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藩王 > 第八十五章 辽饷开征

大明藩王 第八十五章 辽饷开征

作者:鸣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历皇帝心中冷笑,这些文官又惦记上自己的内帑了。那内帑是和文官吵了多少年架,靠着一点一滴的矿税才积攒的,倒是真拿出了一百万两用于山東赈灾,结果分到灾民手中的不到二十万两!真要是拿了内帑拨款,明年怎么办?后年怎么办?绝不能再动用内帑!

这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也收到了万历皇帝递过来的条子,他只微微看了一眼,开口说道:

“诸位臣工,可不要忘了今年新增加的盐税!”

“咳咳咳……”

正在盯着万历看的户部尚书李汝华轻咳了几声,对着万历皇帝说道:

“陛下,大明的贤臣兢兢业业,清正廉明,多少年没涨过俸禄了,臣等是希望陛下能将那点微薄的盐税涨些俸禄……”

“今日所议之事乃是支出和预算,不要议哪些没用的!”王安提高了声调说道。

虽说王安和外面的大臣私教不错,但是此时若真让大臣把议题带偏了,回去肯定死翘翘。

王安带着怒气说道:“户部还是把今年多收的盐税报一报吧”

户部尚书李汝华有从怀中掏出了奏章,说道:

“今年在户部臣工的齐心协力下改盐税,截至目前众盐商共多缴纳了一百五十万两,还要刨去皇孙所需的一万五千两”

户部尚书李汝华轻轻几句话,把盐税功劳揽入户部,又抨击了截留盐税的皇孙。

王安道:“这么说亏空只剩五十万两,户部有没有其他办法凑一凑?”

户部尚书李汝华擦了擦刚冒出的冷汗,刚才自己瞒报增加的盐税,想必已经触怒了万历皇帝,现在无论如何不能提内帑的事情了。

户部、兵部、吏部、刑部、工部尚书纷纷再次看向了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方从哲。

方从哲闭了一下眼睛,仰天一声叹息,出列跪下朝万历皇帝说道:

“臣等一致商议,恳请加征辽饷!”

后面的大臣一同出列齐齐的跪在万历皇帝面前。

万历四十六年,为补明年的亏空,朝廷决定加征辽饷,每亩地多征收三厘,能共计征收六十七万两,比原本时空少征收一百三十三万两。

兵部尚书黄嘉善、户部尚书李汝华、刑部尚书李志、吏部尚书赵焕、工部尚书林如楚的注视下,礼部尚书唯一的内阁大学士方从哲在草拟奏章签了字,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拿起案上的朱笔在票拟上工整地批了“照准”两个朱红大字。

辽饷开征了。

第二日起,外面传闻万历皇帝不顾忠臣劝阻,执意开征辽饷,独相方从哲不顾众臣反对草拟了辽饷议案……

……

“什么?开征辽饷了?”

朱由楫得知辽饷的事,已经是第二天,他拿着王承恩带来辽饷的详细资料仔细观看。

王承恩道:“殿下不必为了百姓担忧,这辽饷虽说要征收六十万两,但是三厘的税率平均下来不过每亩十几文钱。再说这辽饷不过是权宜之计,等明年盐税补齐,这辽饷也要停的”

朱由楫看了看王承恩,说道:

“停辽饷?文官怎么可能同意!你拿的这个我看了,六十多万两辽饷均摊到每亩地表面上是十几文钱,问题是大明有多少土地是不交税的?再加上下面的各级官员大肆搜刮,最终加的赋税全要超额落在普通百姓身上!”

王承恩只知道听命令办差,从没想到如此多,也暗暗吃惊。

朱由楫又喃喃的补充道:“除非增加商业税”

辽饷的开征,让朱由楫有些不安,加税这种东西一旦有了开始,很少有终结。不但加剧了普通百姓的负担,更会损害朝廷特别是皇家在百姓心中的威望,因为下面的官吏肯定超额收税,并且把锅甩给皇帝。

“殿下,是否有烦心事?可否与贫道说一说?”

朱由楫不知不觉来到了京师道观,正遇见明空道长

也就朱由楫请来的老道士。

这个明空道长年过古稀,但是精神头十足,平时带着京师道观的学生们练习武艺,朱由楫索性给学生们开了一门格斗课。这个空明道长为人和善,不死板,平日里主动给学生讲华夷之辩,让朱由楫很是尊敬。

朱由楫便把征收辽饷的情况向空明道长仔细诉说了。

空明道长听完关于辽饷的事,笑了笑说道:

“殿下,开征辽饷是大事,贫道无法去更改,但是关于皇家声望的事,贫道还是能出些微薄之力的”

朱由楫大喜道:“道长此话当真,不知道长有何方法?”

空明说道:“贫道游历四方多年,结交了很多奇人异士,其中就包括算命先生和那天桥说书的,只要殿下同意,贫道这就找他们帮忙”

朱由楫道:“算命先生?说书的?”

空明笑着说道:“殿下不要小瞧这些游走于街头巷尾之人,他们有时也能成大事!”

朱由楫道:“既然这样,就劳烦空明道长了,道长需要多少银子只管向陈德元申请便是”

土豪朱由楫大手一挥,直接批给空明道长一千两纹银,当然,这一千两只是初期的经费,到底要不要追加预算,还要看空明道长的能力。

几天之后,朱由楫带着方正化乔庄一番跑到了茶楼听书。

在万历末期,经济的繁荣发展极大刺激了普通百姓的消费,一般人家无法向富商巨贾那样请人到家中表演各种娱乐,但是花上个几文钱到茶馆听听评书还是能接受的,而对这种“粗鄙”的茶馆,大多数士绅骚客们是不屑的。

今天这茶馆里面评书先生讲的是岳飞传,精彩的剧情不时传来看客的叫好声。

就在讲完一章休息时,说书先生忽然开口道:“诸位,可听说过朝廷要加税否?”

下面的不少听书的百姓也是京师周围务农的,应和道:“可不听说了,老百姓一年辛苦才能赚几文钱,朝廷又要……,唉,听那放贷的士绅们说还是皇上和太监们鼓捣的加税!”

说书先生笑着说道:

“非也,非也,这加的税叫辽饷,明明是朝中大臣要求加的,在圣天子和公公们的力争下,才给降到每亩三厘!”

一些百姓说道:“三厘?那岂不是一亩地才加十几文钱?”

说书先生道:“确实如此,但是下面的官老爷们到底收多少,谁也不知道了!”

接着传来一阵议论的嗡嗡声。

那说书先生又道:“要说天底下最关心来百姓死活的,还是圣天子和皇三孙那,诸位难道没听说皇三孙在京师外收留了数千流民百姓,就连不能干活的小孩子都给了口饭吃”

“哎呀,听说了,那些流民也挺可怜的,还是皇三孙心好”看客们纷纷附和道。

“我还听说皇三孙开了个叫农社的钱庄,专门给种地的老百姓放贷,利息才一分!”

“什么?才一分利?那帮士绅老爷放的贷最少也要三分,还不上还要利滚利!真有一分利放贷这等好事?要是借农社的钱,明年岂不是能多攒点银子了?”

朱由楫连续暗访了几个说书先生和算命先生,发现他们统统在找机会夸赞皇三孙,并且还宣传农社放贷和地瓜种植的好处。

这种情况让朱由楫好像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一扇门,那就是抓住普通百姓的心!

当然,更要为百姓牟利!

士绅可以奢靡成风,也可以肆意压榨百姓,真要是变了天无非就是换个“主子”。

但是皇家不能!百姓是帝国的根本,要想保住朱家皇室,必须获得百姓的支持,想必这也是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的初衷。

既然自己这个小小的皇孙无法打败这个士绅阶级,那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