够透过纸张感受到作者下笔时的情绪:

“生命,那永恒的谜题,既脆弱又坚韧。

我们试图理解它、改造它,却常常忘记尊重它固有的规律与本质。

这些笔记记录的不仅是我的成功,更有我的失败与思考。

愿后来者能从中窥见生命的奥秘一角,并永远记住——真正的调制师不是生命的征服者,而是谦卑的学习者。

——蓝斯赫维特”

翻开笔记的第一页,罗恩便被其中的深红色警告字眼吸引住了目光。

“深渊调制实验日志,蓝斯赫维特记录。

警告:本笔记涉及深渊实验,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未经适当防护,切勿尝试重现。”

警告下方是蓝斯的个人印章,一个由三条交错的蛇形成的环状符号,代表他那著名的“三循环”理论,以及真理庭监察者的“书本印章”。

接下来的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研究日志,记录了蓝斯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成功的全过程。

“永恒历 12876年。

今日始启‘融合生命’计划。

常规的血脉改造与调制方法,始终受限于生物本身的接受上限,无法突破根本性限制。

但若能创造一种全新的生命形态,从本质上重新定义生命的组织方式与能量循环体系,或许能够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

第一步,需要寻找足够可塑性的基础生命体.”

罗恩继续往下阅读,蓝斯的笔记详细记载了彼时还是黯日巫师的他,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到适合的基础生物。

最终,他在一个异世界开发项目中,从某位大巫师手中交换到了奇特的黏液生物。

这种生物没有固定形态,能够自由改变外观,并且拥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永恒历 12927年。

经过好几年的驯化与实验,‘膜状噬质’已经能够稳定存在于我们的世界。

但其同化能力过强,几乎会吞噬接触到的任何生物组织,这既是优势也是难题。

下一步,需要将其带入深渊第三层进行短暂的能量浸染,希望能够引导其特性向预期方向发展”

蓝斯在笔记中详细描述了深渊的层级结构。

特别是从第三层“黑沙荒土”开始,时间流速就与外界产生了显著差异:

“第三层‘黑沙荒土’:明显的现实扭曲开始显现,时间流速与外界出现差异,内部一天约等于外界三天。

生物在此环境中的变异速度显著加快,且变异方向开始受到环境‘意志’的引导。

有意思的是,黑沙本身似乎具有某种集体意识,能够影响范围内所有生命体的变异方向。”

“第四层‘扭曲丛林’:现实规则大幅度松动,时间流速进一步扭曲,内部一天约等于外界七天。

生物在此环境中很快会发生根本性变异,可能完全改变其生物学分类。

植物可能变成动物,动物可能生根发芽。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生物在变异过程中大多数能够维持生命机能,如同渐进式演化一般,而非突变导致的崩溃死亡。”

……

“第六层及以下:极难到达和返回。

据有限观察,第六层开始的深渊区域似乎完全脱离了我们理解的物理规则,成为某种概念性的存在环境。

时间流速可能达到数十倍甚至更高,内部一天,外界便可能已经过去数月之久。

另外一个直接的特点是,此环境会对生物的‘概念’进行扭曲。

例如,一个‘鸟’的概念可能被扭曲为‘既能飞行又能水下呼吸的生物’,个体也会按照新概念自动重塑。”

“这种时间流速差异,既是深渊的馈赠,也是其诅咒的一部分。”

馈赠?诅咒?罗恩带着些疑惑,继续翻看后面的内容:

“深渊是绝佳的实验场所,进行冥想或其它超凡修炼时,也能够获得对应时间流速的倍率加成。

自第六层开始,这个特殊加成会达到非常恐怖的程度。

而时间流速加快,却也不会损耗自身寿命。

其代价也同样沉重。

深渊诅咒会随着每次时间流速变化而随之加剧,最终导致不可逆的扭曲。

我见过一次从第四层以下的探索者,通过跃迁设备快速返还外界,在回到地表的一瞬间被诅咒异化成可怖的怪物……

所以,每次时间流速变动时,都需要格外小心,最好慢慢返回,给自己留些过渡期。”

罗恩对这个发现感到毛骨悚然,几十倍的污染量累积,一瞬间爆发出来……

但饶是如此,还有着前仆后继的探索者置身其中,可见其诱惑力有多大。

最主要的还是即使时间流速变化,自身寿命却不会随之快速减损。

就像是柯琳娜、马克西姆和雷诺兹等人一样,一次成功探索便足以让自己远超同期了。

后面的笔记继续描述了蓝斯如何将膜状噬质带入深渊更深层,让其在特殊环境中吸收能量,逐渐发生变异。

“为解决一些问题,我将‘膜状噬质’又带入到深渊第四层进行改造实验。

在那种扭曲环境的压力下,它逐渐发展出自我稳定的能力,能够在吸收外来能量的同时保持自身结构的完整。

但真正的突破来自于一次意外。

当我将这种改良版‘膜状噬质’与一种深渊本土的黏菌混合时,两者没有像预期那样互相排斥,反而融合成一种全新的生命形式。

这就是最初的‘自噬软泥怪’雏形……”

罗恩把总结软泥怪的特性和实验的这几页快速翻过,这是他已经了解到的内容。

随后,蓝斯的下一个构想瞬间抓住了他的眼球:

“软泥怪项目成功后,我开始构思下一个目标——创造真正的‘活性血脉调和媒介’。

不同于软泥怪只能被动显示血脉质量,这种媒介将能够主动参与血脉调和过程,自动修正能量流动中的不平衡点,大大提高调制的成功率和上限。

理论上,如果这一媒介能够成功创造,它将彻底改变血脉调制的方式,使即使是缺乏经验的初学者也能完成相对复杂的调制工作。

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为那些被视为不可能的血脉融合提供新的可能性。

我称之为‘调和之钥’,目前已经完成了初步理论框架,但实际创造还面临许多技术障碍。

首要的是找到合适的基础生命体,它必须具备极高的适应性和自我重构能力。

‘幻景之王’建议我考虑使用她国度中的某些特殊生物作为基础,这些生物天生就具有形态可变性和高适应力.”

又翻过几页后,笔记的语调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警惕和沉重。

“永恒历 13782年,麻烦来了。

每当我沉浸在深度研究中,总能感觉到一道冰冷的目光透过维度壁垒,直刺我的灵魂。

我怀疑是‘祂’。”

……

“恶咒已经生效,我能感觉到生命力正在一点点流失。

医疗巫师们束手无策,即使是最顶尖的治愈法术也只能减缓咒术的蔓延,无法彻底清除。

据‘幻景之王’所言,这是一种来自异界的古老诅咒,会逐渐侵蚀受害者的精神核心,直至灵魂彻底消散。

最悲哀的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剩时日无多,却还有如此多的研究计划未能完成.”

接下来几页,记录了蓝斯如何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试图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

他详细记录了自噬软泥怪的进一步改良,以及一系列未完成的构想。

“永恒历 14001年。

时间所剩无几,我必须做出选择。

有太多未完成的构想,但精力有限,我决定将最重要的几项先记录下来:

一、‘灵魂共鸣’技术的初步框架

这项技术可能是血脉调制的终极突破,允许操作者直接影响受体的灵魂结构,而非仅限于物理层面的血脉改变。

二、‘意识存档’的理论基础

这是我与‘幻景之王’共同构思的一个大胆设想,我们试图创造一种能够永久保存意识的方法,可能是克服灵魂衰亡的关键一步。

三、‘调和之匙’的雏形完善

这是目前最有可能成功的项目,我已经完成了基本研究,突破点便是找到、或是创造出一个能够承载这类调和能力的基础生命体。”

罗恩难掩眼中的惊诧之色。

蓝斯的几项构想比他预想的还要激进和宏大,特别是“意识存档”技术。

居然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巫王、甚至是魔神们都可能束手无策的灵魂衰竭问题。

笔记的最后几页,是蓝斯在生命尽头写下的临终嘱托。

“永恒历 14005年。

生命之火即将熄灭,这将是我最后的记录。

我的研究已经走到了当前可能达到的极限,但仍有太多未完成的构想与梦想。

特此正式声明:

若有后世之人能够真正理解并继承我的研究理念,完成我未能完成的构想,可凭此笔记前往‘妖精乡’。

向我最尊敬的友人‘幻景之王’提出请求,获取我遗留的虚骸残构。

愿知识之光永不熄灭。

——蓝斯赫维特于生命的最后一日”

这最后一页的字迹明显比前面颤抖和紊乱,显示出作者当时的身体状况已经极为糟糕。

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蓝斯仍然保持着对知识与探索的无限热忱。

罗恩缓缓合上笔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蓝斯的研究经历和理念,以及他面对死亡时仍不放弃追求的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调和之钥’构想,倒是很多地方都可以参考一下,这也算是目前唯一可以稍微尝试一下的内容。

至于灵魂共鸣和意识存档……成为古代炼金士前完全不需要考虑。”

他的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另外,还有一些我现在就能做的项目,可以试试。”

蓝斯的实验笔记中,自然不是只有那些过于宏大的设想。

对于罗恩目前来说,实际上最重要的部分便是提供了最为正统的“自噬软泥怪”调制过程。

在蓝斯的笔记中,着重强调了一个资深调制师想要进阶为真正的调制大师,必须从培养独属于自己的“自噬软泥怪”开始。

罗恩的思绪飞速运转,将蓝斯笔记中的信息与自己已知的知识进行整合。

尤其是关于深渊各层的详细描述,以及时间流速差异的具体数据,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实用信息。

结合蓝斯对深渊环境如何影响生物变异的见解,他对自己之前的一些疑惑有了新的理解。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沉浸在各种构想和理论推导中。

他能感觉到自己对血脉调制的理解,正在提升到新的高度。

蓝斯笔记中关于能量平衡和自适应调整的理论,为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血脉塑造(精通)经验值 1】

【血脉塑造(精通)经验值 1】

【血脉塑造(精通)经验值 1】

直到深夜,窗外的最后一丝灯光也熄灭,罗恩才终于停下了思考,将笔记和草稿收好。

深渊的时间流速差异、灵魂层面的调制可能性,以及与“幻景之王”的潜在联系。

“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

他轻声自语,随后闭上眼睛,进入冥想状态。

………………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入房间,为整个空间镀上一层金色光晕。

罗恩早已结束冥想,坐在书桌前继续研究前一晚未完成的思路。

他手中握着一块水晶,通过特殊的激活方式,使其表面浮现出一层薄薄的能量膜,映照着他昨晚整理的笔记内容。

这种便捷的记录查阅方式是中央之地特有的技术,远比翻阅实体笔记高效得多。

“蓝斯的灵魂共鸣理论”罗恩专注地读取着水晶表面流动的文字。

水晶中显示的内容是他昨晚从蓝斯笔记中提炼的核心观点:灵魂共鸣技术的本质。

即为在操作者与受体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能量通道。

使操作者能够直接感知、并影响受体的灵魂结构,而非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血脉改变。

这种技术如果成功,将彻底打破当前血脉调制的限制。

使纯血级别的转化成为可能,甚至能够修复深度的血脉污染与缺陷。

“这与我的‘熔炉构想’有着本质上的相通之处,可以用来参考一下.”

罗恩轻轻旋转水晶,表面的内容随之切换至他自己的构想笔记。

熔炉构想的核心,便是创造一个可分离并不影响自身的特殊“熔炉”结构。

使之能够吸收、转化并净化各种污染,同时将转化后的纯净能量反哺使用者。

两种技术虽然出发点和目标不同,但在灵魂层面的操作方法上有着惊人相似,似乎都触及到了某种更基础的灵魂规律。

“或许,这并非巧合。”罗恩开始仔细思索起来:

“也许在更深层次上,所有关于灵魂的研究都指向同一个本质.”

不过,他现在的污染累积程度还算在可控范围内。

毕竟恩惠补充和怀表的重置能力都在持续发力,再加上进阶晨星后就去除了原有的污染,至少一两年内不需要过分操心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他现在应该忙一些更加要紧的事情。

比如模拟装置的继续完善和初步尝试,以及在附魔方面多努努力,争取早日就职新职业。

罗恩睁开眼睛,将水晶放回桌面,目光转向窗外逐渐明亮的天空。

节日的余韵仍然在城中飘荡,街道上的装饰尚未撤下。

有些年轻的学徒,甚至刚刚结束通宵的庆祝活动,在晨光中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宿舍。

“哪怕在最严谨的学术环境中,学生也还是这样子。”

他感叹一声,语气中带着些亲历者的感同身受。

自己当时做学生的时候,到了节假日也总是昼夜颠倒的狂欢,只是他取悦自己的方式会局限于宿舍和家里而已。

不过,现在的话……

罗恩站起身,走向阳台,深呼吸了一口晨间清新的空气。

即使在休假日,他也必须坚持着严格作息和研究计划。

正当他准备返回书房时,一道轻柔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主人,早餐已经准备好了。”

爱兰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如清风般柔和。

“好的,我马上过来。”

罗恩应道,最后看了一眼手中晶体,才离开房间。

餐厅中,丰盛的早餐已经摆放整齐。

与黑雾丛林相比,中央之地的食材无疑更加丰富和精细。

各种罕见的魔力果实和特殊培育的肉类,都能提供远超普通食物的能量和滋养。

爱兰站在一旁,翠绿身影在晨光下显得格外生动;

黛儿则浮动在水池边,大眼睛贼兮兮地打量着他盘中的食物。

罗恩叉了一块煎肉,逗弄着水池里的小海妖。

“主人最近的研究很顺利吗?”树精轻声询问。

将煎肉喂入黛儿口中,罗恩轻轻点头:“算是有些进展。”

他并未详细展开,但爱兰已经习惯了主人这种言简意赅的交流方式。

作为罗恩的得力助手,她了解什么时候该问,什么时候不该问,以及如何用恰当的方式提供支持。

“爱兰,我对蓝斯笔记中关于自噬软泥怪的培养很感兴趣。”

罗恩一边享用早餐,一边说道:

“帮我整理一下获取相关材料的途径,看看水晶尖塔内部导师渠道是否可以直接购买材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