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子氏天乙之商汤伐夏 > 第二十五章 刺杀

子氏天乙之商汤伐夏 第二十五章 刺杀

作者:子氏天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西亳。

王宫中如今竟然没有了大王。

如今这里的主人是两个女人。

“莘王妃,你的伊挚对你不错啊。把你的孙子竟然给放到桐宫陪伴先王了!”有妊氏不无揶揄的对莘王女说。

桐宫。

太甲散步在汤王坟前,行来走去心情更差了。

夜晚来临,妃子宫女都不在身边,只有几个老弱奴隶,几个伊挚派来的贞人,教太甲研习成汤的典刑。

“什么人?“

窗外一个人影。

窗外人已经推门而入,看身形依稀是个女子。

“太甲,你要在这待上一辈子吗?”

“母妃会接朕回去的!”

“难道你还不明白,这才是你的厚父要的!权力对一个男人来说,是最欲罢不能的!他如今得到了天下怎会轻易的还给你。你的祖母也已经要嫁给你的厚父了!”

“你说什么?厚父难道会谋逆?”

“他还用谋逆吗?!”

“如今天下本来就在他手中,如今只要不放你回去,以后大商就姓伊了。或这大商就叫大莘了,哈哈哈~”女子笑了起来!

太甲蹭的跳到女子面前,“你难道不是大商的人,你就那么想看到大商灭亡?!”太甲双目放出火来,双拳紧握,指头的关节嘎嘣嘎嘣的响着,在这暗夜里太甲如同一头猛兽,随时可以吞噬掉面前这个女子。

“你对我凶有什么用,我要不是想帮你,我来你这里做什么?!”

“哦,你有办法让我回去?”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女子冷冷地说。

“你又来挖苦朕,这不是厚父经常给朕劝谏的那几句吗?”太甲有点失望了。

“你好好体会这几句话的意思吧?否则你就一辈子在这桐宫幽禁着吧!”女子消失在黑夜中。

太甲对着油灯发了半天呆,想着女子的话到底什么意思。

三天之后,再走出的房间的时候似乎就如同变了一个人,不再暴躁和愤怒。

就如同一个闭门读书的人,此时服侍太甲的几位老臣过来拜见太甲。

太甲对几位老臣说。

“先王为天子,真也谨慎。他有拯生民于涂炭,取天下若反掌。得了天下如何不要?为天子且再三推让,不得已乃践天位。

若似朕惩不守法度,漫道众诸侯推让他为天子,且个个像伊挚一般把朕放逐了。

这还是朕从前所作的事不是,所以将我谪来桐宫,不过要朕取法先王,厚父定然依旧把朕当先王一样辅佐。

先王言的是仁言,行的是仁政。朕今须处仁迁义,再莫如前不循仁义了。”

太甲自怨自艾一番,回至桐宫,将伊挚所作《伊训》、《肆命》、《徂后》等奏书仔细研读揣摩,为之法度惟谨。

桐宫的人见太甲如此翻然改悟,悄悄禀告伊挚。

“嗣王近日大不如前。”来人报知伊挚。

伊挚说,“还看一年,使他磨挫得惯熟,方成大用。”

将近三年过去了。太甲只存圣贤心,在桐宫行仁义事,每日去成汤天乙陵墓前忏悔。

但是西亳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太甲有点沉不住气了,他突然很恐惧。

“难道朕一辈子就只能关在这里吗?难道我成汤江山真的要落入伊挚的手中吗?!”

太甲只能在心里想想,却不能表现出丝毫的不满,否则就真的回不去了。

夜半,窗外人影晃动。

“你还没明白吗,伊挚不会让大王回去了!”那个女子又来了。

“朕已经幡然悔悟,一心做一个和先祖成汤一样的好王,厚父还有什么理由不让朕回去!”

“如果你答应回到西亳之后,和我一条心对付那个伊挚,我就有办法让你回到西亳!”

“好。朕依你就是!”

西亳。

百官会聚于朝,今天又是大朝的日子,今天莘王妃有妊氏和雪玉都在,群臣面面相觑,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事。

“嗣王能迁善改过,增修厥德,可迎归朝,摄理政事。”有妊氏突然发话。

莘王女听到有妊氏竟然如此说,不由得感激的看了有妊氏一眼,有妊氏回了一个善意的微笑。

莘王女接着说,“太甲这三年已经幡然回过,尹相,太宰,众位卿家,老莘也觉得可以接大王回来了!”

雪玉也频频点头,“大王的确已经改过了!”

湟里且说,“善。”

伊挚点头,“既然众位大人都认为大王已经洗心革面,那你我就去迎接大王回朝!”

太甲终于回西亳了。

伊挚率领群臣远远的迎接太甲回到宫中,三年过去了,太甲如同变了一个人,昔日的莽撞少年,变成了如今成熟稳重的君子。

太甲恭谨有礼,谦和有度,群臣都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太甲说:“厚父,我听说大禹因勤、俭、不骄、不争,疏浚大川而成为天子,开创了夏代。

昔年启即王位,天帝幷不担心启之义德不足,命皋陶再降而成为启的大臣,君臣配合而‘感神’,能敬天,畏天威,敬民意,顺天从事,遂长保夏邦平安。

再兴夏朝之少康也敬天法祖,生活检点,不放纵,爱民勤政,天不厌之,故也长保夏邦安定。在那时,要是後来的夏王能不忘祭拜大禹、启、少康,就能永有天下——我的看法对吗?”

伊挚叠扣双手于胸前,低头为礼。

“有的对,有的不是那样,天子!远古的时候,上天降下了百姓,设立万国,而能成为百姓万国之君、师,是因为其能配天。祸乱百姓,失德背道,就没人来朝拜,失去天命幷非是因为先圣祖不保佑子孙啊!

孔甲以刑杀治国,胡作非为,天厌之,夏已注定终其命亡其国了。当时,天下只有汤敬天爱民,其势蒸蒸日上,重德,于是就被选为天子。”

太甲说:“厚父,您一心为国,时时都以我不离经叛道为念啊!您和我高祖克宪皇天,立德立功;

您的德始终如一,作为重臣,辅佐了三代商王;您教导我的法言,哪怕一个字也不可擅改啊!现在百姓的德性,是什麽状态?”

伊挚说:“啊,天子!天命不可猜,此时的民心难测。天子要克己、敬天、谨慎,警惕奸邪之人,奉祖宗之成法而施德政,祭祀祖先,约束官吏。

夏桀之亡,在于其为人暴虐,而亲近奸邪之类,不顾民生,民于灾祸中哀号无告,官吏还大肆搜刮。而当今之天下,都说我们遵循了先圣王的教导,施行德政,以自新、自制为教。”

伊挚说:“人心决定著人的行为。法圣贤,人就能常保纯善之心。刚、容若山高水深,谦、让若玉之在石丹之在朱,就能成为真正的仁者。”

伊挚说:“上天明察,为民立君师,有仁者之德,就能尊于人。天子要克己、重德,不可滥饮。夏桀用酒祭祀,也用酒来淫逸放纵。”

伊挚说:“酒不是人的食物,是供神的。夏桀滥用酒,败坏了祭祀的严肃性,也因为酗酒变得暴戾发疯。”

--子氏天乙说--

伊尹的《太甲训》已失佚,相传俗语“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就出自于《太甲训》。“活”字在《礼记》中作“逭”,逃避的意思。

《清华简-厚父》

王监桀迹,闻前文人之“恭”、“明德”。

王若曰:“厚父!我闻禹川,乃降之民,建夏邦。启惟後,帝亦弗恐启之经德少,命咎繇下,为之卿事,兹咸有神,能格于上,知天之威哉,闻民之若否,惟天,乃永保夏邑。再夏之哲王,乃严寅畏皇天上帝之命,朝夕肆祀,不盤于康,以庶民,惟政之恭,天则弗斁,永保夏邦。其在时,後王之飨国,肆祀三後,永叙在服。惟如台?”

厚父拜手,稽首,曰:“都,鲁,天子!古,天降下民,设万邦,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勤上帝。乱下民,之匿,王乃竭,失其命,弗用先哲王。孔甲之典刑,颠覆厥德,沉湎于非彝,天乃弗若,乃坠厥命,亡厥邦。惟时下民鸿帝之子,感天,之臣民,乃沸,慎厥德,用叙在服。”

王曰:“钦之哉,厚父,惟时余经念!乃、高祖克宪皇天,之政功;乃虔秉厥德,作辟,事三後;肆汝其若龟筮之言,亦勿可专改。兹小人之德,惟如台?”

厚父曰:“於呼,天子!天命不可湛,斯民心难测。民式克恭心、敬畏,畏不祥,保教明德,慎肆祀,惟所役之司民启之。桀其亡,剠,乃弗畏不祥,亡施于民,亦惟祸之攸及,惟司民之所取。今民莫不曰余保教明德,亦‘鲜’、‘克’以诲。”

曰:“民心惟本,厥作惟叶。引其能元良于友,人乃恒淑厥心。若山厥高,若水厥深,如玉之在石,如丹之在朱,乃寔惟人。”

曰:“天监、司民。厥徵如有之,服于人。民式克、敬德,毋湛于酒。桀曰惟酒用肆祀,亦惟酒用康乐。”

曰:“酒非食,惟神之飨。桀亦惟酒用败威仪,亦惟酒用很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